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樊師姐斥道:“一把年紀,毫無長進!你臉皮倒厚吶!想得著師傅和師兄師姐的寵,轉頭就疼自家幾個姘頭去!”
賀錦竭力辯解:“……那不是、不是姘頭!”
樊師姐氣笑:“那該是啥?”
賀錦大喊:“那、那是我賀錦的相好!我便要這麼疼著他們、誰讓我一個個都稀罕得很呢!”說完咧嘴笑了,越笑越歡,直接就趴在地上笑得彎了腰。
樊師姐無奈:“這傻子!”
賀錦笑得眼淚都冒出來了,小腹處陣陣生疼。
真傻乎。
稀罕便稀罕了、還非得較真一雙眼珠子,哪只更要緊吶。
蔥頭那混小子、果真欠教訓!
俞聰打了個噴嚏,讓前頭的將仙微微回頭看一眼,他頓時一僵。
待兩人剛進院子,就聽見有個老頭在大放厥詞。
“……那日雖是我催著他下山,可眼看傾盆大雨的,怎會不給他備傘!備著呢!只是賀錦那小子沒長心眼,滋溜一下就走了!攔都攔不住!……
“……這隔三差五地運功給這個治病,給那個療傷,還讓我風餐露宿!我一把年紀的、老骨頭都要入土了!他將仙也夠忍心——”
甄瞎子猛地閉上嘴,祝一東便知道將仙過來了。
果真將仙帶著俞聰大搖大擺進門來,甄瞎子灰溜溜地走了。
將仙瞧著祝一東和俞聰,就說了兩字:“出息。”也不知道這話說道的是誰。他往榻上一坐,張嘴就一串心法,慌得俞聰與祝一東打起十二分精神拼命記著。
將仙一說完就將他們掃地出門。過了會,郝隴找過來。
將仙說:“怎麼、這回又沒記住?”
郝隴老臉赧赧:“你這哪是誨人不倦!武功心法,一字不能落錯。即便有過耳不忘的本事,也難免有漏失之處……”
將仙打斷他:“那便下山,少招惹我徒弟。”見郝隴不吭聲,他又說:“你這性子、荒廢弟子一身悟性。”
郝隴暗喊冤枉。
“這兩個、悟性好、可惜定力不足,定力足的、不是損了根就是壞了本,沒一個能入眼。”將仙嫌棄:“若不肯下山,便乖乖領罰去。少給我吱吱歪歪的,淨想些旁門左道。”
郝隴被駁了面子,也不好再久留,便說了程子瀾和唐歷那頭的狀況,就起身離開。才出了門,他想想又替徒弟不甘,回頭就對將仙說:“莫說我話不中聽!現下是你徒弟挑的人,你這當師傅的,在這選來選去,還有理了!”
將仙不屑:“不夠好,還想著攀上我徒兒!”
郝隴一聽,奇了怪了:“好不好,都沒個準兒!儘是你一己之見!”
“誰說沒準兒。”將仙上前來,笑著給了郝隴一個眼刀子:“我便是那個準兒。”
“……”郝隴竟一時間無言以對。
大敗塗地的郝隴只得作最後掙扎:“……念在我與你做了局、把老東西們都哄到浮山來,你這回就把功法給我譽抄一份!”
過了片刻,郝隴拿著譽抄的心法,痛心疾首地離開。
第18章 第 18 章
摺子十八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浣溪沙》
18
春花到底開了幾回,若放在以前,唐心定是記得住的。可自從有了娃,真是一孕傻三年,莫說春衣冬著,連著自家相公生辰都忘得七里外的娘家去。
如今娃兒四五歲,自家郎君領著唐心帶著娃,去了一趟浮山。
途中碰上梅繪樓樓主邵丹,還順道看了一曲河東獅吼的好戲。
邵丹那女人前幾年就風光大嫁,男家不近浮山這頭,她偏要把花轎抬到浮山屏鎖門轉了七八個圈,迎親的儀仗吹鑼打鼓吵得屏鎖門不得安寧。
最後她掀開轎帘子,撩起紅頭蓋,朝著屏鎖門的大門呸一聲,對著沒見著的人一陣唾棄,才喚著儀仗下山去男家;沿途卻哭得稀里嘩啦的,連鑼鼓嗩吶都掩蓋不住。有人戲說當日拜堂,邵丹的紅頭蓋都是濕的。
如今兩三年過去了,邵丹成了河東獅,偏偏家中男人就稀罕她這副模樣,即便家母嫌棄邵丹肚子不爭氣,都不肯再納妾。
唐心夫家姓顧,也算小有名氣,可顧少爺還是請了拜帖才進得了屏鎖門山門。
唐心隨在夫家身邊,竭力想想大哥的模樣,就是隱隱約約有個高高大大的影子,就沒想起其他了。
待遠遠瞧見一個高高壯壯的男子朝他們走來,他臉上慡朗的笑容以及眼中暖意,讓唐心心頭一酸,眼中冒起煙霧。
多年不相見,相見如多年。
這還是當年偷偷爬上高高的木棉樹,遞給她一枝丹紅木棉花的大哥。
唐心拉著唐歷嘮嘮叨叨說了許多話,不外乎這幾年斷了音訊,這陣子才曉得送來家書一封,真讓家中老父母掛心;說著說著就埋怨他這幾年都在浮山,離這家也不遠,怎麼就不省得回家中瞧瞧。
唐歷愧疚:“這幾年都在養傷,信箋也有所管制;待我傷好了,親自給兩老告罪。”
唐心止住嘴,低頭對上懷中兒子看過來的大眼睛,抬手就給他捋捋發端,說:“也好。我現下是外嫁的女兒,若這回不是顧郞有心幫我,這一趟還真走不成了。你說在養傷,可是當年的舊傷?前幾年的事兒我也稍有聽聞……”又想著她自個一婦道人家,打聽這個總歸不好,只得含含糊糊問:“傷好了?事兒呢?”
