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疑惑之下,元槿也湊過去看了一眼。

  萬萬沒想到,盒子裡裝著的居然是之前她在錦繡閣第一眼看中的那個裙子。

  那件極其漂亮的,層層疊疊的米分色紗裙。

  元槿就也愣住了。

  第23章

  用過午膳歇息了會兒,下午的時候,元槿又去逛了幾間布料鋪子。

  如今將軍府布料的牌子在她手裡,這一塊的事情便是由她負責。

  雖說現在還是夏日,但,也要開始準備府里眾人的秋裝了。不然待到入了秋才開始做打算,針線上的再一件件做起來,已然趕不及。

  蔣媽媽看元槿這樣有打算,十分高興。

  說實話,老太太和她都沒有特意向三姑娘提起此事。悄悄問過孟媽媽,孟媽媽也不曾提醒過。這樣看來,倒是三姑娘接手此事後自己當真上了心,所以才會在恰當的時機安排此事。

  因元槿是頭一回和布莊上的人打交道,蔣媽媽就留心看著。見元槿有些地方不甚明白的,就在旁稍微多提了她幾句。

  回去的時候,元槿先去見過老太太,卻意外地發現,晚香苑裡跪了一地的人。基本上都是在白英苑裡伺候的。

  元槿只掃了一圈瞧了個大概,沒再往那邊多看,徑直走入屋裡和老太太說了會兒話。

  待到她拿著牌子去帳房了,蔣媽媽把今日裡端王爺送來裙衫的事情與老太太講了。又喚了人來,把那裙衫給老太太看。

  蔣媽媽知道這些事情瞞不過老太太去,在路上的時候提前和元槿說過與老太太說一聲。元槿自是答應了。

  老太太望見這衣裳,也是讚嘆不已,“端王爺選的東西,定然不一樣。這一件,怕是下不了這個數。”

  蔣媽媽見老太太比了個“五”的數字,下意識說道:“五百兩?”

  “五千。”老太太淡然說道。

  蔣媽媽被驚到了,“這——”

  原先也不是沒在錦繡閣的內室買過衣裳,但都沒這麼貴過。

  這次因為一開始就知道衣裳已經被人訂下了,店家不肯賣,自然沒有問起價格。之前想著應該是和以往買的差不多的價錢,誰曾想居然差別能這麼大?

  “錦繡閣的衣裳,一針一線都是最好的繡娘慢慢繡出來的。所以,衣裳的價錢高低,看的是繡紋的多少、看的是刺繡人的本事。如果我沒瞧錯的話,這手藝可是出自溫大師。旁人可沒法在這麼薄的紗上面繡的這麼精細。再看這麼多層,那麼多花兒啊糙兒的……你估摸著得多少?”

  聽了老太太一番話,再聽這是溫大師的手筆,蔣媽媽不由驚嘆著多瞧了幾眼。

  老太太想了想,道:“有了這衣裳就好辦了。你跟孟媽媽說聲,消暑宴那天,讓三丫頭就穿這個去。”

  “恐怕不太合適吧。”蔣媽媽有些遲疑,“這畢竟是端王爺送的。”

  “既是端王爺送的,就更該穿上了。即便是用來賠禮道歉的,但是對方也是一片心意。若是置之不顧,豈不是要讓他不快?”

  還有幾句才是最為重要的緣由。不過,老太太掩下了沒說。

  太子雖然沉穩練達,但有一個軟肋,那便是愛好美色。

  越是美麗的女孩子,越是能引起他的注意。

  元槿的相貌身段本就極其出眾了,若再穿了這一身,想必沒有哪個男子能夠挪開眼的。

  ……當然,端王那般冷情冷性的除外。

  之前鄒元杺便是因為容顏頗美,曾被太子贊過。所以太子妃對鄒元杺上了心,讓老太太帶著過去瞧了幾次。只是太子妃對鄒元杺不是特別滿意,那事兒就一直擱置著。

  後來見了元槿,太子妃很是高興。無論談吐舉止,亦或是相貌氣度,這姑娘都是一頂一的好。

  只不過因為之前有“傻”的名聲在外,雖然如今大好了,可若是當年之事被人拿出來說事兒,就不太妥當了。

  畢竟有沒有“大好”,單憑家裡人幾句話,還不至於讓人信服。

  故而太子妃一再和老太太說,務必讓元槿考上靜雅藝苑。

  藝苑裡的女孩兒,那都是選出來的極其出類拔萃的。如果元槿能夠考上,她那“傻”的過往便算是真正被揭了過去。

  “這事兒你有空的時候和鈞哥兒提一提,讓他和槿兒好好說說。槿兒答應下來後,就請來最好的女先生來教她。”

  蔣媽媽不解,“這事兒老太太與三姑娘說不就行了?大少爺在國子監,等閒回不來。待到下一回見,還得些時日。”

  “不能繞過他去。”老太太想到鄒元鈞和鄒元欽護著妹妹的那副模樣,暗嘆一聲,“若我提前安排好了一切,讓槿兒學這個學那個,被他知道了,少不得要埋怨我累著了他寶貝妹妹。倒不如和他說了,讓他點了頭再做安排。”

  “那我應該怎麼和他講?”

  蔣媽媽雖然知道這事兒的安排和太子府有關係,但具體事由,老太太一直瞞得很緊,她並不清楚。

  老太太想了想,道:“就說槿兒雖如今大好了,但原先‘傻’的名聲在外,很多貴女都不願與她結交,對她頗為排斥。若能考上藝苑,往後和旁人家往來,也不會被人瞧不起。”

  蔣媽媽將這些話一一記牢,應道:“老太太吩咐的,定然辦好。待我下一回見了大少爺,就尋機和他說。”

  老太太這才鬆了口氣,平靜地“嗯”了一聲。

  元槿從帳房出來的時候,遇到了在外頭徘徊的高文恆。

  她見少年來回踱著步子,都是繞著帳房外的幾丈地,沒有偏離多少,心裡這就有了數,走過去問道:“恆哥哥是在等我嗎?”

