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頁
這人是蠻牛嗎?!
一晚上睡睡醒醒,夜裡數次醒來,宋虔之都會不斷看陸觀,摸摸他的頭髮和耳朵,有時候蠕過去抱他的胳膊睡,側身睡一會又渾身不得勁,哪兒哪兒都不舒服,便又嫌棄地把陸觀放開,躺平了自己睡。
而陸觀睡得淺,每當聽見宋虔之發出平穩的呼吸聲,他都會睜開眼睛,側過身去把人抱在懷裡,手環住他,將宋虔之的手固定在自己的掌心,嘴唇碰著他的脖子,再度睡去。
由於累得太狠,宋虔之醒來天光已經大亮,他坐在榻上,好一會才回過神,陽光灼熱熾烈地穿透窗簾,投射在不遠處的桌椅板凳下,形成一片片光斑。
而陸觀,已經不在這裡。
宋虔之趕緊穿鞋,把被子扯開,檢查一遍床榻,略作整理,叫人進來。他腿腳不便,秦禹寧吩咐了家丁在外面聽用,這時進來幫忙宋虔之穿衣。
「陸大人呢?」
家丁垂著眼:「卯時不到就帶兵出城了。」
「那你們老爺呢?」
「老爺上朝還沒回來,侯爺這會吃早飯嗎?」
「個王八蛋。」宋虔之恨恨罵了一聲。
家丁跪在地上退後兩步。
「沒罵你,不吃了。」不用吃了,已經氣得飽了。宋虔之後槽牙磨得咯咯作響,那家丁沒得吩咐不敢起來,宋虔之叫他起身,「把昨天跟著我來那個年輕人找過來。」
家丁才要出門,又被宋虔之叫住,只見侯爺一臉陰沉地問:「早飯都有什麼?」
等打發人出去,宋虔之這才醒悟過來,昨晚陸觀一反常態地話多都是為什麼。宋虔之拿手抓了一下通紅的耳朵,眉頭不由自主緊緊皺了起來。
☆、離合(壹)
叫賀然陪著用完早膳,宋虔之的氣徹底消了。陸觀不想讓他上戰場,顯而易見。若是兩人立場互換,宋虔之也不想讓陸觀去打仗,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打,宋虔之腿不方便,上戰場能用的只有腦子,而從作戰經驗來說,龍金山和陸觀在一起,應當可以放心。
不到晌午,行宮便來人傳宋虔之去面聖。宋虔之也正趕著想見一次李宣,因為腿不方便,加上要同李宣面呈准許獠人參加科考一事,帶上賀然是順理成章的事。
等到馬車晃悠到了行宮,下車後,宋虔之面對眼前這縮小版的皇宮,心中滋味頗有點難言。不要說孫逸在宋州自立為王后以原宋州知州府衙作為中心擴建的皇宮,便是循州軍府,也比南州行宮氣勢恢宏。
楊文一席話,打消了宋虔之的疑惑。現在朝廷全副身家壓在北邊戰線上,只修繕了登基大典時要用的正殿以及前方廣場,其餘宮室僅僅是查漏補缺,若有嚴重損毀的,才略略修補。
「如今大軍北上,只能速戰速決,征糧令發出後,眼下我手裡的帳算是寬裕了。」楊文一頓,搖頭嘆息,「還是朝不保夕,風雨飄搖。要是龍金山還不能得勝而歸……」
「楊尚書放心,龍金山一定能將坎達英趕出宴河以北。」話是這麼說,宋虔之心裡卻不太有底。這些日子他坐馬車回來,路上也沒閒著,坎達英與大楚作戰數十載,麟台有案的計二十七場,多是與白古游交鋒,有詳細記錄的共七場。宋虔之研究過後,心中憂慮更甚。
體能上的欠缺是楚軍目前完全無法攻克的難點,而白古游的戰術在戰陣,所謂紙上談兵,同樣的兵書,讓一百個人讀,興許只有一個天才能夠融會貫通,在戰場上應變自如。白古游正是這樣一個軍事天才,以少克多,以弱勝強是他所向披靡的訣竅。
