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該對他說了罷,否則他終究不會死心……葉長風心中有苦澀泛起,然而,說了他便能死心麼?
唐悅的唇已柔柔地遞到耳邊,幾乎便貼住耳廓,吹氣不絕如縷:“你不肯恕我也好,我明白,你越是在意,才越是不能輕易諒我……你心裡有我,我開心得緊……”
不能再拖了。
葉長風暗嘆一聲,低低道:“有件事,我或許該告訴你。”
“嗯?”
“我們,不能相守的。”
第63章
座騎不知不覺已行至僻靜處。放眼望去,片片斷垣焦壁,正是遼軍大火肆虐所過之痕,再無人跡。
唐悅擁著葉長風的雙臂緊了一緊:“為了他?”
“不是。”
“那是?”
奈何上天要你我相遇。葉長風微閉了閉眼,壓住心中苦澀:“你不是不知,還用我說麼?”
“我不理。”唐悅突然緊緊抱住葉長風,將臉埋入他的頸窩,語聲沉悶,“我試過了……可我辦不到,當真辦不到……我再不理那些,什麼你是官我是匪,你我不兩立的鬼話,你不許我帶走你,我便不帶,可我會等……一年,十年,直等到你肯讓我帶走……或者……我先命歸黃泉罷……”
“不要胡說。”唐悅素向豪邁瀟灑,幾時有過這樣悲涼入骨的話,葉長風縱再豁達,也禁不住動容,“好端端的說什麼死生,且須記著你此身已不由你,正如,”聲音漸低,化為輕嘆,“也不由我一樣……”
一入江湖,身不由已。紅塵里多少密密的人事糾葛,多少層恩怨難解,便再大的英雄也逃不開塵世這張無形的羅網。
唐悅心中疼痛,一陣緊似一陣,再也無法自已,猛轉過葉長風身子,托起那張朝思暮念的臉龐,對準了便狠狠地吻下去,唇舌如火,似要將懷中這人炙痛炙化了一般。
葉長風也不掙扎,半啟雙唇,任唐悅予取予求,間或夾以生澀的回應,唐悅震了一震,吻得更深,二人唇舌交互纏綿,反覆不已,心中泛起的卻是一絲絲絕望,均知這般毫無薺蒂的相會,往後已極難再得。
不知過了多久,兩人的氣息都有些喘促,唐悅才放開葉長風已然嫣紅的雙唇,低啞道:“別讓他這樣碰你,我會心痛。”
葉長風緩緩搖了搖頭:“我沒有……這樣對他。何況,他……再也見不了我幾日了。”想起端王,心中突地又是一陣迷惘。
“你要回京師?”唐悅敏銳地聽出了話音。
“是。”身中醉飛花之毒一事,葉長風不願去想,卻也不能忘卻。解藥僅有六個月,算上回程時間,其實已是極緊急了。
“他肯放你走?”唐悅輕擁住葉長風,不以為那個同自已一樣沉迷的鐵腕男子會任他離去。葉長風或許還不很清楚,唐悅卻是看一眼就明白了,端王的眼神……分明也已動情。
“總還有法子的。”葉長風微微一笑,不欲再談此事,“說說你那糧糙罷,倒底怎生來的?我不信你能有這先見之明,早年便知我們今日會被困此城。”
“知道你便忘不了這個。”唐悅一手控韁,尋路緩緩而行,笑道,“其實說穿了殊無意趣……陳湯這個名字,你該知的罷。”
“西漢校尉陳湯?”這名字太過響亮,葉長風想都不想便脫口而出,卻還是不明白他與今日之糧糙有何關係。
“我少年時讀漢書,甚慕他風範,”唐悅眼神悠然,“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快哉此言。再長些武藝學成,出門遊歷時,我還特意沿了他的行跡一路追懷,曾來到過此地。”
葉長風略一思忖,皺眉道:“陳湯當年由赤谷而入烏孫,離這裡可還遠著哪。你弄錯了罷?”
“沒錯。你說的是出西域,卻不知他回程是由此地過的。”唐悅輕輕笑道,“陳湯此人沉勇多謀,每到一處必細察當地山水城防,再記之於筆……我費了些力氣,找來他的殘稿,上面便有此地的記述。”
“所以你便知那裡有個糧庫,還想法存了批糧糙進去?”
