第93頁
終於,他輕聲問道:“秋公,您告訴我這些事,萬一我怨恨您、與您倒戈相向,您豈非得不償失?”
戚雲初道:“時至今日,如果你還是那種會當面翻臉的人,我倒也沒什麼可以畏懼的。況且我剛說過永遠不要寄希望於他人,即便是你,我也從未抱持過任何的奢望。”
不求奢望,是因為過去失去得太多,還是害怕一旦交出心防,就被被人背棄?
陸幽看著眼前的戚雲初。
一直冷靜自持的內侍省之長,長秋公大人,原來也只不過是個而立之年的普通男子。所謂的無懈可擊,恰恰正是經歷過太多的傷害才形成的痂痕。
“其實……我也隱約猜到過一點,覺得當年受傷之事不該如此蹊蹺。”
思忖再三,陸幽再度緩緩開口:“若是換做別人如此設計於我,我定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是對於您,我恨不起來。謝謝您傾囊相授,我也會在紫宸宮,為您與安樂王爺祈福。”
說到這裡,他卻又將話鋒一轉:“可是,我會親自守護我所期待的大寧,讓即便是秋公您,都無法輕易改變它。”
“你,可以一試。”
戚雲初輕聲一笑,正欲邁開腳步,卻又想起了什麼。
“對了,當時我曾經吩咐陸鷹兒要對你刀下留情。若是他果真照辦了,你的身體應該還有挽回的可能。找個信得過的大夫,去看一看罷。”
陸幽并沒有告訴他其實自己早已做過了實踐,只點點頭虛應一聲。
戚雲初就此離去,無人的園囿之中再度恢復靜謐。
陸幽卻不急著返回紫桐院,反倒負手看向路旁:“你還準備躲多久。”
只聽路旁的竹林沙沙作響,不一會兒就有個挺拔瀟灑的人影走了出來。
陸幽問他:“你在那裡聽了多久?”
“不過一會會兒的事。”唐瑞郎答道,“剛才去蓬萊閣,聽天梁星說你的手腕被皇上弄折了,我趕來想要看看情況,你怎麼樣?”
說著,他兩三步就走到了陸幽身旁,小心翼翼捧起陸幽的手,一臉心疼。
“我不打緊。”
陸幽雖然也不好受,但是此刻卻有正經事要先說。
“秋公找到了南君,他要去找他。恐怕會離開朝堂很長一段時間。”
“……我已經知道了。”
唐瑞郎嘆一口氣:“秋公在柳泉城裡秘密關押的那幾個巫醫,前日裡招供出了一個與鬼戎方面暗中聯絡的地點。在那裡,他發現了一則飛鴿傳書。上面說在雲夢沼以西,接近鬼戎的地方,發現過一個體內帶有類似蠱毒的人。”
“是南君?”
唐瑞郎卻搖頭:“不,是一個女人。“
女人?陸幽愣住。
他還記得戚雲初曾經提起過這種蠱的特性——傳男而不傳女,女子唯有一種情況下,才會染上這種蠱毒……
可這就意味著,這個女人與南君之間,存在著已成事實的夫妻關係。
不難想見,得知此事的戚雲初內心該有多麼的驚愕與糾結。
思及至此,陸幽也不免黯然:“他們的事我們無從插手,只希望事情不會如我們預想的那樣發展下去。”
唐瑞郎苦笑:“戚雲初設計加害於你,你還替他數銅子兒,數了這許多年。”頓了一頓,他又趕緊撇清關係:“話說這事兒我可是真真兒不知道的!他連我也騙!”
