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就在天下情勢漸漸邁入平穩安昌之時,太傅應博上表,稱因耽於國事,亡妻之墓數年未掃,要攜子告假幾日離京祭墳。
陽洙這半年來一直明白應崇優正在對他刻意疏遠,雖因軍務纏身,面上未曾顯露,但一直心中疑惑不安,本想在這幾日塵埃初定後找機會與他深談,沒料到應老夫人的祭日偏偏就到了。雖然滿心不願,可也找不出理由不准人家祭妻祭母,只能照准,悶悶地看著他父子離京而去。
“……以上就是臣等合議的屯田方案,請陛下聖裁。”朝服冠筍立於階前的應霖,絮絮地將半月前皇帝下旨辦理的屯田一事,詳細地奏報了半天,卻意外地沒有聽到半句回應,不禁抬頭一看,只見陽洙呆呆地看著窗外滿目春光,正在發愣,好似根本沒有在聽他說話一般。
“陛下,陛下?”
陽洙回過神,伸手揉了揉兩眼之間,低聲道:“把摺子留下,朕改日再看。怎麼不是鄭嶙來回奏?”
“鄭大將軍身染時症未愈,是陛下您親自批的假啊。”
陽洙想想仿佛是有這麼一回事,哦了一聲,神情依然有些恍惚的樣子。
“陛下御體不安嗎?”
陽洙悶悶地搖了搖頭。
“入京後陛下一直忙碌,何不趁著春光未盡,出宮賞玩一番?”
“再好的春光,無人相陪也沒什麼好看的……”陽洙喃喃自語了一聲,隨手划過擺在側案的琴弦,鏘然一響,“崇優什麼時候回來?”
“他給大伯母掃完墓就會回來的,應該就這兩天吧。”
“還要兩天?”陽洙有些慍怒地把書案上的折本一推,“已經走了七天了!”
面對這樣的抱怨,應霖不知如何回應才好,想了想也只能另提建議:“如果皇上悶的話,何不宣楊晨進宮陪您下一盤棋?”
“他早就不是朕的對手了,”陽洙意興闌珊地道,“現在連崇優都不肯贏朕的棋,有什麼意思……以前他動不動就殺得朕落花流水,回想起來就像做夢一樣。”
“那是因為陛下棋藝越來越出神入化嘛。”
“哼,”陽洙白他一眼,“你是武人,可別學文官們奉承的本事。”
應霖訕訕地笑了笑,道:“就是因為臣是武將,肚子裡的風雅玩意兒太少,才不知道怎麼能讓皇上排遣,請您恕罪。”
陽洙心思不靜,到底還是想出宮疏散一下,伸伸腰站了起來:“鄭嶙病了這些日子,朕也沒有派人問候一聲。今天不想看摺子了,就去探望他一下吧。”
皇帝親臨視疾,是不能坦然受之的特殊恩寵,所以儘管鄭嶙不在,應霖還是立刻代他辭謝道:“大將軍休養了幾天,已無大礙,明日便可上朝,還是不要驚動聖駕的好。”
“不是你勸朕出去走走的嗎?也不用太麻煩,就用你的車轎,朕微服來去,免得驚擾百姓。”
“白龍魚服終是不妥,陛下還是……”
“朕是馬上皇帝,槍林箭陣都經過的,難道如今天下平定,朕反而不敢出門了嗎?再說,還有你這個大將軍護駕呢!”
陽洙既然這樣說,應霖也只能躬身領旨。但皇帝微服出宮畢竟讓人不敢怠慢,趁陽洙更衣之時,他先溜出來通知了羽林衛隊的統領。未幾,陽洙換了一身軟巾便服,直接在殿前上了應霖的轎子,從側門而出。應霖騎馬緊緊護在轎旁,羽林衛士們遙遙綴在後面,一行人片刻不敢放鬆,小心翼翼護衛著來到大將軍府。
因是微服探病,陽洙不喜歡弄得人家府中雞飛狗跳,便止住了通報,悄悄走了進去,鄭府的下人們因為應大將軍跟在這位來訪的年輕客人後邊不停地打手勢,所以全都會意地垂首退在一邊,不敢上前多問一句。
由於鄭嶙勤王功高,深得皇帝倚重,如今已是一品大將軍。只是他生性簡樸,官階雖高,府第卻並不奢華,除了個極大的演武場外,總共只有三進院落,臥房更是武將風範,一軒一室而已。
陽洙邁步進去後,先欣賞了一下外軒牆上用於裝飾之用的刀劍等物,慢慢踱步一圈,才來到內室門外。可能是為了疏通藥氣,紫檀雕花的木門只虛掩了一半,垂著薄薄的竹簾。陽洙正想推門而入,原本安靜的室內卻突然傳出語聲,令他不由停住了腳步。
“這個藥是不是很苦啊?”
