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複診的結果當然不好,說是傷了元氣,不太穩定,恐怕會頻頻復發。
果然,正如太醫們所言,陽洙的症狀極不平穩,白天要好一些,只是虛弱了點,倒也不影響他例行上朝,但到了夜間就不停地咳,非要人睡在旁邊為他拍撫揉胸才行。
可想而知,能承擔揉胸這個任務的人,也只有一個而已。
就這樣一拖再拖,不知不覺間,應崇優在麒麟閣已住了一個多月。
雖然大部分的朝臣對此都持默然的態度,但總有一些蜚短流長,開始或明或暗地在朝野之間悄悄流傳……
重熙十九年七月十六是先皇祭日,皇帝提前十天下詔,將奉太后率群臣至皇陵祭拜。
因為這次祭禮,陽洙的身體不得不痊癒起來,失去了許多撒嬌的機會。幸好趁著這次半真半假的病,總算逼得應崇優答應他先留下來,認真考慮一下他們之間的關係,口氣比之上次的斷然拒絕已是大為鬆動。
老太傅應博原籍采邑本就在皇陵附近,加之身份非同一般,自然也來參加了祭禮。陽洙和太后為示尊重,要請他位列各宗室親王之上,雖然被他堅辭不受,但幾位皇叔級的親王們心裡已有些不舒服,只是不敢當面表示出來。大典之後,燕王趁著從應博身邊走過的機會,滿臉堆笑地道:“老太傅功高蓋世,本就理應居首位,何況又有國丈的榮耀,您這樣推辭,實在是過謙了。”
應博本就聽到些風言風語,被他這樣一說,心中不由疑惑,但面上卻分毫不露,靜靜地道:“王爺是龍生鳳養的天潢貴胄、宗室親族,老夫怎敢在先皇陵前亂了次序?王爺取笑了。”
燕王以為是他年老耳背,沒聽明白,正想再多嘲諷兩句,突然發現陽洙向這邊看過來,頓時有些心慌,立即拱拱手走開,與另一位皇叔定王躲在一旁嘀嘀咕咕了一番。
應博並不理會,安然自若地陪同聖駕先送太后上了御輦,這才對陽洙躬身道:“老臣有一事,想奏請陛下。”
陽洙笑道:“太傅客氣了,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老臣年紀大了,有些貪戀天倫之樂。但小兒崇優在京中侍駕,不能長伴左右。難得今日見面,特請皇上恩准小兒幾日假期,讓他隨老臣回莊園裡小住兩天,可好?”
陽洙一怔,轉頭看了看正靜靜立於朝臣之中的應崇優,找藉口道:“近來朝上有諸多事宜有賴應少保,怕他不得脫身,不如請太傅到京中住一陣吧?”
應博笑了笑,向應崇優招了招手,等他走了過來方道:“老臣已是歸隱田園,不宜再露面帝都,崇優若是太忙,當然以國事為重。陛下不准假也無妨。老臣這心悸之症是老毛病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怎樣。”
“父親近來又犯了心疾嗎?”應崇優聽到此言立即搶步上前,“要不要孩兒去請師父或者師叔來看看?”
“沒關係,吃了藥已是好多了。”應博慈愛地笑著,“只是夜來常夢見你,想著你什麼時候能來陪老父住上兩、三天就好了。可惜你是個官身,這些小病也不足以讓陛下准假……”
陽洙怕應崇優誤會,趕緊解釋道:“朕也不是不肯准假,只是太傅剛才沒有說身體有恙……”
“老臣多年的舊疾,不值得驚動天聽。之所以奏請陛下,只不過是因為不忍匆匆一面就又要跟崇優分開,才想要讓他來莊園中小住。既然皇上不准,老臣就自己一個人回去好了。”
應博不愧是老薑彌辣,以退為攻,雖然句句柔和,但像軟刀子一樣,逼得陽洙不好表態,只能攤攤手,看應崇優自己的決定。
比起很少與應博有深度交往的陽洙,應崇優更了解父親的脾氣與個性,見他頻頻示弱,一心要帶自己一起回莊園,心裡已明白了七、八分,當下轉過身。向陽洙施了一禮,道:“陛下,家父年邁體弱,讓他獨自回程。臣心不忍,請陛下准五天假期,臣去應家莊園小住幾日便回。”
陽洙雖然捨不得放他,但若強行拒絕,卻又顯得不通情理,只得“嗯”了一聲,眼巴巴地看著他父子二人禮罷而去。
應博恩養的莊園本是祖業,經歷代修繕改建,是個極為清幽舒適的居所,距離皇陵的邊沿,只有半個時辰的車馬之程。一路上應博什麼都不提,只是關切地詢問兒子的身體狀況,絮絮叨叨,極是慈藹。到了應氏莊園,老太傅先命人帶兒子去沐浴更衣,放鬆休息,又親自張羅著設下精緻家宴,席間隨意談笑,扯了許多不著邊際的話題,直到晚間父子二人進了書房,才慢慢查問到朝政大局,關注了一下大臣們最近升、謫、調諸項職務變動,又聊了許久。
崇優明知父親真正想說的是什麼。但見他總不提及,自己也不好先說,只能陪著。
一直到初更鐘鼓打過,應博才遲遲地問道:“優兒,前一陣子聽說你獲罪被囚,為父實在擔心,到底為了何事?”