陸幽嘆道:“是又如何?有很多事都已經說不清楚。秋公既然敢告訴我這件事,就證明他並不擔心我會倒戈相向。只是這朝堂之上,今後都只能靠自己了。”
“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
唐瑞郎輕輕地摟住了他的胳膊:“先別管那些事了,讓我再看看你的手。”
——————————————————————
也許是這一陣子操勞過度,又或許是手腕的傷勢導致邪毒入體。這天傍晚開始,陸幽發起了低熱。
紫桐苑裡向來冷清,這天夜裡也並無人隨侍在側。
陸幽在半夢半醒之中捱了一夜,第二天醒早時分,低燒變成了高燒,整個人渾渾噩噩的,竟然連說話都困難。
也不知道躺了多久,只聽見耳邊有人喊他的名字。他這才勉強睜開一點眼睛,看見了唐瑞郎焦慮的面容。
“你說你這個人,別人無家可歸住在破廟裡頭,無人照拂也就罷了。你這個住在宮裡頭的,居然也不要個端茶倒水的人,這還說得過去嗎?”
吃過藥與粥膳,重新有了些氣力的陸幽,背後靠著兩個長枕,坐在床上聽著唐瑞郎的嘮叨。
惠明帝的病情久治不愈,看起來最近也不會有什麼好的進展;趙暻那邊暫時也沒有大的動作。唐瑞郎將這些日子往來於三省之間的要務包攬到自己身上,與陸幽商量了一下,讓陸幽暫時離開紫宸宮,住在藥園裡叫眾人好生照料著。
陸幽前後在藥園裡住了十來天的光景。這段時間恰是濃秋,園子裡碩果纍纍、紅葉欲燃,天天都有吃不完的蔬果、看不膩的風景。
他甚至還在這裡過了一次壽誕,有那麼多人圍攏在他的身邊,祝福著他——而非那個昔日的宣王趙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除他之外,唐瑞郎竟然也住到了藥園裡頭。
這些日子,瑞郎白天出門前往皇城;晚上回來,先與陸幽匯報今日朝中的各種要事,然後就好生溫存一番,同榻抵足而眠。
藥園諸人自然知道他們的非常關係,卻都感念著他們的好處,因此守口如瓶。出宮休養的這些日子,竟然是陸幽此生難得擁有的一段快樂逍遙時光。
直到又一天深夜,內侍省的信使風塵仆地從紫宸宮裡趕出來,向他傳遞了一個尚且沒有多少人知曉的驚天噩耗——
惠明帝駕崩了。
第149章 禍起蕭牆
瑞和三十二年,九月廿三日,子正時分。
大寧惠明帝趙涳駕崩於紫宸宮蓬萊閣,得年五十。
陸幽與瑞郎快馬加鞭,穿過黑暗中的詔京,沿著空無一人的承天門大街北上,進入宮城嘉德門。
惠明帝駕崩的噩耗尚未對外宣揚,此刻的紫宸宮內依舊靜謐安寧。乾元殿前的廣場空曠而冷寂;但是不久之後,這裡必將幡幢飄曳,變成一片縞素的海洋。
途中又經過了好幾座殿宇,陸幽這才望見不遠處藏青色的夜空里,二層的蓬萊小閣燈火通明。
穿過飛龍衛設下的嚴密警戒,二人快步走進內院。只見院子裡站著常玉奴、慕元等幾位內侍省要員,還有少數幾位今晚留在省內值夜的高級官員。
這其中最不引人注目、卻又最讓陸幽在意的,是江啟光。
這個貌不驚人的馬夫,終於是幫助了他的主公,一步一步,走到了這天下的至高處。
“太子已經在蓬萊閣裡面。”
唐瑞郎輕輕打斷了陸幽凝視著江啟光的視線:“你注意到沒?這裡一個蕭家的人都沒有。”
的確,在場的內侍與朝臣、還有禁軍,蓬萊閣內外幾十號人,粗略一看,竟然沒有半個是尚書令蕭友乾的人。
這顯然不是巧合,而是趙暻的安排。
從惠明帝咽氣的這一刻開始,大寧朝的皇位就已然落入趙暻的手中。如今的他有天命加身,又得到內侍與唐家外戚的擁戴,蕭家已經不足為懼。
陸幽與唐瑞郎對視一眼,彼此心中都清楚明了接下去的發展——大清算,恐怕就在今夜。
在院中稍稍整肅了一下儀容情緒,他們快步走進蓬萊閣。