唐歷笑:“都快了。”
唐心走的時候,碰見俞家的三兒子。顧少爺和俞家也算有交情,兩人寒暄一番才拜別。
俞智輕車熟路地朝守門的弟子招呼,對方一瞧見他來,就取笑:“俞三哥又來了?這才走了多久!你這當兄長的,操的可是當老父母的心咯!”說著趕緊給他開門去。
俞智讓他們戲弄得習慣了,厚著臉皮沖他們一笑,腳步匆匆往裡走。
這些年俞智來的頻繁,見俞聰在浮山的看管下越發懂事,頗有點吾家有兒初長成的錯覺。倒是俞母擔心麼兒在山上吃苦,整日鬧著俞智把他接回家中。俞智被吵得煩心了,就腳下生風往浮山走,起先是借住一兩日,後來臉皮厚了,暫住個把月也是常有的。
每每在家中有了新玩意或是好東西,便捎一份給么弟,還順道弄一份用以答謝將仙。可惜將仙走南闖北,啥玩意沒見識過,除了俞智那把蕭,其餘都看不上眼。
俞智在浮山逛了一圈,沒瞧見俞聰,倒是看到郝隴跟在將仙身邊,一旁還備著馬車一輛。看架勢,是要出遠門了。
郝隴眼角一掃到俞智,老臉都耷拉下來,連俞智過來行禮都沒給個正眼。
俞智知道郝隴嫌棄他來得頻繁,如今他死皮賴臉的,權當沒看見。俞智問了將仙是否要遠行,將仙說:“先回趟家中。那些老東西在山上時就天天嚷著之前應承的事兒,如今都下山去了,還弄啥飛鴿傳書日日來催。煩!”
賀錦竭力辯解:“……那不是、不是姘頭!”
樊師姐氣笑:“那該是啥?”
賀錦大喊:“那、那是我賀錦的相好!我便要這麼疼著他們、誰讓我一個個都稀罕得很呢!”說完咧嘴笑了,越笑越歡,直接就趴在地上笑得彎了腰。
樊師姐無奈:“這傻子!”
賀錦笑得眼淚都冒出來了,小腹處陣陣生疼。
真傻乎。
稀罕便稀罕了、還非得較真一雙眼珠子,哪只更要緊吶。
蔥頭那混小子、果真欠教訓!
俞聰打了個噴嚏,讓前頭的將仙微微回頭看一眼,他頓時一僵。
待兩人剛進院子,就聽見有個老頭在大放厥詞。
“……那日雖是我催著他下山,可眼看傾盆大雨的,怎會不給他備傘!備著呢!只是賀錦那小子沒長心眼,滋溜一下就走了!攔都攔不住!……
“……這隔三差五地運功給這個治病,給那個療傷,還讓我風餐露宿!我一把年紀的、老骨頭都要入土了!他將仙也夠忍心——”
甄瞎子猛地閉上嘴,祝一東便知道將仙過來了。
果真將仙帶著俞聰大搖大擺進門來,甄瞎子灰溜溜地走了。
將仙瞧著祝一東和俞聰,就說了兩字:“出息。”也不知道這話說道的是誰。他往榻上一坐,張嘴就一串心法,慌得俞聰與祝一東打起十二分精神拼命記著。
將仙一說完就將他們掃地出門。過了會,郝隴找過來。
將仙說:“怎麼、這回又沒記住?”
郝隴老臉赧赧:“你這哪是誨人不倦!武功心法,一字不能落錯。即便有過耳不忘的本事,也難免有漏失之處……”
將仙打斷他:“那便下山,少招惹我徒弟。”見郝隴不吭聲,他又說:“你這性子、荒廢弟子一身悟性。”
郝隴暗喊冤枉。
“這兩個、悟性好、可惜定力不足,定力足的、不是損了根就是壞了本,沒一個能入眼。”將仙嫌棄:“若不肯下山,便乖乖領罰去。少給我吱吱歪歪的,淨想些旁門左道。”
郝隴被駁了面子,也不好再久留,便說了程子瀾和唐歷那頭的狀況,就起身離開。才出了門,他想想又替徒弟不甘,回頭就對將仙說:“莫說我話不中聽!現下是你徒弟挑的人,你這當師傅的,在這選來選去,還有理了!”