可要完成這樣的勝利,全軍統率本身的指揮天賦是決定要素,龍金山顯然沒有,就算是陸觀恐怕也沒有。目前唯一能夠一拼的是戰力,等陸觀的兵馬與龍金山、劉雪松在衢州會合之後,坎達英深入大楚腹地,戰線過長,兵力分散,更無法滲透當地民眾。
想著,宋虔之心情緩和下來。
楊文沒有吭聲。
宋虔之想了一會事情,突然朝楊文發問:「我在循州接到書信,說司馬家想要一個右相的位子?」
「沒給。」楊文煩躁道,「司馬家不過出過三名舉子,名次也不算靠前,異想天開。聖上英明,自然是拒了。」
李宣坦然地上座著,一直未曾開口。
秦禹寧道:「左太傅去世後,稍有些不安分,也被陛下彈壓住了。你回來前,司馬家的要送兩個小輩上戰場,陸觀把人安排在軍營里,讓他們從伙頭兵做起,司馬灃氣得今日稱病不出。」
宋虔之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左右都是現在朝廷能用的人,直接便問:「司馬家有錢?」
楊文失笑:「南州本就富,年年風調雨順,老天爺賞飯吃,府庫肥得流油,少有天災,河運通達。只是侯爺涉世未深,不管錢糧,未必知道。便是再富的地方,一到打仗的時候,都是拖不起的,更遑論以一家之富支撐全部軍費,除非國有巨貪,連根拔了。」
楊文、秦禹寧和宋虔之飛快對了一眼。
宋虔之就知道他倆也想起來同一個人,當年的薛元書被抄家之後,一口吐出大半個國庫來。
「也是好事。」李宣含笑淡淡開口。
「陛下說得對,國無巨貪,自然是好事。」宋虔之繼續問楊文,「南州世族嘴裡還能摳得出銀錢來嗎?」
楊文臉色難看起來。
一晚上睡睡醒醒,夜裡數次醒來,宋虔之都會不斷看陸觀,摸摸他的頭髮和耳朵,有時候蠕過去抱他的胳膊睡,側身睡一會又渾身不得勁,哪兒哪兒都不舒服,便又嫌棄地把陸觀放開,躺平了自己睡。
而陸觀睡得淺,每當聽見宋虔之發出平穩的呼吸聲,他都會睜開眼睛,側過身去把人抱在懷裡,手環住他,將宋虔之的手固定在自己的掌心,嘴唇碰著他的脖子,再度睡去。
由於累得太狠,宋虔之醒來天光已經大亮,他坐在榻上,好一會才回過神,陽光灼熱熾烈地穿透窗簾,投射在不遠處的桌椅板凳下,形成一片片光斑。
而陸觀,已經不在這裡。
宋虔之趕緊穿鞋,把被子扯開,檢查一遍床榻,略作整理,叫人進來。他腿腳不便,秦禹寧吩咐了家丁在外面聽用,這時進來幫忙宋虔之穿衣。
「陸大人呢?」
家丁垂著眼:「卯時不到就帶兵出城了。」
「那你們老爺呢?」
「老爺上朝還沒回來,侯爺這會吃早飯嗎?」
「個王八蛋。」宋虔之恨恨罵了一聲。
家丁跪在地上退後兩步。
「沒罵你,不吃了。」不用吃了,已經氣得飽了。宋虔之後槽牙磨得咯咯作響,那家丁沒得吩咐不敢起來,宋虔之叫他起身,「把昨天跟著我來那個年輕人找過來。」
家丁才要出門,又被宋虔之叫住,只見侯爺一臉陰沉地問:「早飯都有什麼?」
等打發人出去,宋虔之這才醒悟過來,昨晚陸觀一反常態地話多都是為什麼。宋虔之拿手抓了一下通紅的耳朵,眉頭不由自主緊緊皺了起來。
☆、離合(壹)