剛上到二樓,就聽見女眷們低低的啜泣聲。另一旁的偏廳里,天梁星正低頭撫額,一臉的倦容。
陸幽走上前去,輕輕搭上他的肩膀:“這陣子,辛苦您了。”
“……力有未逮,無法回天。”
天梁星抬頭,回以一個苦笑:“天亮之後我就回天吳宮,若是遇見戚秋公,也會將這裡的事告訴給他知道。”
陸幽點頭,用餘光瞥了一眼內室的方向:“皇上的死因……”
天梁星搖頭道:“正如我從前所說的那樣,油盡燈枯。我知道你在猜疑什麼,不過以我這幾日的觀察,趙暻並未有過任何可疑之舉。或者說,皇上這病,也根本就不需要他動手了。”
“皇上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再見南君的那一天。”
陸幽輕聲感嘆,但並沒有陷進惆悵的情緒之中。
他們與天梁星告別,轉身進入內室。首先看見的就是那張三不靠的龍榻之上,靜靜躺著惠明帝的遺體。蓋住遺容的黃絹微微凹陷,暗示著皇帝死前那驚人的瘦削。
而剛才他們聽見的哭泣聲,則來自於許久未見的蕭皇后。她被四名宮女簇擁著,癱軟在了一張圈椅之中。
陸幽第三眼才看見了趙暻——這個即將繼承大統的男人,就站在龍榻的尾端。他是如此的安靜、從容,幾乎與那頂錦繡華麗的帳幔融為了一體。
陸幽與瑞郎二人首先向著惠明帝的遺體行叩拜大禮,隨即又轉向趙暻與蕭皇后,行禮之後就安靜地立在一旁,聽候吩咐。
蕭皇后自始至終都在啜泣;而趙暻則緩緩將目光從龍榻轉向陸幽身上。
“本王之所以尚未命人發喪,是因為父皇於臨終之前,立下了一道遺詔。”
他竟然開門見山,一長嘴就說出了最為關鍵的話。
“先帝遺旨:剷除蕭家黨羽,廢、蕭、太、後。”
“……”
陸幽不免一時愕然——不為趙暻的這番話,而是因為此時此刻,蕭後就坐在一旁。
果然,方才還哭泣不止的蕭皇后愕然抬頭:“你說什麼……說什麼?你說謊,說謊!”
“哦?”
不復昔日的溫和謙恭,趙暻斜睨著面前這個他曾經稱之為母后的女人。
“當您趕來的時候,父皇早已駕崩。您,還能聽得見什麼?”
“不,不可能!”蕭皇后歇斯底里起來:“皇上怎麼可能會說出那種話,他怎麼可能會做出那種決定?!”
趙暻冷眼看著她,仿佛欣賞著由他主導的一幕鬧劇。
“既然孩子能向著殺害自己生母的女人喊母后,那這世上又還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你……”蕭皇后的臉色徹底蒼白:“本宮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不知道……”
她喃喃自語,抓住身旁宮女的胳膊勉強站起身,卻是朝著一旁的陸幽走來。
“陸幽你說過的,要保護本宮……趙暻現在要對我不利,你還不快點幫我拿下他!”
陸幽卻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倒是唐瑞郎往前邁出了半步,擋在他與蕭皇后之間。
蕭皇后推不開唐瑞郎,唯有愕然地看著陸幽。
“你是我的孩兒,是趙旭的轉世……你怎麼能……怎麼能……”
“趙旭,東君?”
站在遠處看著這一切的趙暻,發出似笑非笑的怪聲。
“就在父皇臨終之前,我還告訴了他一個道聽途說的故事——當年,你知道安樂王趙南星在東海池子邊上藏了一艘小船。他經常劃著名這艘船去對岸的寺廟裡探望他的母妃。所以,你命人在船中放上易燃的機括,又命人以火箭引燃……可誰知那天夜裡,安樂王半途下了船,而一直留在船上的,正是你那心肝寶貝的東君!”
說到這裡,趙暻的聲音徹徹底底地變成了嘲諷。
“怎麼,還認不認他是你的東君?若他真是東君,那也是轉世回來向你索命的鬼怪!”
