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應霖怕大伯父一怒之下趕自己到外面去,趕緊閉嘴站到一旁。
應博放軟口氣,回身又勸應崇優。“子嗣之事關乎天意,為父倒不是那麼介意。只是你從小多病,母親早逝,又送到山中學藝多年,父子們聚少離多。為父縱有愛子之心,無奈朝政纏身,未曾略表,反而讓你歷盡艱辛,承擔應氏子孫的職責。好不容易天下平定了,老父實在不忍心,眼看著你做錯決定,將來苦了自己。”
老太傅這番話說得極是真摯,應崇優心中酸楚,含淚道:“……父親舐犢之情,孩兒明白。”
“你明白就好。為父我歷相三朝,什麼事情沒有見過?這斷袖龍陽之事,歷朝歷代並不罕見,實在算不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更何況當今聖上神武英明,朝臣們私下閒談兩句罷了,誰敢把他怎樣?他仍舊是赫赫天子,掌控朝綱,內宮皇妃皇子,什麼都不缺。可是你呢?你卻是不一樣啊!”應博憐愛地撫著兒子的背脊,苦口勸說著,“但凡這樣的傳聞,吃虧的都是地位低的,以色事主這樣的說法好聽嗎?這就是我應家世代帝師掙來的名聲嗎?更何況帝王之情,能存幾日?你能保他將來沒有涼薄的那一天?偏偏你這孩子素來對人心眼兒太實,從不給自己留條後路。老父已經活不了幾年了,到時候誰來護著你?”
應霖在旁邊看著,雖想替陽洙分辯兩句,說皇帝不是那樣的人,卻剛張嘴就被大伯父一眼瞪住,終究不敢多言,眼看著應崇優被逼得面色雪白,也只能暗暗心疼。
“優兒,優兒,”應博低下身子,將兒子拉進懷中抱著,連動帶哄,“為父說了這麼多,句句都是為你著想,你都聽進去了嗎?”
“父親……”
“如果你聽進去了,就答應老父親一聲,回京後立即辭官吧。”
“大伯父……”應霖著急地叫了一聲,“您讓小優自己多考慮一下,不要逼得這麼緊嘛。”
“住口!情之一字,最是毒人心智,他身陷其中,早已看不清眼前迷局。老夫閱歷數十年,人情世故都已看透,越是當初蜜語甜言。恩愛繾綣,斷情後越是風刀霜劍,摧心裂肝。優兒是老夫的心尖子,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將來落到這般結局。霖兒,你眼裡若還有大伯父。就不要再心疼他一時之痛,聽從老夫的安排!”
應霖不敢多言,絞了絞自己的雙手,怯怯道:“可是陛下對小優的用情也不淺啊,您讓他辭官,也要他辭得掉才行……”
“辭不掉也要辭。自古沒有強留得住的朝臣,優兒自己不從,難道陛下還敢強迫他不成?”
“那可不一定……”
“如果皇上敢行此悖禮之事,老夫就上京與他辯理。”應博哼了一聲,又轉頭撫著兒子的臉,表情又憐又愛,“優兒,這些年來為父總沒有照顧你,既然補償不了,就更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吃虧。”
應崇優一陣心酸,撲入老父懷中。
“好孩子。如果你不想讓列祖列宗陰靈難安,不想讓為父死不瞑目,就答應了吧?”
應崇優狠狠咬住劇烈顫抖的下唇,兩顆淚珠在眼眶中轉了幾轉,終於滾下了慘白如紙的面頰。
“是……”
應霖在一旁看著,長嘆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
第二十五章
自從祭陵後應崇優被老太傅帶走,陽洙一直心緒難安,每天處理完朝政後的所有閒暇時間,全部拿來一個人坐著發呆,一副害了相思病的樣子,除了每日跟太后請安以外,腳蹤更是未進過後宮。
雖然目前後宮妃位多虛,尚無宮怨之聲,但對於這種情形,皇太后依然忍不住滿心憂慮。
說起這位太后,十七歲入宮,由宮女變成妃嬪,再因時事變遷得到太后之位,一生多經憂患兇險,整個心思都放在兒子身上。
對於陽洙的後宮,太后原本的打算是立已生皇子的魏妃為後,再從官家貴女中物色幾個封在妃位,以求皇嗣昌隆。可沒想到一連提了幾次,陽洙都是斷然拒絕。
而對於兒子拒絕的理由,太后隱隱也聽到些流言,上次的假死事件更是在她眼皮底下鬧得天翻地覆。思來想去多日,她還是無法獨斷,便命人召來魏妃商議。
魏貴妃儘管育有皇子,又是目前後宮中唯一的一品妃,但因為生性軟懦,娘家又不在京城,所以一向低調安分,應召而來後雖然立即發覺魏太后神色不對,也不敢主動多問一句。
“魏妃,皇上近日可去看過你?”