叫賀然陪著用完早膳,宋虔之的氣徹底消了。陸觀不想讓他上戰場,顯而易見。若是兩人立場互換,宋虔之也不想讓陸觀去打仗,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打,宋虔之腿不方便,上戰場能用的只有腦子,而從作戰經驗來說,龍金山和陸觀在一起,應當可以放心。
不到晌午,行宮便來人傳宋虔之去面聖。宋虔之也正趕著想見一次李宣,因為腿不方便,加上要同李宣面呈准許獠人參加科考一事,帶上賀然是順理成章的事。
等到馬車晃悠到了行宮,下車後,宋虔之面對眼前這縮小版的皇宮,心中滋味頗有點難言。不要說孫逸在宋州自立為王后以原宋州知州府衙作為中心擴建的皇宮,便是循州軍府,也比南州行宮氣勢恢宏。
楊文一席話,打消了宋虔之的疑惑。現在朝廷全副身家壓在北邊戰線上,只修繕了登基大典時要用的正殿以及前方廣場,其餘宮室僅僅是查漏補缺,若有嚴重損毀的,才略略修補。
「如今大軍北上,只能速戰速決,征糧令發出後,眼下我手裡的帳算是寬裕了。」楊文一頓,搖頭嘆息,「還是朝不保夕,風雨飄搖。要是龍金山還不能得勝而歸……」
「楊尚書放心,龍金山一定能將坎達英趕出宴河以北。」話是這麼說,宋虔之心裡卻不太有底。這些日子他坐馬車回來,路上也沒閒著,坎達英與大楚作戰數十載,麟台有案的計二十七場,多是與白古游交鋒,有詳細記錄的共七場。宋虔之研究過後,心中憂慮更甚。
體能上的欠缺是楚軍目前完全無法攻克的難點,而白古游的戰術在戰陣,所謂紙上談兵,同樣的兵書,讓一百個人讀,興許只有一個天才能夠融會貫通,在戰場上應變自如。白古游正是這樣一個軍事天才,以少克多,以弱勝強是他所向披靡的訣竅。
可要完成這樣的勝利,全軍統率本身的指揮天賦是決定要素,龍金山顯然沒有,就算是陸觀恐怕也沒有。目前唯一能夠一拼的是戰力,等陸觀的兵馬與龍金山、劉雪松在衢州會合之後,坎達英深入大楚腹地,戰線過長,兵力分散,更無法滲透當地民眾。
想著,宋虔之心情緩和下來。
楊文沒有吭聲。
宋虔之想了一會事情,突然朝楊文發問:「我在循州接到書信,說司馬家想要一個右相的位子?」
「沒給。」楊文煩躁道,「司馬家不過出過三名舉子,名次也不算靠前,異想天開。聖上英明,自然是拒了。」
李宣坦然地上座著,一直未曾開口。
秦禹寧道:「左太傅去世後,稍有些不安分,也被陛下彈壓住了。你回來前,司馬家的要送兩個小輩上戰場,陸觀把人安排在軍營里,讓他們從伙頭兵做起,司馬灃氣得今日稱病不出。」
宋虔之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左右都是現在朝廷能用的人,直接便問:「司馬家有錢?」
楊文失笑:「南州本就富,年年風調雨順,老天爺賞飯吃,府庫肥得流油,少有天災,河運通達。只是侯爺涉世未深,不管錢糧,未必知道。便是再富的地方,一到打仗的時候,都是拖不起的,更遑論以一家之富支撐全部軍費,除非國有巨貪,連根拔了。」
楊文、秦禹寧和宋虔之飛快對了一眼。
宋虔之就知道他倆也想起來同一個人,當年的薛元書被抄家之後,一口吐出大半個國庫來。
「也是好事。」李宣含笑淡淡開口。
「陛下說得對,國無巨貪,自然是好事。」宋虔之繼續問楊文,「南州世族嘴裡還能摳得出銀錢來嗎?」
楊文臉色難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