“不,一派胡言!你說謊!”
蕭皇后的表情從驚愕到僵硬,再徹底失態地癲狂起來。她一邊怒斥著趙暻的污衊,一邊卻轉身朝著門邊走去,像是想要奪路而逃。
趙暻一步不動,卻冷冷看著剛才陪在蕭皇后身旁的那四名宮女。
“給我看好娘娘,若是讓她走出蓬萊閣半步,你們四個就全部凌遲。”
四名宮女一個個嚇得花容失色,趕緊左右追上去將蕭皇后死死地抓住了,重新往椅子上拖去。
原本哀傷肅穆的內室里,霎時間迴蕩著尖叫與怒斥之聲,儼然變成了好一場鬧劇。
而在這一片紛亂之中,趙暻卻顯得愈發地從容不迫了。
他緩緩踱步來到陸幽與唐瑞郎面前,負手而立。
“雖然蓬萊閣內外戒備森嚴,但消息恐怕已經傳播出去了。最遲日出之時,蕭家就會有所警覺。你們說,我們是繼續留在這裡等到失去先機呢,還是為了你我的明日,放手一搏?”
事已至此,陸幽心知再無第二種選擇。
他拱手道:“臣等,聽候皇上差遣。”
一片渾渾噩噩的漆黑之中,蓬萊閣內的光亮開始向著外面蔓延。
不消一會兒功夫,宮城南面的十六衛與北面的禁軍駐地盡皆亮起燈火。然後是東宮與三省六部,宮城夾道,也次第間變得燈火通明。
——————————
城南安仁坊的豪宅之內,尚書令蕭友乾素來淺眠。最近這段時間雖然不必早朝,但是每每接近待漏的鐘點,他也依舊會準時醒來。
今日的凌晨,仿佛也和過去的無數個早晨一般靜謐宜人。只是濃秋的寒意,叫人忍不住要多留戀著帳幄之內的溫暖。
蕭友乾翻了一個身,忽然有些心神不寧。
他正準備起床,忽然聽見一串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在院門口。
紫宸宮內的暗線傳來急報,皇帝駕崩,蕭皇后被軟禁!
戚雲初道:“時至今日,如果你還是那種會當面翻臉的人,我倒也沒什麼可以畏懼的。況且我剛說過永遠不要寄希望於他人,即便是你,我也從未抱持過任何的奢望。”
不求奢望,是因為過去失去得太多,還是害怕一旦交出心防,就被被人背棄?
陸幽看著眼前的戚雲初。
一直冷靜自持的內侍省之長,長秋公大人,原來也只不過是個而立之年的普通男子。所謂的無懈可擊,恰恰正是經歷過太多的傷害才形成的痂痕。
“其實……我也隱約猜到過一點,覺得當年受傷之事不該如此蹊蹺。”
思忖再三,陸幽再度緩緩開口:“若是換做別人如此設計於我,我定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是對於您,我恨不起來。謝謝您傾囊相授,我也會在紫宸宮,為您與安樂王爺祈福。”
說到這裡,他卻又將話鋒一轉:“可是,我會親自守護我所期待的大寧,讓即便是秋公您,都無法輕易改變它。”
“你,可以一試。”
戚雲初輕聲一笑,正欲邁開腳步,卻又想起了什麼。
“對了,當時我曾經吩咐陸鷹兒要對你刀下留情。若是他果真照辦了,你的身體應該還有挽回的可能。找個信得過的大夫,去看一看罷。”
陸幽并沒有告訴他其實自己早已做過了實踐,只點點頭虛應一聲。
戚雲初就此離去,無人的園囿之中再度恢復靜謐。
陸幽卻不急著返回紫桐院,反倒負手看向路旁:“你還準備躲多久。”
只聽路旁的竹林沙沙作響,不一會兒就有個挺拔瀟灑的人影走了出來。
陸幽問他:“你在那裡聽了多久?”
“不過一會會兒的事。”唐瑞郎答道,“剛才去蓬萊閣,聽天梁星說你的手腕被皇上弄折了,我趕來想要看看情況,你怎麼樣?”