“既有糧庫,沒有糧,豈不可惜。”唐悅莞爾一笑,“舉手之勞而已。”
唐悅說得輕鬆,葉長風卻深知其間辛苦。何況,唐悅思慮縝密,從不做無謂舉動,在此伏下糧糙,顯然是為日後起事準備,此刻卻為了自已拿出來,這一番默然中的情意,可實在深得很。
只惜……今世無望,來生再期。
“長風,你有什麼事瞞著我?”唐悅凝目瞧著懷裡恍惚的人,沉聲問。
葉長風一驚,知是臉上神情不覺間露出了幾分,忙收斂心神,笑道:“自然有的。你想趁我不備,刺探軍情,那可不成。”
葉長風豈是那等人。唐悅心中疑竇更深,面上卻只一笑:“先不忙說這個……怎樣破了眼前的局,咱們倒要再計議計議。”
昔年你死我活勢不兩立的兩方,誰也想不到會有今日同一帳下平和相處的情形。
端唐二派人馬,看對方無論如何都不會順眼,恨不能立時撲上去,飽以刀劍拳腳才好。無奈上方有個葉長風壓著,卻是誰也不敢造次。
第64章
一場軍事議會足足開了三個時辰還沒結束。一方面是情勢危殆生死關頭,不得不仔細推敲周詳,另一方面也是唐悅帶來諸人與端王帳下眾將互有戒備,暗潮激涌之故。
連葉長風也深覺頭痛。然而兩方數年的糾葛仇怨,不知多少鮮血性命填了進去,又豈能是說解便解。如今唯一可慶幸之事,便是尚未真箇刀兵相見,血濺當場而已。
“兩天後出戰最好。”唐悅以客卿身份落座葉長風右下側,眼光平穩掃過全場,語氣雖算婉轉,氣勢卻是不可錯認的強悍,“遼騎征戰素不攜糧糙,兩天已是極限,攻城不下,只有撤退,算來我屬下也該聚齊了,正可追而殲之。”
這想法正與葉長風原先所慮不謀而合,也是最穩妥,勝算最高的打法,在座眾將都是沙場歷久了的,怎會不知。
卻有人冷笑。
性如烈火的袁七瞧著唐悅,毫不隱藏自己的敵意:“宋縣城高牆厚,遼騎自然難以得手,之後定會領兵全力進攻端王爺,那種地勢,你還要我家王爺撐兩天才出戰,是想害死他麼?”
這話一出,宋營諸將十倒有九個在心裡點頭,連老將折遇青也不例外。
“你家王爺若這麼容易就死,也不配執掌這三軍大印了。”唐悅冷冷一曬。他對端王極無好感,但端王的手段本事,卻是連他也要道一聲好的。
袁七理也不理唐悅,直接向上一禮:“請葉大人准我領兵前去相救。唐悅這賊不懷好意,大人萬萬不可聽他的。”
“只怕不妥。兵力不夠,徒然送羊入虎口。”
葉長風微一沉吟,簡潔作答,這原是他一貫作風,然而聽在心存芥蒂的袁七耳中,免不了便生出些別的想頭。瞧瞧葉長風,再瞧了瞧他身邊的唐悅,終於還是將到口的話吞下,一言不發,退回原位,自在心底盤算。
也難怪他。葉長風心中暗嘆。自已與唐悅原就有段說不清的糾纏,旁人不知,眼前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是知的,兼之他對端王素來又冷淡不予辭色,袁七必是疑心自已偏袒唐悅,甚或有意不救端王了。
放眼望去,日光閃動中,帳下諸將各各沉靜面無表情,究竟有幾個人內心如此作想,懷有二意,卻是再不得知。
更無它法。
從容自懷中取出一物,葉長風聲音澄澈似水,靜靜地在近晚的天色里迴蕩:“這是你家王爺之物。他此次若死了,我也不獨活。各位可明白了麼?”
多少道目光一齊盯了過去。時近黃昏,光線開始黯淡,卻擋不住這些人的銳眼。葉長風修長秀美的手掌中,一物溫潤碧綠,篆文古樸,正是端王隨身所佩之玉。
此物出現在葉長風手中,再加上那同生共死,絕不獨活,猶如盟誓一般的話,在座眾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端王諸將俱是面露喜色,會意相視,唐派是看慣首領刻骨相思求之不得的,倒也不見太過驚訝,唯有一起在心底為首領嘆惜而已。
不少微妙的目光轉過唐悅面上。唐悅卻是神色寧靜,連眉梢也不挑一挑,叫人看不出半點端倪。
事已至此,再無多少爭端,幾處細節討論擬定之後,便算是塵埃落定了。
天邊收斂起最後一道霞光,似昧非昧暮色已降。
眾將各各歸營整隊,自有人放出煙花通報端王得知消息。葉長風又獨自對著地圖沉思了良久,直到燭火齊明方才迴轉。
一踏進屋,早有人將他手臂一拉,撞跌入懷,語聲隱含怒意:“你為何要如此說?”