說話人有一副脆亮清醇的嗓音,陽洙一聽就能辨認出它的主人是誰。當年那位爭強好勝的毛頭小將秦冀瑛,在幾年的征戰殺伐中早已被他的主帥收得服服帖帖,因此陽洙並不奇怪他會前來探視,真正讓他驚詫地停步不前的,其實是這兩人接下來交談的內容。
“這可是你親手餵我喝的藥,怎麼可能會苦?”從聲音里就可以聽出,鄭嶙絕對是帶著笑意在說話,“我今天練了一趟槍法,覺得身輕體健,已經完全好了。你別再擔心我,好好去睡一覺吧,看看你,明明是我生病,結果你卻瘦了。”
“這是我傳染你的嘛……”
“人吃五穀雜糧,都會生病的,怎麼會是你傳染的呢?”
“明明就是!你的病症跟我才好的病一模一樣……一定是那個時候染上的……雖然我當時發著高燒,但其實沒有燒糊塗,我是故意裝出神智不清的樣子……”
“好啦,冀瑛,這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病症……”
“對不起,”秦冀瑛的語聲有些發顫,“你好心來看望我,我卻仗著自己發燒,非要你抱著我……結果害你被我傳染……”
跟在皇帝身後的應霖一聽這話音兒不對,急著想要咳嗽一聲提醒裡面的兩人,卻被陽洙冷冷掃過來的一眼給嚇回去了。
“好好好,”裡面鄭嶙柔聲哄道,“就算是你傳染給我的,我現在也已經好了,你為什麼還要哭不哭的?你這也是血戰殺伐的將軍樣子?”
秦冀瑛氣急地大聲道:“你為什麼這麼好脾氣?我都跟你說了我當時是裝神智不清騙你的,你為什麼還不罵我?”
“你做錯了什麼,要讓我罵你?”
透過竹簾的fèng隙看進去,能清楚地看到秦冀瑛此時已是滿面通紅,用力扭著自己的手指,結結巴巴地道:“我……我不該……不該強迫你……”
鄭嶙輕輕坐了起來,溫和地拍了拍秦冀瑛的臉,“傻瓜,我是誰啊,我可是陛下駕前衝鋒陷陣的大將軍,萬敵當前都面不改色的人,會被你強迫?”
“因為你脾氣好嘛……我再無禮,你也會忍讓我……”
鄭嶙不由地笑出聲來,伸手將他攬進懷中,輕輕在他盈潤的雙唇上啄了一下:“我是經常忍讓你沒錯,但你以為讓你吻我,這也是一種忍讓?”
雖然應霖被擋在後面,沒看到室內纏綿的情形,但一聽到這句話,還是不免暗暗叫苦,生怕這兩個正情意綿綿的人又說出什麼更驚人的話來,一時顧不得皇帝的臉色,便想搶上前把門推開,誰知手剛抬起來,就被陽洙回身一拉,將他悄悄拉出外軒。
可是鄭嶙是何等耳目之人,方才因為在勸哄秦冀瑛,陽洙的腳步又輕靈,故而未覺,此時門外兩人拉扯之間,步伐粗重了些,立時便驚動了屋內人。鄭嶙剛喝問了一聲“是誰”,秦冀瑛已拔下床頭懸掛的腰刀直奔出來,可定睛看清楚後,頓時大吃一驚,手一抖,腰刀落地,發出清脆的聲響。鄭嶙聽見情況不對,也跟著追了出來,一眼瞥見陽洙負手站在中庭,也是心頭一沉,慌忙拉了拉呆在當地的秦冀瑛,一起拜倒見禮。
陽洙淡淡掃視了兩人一眼,見他們雖都是臉色蒼白,但並沒有因為被皇帝撞破隱秘而表現出懼怕,反而兩手交握,以此互相支持,不由心中暗暗感慨,只是面上卻分毫不露,只冷冷說了句“平身吧”。
鄭秦二人對視一眼,仍是並肩低頭跪著,不發一言,反倒是應霖與他二人袍澤情深,搶上前一步替他們解釋道,“陛下,他二人雖是日久生情,但卻從未曾因此而耽誤陛下的國事,請您……”
陽洙深深地看了鄭嶙一眼,輕聲問道:“你們這樣有多久了?”
鄭嶙靜靜地答道:“情生無痕,臣也不知是從何時開始的。”
“但這種事情,終不可能對外隱瞞得住,你沒想到這一點嗎?”
“臣並不想隱瞞任何人,就算陛下沒有發現,臣也會在恰當的時機向您稟告的,如果陛下認為臣的行為不能再立於朝堂之上,臣願意納還官爵,歸隱田園。”
陽洙眉梢一挑:“納還官爵?這可是你數年血戰掙下的赫赫功名,就這樣丟了,難道你不覺得可惜嗎?”