  乍一聽到她的聲音,高文恆趕忙停了步子,欣喜地看著她,又緊走幾步向她走來,“聽說你回來了,我過來看看。今日在外面玩得如何?”

  元槿就將今日的行程一一和他數了一遍。

  高文恆靜靜聽了,忽然冒出一句:“到了消暑宴那日,槿兒打算穿那一件衣裳?”

  聽他提到消暑宴,甚至還隱隱帶著期盼之色,元槿問道:“公主府的請帖已經送來了?恆哥哥你……”

  恰好這個時候在清遠書院讀書的哥哥們下學歸家。

  鄒元錚看到元槿,笑著打了個招呼,剛好打斷了元槿的話。

  元槿回了一聲後,鄒元錚又和高文恆說了兩句,這便拉了鄒元鈺一起走了。

  鄒元欽卻是停住了步子,湊到元槿跟前看她們說話。

  元槿剛才話只說到了一半,如今見哥哥來了,也沒甚顧忌的,直接接著說道:“恆哥哥到時候也要去參加嗎?”

  “嗯。”高文恆頷首道:“楊駙馬給我下了帖子。”

  楊駙馬便是楊可晴的父親。

  永安侯府高家和永寧侯府楊家,兩家的長輩是極其熟悉的。如今高文恆來了,楊駙馬就直接以他的名義給高文恆下了帖子。

  元槿聽聞,笑得眉眼彎彎。

  高文恆還記得自己剛才問的那個問題她沒回答,忙又問了一遍:“妹妹到時候穿哪身衣裳去?什麼顏色的?”

  “櫻糙色的。”元槿說著,想了想,又道:“你沒見過,是今兒剛買的。”

  高文恆點點頭,暗自思量一番。

  他有一件荼白色的外袍,上面的繡紋是櫻糙色的。到時候或許可以穿了那件過去。

  正暗暗想著,忽然胳膊上一晃。

  高文恆轉眼望過去,才見鄒元欽正對著他笑,眼中分明帶著某種瞭然。

  高文恆的臉頰慢慢地有些發熱,忙和他說起了別的,“你們清遠書院,還收學生嗎?”

  鄒元欽笑道:“怎麼?難不成你想來?不如直接去國子監。”

  “國子監還得再過兩年。”高文恆道:“現在去不成。”

  十六歲方能入國子監讀書。

  他才十四,年齡還不夠。

  鄒元欽聽他這麼說,知道他這是打算來京城長久待著了。

  看了眼旁邊笑靨如花的妹妹,鄒元欽認真地想了想,“現在還不到入學的時候。不過,我尋了先生問一問。或許讓院長考你一考,過了的話就能入學也未可知。”

  “那就麻煩你了。”

  鄒元欽連忙擺手,笑道:“自家人,何必客氣。”

  聽了那“自家人”幾個字,高文恆臉上燙得都要燒起來了。趕緊和兄妹倆道了別,忙不迭地跑遠了。

  看他難得一見的慌張模樣,元槿疑惑,問鄒元欽:“他很怕考試?”

  鄒元欽看著元槿,笑得溫和,“或許吧。”

  帳房在外院。元槿往回走的時候,剛要轉過彎去到往垂花門,斜刺里忽然跑出個人來,驚了她一跳。

  元槿穩住心神看過去,才發現是鄒元鈺。

  鄒元鈺笑著和元槿打了個招呼後,便將手裡拿著的折起來的短箋遞到了她的跟前,“哥哥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妹妹答應。”說著,望了眼短箋,示意想要拜託的事情就在這上面寫著。

  元槿只是笑,並不接東西,“有什麼話三哥和我直說就是。”

  鄒元鈺左看看,右看看,搖了搖頭。

  意思很明顯。他在示意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元槿本打算拒絕。後轉念一想,又改了主意,接過短箋道:“我可先說在前頭。三哥說的事情,我不見得做得到。”

  “無妨。妹妹肯幫忙,哥哥已經感激不盡了。”鄒元鈺含笑和她道了別,搖著摺扇走了。

  元槿剛一轉進垂花門去,臉上的笑意瞬間轉淡。

  這位三哥哥,是大姐鄒元楨一母同胞的弟弟,都是二房李姨娘的孩子。

  若是以往信任鄒元楨的時候,元槿或許還會考慮著當真幫他一幫。

  但如今既是不信任鄒元楨了,那麼對於她這個親弟弟,元槿自然也會提防著。

  打開短箋掃了兩眼,元槿把它給了櫻桃,“送去晚香苑。老太太問起,你就把他剛才說的話轉給老太太聽。”

  櫻桃素來機靈。聽聞後應了一聲,趕緊往晚香苑去。

  老太太掃了短箋幾眼,細細問過櫻桃,就讓櫻桃回去了。

  待到屋子裡只剩下了她和蔣媽媽,老太太把手中之物丟給蔣媽媽。

  蔣媽媽搭眼一瞧,奇道:“三少爺說,事情不是二姑娘的人做的,讓姑娘幫忙,給她求情?這是怎麼回事。”

  老太太雙目緊閉,似是在小憩,半晌沒有言語。許久後,慢慢掀開眼帘,道:“他知道槿兒這幾天在我跟前說得上話,所以讓她來求。能成,那便是好的。不能成,我也只說遷怒於槿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