“你不知道麼?”
葉長風頭也不抬,輕輕掙開來人,尋覓火石,將燭點了。略一洗漱,回身落座,昏黃光團下那位臉色不豫之客,可不正是唐悅。
“我自然知道,你為情勢所迫,要整合人心,可是……”唐悅頓了一頓,悶悶道,“那玉佩?”
葉長風哦了一聲,提起銀箸剔了剔燈花:“那玉佩倒在我身上很久了。還是在平陽府,他強暴我時,無意中遺落的。”
“你……”唐悅看著葉長風淡然的眼眉,什麼話都噎在了喉嚨里,半晌才微微苦笑,“長風,你這就是儒家所謂的仁義為先,以德報怨麼?”
“不是。”葉長風答得自如,“正如你方才所言,情勢所迫而已。”
只是如此麼?唐悅默然。長風你睿智天縱,有的是手段方法,若將端王換作旁人,你可還會這樣說?
然而這答案卻是連他也不願去探究。一笑轉換話題:
“適才有人送過飯菜來,見你沉思,不敢相擾,放在桌上了,我瞧這會兒還沒冷,快趁熱用罷。”
“嗯。”葉長風溫順應了,自去進餐,也不以唐悅在一邊痴痴相望為意。心中卻黯然,你只怒我要與他共生死,又怎知我命或已在傾刻,先你們而別人世?
兩廂平靜,內里各自多少心潮澎湃,不可而知。
次日,蕭達凜果然敏銳,遼軍重心轉移,悍然強攻端王所在山頭,發動竟比宋營預計還要早上幾分。
眼望遼軍鐵騎吶喊如雷,一波波衝擊無休,潮汐一樣來去,這種剽悍霸道氣勢,連城頭觀戰眾將都不由心驚。端王倚仗地勢險峻,兼之用兵老道,一時半刻尚能支持,但若遼軍真下了必死心,不要性命地輪番進擊,端王能否耗到兩日之期,委實難說。
唐悅的唇已柔柔地遞到耳邊,幾乎便貼住耳廓,吹氣不絕如縷:“你不肯恕我也好,我明白,你越是在意,才越是不能輕易諒我……你心裡有我,我開心得緊……”
不能再拖了。
葉長風暗嘆一聲,低低道:“有件事,我或許該告訴你。”
“嗯?”
“我們,不能相守的。”
第63章
座騎不知不覺已行至僻靜處。放眼望去,片片斷垣焦壁,正是遼軍大火肆虐所過之痕,再無人跡。
唐悅擁著葉長風的雙臂緊了一緊:“為了他?”
“不是。”
“那是?”
奈何上天要你我相遇。葉長風微閉了閉眼,壓住心中苦澀:“你不是不知,還用我說麼?”
“我不理。”唐悅突然緊緊抱住葉長風,將臉埋入他的頸窩,語聲沉悶,“我試過了……可我辦不到,當真辦不到……我再不理那些,什麼你是官我是匪,你我不兩立的鬼話,你不許我帶走你,我便不帶,可我會等……一年,十年,直等到你肯讓我帶走……或者……我先命歸黃泉罷……”
“不要胡說。”唐悅素向豪邁瀟灑,幾時有過這樣悲涼入骨的話,葉長風縱再豁達,也禁不住動容,“好端端的說什麼死生,且須記著你此身已不由你,正如,”聲音漸低,化為輕嘆,“也不由我一樣……”
一入江湖,身不由已。紅塵里多少密密的人事糾葛,多少層恩怨難解,便再大的英雄也逃不開塵世這張無形的羅網。
唐悅心中疼痛,一陣緊似一陣,再也無法自已,猛轉過葉長風身子,托起那張朝思暮念的臉龐,對準了便狠狠地吻下去,唇舌如火,似要將懷中這人炙痛炙化了一般。
葉長風也不掙扎,半啟雙唇,任唐悅予取予求,間或夾以生澀的回應,唐悅震了一震,吻得更深,二人唇舌交互纏綿,反覆不已,心中泛起的卻是一絲絲絕望,均知這般毫無薺蒂的相會,往後已極難再得。
不知過了多久,兩人的氣息都有些喘促,唐悅才放開葉長風已然嫣紅的雙唇,低啞道:“別讓他這樣碰你,我會心痛。”
葉長風緩緩搖了搖頭:“我沒有……這樣對他。何況,他……再也見不了我幾日了。”想起端王,心中突地又是一陣迷惘。