陽洙這半年來一直明白應崇優正在對他刻意疏遠,雖因軍務纏身,面上未曾顯露,但一直心中疑惑不安,本想在這幾日塵埃初定後找機會與他深談,沒料到應老夫人的祭日偏偏就到了。雖然滿心不願,可也找不出理由不准人家祭妻祭母,只能照准,悶悶地看著他父子離京而去。
“……以上就是臣等合議的屯田方案,請陛下聖裁。”朝服冠筍立於階前的應霖,絮絮地將半月前皇帝下旨辦理的屯田一事,詳細地奏報了半天,卻意外地沒有聽到半句回應,不禁抬頭一看,只見陽洙呆呆地看著窗外滿目春光,正在發愣,好似根本沒有在聽他說話一般。
“陛下,陛下?”
陽洙回過神,伸手揉了揉兩眼之間,低聲道:“把摺子留下,朕改日再看。怎麼不是鄭嶙來回奏?”
“鄭大將軍身染時症未愈,是陛下您親自批的假啊。”
陽洙想想仿佛是有這麼一回事,哦了一聲,神情依然有些恍惚的樣子。
“陛下御體不安嗎?”
陽洙悶悶地搖了搖頭。
“入京後陛下一直忙碌,何不趁著春光未盡,出宮賞玩一番?”
“再好的春光,無人相陪也沒什麼好看的……”陽洙喃喃自語了一聲,隨手划過擺在側案的琴弦,鏘然一響,“崇優什麼時候回來?”
“他給大伯母掃完墓就會回來的,應該就這兩天吧。”
“還要兩天?”陽洙有些慍怒地把書案上的折本一推,“已經走了七天了!”
面對這樣的抱怨,應霖不知如何回應才好,想了想也只能另提建議:“如果皇上悶的話,何不宣楊晨進宮陪您下一盤棋?”
“他早就不是朕的對手了,”陽洙意興闌珊地道,“現在連崇優都不肯贏朕的棋,有什麼意思……以前他動不動就殺得朕落花流水,回想起來就像做夢一樣。”
“那是因為陛下棋藝越來越出神入化嘛。”
“哼,”陽洙白他一眼,“你是武人,可別學文官們奉承的本事。”
應霖訕訕地笑了笑,道:“就是因為臣是武將,肚子裡的風雅玩意兒太少,才不知道怎麼能讓皇上排遣,請您恕罪。”
陽洙心思不靜,到底還是想出宮疏散一下,伸伸腰站了起來:“鄭嶙病了這些日子,朕也沒有派人問候一聲。今天不想看摺子了,就去探望他一下吧。”
皇帝親臨視疾,是不能坦然受之的特殊恩寵,所以儘管鄭嶙不在,應霖還是立刻代他辭謝道:“大將軍休養了幾天,已無大礙,明日便可上朝,還是不要驚動聖駕的好。”
“不是你勸朕出去走走的嗎?也不用太麻煩,就用你的車轎,朕微服來去,免得驚擾百姓。”
“白龍魚服終是不妥,陛下還是……”
“朕是馬上皇帝,槍林箭陣都經過的,難道如今天下平定,朕反而不敢出門了嗎?再說,還有你這個大將軍護駕呢!”
陽洙既然這樣說,應霖也只能躬身領旨。但皇帝微服出宮畢竟讓人不敢怠慢,趁陽洙更衣之時,他先溜出來通知了羽林衛隊的統領。未幾,陽洙換了一身軟巾便服,直接在殿前上了應霖的轎子,從側門而出。應霖騎馬緊緊護在轎旁,羽林衛士們遙遙綴在後面,一行人片刻不敢放鬆,小心翼翼護衛著來到大將軍府。
因是微服探病,陽洙不喜歡弄得人家府中雞飛狗跳,便止住了通報,悄悄走了進去,鄭府的下人們因為應大將軍跟在這位來訪的年輕客人後邊不停地打手勢,所以全都會意地垂首退在一邊,不敢上前多問一句。
由於鄭嶙勤王功高,深得皇帝倚重,如今已是一品大將軍。只是他生性簡樸,官階雖高,府第卻並不奢華,除了個極大的演武場外,總共只有三進院落,臥房更是武將風範,一軒一室而已。
陽洙邁步進去後,先欣賞了一下外軒牆上用於裝飾之用的刀劍等物,慢慢踱步一圈,才來到內室門外。可能是為了疏通藥氣,紫檀雕花的木門只虛掩了一半,垂著薄薄的竹簾。陽洙正想推門而入,原本安靜的室內卻突然傳出語聲,令他不由停住了腳步。
“這個藥是不是很苦啊?”
