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槿聽了這話,知道是半真半假的。

  因著藺君泓踏實勤懇,又靈活機動,無論朝野內外,官員和百姓多是敬服藺君泓的。

  不過,他說的那種情形,倒也出現過。只是挑刺兒的畢竟是少數。

  元槿正要反駁他這話,藺君泓卻已經拉著她站起了身。

  “旁人待我如何,我並不在意。你待我這般用心,我已經心滿意足了。”說罷,藺君泓手腕一翻,將她的手握在了掌心,十指相扣。

  元槿聽了這般的話語,心裡到底還是十分受用的,頓時笑得彎了眉眼。

  看到她已經將剛才的緊張盡數拋去,如今眉梢眼角只剩下了開心和愉悅,藺君泓唇角的笑意就也深了幾許。

  他拉著她走到了院子裡,和她一同賞了會兒花。聽聞宮人來稟,說是靜陽郡主來了,藺君泓這便讓近身服侍的幾名公公將書冊收拾好,拿回御書房去了。

  ——先前他本是在御書房處理政事。無奈心裡總安靜不下來,這便讓人將東西拿到了這邊來。

  雖說元槿一直在進進出出的忙碌著,可是,待到和她在一間屋子裡待了這麼一個多時辰後,他的心反倒是寧靜了下來。

  左右現在她要和小姑娘們一同玩去了,他就回到之前的地方去便是。

  兩人道了別後,藺君泓的身影剛剛消失在院門處,楊可晴已經和馮樂芬、馮樂瑩姐妹倆一同行了過來。

  馮樂芬也是將要考靜雅藝苑的女學生。如今和楊可晴時常窩在一起,討論些考試的技巧,順便一同複習。

  而馮樂瑩,則已經是藝苑的學生了。

  按理說來,今日是靜雅藝苑上課的日子。為何馮樂瑩會出現在這裡,倒是讓元槿有些疑惑。

  元槿遮掩住了自己的情緒,和三個女孩兒笑著打招呼。

  馮家姐妹倆趕忙向她行禮,高聲問安。

  楊可晴則是一下子撲到了她的懷裡,哼哼唧唧說道:“小舅母如今愈發忙了,都顧不得我了。若我不來,你也沒法去看我。”說罷,她悠悠然一嘆,低聲道:“想想還是以前的日子開心。”

  元槿知道她是在懷念兩個人同住在一個屋檐下一同複習的日子。

  說實話,元槿也是很喜歡和楊可晴待在一處的。這個小姑娘性子單純活潑,與她在一起,心情很好。

  元槿想了想,說道:“往後你考上藝苑了,無事的時候也可以來尋我。”

  聽了她這話,楊可晴雙眼驟然明亮起來,“當真如此?那麼每隔十五日休息的時候,我便來找你吧。”

  看到小姑娘雙眼晶亮的欣喜模樣,元槿的心裡有些微微的發酸。

  旁人家的女孩子都是休假的時候忙不迭的回家裡去。

  楊可晴卻是能到她這裡來就很高興了。

  也不知道明樂長公主怎麼想的。平日裡看著也是個比較疼愛女兒的,可是總還是用心不夠。結果搞得楊可晴漸漸冷了心,沒事的時候都不願提及藺君瀾了。

  元槿正要說點什麼來安慰楊可晴,誰知小姑娘話鋒一轉,卻是說道:“小舅母,聽說陶大將軍要回來了?”

  上一次楊可晴遣了丫鬟來元槿這裡的時候,元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或許楊可晴會問起此事。

  元槿掃了一眼馮家姐妹,心下有了數。

  她知道,兵部尚書馮尚書是一定曉得此事的,故而馮家姐妹應該也有所聽聞。

  陶志忠將要回來的事情,楊可晴想必早已經知道了。如今再問她,或許也是為了藺君瀾。

  元槿便道:“他自然是要回來的。不過,回來便回來,無甚大礙。”

  這就是在說,即便陶志忠回到冀都,也掀不起什麼大的風浪。

  楊可晴聽聞,雙眼驀地睜大。繼而神色漸漸和緩,露出了笑意。

  她知道,元槿這是明白了她的意圖,在明著暗著的安慰她,讓她安心。

  ——楊可晴之所以關注陶志忠的行蹤,不過是因著擔憂母親藺君瀾罷了。畢竟上一次陶志忠回京的時候,藺君瀾還特意尋到了藺君泓,想要住到端王府來尋求一個庇護。

  如今再聽聞這個消息,楊可晴不可避免的就擔憂起藺君瀾來。

  元槿這樣說,顯然是讓楊可晴不必太擔憂。

  昔日的小女孩兒,如今已經長大了不少。身量拔高了不說,五官也漸漸張開。儼然開始有小小少女的模樣。

  楊可晴也不如當年那麼衝動了。

  聽聞了元槿這般的話語,她恭恭敬敬的朝著元槿行了個禮,笑嘻嘻說道:“托您的福,那我可算是安心了。”

  雖然行禮做事已經成了小大人的模樣,可是說話的語氣,半點兒沒變。還是當年那般慡慡利利的樣子。

  元槿這便笑了,說道:“你也不必多想。一切都會有轉機。”

  馮家姐妹不知道她們兩個在打什麼機鋒。

  她們正兀自不明所以的來回巡視著,楊可晴已經笑著點了頭。

  “是。”她認真說道:“沒錯。我也覺得,什麼事情都會有轉機的。”