將仙不屑:“不夠好,還想著攀上我徒兒!”
郝隴一聽,奇了怪了:“好不好,都沒個準兒!儘是你一己之見!”
“誰說沒準兒。”將仙上前來,笑著給了郝隴一個眼刀子:“我便是那個準兒。”
“……”郝隴竟一時間無言以對。
大敗塗地的郝隴只得作最後掙扎:“……念在我與你做了局、把老東西們都哄到浮山來,你這回就把功法給我譽抄一份!”
過了片刻,郝隴拿著譽抄的心法,痛心疾首地離開。
第18章 第 18 章
摺子十八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浣溪沙》
18
春花到底開了幾回,若放在以前,唐心定是記得住的。可自從有了娃,真是一孕傻三年,莫說春衣冬著,連著自家相公生辰都忘得七里外的娘家去。
如今娃兒四五歲,自家郎君領著唐心帶著娃,去了一趟浮山。
途中碰上梅繪樓樓主邵丹,還順道看了一曲河東獅吼的好戲。
邵丹那女人前幾年就風光大嫁,男家不近浮山這頭,她偏要把花轎抬到浮山屏鎖門轉了七八個圈,迎親的儀仗吹鑼打鼓吵得屏鎖門不得安寧。
最後她掀開轎帘子,撩起紅頭蓋,朝著屏鎖門的大門呸一聲,對著沒見著的人一陣唾棄,才喚著儀仗下山去男家;沿途卻哭得稀里嘩啦的,連鑼鼓嗩吶都掩蓋不住。有人戲說當日拜堂,邵丹的紅頭蓋都是濕的。
如今兩三年過去了,邵丹成了河東獅,偏偏家中男人就稀罕她這副模樣,即便家母嫌棄邵丹肚子不爭氣,都不肯再納妾。
唐心夫家姓顧,也算小有名氣,可顧少爺還是請了拜帖才進得了屏鎖門山門。
唐心隨在夫家身邊,竭力想想大哥的模樣,就是隱隱約約有個高高大大的影子,就沒想起其他了。
待遠遠瞧見一個高高壯壯的男子朝他們走來,他臉上慡朗的笑容以及眼中暖意,讓唐心心頭一酸,眼中冒起煙霧。
多年不相見,相見如多年。
這還是當年偷偷爬上高高的木棉樹,遞給她一枝丹紅木棉花的大哥。
唐心拉著唐歷嘮嘮叨叨說了許多話,不外乎這幾年斷了音訊,這陣子才曉得送來家書一封,真讓家中老父母掛心;說著說著就埋怨他這幾年都在浮山,離這家也不遠,怎麼就不省得回家中瞧瞧。
唐歷愧疚:“這幾年都在養傷,信箋也有所管制;待我傷好了,親自給兩老告罪。”
唐心止住嘴,低頭對上懷中兒子看過來的大眼睛,抬手就給他捋捋發端,說:“也好。我現下是外嫁的女兒,若這回不是顧郞有心幫我,這一趟還真走不成了。你說在養傷,可是當年的舊傷?前幾年的事兒我也稍有聽聞……”又想著她自個一婦道人家,打聽這個總歸不好,只得含含糊糊問:“傷好了?事兒呢?”
唐歷笑:“都快了。”
唐心走的時候,碰見俞家的三兒子。顧少爺和俞家也算有交情,兩人寒暄一番才拜別。
俞智輕車熟路地朝守門的弟子招呼,對方一瞧見他來,就取笑:“俞三哥又來了?這才走了多久!你這當兄長的,操的可是當老父母的心咯!”說著趕緊給他開門去。
俞智讓他們戲弄得習慣了,厚著臉皮沖他們一笑,腳步匆匆往裡走。
這些年俞智來的頻繁,見俞聰在浮山的看管下越發懂事,頗有點吾家有兒初長成的錯覺。倒是俞母擔心麼兒在山上吃苦,整日鬧著俞智把他接回家中。俞智被吵得煩心了,就腳下生風往浮山走,起先是借住一兩日,後來臉皮厚了,暫住個把月也是常有的。
每每在家中有了新玩意或是好東西,便捎一份給么弟,還順道弄一份用以答謝將仙。可惜將仙走南闖北,啥玩意沒見識過,除了俞智那把蕭,其餘都看不上眼。
俞智在浮山逛了一圈,沒瞧見俞聰,倒是看到郝隴跟在將仙身邊,一旁還備著馬車一輛。看架勢,是要出遠門了。
郝隴眼角一掃到俞智,老臉都耷拉下來,連俞智過來行禮都沒給個正眼。
俞智知道郝隴嫌棄他來得頻繁,如今他死皮賴臉的,權當沒看見。俞智問了將仙是否要遠行,將仙說:“先回趟家中。那些老東西在山上時就天天嚷著之前應承的事兒,如今都下山去了,還弄啥飛鴿傳書日日來催。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