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藺君泓訝然,低笑著暗自思量,若將山明寺掌廚的大師們擄來宮中做御廚,到底有幾分勝算。

  只是還沒等他來得及細細考慮這事兒,第二日晌午,倒是迎來了一些驚喜。

  徐太后讓人給元槿送了兩道素菜過來,做的竟是和山明寺那裡的極像。雖然口感上不是百分百的相同,卻也足夠讓元槿十分驚喜的了。

  “這菜是怎麼來的?”元槿笑著讓人將送菜過來的單嬤嬤叫進屋,細問道:“看著不像是從寺裡帶回來的。”

  若是昨日裡讓寺中僧人做好了再帶來,這樣的天氣隔了一夜定然就發酸變質了。倘若用大塊的冰鎮著來保質,菜的色澤又不會那麼新鮮。

  瞧著像是新做出來的。

  可是新做出來的,怎麼可能?

  單嬤嬤看了眼旁邊的藺君泓,笑說道:“太后看娘娘吃的高興,特意讓人去跟著學的。巧的是靜明宮跟過去的一位公公早先在御膳房做過,他跟著大師們學了這兩天,倒是掌握了點訣竅。今兒上午太后就讓他在靜明宮的小廚房裡試著做了這兩道出來。若娘娘覺得好,每日裡都給娘娘送菜來。”

  說是將菜送來,卻沒說將人調到永安宮來伺候、為元槿做飯。

  元槿明白,這位公公怕是徐太后身邊得用的,等閒離不開。

  既是如此,肯讓自己身邊得力的人去學了那麼久的菜式,回來後讓他下廚來幫忙做飯,太后這番心意也是很不錯了。

  徐太后主動示好,元槿自然領情,笑著說了句“那我可是有口福了”,不過也叮囑道:“不用天天做。偶爾吃上一次便好。”

  單嬤嬤笑著說沒事,太后說過,天天送也無妨。

  元槿正要再開口,旁邊藺君泓涼涼的說道:“何必這麼麻煩?讓他教了御膳房的人,不就省了許多事?”

  聽了他這話,元槿也是無奈。

  誰不知道還有旁的更簡潔的行事之法?徐太后分明是想緩和下和她的關係,所以才這樣繞圈子的來做。

  偏偏藺君泓一句話給堵了回去。

  要說單嬤嬤也是個見慣了大場面的,聽到年輕的帝王這樣逼問,不急不躁的說道:“這是太后的主意。陛下若是有新的想法,不如去和太后商議。婢子是做不得準的。”

  藺君泓勾了勾唇角,未再多說什麼。

  方丈大師贈與元槿的兩個墜子,緣由元槿轉述給了藺君泓聽。

  藺君泓知曉後,竟是不讓旁人動手,親自學了打絡子的辦法,一點一點的做了兩個大紅色的,將兩個墜子掛在上面,而後擇了其中大一點的那個給元槿。

  元槿有些好奇他為什麼親自動手。

  藺君泓滿腹的心思沒法和她言說,只能含糊答道:“我想著,心誠一些,效果應當更好。”

  旁的不論,他這話倒是實打實的正確。

  元槿思量著他或許是怕她生產的時候會遇到困難,所以求了這一個來保她平安。心中歡喜且溫暖,她就日日將這墜子佩在身上。

  有孕四個多月後開始,元槿的胃口已經一點點更加的好了起來。

  說起來她之前三個月也沒有太過於遭罪。雖然吃東西的時候感覺口味不對,但最起碼,那種嘔吐得天昏地暗的情形沒有出現過。雖然偶爾有過吐出來的情形,倒是不多。

  孟嬤嬤直道她是個有福的。

  “一般有孕之人能夠安安穩穩吃下東西就是難得了。能夠不吐,那就是難得中的難得。”孟嬤嬤的語氣里滿是喜意,“可見小殿下是個知道疼娘親的。”

  “可不是。”葡萄也道:“就連太醫也說,娘娘這一胎懷的極其安穩。”

  說著話的功夫,靜明宮裡就來了人。

  正是單嬤嬤。

  自打從山明寺回來以後,單嬤嬤日日都要過來給元槿送吃的。

  早先的時候,還只是從山明寺學回來的素食。漸漸的,就多了煲湯。如今元槿胃口好了後,連同甜點也一併做了送來。

  看到單嬤嬤吩咐著身邊的小太監將食盒放到桌上,櫻桃忍不住掩口笑道:“哎呀,我可剛發現,這食盒可是一日比一日大呢。”她朝向單嬤嬤,問道:“我若沒記錯的話,初次嬤嬤拿吃的過來,是用了最小的那種食盒吧?”

  最近單嬤嬤來得多,永安宮裡的宮人們就和她熟識了許多。特別是元槿身邊的幾個,已經能夠很自如的和她開玩笑了。

  櫻桃是個伶俐的。

  她說“初次拿吃的過來”,便是說的從山明寺回來第二天那一次開始算。

  她刻意忽略了之前引起不快的徐太后日日讓人送來的那些湯,單嬤嬤也領情,就順著她的話說道:“初次東西少,自然是放得下。如今卻不成了。”

  如今她用的食盒,是兩人抬的那種大食盒。寬有兩尺多,足足有六層高。每一層還都能放進去兩個菜碟兩個平盤。

  元槿笑著讓人給單嬤嬤拿了錦杌過來,又讓宮女引了兩個小太監去旁邊茶水間喝茶,這才讓人將東西一樣樣擺上去。

  每個宮裡的東西都是登記在冊的。若是少了哪一個,還需得再記上去。為免太后那邊會麻煩,元槿每次都是讓人將送來的吃食裝到自己這邊的碟子和盤子裡,再將髒了的盤碟洗乾淨擱到食盒裡。