  楊可晴在那邊和元槿說起了陶志忠,馮家姐妹就順口說了兩句閒話閒聊著。

  不過,馮樂瑩無意間的一句話倒是讓元槿有些警醒起來。

  “馮姑娘剛剛說陶大將軍,那是怎麼回事?”元槿故作不在意的順口問道。

  馮樂瑩剛才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畢竟是馮樂芬剛才提到了這件事,所以她就直接將當時的情形給講了出來。

  如今聽元槿問起,馮樂瑩好生回憶了下,說道:“當時樂芬在那邊玩九連環的時候,剛好父親經過。當時我還聽父親和人說起,陶大將軍延遲了回京的日子,要晚一些才回來了。”

  元槿聽聞後,微微蹙了眉。

  說實話,陶志忠這個人,她是很不喜歡的。極其不真誠,而且還帶著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狠戾。

  她一直不了解,為什麼明樂長公主會和這種人牽扯在一起。不過,那是藺君瀾自己的事情,她也干涉不得。

  可是因著這種種緣故,元槿還不得不對陶志忠多加留意。久而久之,倒是成了習慣。

  剛才聽聞了馮樂瑩的那句話後,她忍不住就多問了幾句。如今聽聞後,她頭一個想到的,便是為什麼陶志忠要拖延回京的日子。

  按理說,在這樣的情形下,陶志忠應當直奔冀都而來。為何會耽擱行程?

  想必是有旁的事情……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為之。

  既是有了變故,或許,後面少不得會有些旁的事情撓出來。

  雖說元槿知道藺君泓定然已經知曉此事了,可元槿還是打算晚一些再問一問他。若藺君泓未曾在意此事,她這樣說說,好歹也能讓他多重視一點。

  陶志忠並不是個好相與的。好不容易爬到了那個位置,如今卻又驟然失去,想必是極其不甘心的。他心中最怨恨的,想必就是藺君泓了。

  這事兒既是說完了,馮家姐妹這才到元槿跟前正式寒暄起來。

  畢竟楊可晴身份尊貴,她們兩個斷然不可能趕在她的前頭和元槿說話。若不是剛才元槿問了兩句,馮樂瑩也不會有插口的份。

  馮樂瑩和元槿也是舊識了。

  當年龍舟賽的時候,馮家和鄒家的兒郎們齊齊上陣,她們這些女眷就都在河邊為家人助威吶喊。從那個時候起,元槿就和馮家姐妹結識了。

  兩家時常走動,元槿和馮樂瑩也算是較為熟悉。

  如今面對著元槿含笑的目光,馮樂瑩臉紅紅的小聲說道:“母親為我今日請了假,讓我陪著妹妹來宮裡。”

  馮樂瑩純真率直,本就不是能說謊的性子,所以,如今不過是個託詞而已,已經讓她的臉頰紅透了。

  元槿心下瞭然。

  想必是馮太太聽聞馮樂瑩可以同進宮來,想讓女兒多過來接觸下增添點情意,這便替她在靜雅藝苑告了假。

  不過,馮樂瑩本就不是擅於遮掩的性子,讓她這樣子想個藉口出來,當真是難為她了。

  元槿笑道:“樂芬和可晴年紀還小,自然是有人陪著大人才能放心。”

  馮樂瑩怔了怔,臉頰更紅,不過,也跟著露出了笑容。

  馮樂瑩自然知道,元槿這是有意在幫她。

  旁人就無需說了。

  楊可晴可是自小就時常往宮裡跑的。雖然當時的宮裡是京城的宮裡而不是這兒,但,本質上沒甚區別。小郡主一個人就能坐了車子,讓家丁護衛著,往宮裡趕去。

  依著元槿和楊可晴的關係,元槿不可能不知道這些。這樣的情形下,她還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顯然是不想馮樂瑩太過侷促,有心幫她說解。

  馮樂瑩這便放鬆下來。

  她滯了一瞬,眉眼含笑的低聲說道:“其實我明白母親也是為了我好。她想著我往後少不得要拘在家裡的時候多,如今多出來一趟也是好的。”

  她這樣說,元槿便知道馮樂瑩的親事想必是快要定下來了。

  一旦親事正式提上議程,馮樂瑩就要在家中待嫁。到了那個時候,輕易不能出來走動,留在屋裡繡嫁衣。

  於是元槿笑著說道:“恭喜。”

  馮樂瑩通過剛才的對話,已然發現元槿如今雖然身份尊貴至極,卻還和當年一般是個隨意平和的性子,極好相處。

  她本就是開朗活潑的性子,見狀也不扭捏,回給了元槿一個笑容,說道:“多謝娘娘。”

  女孩子們說到這般私密的事情,就有了一種頗為交心的感覺。斷然不如之前那般疏離了。

  馮樂瑩徹底放鬆開來,與元槿笑著說起了旁的。

  可是楊可晴顯然不打算放過這個話題。

  她眨著大眼睛,十分茫然的問道:“小舅母恭喜馮姐姐的是什麼事情?我怎的沒有聽說過?”

  馮家和許家的親事,如今只是好友間知曉了些,旁人並不知道。

  更何況,楊可晴如今鎮日裡跟著姚先生在一起,姚先生又不是喜歡八卦的性子,所以對於旁人家的這些瑣碎事情,楊可晴是真的不知道。

  看著楊可晴茫然的模樣,元槿也不好在馮樂瑩的跟前貿然提起這個,就含糊說道:“馮家將要有喜事。故而我這樣一說。”

  楊可晴到底是長大了些,比起往年來,懂得了許多的人情世故。

  看到元槿這樣含糊其辭,她有些明白過來,如今或許是不方便提起來這事兒,所以元槿這才這般模樣。

  她是明白的。如果能夠直接說起來,小舅母必然不會瞞著她。

  要知道,小舅母可是很疼她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