說話人有一副脆亮清醇的嗓音,陽洙一聽就能辨認出它的主人是誰。當年那位爭強好勝的毛頭小將秦冀瑛,在幾年的征戰殺伐中早已被他的主帥收得服服帖帖,因此陽洙並不奇怪他會前來探視,真正讓他驚詫地停步不前的,其實是這兩人接下來交談的內容。
“這可是你親手餵我喝的藥,怎麼可能會苦?”從聲音里就可以聽出,鄭嶙絕對是帶著笑意在說話,“我今天練了一趟槍法,覺得身輕體健,已經完全好了。你別再擔心我,好好去睡一覺吧,看看你,明明是我生病,結果你卻瘦了。”
“這是我傳染你的嘛……”
“人吃五穀雜糧,都會生病的,怎麼會是你傳染的呢?”
“明明就是!你的病症跟我才好的病一模一樣……一定是那個時候染上的……雖然我當時發著高燒,但其實沒有燒糊塗,我是故意裝出神智不清的樣子……”
“好啦,冀瑛,這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病症……”
“對不起,”秦冀瑛的語聲有些發顫,“你好心來看望我,我卻仗著自己發燒,非要你抱著我……結果害你被我傳染……”
跟在皇帝身後的應霖一聽這話音兒不對,急著想要咳嗽一聲提醒裡面的兩人,卻被陽洙冷冷掃過來的一眼給嚇回去了。
“好好好,”裡面鄭嶙柔聲哄道,“就算是你傳染給我的,我現在也已經好了,你為什麼還要哭不哭的?你這也是血戰殺伐的將軍樣子?”
秦冀瑛氣急地大聲道:“你為什麼這麼好脾氣?我都跟你說了我當時是裝神智不清騙你的,你為什麼還不罵我?”
“你做錯了什麼,要讓我罵你?”
透過竹簾的fèng隙看進去,能清楚地看到秦冀瑛此時已是滿面通紅,用力扭著自己的手指,結結巴巴地道:“我……我不該……不該強迫你……”
鄭嶙輕輕坐了起來,溫和地拍了拍秦冀瑛的臉,“傻瓜,我是誰啊,我可是陛下駕前衝鋒陷陣的大將軍,萬敵當前都面不改色的人,會被你強迫?”
“因為你脾氣好嘛……我再無禮,你也會忍讓我……”
鄭嶙不由地笑出聲來,伸手將他攬進懷中,輕輕在他盈潤的雙唇上啄了一下:“我是經常忍讓你沒錯,但你以為讓你吻我,這也是一種忍讓?”
雖然應霖被擋在後面,沒看到室內纏綿的情形,但一聽到這句話,還是不免暗暗叫苦,生怕這兩個正情意綿綿的人又說出什麼更驚人的話來,一時顧不得皇帝的臉色,便想搶上前把門推開,誰知手剛抬起來,就被陽洙回身一拉,將他悄悄拉出外軒。
可是鄭嶙是何等耳目之人,方才因為在勸哄秦冀瑛,陽洙的腳步又輕靈,故而未覺,此時門外兩人拉扯之間,步伐粗重了些,立時便驚動了屋內人。鄭嶙剛喝問了一聲“是誰”,秦冀瑛已拔下床頭懸掛的腰刀直奔出來,可定睛看清楚後,頓時大吃一驚,手一抖,腰刀落地,發出清脆的聲響。鄭嶙聽見情況不對,也跟著追了出來,一眼瞥見陽洙負手站在中庭,也是心頭一沉,慌忙拉了拉呆在當地的秦冀瑛,一起拜倒見禮。
陽洙淡淡掃視了兩人一眼,見他們雖都是臉色蒼白,但並沒有因為被皇帝撞破隱秘而表現出懼怕,反而兩手交握,以此互相支持,不由心中暗暗感慨,只是面上卻分毫不露,只冷冷說了句“平身吧”。
鄭秦二人對視一眼,仍是並肩低頭跪著,不發一言,反倒是應霖與他二人袍澤情深,搶上前一步替他們解釋道,“陛下,他二人雖是日久生情,但卻從未曾因此而耽誤陛下的國事,請您……”
陽洙深深地看了鄭嶙一眼,輕聲問道:“你們這樣有多久了?”
鄭嶙靜靜地答道:“情生無痕,臣也不知是從何時開始的。”
“但這種事情,終不可能對外隱瞞得住,你沒想到這一點嗎?”
“臣並不想隱瞞任何人,就算陛下沒有發現,臣也會在恰當的時機向您稟告的,如果陛下認為臣的行為不能再立於朝堂之上,臣願意納還官爵,歸隱田園。”
陽洙眉梢一挑:“納還官爵?這可是你數年血戰掙下的赫赫功名,就這樣丟了,難道你不覺得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