因為事關逆案,應崇優不好明說,只得搪塞道:“是孩兒應對失儀,觸怒了皇上。““哦……”應博又猶豫了片刻,乾巴巴地說了句,“咱們應家世代公卿之門,你在御前效力,一定要忠心護主。”
“是。”
應博端起茶杯來喝了口,雖然仍感覺不知如何開始,但想想總歸是要說的,便咬一咬牙,直接問道:“優兒啊,為父最近,聽到了朝廷那邊的一些傳聞,想問問你。”
“父親請問。”
“如果傳聞是虛言,你就過耳即忘,不要介意。”
“是。”
“聽說,最近一個多月,你都與皇上同住在麒麟閣?”
“……是。”
“你們君臣多年親近,這倒也沒什麼。只是那傳言還說,皇上之所以留你在麒麟閣。是因為他對你懷有幸愛之心……此話是真的嗎?”
應崇優咬住嘴唇,知道終難隱瞞,垂下眼睛輕聲道:“……是……”
應博心頭一沉,但他畢竟閱歷甚多,很快就穩住了自己,繼續問道:“那你兩人可曾逾矩?”
“……不曾……”
應博略略鬆口氣:“既然如此,你能否與為父保證,永不逾矩?”
應崇優顫聲道:“……永不二字,份量太重……請恕孩兒力不從心……”
應博眉尖一跳,伸手去端茶碗,卻怎麼也端不穩,索性將手用力握成拳頭,鎮定了一下。
“優兒,你馬上回京辭官,不要再見他了。”
應崇優慢慢起身,跪在父親膝前,語聲顫如風中枯葉:“就算孩兒願遵父命,陛下也不允……”
“你若是鐵了心,他能怎樣?”應博按著兒子的肩膀,“說到底,你還是有些割捨不下他?”
“父親……”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傻呢!”應博一下子站了起來,在室內踱了幾步,正要再勸,廂房門突然被人打開,轉頭看時,卻是應霖。
應霖經假死事件後,對堂弟與皇帝之間的感情糾葛知道了不少,也聽到帝都多有流言,今日見大伯父將崇優帶走,大約也猜到了是為何事,自然百般放不下心,在隨駕回京的一路上都牽腸掛肚的,後來實在忍不下去,便托鄭嶙告了個假,想回來探看情況。誰知一進門,就見堂弟跪在地上眼淚汪汪,大伯父站在屋中滿面憂容,以為應崇優正在挨罵,忙跪下求情道:“如今情勢,並不是小優的錯,請伯父息怒。”
“你還說,”因為應霖常年侍奉左右,應博對他反而不像對兒子那般客氣。用手指點著他的頭道,“我讓你多多照管優兒,你就照管成這個樣子?”
“是,千錯萬錯,都是侄兒的錯。”
應崇優苦笑道:“霖哥,關你什麼事?”
“小優,你要想清楚,你是為父的獨子,要是留在君王身邊,他會容你娶妻生子嗎?到時候我應家公卿之門,就這樣絕了後啊……”應博說著,便擦老淚。
應霖見大伯父聲情並茂如此誇張,忍不住道 :“霖兒已有兒子,三伯父那邊也有兩個孫子了,應家要絕後怕也不容易……”
“你閉嘴!”應博怒道,“那至少……這長房一脈,就此無後吧?”