“回太后,皇上國事繁忙,近來不曾回宮,不過卻時有賞賜,臣妾已十分感恩。”
太后看她一眼,想了想又問:“魏妃,你覺得應少保這個人怎麼樣?”
魏妃心頭微微一動,忙恭聲道:“應少保是皇上的重臣,臣妾與他少有交往,不敢妄議。”
太后湊近了一點,低聲道:“你覺得應少保與皇帝之間,會不會有不一般的關係?”
魏妃聽她問得如此直接,不由怔了怔,有些躊躇。以女性的敏感,她早已察陽洙與應崇優之間的情愫。身為陽洙的妃子,魏榭初也會因為皇帝的冷落而哀怨自憐,但對於奪走了陽洙全部心神的應崇優,她卻又從未心生怨懟。也許在內心深處,她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去評判那兩人之間的感情,所以一直順其自然地看著,以天生的溫柔性格和後天的詩禮教養來調適自己的心情,整個人大半的心思都已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只希望陽洙能盡到為人父的責任,其他的都已無奈地放棄。
“你怎麼不說話?”太后不滿地催問,“你有沒有發現什麼?”
魏妃一驚,忙陪笑道:“臣妾沒注意……不過應少保與陛下患難相扶,數年來一起出生入死,就算他兩人感情好一些,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你不明白。如果只是一般男人,哀家聽聽就罷了,歷朝歷代多有此事,這也並非奇聞,就連先皇當日,也是有這些沾意的,全都算不了什麼。可如果是應崇優,情況就不妙了。”
魏妃呆了呆,面露不解之色,“太后的意思是……”
“唉,你怎麼還不明白呢?應崇優那孩子一眼就知道非同凡品,洙兒上次為了他簡直是鬧生鬧死的,感情投得這麼深,恐怕一輩子也分解不開了。若是由著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只怕洙兒從此會絕足後宮,不近妃嬪,一心只守著那一個男人。自古皇室之家,都以子嗣隆盛為幸,洙兒現在膝下唯有一子,實在太過單薄,萬一有個什麼意外,我大淵朝豈不後繼無人?”
“那……”魏妃也不知該說什麼好,順口道,“那就勸勸皇上?”
“洙兒的脾氣哀家會不知道嗎?認準了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祟優又的確是個好孩子,叫哀家怎麼勸他才會聽呢?”
魏妃無話好說,只得默默坐在一旁。
太后擦擦眼淚,突然冒出個想法,抬起頭來,雙掌一合,“對啊……”
“太后說什麼?”
“勸不了洙兒,哀家可以去勸崇優啊!那孩子比洙兒懂事,又會體諒人。如果能勸他答應離開,洙兒也沒有辦法。”
“可是……”
“就這麼定了。崇優也是獨子,要真讓他們在一起,哀家也對不起老太傅的恩情,不如快解決了的好。”
“可是如果皇上知道,只怕……”魏妃有些膽怯,可話沒說完就被打斷。
“怕什麼?只要不讓他知道就行了。你已回去歇著,這件事自有哀家處理。”
魏妃立起身來,低低地答了個“是”字,慢慢行禮退出,坐上車輦,迴轉菲湘宮。走到一半的時候,她還是覺得不妥,命令停車,召來自己的內侍。
“皇上在正泰殿嗎?”
“回娘娘,怕是在麒麟閣。”
魏妃心思百轉,想了好一陣子,最終還是道:“你去稟告皇上,就說我在正泰殿候駕,有要事稟報,請皇上務必賜見。”
“是。”
內侍領旨去後,魏妃命車輦轉變方向,來到天子寢宮正泰殿。因為皇帝不在,不敢擅入,只在偏殿等侯。
兩刻鐘後,內侍來報皇帝回宮召見,魏妃忙整衣進去,跪地參拜。
“平身吧,”陽洙想起多日連看也沒去看她一眼,也覺得抱歉,命人賜座後。溫言問道,“這一向身子還好吧?”