“你要回京師?”唐悅敏銳地聽出了話音。
“是。”身中醉飛花之毒一事,葉長風不願去想,卻也不能忘卻。解藥僅有六個月,算上回程時間,其實已是極緊急了。
“他肯放你走?”唐悅輕擁住葉長風,不以為那個同自已一樣沉迷的鐵腕男子會任他離去。葉長風或許還不很清楚,唐悅卻是看一眼就明白了,端王的眼神……分明也已動情。
“總還有法子的。”葉長風微微一笑,不欲再談此事,“說說你那糧糙罷,倒底怎生來的?我不信你能有這先見之明,早年便知我們今日會被困此城。”
“知道你便忘不了這個。”唐悅一手控韁,尋路緩緩而行,笑道,“其實說穿了殊無意趣……陳湯這個名字,你該知的罷。”
“西漢校尉陳湯?”這名字太過響亮,葉長風想都不想便脫口而出,卻還是不明白他與今日之糧糙有何關係。
“我少年時讀漢書,甚慕他風範,”唐悅眼神悠然,“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快哉此言。再長些武藝學成,出門遊歷時,我還特意沿了他的行跡一路追懷,曾來到過此地。”
葉長風略一思忖,皺眉道:“陳湯當年由赤谷而入烏孫,離這裡可還遠著哪。你弄錯了罷?”
“沒錯。你說的是出西域,卻不知他回程是由此地過的。”唐悅輕輕笑道,“陳湯此人沉勇多謀,每到一處必細察當地山水城防,再記之於筆……我費了些力氣,找來他的殘稿,上面便有此地的記述。”
“所以你便知那裡有個糧庫,還想法存了批糧糙進去?”
“既有糧庫,沒有糧,豈不可惜。”唐悅莞爾一笑,“舉手之勞而已。”
唐悅說得輕鬆,葉長風卻深知其間辛苦。何況,唐悅思慮縝密,從不做無謂舉動,在此伏下糧糙,顯然是為日後起事準備,此刻卻為了自已拿出來,這一番默然中的情意,可實在深得很。
只惜……今世無望,來生再期。
“長風,你有什麼事瞞著我?”唐悅凝目瞧著懷裡恍惚的人,沉聲問。
葉長風一驚,知是臉上神情不覺間露出了幾分,忙收斂心神,笑道:“自然有的。你想趁我不備,刺探軍情,那可不成。”
葉長風豈是那等人。唐悅心中疑竇更深,面上卻只一笑:“先不忙說這個……怎樣破了眼前的局,咱們倒要再計議計議。”
昔年你死我活勢不兩立的兩方,誰也想不到會有今日同一帳下平和相處的情形。
端唐二派人馬,看對方無論如何都不會順眼,恨不能立時撲上去,飽以刀劍拳腳才好。無奈上方有個葉長風壓著,卻是誰也不敢造次。
第64章
一場軍事議會足足開了三個時辰還沒結束。一方面是情勢危殆生死關頭,不得不仔細推敲周詳,另一方面也是唐悅帶來諸人與端王帳下眾將互有戒備,暗潮激涌之故。
連葉長風也深覺頭痛。然而兩方數年的糾葛仇怨,不知多少鮮血性命填了進去,又豈能是說解便解。如今唯一可慶幸之事,便是尚未真箇刀兵相見,血濺當場而已。
“兩天後出戰最好。”唐悅以客卿身份落座葉長風右下側,眼光平穩掃過全場,語氣雖算婉轉,氣勢卻是不可錯認的強悍,“遼騎征戰素不攜糧糙,兩天已是極限,攻城不下,只有撤退,算來我屬下也該聚齊了,正可追而殲之。”
這想法正與葉長風原先所慮不謀而合,也是最穩妥,勝算最高的打法,在座眾將都是沙場歷久了的,怎會不知。
卻有人冷笑。
性如烈火的袁七瞧著唐悅,毫不隱藏自己的敵意:“宋縣城高牆厚,遼騎自然難以得手,之後定會領兵全力進攻端王爺,那種地勢,你還要我家王爺撐兩天才出戰,是想害死他麼?”