“請父親寬恕孩兒,縱然將來與陛下已無牽連,只怕孩兒此生也不能再為父親添孫。等將來霖哥再生第二子,就過繼過來……”
“沒問題,”應霖立即道,“你嫂嫂已經又懷上了……”
“霖兒!”應博見侄兒不分輕重緩急一昧順著崇優,氣得大喝一聲。
果然,正如太醫們所言,陽洙的症狀極不平穩,白天要好一些,只是虛弱了點,倒也不影響他例行上朝,但到了夜間就不停地咳,非要人睡在旁邊為他拍撫揉胸才行。
可想而知,能承擔揉胸這個任務的人,也只有一個而已。
就這樣一拖再拖,不知不覺間,應崇優在麒麟閣已住了一個多月。
雖然大部分的朝臣對此都持默然的態度,但總有一些蜚短流長,開始或明或暗地在朝野之間悄悄流傳……
重熙十九年七月十六是先皇祭日,皇帝提前十天下詔,將奉太后率群臣至皇陵祭拜。
因為這次祭禮,陽洙的身體不得不痊癒起來,失去了許多撒嬌的機會。幸好趁著這次半真半假的病,總算逼得應崇優答應他先留下來,認真考慮一下他們之間的關係,口氣比之上次的斷然拒絕已是大為鬆動。
老太傅應博原籍采邑本就在皇陵附近,加之身份非同一般,自然也來參加了祭禮。陽洙和太后為示尊重,要請他位列各宗室親王之上,雖然被他堅辭不受,但幾位皇叔級的親王們心裡已有些不舒服,只是不敢當面表示出來。大典之後,燕王趁著從應博身邊走過的機會,滿臉堆笑地道:“老太傅功高蓋世,本就理應居首位,何況又有國丈的榮耀,您這樣推辭,實在是過謙了。”
應博本就聽到些風言風語,被他這樣一說,心中不由疑惑,但面上卻分毫不露,靜靜地道:“王爺是龍生鳳養的天潢貴胄、宗室親族,老夫怎敢在先皇陵前亂了次序?王爺取笑了。”
燕王以為是他年老耳背,沒聽明白,正想再多嘲諷兩句,突然發現陽洙向這邊看過來,頓時有些心慌,立即拱拱手走開,與另一位皇叔定王躲在一旁嘀嘀咕咕了一番。
應博並不理會,安然自若地陪同聖駕先送太后上了御輦,這才對陽洙躬身道:“老臣有一事,想奏請陛下。”
陽洙笑道:“太傅客氣了,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老臣年紀大了,有些貪戀天倫之樂。但小兒崇優在京中侍駕,不能長伴左右。難得今日見面,特請皇上恩准小兒幾日假期,讓他隨老臣回莊園裡小住兩天,可好?”
陽洙一怔,轉頭看了看正靜靜立於朝臣之中的應崇優,找藉口道:“近來朝上有諸多事宜有賴應少保,怕他不得脫身,不如請太傅到京中住一陣吧?”
應博笑了笑,向應崇優招了招手,等他走了過來方道:“老臣已是歸隱田園,不宜再露面帝都,崇優若是太忙,當然以國事為重。陛下不准假也無妨。老臣這心悸之症是老毛病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怎樣。”
“父親近來又犯了心疾嗎?”應崇優聽到此言立即搶步上前,“要不要孩兒去請師父或者師叔來看看?”
“沒關係,吃了藥已是好多了。”應博慈愛地笑著,“只是夜來常夢見你,想著你什麼時候能來陪老父住上兩、三天就好了。可惜你是個官身,這些小病也不足以讓陛下准假……”
陽洙怕應崇優誤會,趕緊解釋道:“朕也不是不肯准假,只是太傅剛才沒有說身體有恙……”
“老臣多年的舊疾,不值得驚動天聽。之所以奏請陛下,只不過是因為不忍匆匆一面就又要跟崇優分開,才想要讓他來莊園中小住。既然皇上不准,老臣就自己一個人回去好了。”
應博不愧是老薑彌辣,以退為攻,雖然句句柔和,但像軟刀子一樣,逼得陽洙不好表態,只能攤攤手,看應崇優自己的決定。
比起很少與應博有深度交往的陽洙,應崇優更了解父親的脾氣與個性,見他頻頻示弱,一心要帶自己一起回莊園,心裡已明白了七、八分,當下轉過身。向陽洙施了一禮,道:“陛下,家父年邁體弱,讓他獨自回程。臣心不忍,請陛下准五天假期,臣去應家莊園小住幾日便回。”
陽洙雖然捨不得放他,但若強行拒絕,卻又顯得不通情理,只得“嗯”了一聲,眼巴巴地看著他父子二人禮罷而去。
應博恩養的莊園本是祖業,經歷代修繕改建,是個極為清幽舒適的居所,距離皇陵的邊沿,只有半個時辰的車馬之程。一路上應博什麼都不提,只是關切地詢問兒子的身體狀況,絮絮叨叨,極是慈藹。到了應氏莊園,老太傅先命人帶兒子去沐浴更衣,放鬆休息,又親自張羅著設下精緻家宴,席間隨意談笑,扯了許多不著邊際的話題,直到晚間父子二人進了書房,才慢慢查問到朝政大局,關注了一下大臣們最近升、謫、調諸項職務變動,又聊了許久。
崇優明知父親真正想說的是什麼。但見他總不提及,自己也不好先說,只能陪著。
一直到初更鐘鼓打過,應博才遲遲地問道:“優兒,前一陣子聽說你獲罪被囚,為父實在擔心,到底為了何事?”