“托陛下洪福,一切安康。”魏妃忙起身回道。
“回話時不用站起來。”陽洙擺擺手,“你今天來有什麼事?但說不妨。”
應博放軟口氣,回身又勸應崇優。“子嗣之事關乎天意,為父倒不是那麼介意。只是你從小多病,母親早逝,又送到山中學藝多年,父子們聚少離多。為父縱有愛子之心,無奈朝政纏身,未曾略表,反而讓你歷盡艱辛,承擔應氏子孫的職責。好不容易天下平定了,老父實在不忍心,眼看著你做錯決定,將來苦了自己。”
老太傅這番話說得極是真摯,應崇優心中酸楚,含淚道:“……父親舐犢之情,孩兒明白。”
“你明白就好。為父我歷相三朝,什麼事情沒有見過?這斷袖龍陽之事,歷朝歷代並不罕見,實在算不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更何況當今聖上神武英明,朝臣們私下閒談兩句罷了,誰敢把他怎樣?他仍舊是赫赫天子,掌控朝綱,內宮皇妃皇子,什麼都不缺。可是你呢?你卻是不一樣啊!”應博憐愛地撫著兒子的背脊,苦口勸說著,“但凡這樣的傳聞,吃虧的都是地位低的,以色事主這樣的說法好聽嗎?這就是我應家世代帝師掙來的名聲嗎?更何況帝王之情,能存幾日?你能保他將來沒有涼薄的那一天?偏偏你這孩子素來對人心眼兒太實,從不給自己留條後路。老父已經活不了幾年了,到時候誰來護著你?”
應霖在旁邊看著,雖想替陽洙分辯兩句,說皇帝不是那樣的人,卻剛張嘴就被大伯父一眼瞪住,終究不敢多言,眼看著應崇優被逼得面色雪白,也只能暗暗心疼。
“優兒,優兒,”應博低下身子,將兒子拉進懷中抱著,連動帶哄,“為父說了這麼多,句句都是為你著想,你都聽進去了嗎?”
“父親……”
“如果你聽進去了,就答應老父親一聲,回京後立即辭官吧。”
“大伯父……”應霖著急地叫了一聲,“您讓小優自己多考慮一下,不要逼得這麼緊嘛。”
“住口!情之一字,最是毒人心智,他身陷其中,早已看不清眼前迷局。老夫閱歷數十年,人情世故都已看透,越是當初蜜語甜言。恩愛繾綣,斷情後越是風刀霜劍,摧心裂肝。優兒是老夫的心尖子,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將來落到這般結局。霖兒,你眼裡若還有大伯父。就不要再心疼他一時之痛,聽從老夫的安排!”
應霖不敢多言,絞了絞自己的雙手,怯怯道:“可是陛下對小優的用情也不淺啊,您讓他辭官,也要他辭得掉才行……”
“辭不掉也要辭。自古沒有強留得住的朝臣,優兒自己不從,難道陛下還敢強迫他不成?”
“那可不一定……”
“如果皇上敢行此悖禮之事,老夫就上京與他辯理。”應博哼了一聲,又轉頭撫著兒子的臉,表情又憐又愛,“優兒,這些年來為父總沒有照顧你,既然補償不了,就更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吃虧。”
應崇優一陣心酸,撲入老父懷中。
“好孩子。如果你不想讓列祖列宗陰靈難安,不想讓為父死不瞑目,就答應了吧?”
應崇優狠狠咬住劇烈顫抖的下唇,兩顆淚珠在眼眶中轉了幾轉,終於滾下了慘白如紙的面頰。
“是……”
應霖在一旁看著,長嘆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
第二十五章
自從祭陵後應崇優被老太傅帶走,陽洙一直心緒難安,每天處理完朝政後的所有閒暇時間,全部拿來一個人坐著發呆,一副害了相思病的樣子,除了每日跟太后請安以外,腳蹤更是未進過後宮。
雖然目前後宮妃位多虛,尚無宮怨之聲,但對於這種情形,皇太后依然忍不住滿心憂慮。
說起這位太后,十七歲入宮,由宮女變成妃嬪,再因時事變遷得到太后之位,一生多經憂患兇險,整個心思都放在兒子身上。
對於陽洙的後宮,太后原本的打算是立已生皇子的魏妃為後,再從官家貴女中物色幾個封在妃位,以求皇嗣昌隆。可沒想到一連提了幾次,陽洙都是斷然拒絕。
而對於兒子拒絕的理由,太后隱隱也聽到些流言,上次的假死事件更是在她眼皮底下鬧得天翻地覆。思來想去多日,她還是無法獨斷,便命人召來魏妃商議。
魏貴妃儘管育有皇子,又是目前後宮中唯一的一品妃,但因為生性軟懦,娘家又不在京城,所以一向低調安分,應召而來後雖然立即發覺魏太后神色不對,也不敢主動多問一句。
“魏妃,皇上近日可去看過你?”