說著,他兩三步就走到了陸幽身旁,小心翼翼捧起陸幽的手,一臉心疼。
“我不打緊。”
陸幽雖然也不好受,但是此刻卻有正經事要先說。
“秋公找到了南君,他要去找他。恐怕會離開朝堂很長一段時間。”
“……我已經知道了。”
唐瑞郎嘆一口氣:“秋公在柳泉城裡秘密關押的那幾個巫醫,前日裡招供出了一個與鬼戎方面暗中聯絡的地點。在那裡,他發現了一則飛鴿傳書。上面說在雲夢沼以西,接近鬼戎的地方,發現過一個體內帶有類似蠱毒的人。”
“是南君?”
唐瑞郎卻搖頭:“不,是一個女人。“
女人?陸幽愣住。
他還記得戚雲初曾經提起過這種蠱的特性——傳男而不傳女,女子唯有一種情況下,才會染上這種蠱毒……
可這就意味著,這個女人與南君之間,存在著已成事實的夫妻關係。
不難想見,得知此事的戚雲初內心該有多麼的驚愕與糾結。
思及至此,陸幽也不免黯然:“他們的事我們無從插手,只希望事情不會如我們預想的那樣發展下去。”
唐瑞郎苦笑:“戚雲初設計加害於你,你還替他數銅子兒,數了這許多年。”頓了一頓,他又趕緊撇清關係:“話說這事兒我可是真真兒不知道的!他連我也騙!”
陸幽嘆道:“是又如何?有很多事都已經說不清楚。秋公既然敢告訴我這件事,就證明他並不擔心我會倒戈相向。只是這朝堂之上,今後都只能靠自己了。”
“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
唐瑞郎輕輕地摟住了他的胳膊:“先別管那些事了,讓我再看看你的手。”
——————————————————————
也許是這一陣子操勞過度,又或許是手腕的傷勢導致邪毒入體。這天傍晚開始,陸幽發起了低熱。
紫桐苑裡向來冷清,這天夜裡也並無人隨侍在側。
陸幽在半夢半醒之中捱了一夜,第二天醒早時分,低燒變成了高燒,整個人渾渾噩噩的,竟然連說話都困難。
也不知道躺了多久,只聽見耳邊有人喊他的名字。他這才勉強睜開一點眼睛,看見了唐瑞郎焦慮的面容。
“你說你這個人,別人無家可歸住在破廟裡頭,無人照拂也就罷了。你這個住在宮裡頭的,居然也不要個端茶倒水的人,這還說得過去嗎?”
吃過藥與粥膳,重新有了些氣力的陸幽,背後靠著兩個長枕,坐在床上聽著唐瑞郎的嘮叨。
惠明帝的病情久治不愈,看起來最近也不會有什麼好的進展;趙暻那邊暫時也沒有大的動作。唐瑞郎將這些日子往來於三省之間的要務包攬到自己身上,與陸幽商量了一下,讓陸幽暫時離開紫宸宮,住在藥園裡叫眾人好生照料著。
陸幽前後在藥園裡住了十來天的光景。這段時間恰是濃秋,園子裡碩果纍纍、紅葉欲燃,天天都有吃不完的蔬果、看不膩的風景。
他甚至還在這裡過了一次壽誕,有那麼多人圍攏在他的身邊,祝福著他——而非那個昔日的宣王趙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除他之外,唐瑞郎竟然也住到了藥園裡頭。
這些日子,瑞郎白天出門前往皇城;晚上回來,先與陸幽匯報今日朝中的各種要事,然後就好生溫存一番,同榻抵足而眠。
藥園諸人自然知道他們的非常關係,卻都感念著他們的好處,因此守口如瓶。出宮休養的這些日子,竟然是陸幽此生難得擁有的一段快樂逍遙時光。
直到又一天深夜,內侍省的信使風塵仆地從紫宸宮裡趕出來,向他傳遞了一個尚且沒有多少人知曉的驚天噩耗——