因為事關逆案,應崇優不好明說,只得搪塞道:“是孩兒應對失儀,觸怒了皇上。““哦……”應博又猶豫了片刻,乾巴巴地說了句,“咱們應家世代公卿之門,你在御前效力,一定要忠心護主。”
“是。”
應博端起茶杯來喝了口,雖然仍感覺不知如何開始,但想想總歸是要說的,便咬一咬牙,直接問道:“優兒啊,為父最近,聽到了朝廷那邊的一些傳聞,想問問你。”
“父親請問。”
“如果傳聞是虛言,你就過耳即忘,不要介意。”
“是。”
“聽說,最近一個多月,你都與皇上同住在麒麟閣?”
“……是。”
“你們君臣多年親近,這倒也沒什麼。只是那傳言還說,皇上之所以留你在麒麟閣。是因為他對你懷有幸愛之心……此話是真的嗎?”
應崇優咬住嘴唇,知道終難隱瞞,垂下眼睛輕聲道:“……是……”
應博心頭一沉,但他畢竟閱歷甚多,很快就穩住了自己,繼續問道:“那你兩人可曾逾矩?”
“……不曾……”
應博略略鬆口氣:“既然如此,你能否與為父保證,永不逾矩?”
應崇優顫聲道:“……永不二字,份量太重……請恕孩兒力不從心……”
應博眉尖一跳,伸手去端茶碗,卻怎麼也端不穩,索性將手用力握成拳頭,鎮定了一下。
“優兒,你馬上回京辭官,不要再見他了。”
應崇優慢慢起身,跪在父親膝前,語聲顫如風中枯葉:“就算孩兒願遵父命,陛下也不允……”
“你若是鐵了心,他能怎樣?”應博按著兒子的肩膀,“說到底,你還是有些割捨不下他?”
“父親……”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傻呢!”應博一下子站了起來,在室內踱了幾步,正要再勸,廂房門突然被人打開,轉頭看時,卻是應霖。
應霖經假死事件後,對堂弟與皇帝之間的感情糾葛知道了不少,也聽到帝都多有流言,今日見大伯父將崇優帶走,大約也猜到了是為何事,自然百般放不下心,在隨駕回京的一路上都牽腸掛肚的,後來實在忍不下去,便托鄭嶙告了個假,想回來探看情況。誰知一進門,就見堂弟跪在地上眼淚汪汪,大伯父站在屋中滿面憂容,以為應崇優正在挨罵,忙跪下求情道:“如今情勢,並不是小優的錯,請伯父息怒。”
“你還說,”因為應霖常年侍奉左右,應博對他反而不像對兒子那般客氣。用手指點著他的頭道,“我讓你多多照管優兒,你就照管成這個樣子?”
“是,千錯萬錯,都是侄兒的錯。”
應崇優苦笑道:“霖哥,關你什麼事?”
“小優,你要想清楚,你是為父的獨子,要是留在君王身邊,他會容你娶妻生子嗎?到時候我應家公卿之門,就這樣絕了後啊……”應博說著,便擦老淚。
應霖見大伯父聲情並茂如此誇張,忍不住道 :“霖兒已有兒子,三伯父那邊也有兩個孫子了,應家要絕後怕也不容易……”
“你閉嘴!”應博怒道,“那至少……這長房一脈,就此無後吧?”
“請父親寬恕孩兒,縱然將來與陛下已無牽連,只怕孩兒此生也不能再為父親添孫。等將來霖哥再生第二子,就過繼過來……”
“沒問題,”應霖立即道,“你嫂嫂已經又懷上了……”
“霖兒!”應博見侄兒不分輕重緩急一昧順著崇優,氣得大喝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