  她原本打算的是,讓送菜來的單嬤嬤和小太監們先回去。這邊收拾好了後,遣了人將東西送回靜明宮就好。

  哪知道太后吩咐一定要單嬤嬤她們自己帶回去,免得麻煩了這邊的人。

  元槿就也不好多說什麼。就讓單嬤嬤他們暫等著。待到收拾妥當了,再由他們帶回去。

  因為藺君泓白日裡忙碌,每天的晚膳都是藺君泓和元槿一起用的,所以徐太后就擇了午膳的時候來送。

  可巧的是,今兒藺君泓將政事儘快處理好了,提前來了永安宮。而剛剛洗淨的餐具還沒有完全放好,單嬤嬤他們還沒有離去,這便恰好遇到了。

  藺君泓初時沒有看到單嬤嬤,當先抬眼看到了滿桌的東西,疑惑道:“我記得還不到傳膳的時候,特意早點來和你商量吃什麼。怎的今兒那麼早就擺上了?”

  元槿笑著說道:“母后體諒我,多送了點東西過來。”

  單嬤嬤就帶了剛剛從茶水間過來的兩個小太監給藺君泓行禮。

  藺君泓看看他們,又看了看最大號的那個食盒,薄唇緊抿了半晌,最終一言不發,揮手讓他們退下了。

  他站在屋門口靜立了半晌,微笑著和元槿說了會兒話後,終是坐不住了。說了句“你等我一會兒”,這便站了起來,大跨著步子往靜明宮行去。

  徐太后正在給屋裡的花兒澆水。

  聽人來稟,說是陛下來了的時候,她的手晃了晃,水就灑了些出來,落到了花盆外面的花架子上。

  徐太后拿了布巾擦拭著水漬,就聽腳步聲傳來。

  她頭也不回,問道:“阿泓今兒怎麼想起過來了?”

  藺君泓沉聲道:“太后怎的如今送那麼多東西給槿兒。”

  之前單嬤嬤回來的時候,徐太后已經聽說了藺君泓臉色不善。如今看他過來質問,心裡已經有了底,便道:“我疼自家兒媳,有什麼不對?”

  “可你也得悠著點兒。”藺君泓火氣上來,就有些按捺不住了,“太醫說過,有些菜式要少吃,或是對槿兒身體不好,或是對胎兒不好。您怎麼就不聽呢?”

  徐太后不以為然道:“往年我懷你們的時候,也沒太拘著這些,不也好好的。”

  她說的倒是實話。

  初次懷藺君瀾的時候,胎就很穩。她有時候饞的狠了,就算是太醫說“最好不要吃”的東西,她也會偷著吃一些。最後看來,也沒甚大礙。後來到了懷藺君泓的時候,因為有了之前的“經驗”,她也沒太拘著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一些。

  因此,如今元槿有孕,她想著也不用太過緊張。

  藺君泓一聽這話,頓時火了。

  他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他寧願做好了萬全的打算,杜絕那所有會帶來危險的可能性,來保證自家小妻子和孩子的健康與平安。

  “你好好的那是你。槿兒身子不如你好,所以不一定禁得住這些。”他道:“槿兒那邊你就不要亂送東西了。”

  徐太后是本著照顧元槿的心來行事的,聽他這樣,也怒了,氣道:“我是你娘!我還用你來指使我做事?”

  藺君泓和徐太后辨了幾回後依然沒有成效,語氣愈發生硬起來,冷哼道:“誰說年紀越大做的事情就會越對?二者怕是沒有什麼關聯。”

  徐太后想了下,明白了他這話的意思,頓時愈發惱火,連聲喚了人來,要將藺君泓給趕出去。

  藺君泓斜睨了她一眼,不等旁人戰戰兢兢來請他,已經轉過身子,拂袖而去。

  於是這母子倆居然就這麼槓上了,互不搭理。誰也不肯先退一步。

  第128章8新章

  炎熱的夏日裡,有孕之人尤其難熬。

  元槿對此深有體會。寒涼的東西不能吃,降溫的法子就少了許多。偏偏有孕的時候怕熱,這日子就更難過了些。好在宮裡樹木多,有時候屋裡熱的厲害了,趁著有微風的時候到樹蔭下散散步,反倒多點涼意。

  直到天氣轉涼,藺君泓和徐太后的冷戰還沒結束。不過,兩人倒也沒有多少時候遇到。

  自打藺松華不見了的消息傳回來後,藺君泓就比往常更為忙碌了許多。平日裡除了和百官議政外,還會召見心腹相見。

  只是即便藺君泓再忙碌,每日裡晚膳總要和元槿一起用的。

  轉眼到了中秋節。

  宮中設宴,元槿未曾出席。藺君泓在後宮另設了席面,讓元槿和哥哥們相聚。

  鄒元鈞在翰林院大半年了,愈發沉穩老練。鄒元欽也長高了許多。

  但論起變化最大的來,卻是元槿——畢竟已經顯懷了,即便穿了厚厚的衣衫,依然可以看到隆起的腹部。

  鄒元鈞和鄒元欽對著有孕的妹妹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只用了最大的努力來小心翼翼的關照著她。

  雖說兄弟倆一張桌子,元槿另用一張,但因沒有旁人在,所以兩張桌子挨得很近。元槿想要什麼,他們都聽得一清二楚。宮人們沒有伺候及時的時候,他們就會搭把手來照顧元槿。

  看著哥哥們謹慎的樣子,元槿心中溫暖的同時,愈發想念起一人來。

  也不知道遠在北疆的爹爹怎麼樣了。他獨自在北疆,難過不難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