這話一出,宋營諸將十倒有九個在心裡點頭,連老將折遇青也不例外。
“你家王爺若這麼容易就死,也不配執掌這三軍大印了。”唐悅冷冷一曬。他對端王極無好感,但端王的手段本事,卻是連他也要道一聲好的。
袁七理也不理唐悅,直接向上一禮:“請葉大人准我領兵前去相救。唐悅這賊不懷好意,大人萬萬不可聽他的。”
“只怕不妥。兵力不夠,徒然送羊入虎口。”
葉長風微一沉吟,簡潔作答,這原是他一貫作風,然而聽在心存芥蒂的袁七耳中,免不了便生出些別的想頭。瞧瞧葉長風,再瞧了瞧他身邊的唐悅,終於還是將到口的話吞下,一言不發,退回原位,自在心底盤算。
也難怪他。葉長風心中暗嘆。自已與唐悅原就有段說不清的糾纏,旁人不知,眼前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是知的,兼之他對端王素來又冷淡不予辭色,袁七必是疑心自已偏袒唐悅,甚或有意不救端王了。
放眼望去,日光閃動中,帳下諸將各各沉靜面無表情,究竟有幾個人內心如此作想,懷有二意,卻是再不得知。
更無它法。
從容自懷中取出一物,葉長風聲音澄澈似水,靜靜地在近晚的天色里迴蕩:“這是你家王爺之物。他此次若死了,我也不獨活。各位可明白了麼?”
多少道目光一齊盯了過去。時近黃昏,光線開始黯淡,卻擋不住這些人的銳眼。葉長風修長秀美的手掌中,一物溫潤碧綠,篆文古樸,正是端王隨身所佩之玉。
此物出現在葉長風手中,再加上那同生共死,絕不獨活,猶如盟誓一般的話,在座眾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端王諸將俱是面露喜色,會意相視,唐派是看慣首領刻骨相思求之不得的,倒也不見太過驚訝,唯有一起在心底為首領嘆惜而已。
不少微妙的目光轉過唐悅面上。唐悅卻是神色寧靜,連眉梢也不挑一挑,叫人看不出半點端倪。
事已至此,再無多少爭端,幾處細節討論擬定之後,便算是塵埃落定了。
天邊收斂起最後一道霞光,似昧非昧暮色已降。
眾將各各歸營整隊,自有人放出煙花通報端王得知消息。葉長風又獨自對著地圖沉思了良久,直到燭火齊明方才迴轉。
一踏進屋,早有人將他手臂一拉,撞跌入懷,語聲隱含怒意:“你為何要如此說?”
“你不知道麼?”
葉長風頭也不抬,輕輕掙開來人,尋覓火石,將燭點了。略一洗漱,回身落座,昏黃光團下那位臉色不豫之客,可不正是唐悅。
“我自然知道,你為情勢所迫,要整合人心,可是……”唐悅頓了一頓,悶悶道,“那玉佩?”
葉長風哦了一聲,提起銀箸剔了剔燈花:“那玉佩倒在我身上很久了。還是在平陽府,他強暴我時,無意中遺落的。”
“你……”唐悅看著葉長風淡然的眼眉,什麼話都噎在了喉嚨里,半晌才微微苦笑,“長風,你這就是儒家所謂的仁義為先,以德報怨麼?”
“不是。”葉長風答得自如,“正如你方才所言,情勢所迫而已。”
只是如此麼?唐悅默然。長風你睿智天縱,有的是手段方法,若將端王換作旁人,你可還會這樣說?
然而這答案卻是連他也不願去探究。一笑轉換話題:
“適才有人送過飯菜來,見你沉思,不敢相擾,放在桌上了,我瞧這會兒還沒冷,快趁熱用罷。”
“嗯。”葉長風溫順應了,自去進餐,也不以唐悅在一邊痴痴相望為意。心中卻黯然,你只怒我要與他共生死,又怎知我命或已在傾刻,先你們而別人世?
兩廂平靜,內里各自多少心潮澎湃,不可而知。
次日,蕭達凜果然敏銳,遼軍重心轉移,悍然強攻端王所在山頭,發動竟比宋營預計還要早上幾分。
眼望遼軍鐵騎吶喊如雷,一波波衝擊無休,潮汐一樣來去,這種剽悍霸道氣勢,連城頭觀戰眾將都不由心驚。端王倚仗地勢險峻,兼之用兵老道,一時半刻尚能支持,但若遼軍真下了必死心,不要性命地輪番進擊,端王能否耗到兩日之期,委實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