惠明帝駕崩了。
第149章 禍起蕭牆
瑞和三十二年,九月廿三日,子正時分。
大寧惠明帝趙涳駕崩於紫宸宮蓬萊閣,得年五十。
陸幽與瑞郎快馬加鞭,穿過黑暗中的詔京,沿著空無一人的承天門大街北上,進入宮城嘉德門。
惠明帝駕崩的噩耗尚未對外宣揚,此刻的紫宸宮內依舊靜謐安寧。乾元殿前的廣場空曠而冷寂;但是不久之後,這裡必將幡幢飄曳,變成一片縞素的海洋。
途中又經過了好幾座殿宇,陸幽這才望見不遠處藏青色的夜空里,二層的蓬萊小閣燈火通明。
穿過飛龍衛設下的嚴密警戒,二人快步走進內院。只見院子裡站著常玉奴、慕元等幾位內侍省要員,還有少數幾位今晚留在省內值夜的高級官員。
這其中最不引人注目、卻又最讓陸幽在意的,是江啟光。
這個貌不驚人的馬夫,終於是幫助了他的主公,一步一步,走到了這天下的至高處。
“太子已經在蓬萊閣裡面。”
唐瑞郎輕輕打斷了陸幽凝視著江啟光的視線:“你注意到沒?這裡一個蕭家的人都沒有。”
的確,在場的內侍與朝臣、還有禁軍,蓬萊閣內外幾十號人,粗略一看,竟然沒有半個是尚書令蕭友乾的人。
這顯然不是巧合,而是趙暻的安排。
從惠明帝咽氣的這一刻開始,大寧朝的皇位就已然落入趙暻的手中。如今的他有天命加身,又得到內侍與唐家外戚的擁戴,蕭家已經不足為懼。
陸幽與唐瑞郎對視一眼,彼此心中都清楚明了接下去的發展——大清算,恐怕就在今夜。
在院中稍稍整肅了一下儀容情緒,他們快步走進蓬萊閣。
剛上到二樓,就聽見女眷們低低的啜泣聲。另一旁的偏廳里,天梁星正低頭撫額,一臉的倦容。
陸幽走上前去,輕輕搭上他的肩膀:“這陣子,辛苦您了。”
“……力有未逮,無法回天。”
天梁星抬頭,回以一個苦笑:“天亮之後我就回天吳宮,若是遇見戚秋公,也會將這裡的事告訴給他知道。”
陸幽點頭,用餘光瞥了一眼內室的方向:“皇上的死因……”
天梁星搖頭道:“正如我從前所說的那樣,油盡燈枯。我知道你在猜疑什麼,不過以我這幾日的觀察,趙暻並未有過任何可疑之舉。或者說,皇上這病,也根本就不需要他動手了。”
“皇上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再見南君的那一天。”
陸幽輕聲感嘆,但並沒有陷進惆悵的情緒之中。
他們與天梁星告別,轉身進入內室。首先看見的就是那張三不靠的龍榻之上,靜靜躺著惠明帝的遺體。蓋住遺容的黃絹微微凹陷,暗示著皇帝死前那驚人的瘦削。
而剛才他們聽見的哭泣聲,則來自於許久未見的蕭皇后。她被四名宮女簇擁著,癱軟在了一張圈椅之中。
陸幽第三眼才看見了趙暻——這個即將繼承大統的男人,就站在龍榻的尾端。他是如此的安靜、從容,幾乎與那頂錦繡華麗的帳幔融為了一體。
陸幽與瑞郎二人首先向著惠明帝的遺體行叩拜大禮,隨即又轉向趙暻與蕭皇后,行禮之後就安靜地立在一旁,聽候吩咐。
蕭皇后自始至終都在啜泣;而趙暻則緩緩將目光從龍榻轉向陸幽身上。
“本王之所以尚未命人發喪,是因為父皇於臨終之前,立下了一道遺詔。”
他竟然開門見山,一長嘴就說出了最為關鍵的話。
“先帝遺旨:剷除蕭家黨羽,廢、蕭、太、後。”
“……”
陸幽不免一時愕然——不為趙暻的這番話,而是因為此時此刻,蕭後就坐在一旁。
果然,方才還哭泣不止的蕭皇后愕然抬頭:“你說什麼……說什麼?你說謊,說謊!”