“回太后,皇上國事繁忙,近來不曾回宮,不過卻時有賞賜,臣妾已十分感恩。”
太后看她一眼,想了想又問:“魏妃,你覺得應少保這個人怎麼樣?”
魏妃心頭微微一動,忙恭聲道:“應少保是皇上的重臣,臣妾與他少有交往,不敢妄議。”
太后湊近了一點,低聲道:“你覺得應少保與皇帝之間,會不會有不一般的關係?”
魏妃聽她問得如此直接,不由怔了怔,有些躊躇。以女性的敏感,她早已察陽洙與應崇優之間的情愫。身為陽洙的妃子,魏榭初也會因為皇帝的冷落而哀怨自憐,但對於奪走了陽洙全部心神的應崇優,她卻又從未心生怨懟。也許在內心深處,她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去評判那兩人之間的感情,所以一直順其自然地看著,以天生的溫柔性格和後天的詩禮教養來調適自己的心情,整個人大半的心思都已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只希望陽洙能盡到為人父的責任,其他的都已無奈地放棄。
“你怎麼不說話?”太后不滿地催問,“你有沒有發現什麼?”
魏妃一驚,忙陪笑道:“臣妾沒注意……不過應少保與陛下患難相扶,數年來一起出生入死,就算他兩人感情好一些,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你不明白。如果只是一般男人,哀家聽聽就罷了,歷朝歷代多有此事,這也並非奇聞,就連先皇當日,也是有這些沾意的,全都算不了什麼。可如果是應崇優,情況就不妙了。”
魏妃呆了呆,面露不解之色,“太后的意思是……”
“唉,你怎麼還不明白呢?應崇優那孩子一眼就知道非同凡品,洙兒上次為了他簡直是鬧生鬧死的,感情投得這麼深,恐怕一輩子也分解不開了。若是由著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只怕洙兒從此會絕足後宮,不近妃嬪,一心只守著那一個男人。自古皇室之家,都以子嗣隆盛為幸,洙兒現在膝下唯有一子,實在太過單薄,萬一有個什麼意外,我大淵朝豈不後繼無人?”
“那……”魏妃也不知該說什麼好,順口道,“那就勸勸皇上?”
“洙兒的脾氣哀家會不知道嗎?認準了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祟優又的確是個好孩子,叫哀家怎麼勸他才會聽呢?”
魏妃無話好說,只得默默坐在一旁。
太后擦擦眼淚,突然冒出個想法,抬起頭來,雙掌一合,“對啊……”
“太后說什麼?”
“勸不了洙兒,哀家可以去勸崇優啊!那孩子比洙兒懂事,又會體諒人。如果能勸他答應離開,洙兒也沒有辦法。”
“可是……”
“就這麼定了。崇優也是獨子,要真讓他們在一起,哀家也對不起老太傅的恩情,不如快解決了的好。”
“可是如果皇上知道,只怕……”魏妃有些膽怯,可話沒說完就被打斷。
“怕什麼?只要不讓他知道就行了。你已回去歇著,這件事自有哀家處理。”
魏妃立起身來,低低地答了個“是”字,慢慢行禮退出,坐上車輦,迴轉菲湘宮。走到一半的時候,她還是覺得不妥,命令停車,召來自己的內侍。
“皇上在正泰殿嗎?”
“回娘娘,怕是在麒麟閣。”
魏妃心思百轉,想了好一陣子,最終還是道:“你去稟告皇上,就說我在正泰殿候駕,有要事稟報,請皇上務必賜見。”
“是。”
內侍領旨去後,魏妃命車輦轉變方向,來到天子寢宮正泰殿。因為皇帝不在,不敢擅入,只在偏殿等侯。
兩刻鐘後,內侍來報皇帝回宮召見,魏妃忙整衣進去,跪地參拜。
“平身吧,”陽洙想起多日連看也沒去看她一眼,也覺得抱歉,命人賜座後。溫言問道,“這一向身子還好吧?”
“托陛下洪福,一切安康。”魏妃忙起身回道。
“回話時不用站起來。”陽洙擺擺手,“你今天來有什麼事?但說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