“哦?”
不復昔日的溫和謙恭,趙暻斜睨著面前這個他曾經稱之為母后的女人。
“當您趕來的時候,父皇早已駕崩。您,還能聽得見什麼?”
“不,不可能!”蕭皇后歇斯底里起來:“皇上怎麼可能會說出那種話,他怎麼可能會做出那種決定?!”
趙暻冷眼看著她,仿佛欣賞著由他主導的一幕鬧劇。
“既然孩子能向著殺害自己生母的女人喊母后,那這世上又還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你……”蕭皇后的臉色徹底蒼白:“本宮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不知道……”
她喃喃自語,抓住身旁宮女的胳膊勉強站起身,卻是朝著一旁的陸幽走來。
“陸幽你說過的,要保護本宮……趙暻現在要對我不利,你還不快點幫我拿下他!”
陸幽卻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倒是唐瑞郎往前邁出了半步,擋在他與蕭皇后之間。
蕭皇后推不開唐瑞郎,唯有愕然地看著陸幽。
“你是我的孩兒,是趙旭的轉世……你怎麼能……怎麼能……”
“趙旭,東君?”
站在遠處看著這一切的趙暻,發出似笑非笑的怪聲。
“就在父皇臨終之前,我還告訴了他一個道聽途說的故事——當年,你知道安樂王趙南星在東海池子邊上藏了一艘小船。他經常劃著名這艘船去對岸的寺廟裡探望他的母妃。所以,你命人在船中放上易燃的機括,又命人以火箭引燃……可誰知那天夜裡,安樂王半途下了船,而一直留在船上的,正是你那心肝寶貝的東君!”
說到這裡,趙暻的聲音徹徹底底地變成了嘲諷。
“怎麼,還認不認他是你的東君?若他真是東君,那也是轉世回來向你索命的鬼怪!”
“不,一派胡言!你說謊!”
蕭皇后的表情從驚愕到僵硬,再徹底失態地癲狂起來。她一邊怒斥著趙暻的污衊,一邊卻轉身朝著門邊走去,像是想要奪路而逃。
趙暻一步不動,卻冷冷看著剛才陪在蕭皇后身旁的那四名宮女。
“給我看好娘娘,若是讓她走出蓬萊閣半步,你們四個就全部凌遲。”
四名宮女一個個嚇得花容失色,趕緊左右追上去將蕭皇后死死地抓住了,重新往椅子上拖去。
原本哀傷肅穆的內室里,霎時間迴蕩著尖叫與怒斥之聲,儼然變成了好一場鬧劇。
而在這一片紛亂之中,趙暻卻顯得愈發地從容不迫了。
他緩緩踱步來到陸幽與唐瑞郎面前,負手而立。
“雖然蓬萊閣內外戒備森嚴,但消息恐怕已經傳播出去了。最遲日出之時,蕭家就會有所警覺。你們說,我們是繼續留在這裡等到失去先機呢,還是為了你我的明日,放手一搏?”
事已至此,陸幽心知再無第二種選擇。
他拱手道:“臣等,聽候皇上差遣。”
一片渾渾噩噩的漆黑之中,蓬萊閣內的光亮開始向著外面蔓延。
不消一會兒功夫,宮城南面的十六衛與北面的禁軍駐地盡皆亮起燈火。然後是東宮與三省六部,宮城夾道,也次第間變得燈火通明。
——————————
城南安仁坊的豪宅之內,尚書令蕭友乾素來淺眠。最近這段時間雖然不必早朝,但是每每接近待漏的鐘點,他也依舊會準時醒來。
今日的凌晨,仿佛也和過去的無數個早晨一般靜謐宜人。只是濃秋的寒意,叫人忍不住要多留戀著帳幄之內的溫暖。
蕭友乾翻了一個身,忽然有些心神不寧。
他正準備起床,忽然聽見一串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在院門口。
紫宸宮內的暗線傳來急報,皇帝駕崩,蕭皇后被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