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那年,四哥只有17歲。
那一戰,四哥敗於馬下,還被人拿槍指喉,那個打贏了四哥的人好像當年只有16歲。
而那個人30歲的時候,敗於四哥手下,也被四哥親手所殺。
慕容垂道:“四哥,你說的是冉閔嗎!?”
慕容恪就繼續笑,他己經很多年,沒聽到這個名字了。
慕容垂急道:“你是不是傻!?冉閔十四年就死了,當年的許諾不過是句玩笑話。他失信於先,你為何還要信守承諾!?他都死了這麼久,早就化做一杯黃土,你做了皇帝,他也不知道啊!帝後之位不起衝突,這根本就是兩件不相關的事!”
慕容恪面帶笑容,輕聲道:“世人都當是句玩笑話……我當真就行了……”
慕容垂:“……”
過了一會兒,慕容恪說了最後一句:“我信守對他的承諾……他雖然不知道了……但……天知道……”
言終而卒。
……
366年,慕容恪45歲病逝,贈本官,諡號為桓。
……
史書中沒有任何關於慕容恪妻子的記錄……
有人說慕容恪的三個兒子並非己出,而是胞弟們過繼給他的……
也有人說因為他的三個兒子是私生子,其生母出生卑賤,無法被史書記錄在冊……
……
慕容恪一生身經百戰,從白山黑水到漢水之濱,打下萬里疆土,令自己國家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從國勢上看,此時大燕帝國發展至國力顛峰的狀態,已然和前秦、東晉成三足鼎立之勢。
大燕帝國的國力位居第一。
慕容恪死前給皇帝推薦了五弟慕容垂,結果慕容垂沒有受到皇帝重用,以至於大燕帝國開始走向衰落和分裂。
公元370年,慕容恪逝去後第四年,大燕國亡(史稱前燕)。
……
十四年後……
公元384年,五弟慕容垂復國成功……
慕容垂在巔峰對決中先後擊敗了東晉名將桓溫和劉牢之,最後一戰殘兵出征,又令北魏皇帝拓跋珪望風而逃,晚年對西燕和北魏的謀戰手段更已入兵家化境。
慕容垂71歲時,還親率兵馬,大敗北魏,卻因病還師,卒於途中。
諡號成武皇帝,廟號世祖。
慕容垂於大燕國版圖擴張的關鍵之際病逝,隨後,大燕再次亡國(史稱後燕)。
……
公元398年,幼弟慕容德復國成功……
改元建平,慕容德正式稱帝。
五年後慕容德去逝,時年70歲,諡號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410年,大燕最終亡國(史稱南燕)。
……
慕容家的後輩們滄海橫流,東山再起,勇猛復國。
西燕、北燕依次登上歷史舞台,均不過數十年,就亡國了。
五胡亂華十六國期間,前燕、後燕、南燕、西燕、北燕、叫“燕”的這幾個國家都是慕容家的,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
……
慕容家的男兒個個英勇善戰,也正因為此,一山不容得幾虎,大燕帝國在內鬥消耗和外患不斷的情況下不斷失國,再不斷復國。
在燕國的發展歷程中,鮮卑慕容燕有四大良駒在沙場縱橫馳騁、所向披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分別是: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
其中尤其以慕容恪為最,他一生征戰無數,屢逢強敵,未嘗一敗,被譽為“十六國第一名將”。
慕容恪一生功勳卓著,竭力輔佐君王,雖未稱帝,但他的影響力遠大於燕國的許多皇帝。
就連他的對手王猛都稱讚他為:“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謂古之遺愛矣!”能得到對手的認同真可謂:識英雄重英雄也。
……
歷史的車輪繼續前進,大燕帝國……
終究消失於歷史中……
……
那些曾在塵封的歷史舞台上華麗起舞的人!
或風華絕代,或暗傷穿心,轉身塵世間,隕落如星光絢爛,划過星空,落盡繁華。
歷史嘆息間,悽美如曇花。
全劇終
作者有話說:
謝謝親們閱讀到此處!
冉閔被現代人們看來是“種.族滅.絕者”。
強國的史學家是這樣說的:五胡亂華時期,是各少數民族與我漢族人民團結、友好、交流、互相學習的時代,這樣說,才符合現今關於民族.大.團.結的統.一.方.針.正.策。
翻開華夏歷史,就沒有哪個少數民族來犯是為了團結、交流、學習、都是為了數不盡財富美人,為了搶奪這大好河山。
據史書記載:“殺.胡.令”直接或間接影響下,數百萬青州、雍州、幽州、荊州等地氐、羌、胡、蠻族人面對漢人的血腥報復,無能為力,只好遷離中原,返回故土。在遷徙道路上,餓死的,病死的,互相殺害、攻伐而死的胡人十有七八。中原胡人,幾乎喪盡。
受到冉閔保護的漢人後代,已將他遺忘,而他的對手,六族蠻夷的後代們,卻對他銘記於心。
那一戰,四哥敗於馬下,還被人拿槍指喉,那個打贏了四哥的人好像當年只有16歲。
而那個人30歲的時候,敗於四哥手下,也被四哥親手所殺。
慕容垂道:“四哥,你說的是冉閔嗎!?”
慕容恪就繼續笑,他己經很多年,沒聽到這個名字了。
慕容垂急道:“你是不是傻!?冉閔十四年就死了,當年的許諾不過是句玩笑話。他失信於先,你為何還要信守承諾!?他都死了這麼久,早就化做一杯黃土,你做了皇帝,他也不知道啊!帝後之位不起衝突,這根本就是兩件不相關的事!”
慕容恪面帶笑容,輕聲道:“世人都當是句玩笑話……我當真就行了……”
慕容垂:“……”
過了一會兒,慕容恪說了最後一句:“我信守對他的承諾……他雖然不知道了……但……天知道……”
言終而卒。
……
366年,慕容恪45歲病逝,贈本官,諡號為桓。
……
史書中沒有任何關於慕容恪妻子的記錄……
有人說慕容恪的三個兒子並非己出,而是胞弟們過繼給他的……
也有人說因為他的三個兒子是私生子,其生母出生卑賤,無法被史書記錄在冊……
……
慕容恪一生身經百戰,從白山黑水到漢水之濱,打下萬里疆土,令自己國家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從國勢上看,此時大燕帝國發展至國力顛峰的狀態,已然和前秦、東晉成三足鼎立之勢。
大燕帝國的國力位居第一。
慕容恪死前給皇帝推薦了五弟慕容垂,結果慕容垂沒有受到皇帝重用,以至於大燕帝國開始走向衰落和分裂。
公元370年,慕容恪逝去後第四年,大燕國亡(史稱前燕)。
……
十四年後……
公元384年,五弟慕容垂復國成功……
慕容垂在巔峰對決中先後擊敗了東晉名將桓溫和劉牢之,最後一戰殘兵出征,又令北魏皇帝拓跋珪望風而逃,晚年對西燕和北魏的謀戰手段更已入兵家化境。
慕容垂71歲時,還親率兵馬,大敗北魏,卻因病還師,卒於途中。
諡號成武皇帝,廟號世祖。
慕容垂於大燕國版圖擴張的關鍵之際病逝,隨後,大燕再次亡國(史稱後燕)。
……
公元398年,幼弟慕容德復國成功……
改元建平,慕容德正式稱帝。
五年後慕容德去逝,時年70歲,諡號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410年,大燕最終亡國(史稱南燕)。
……
慕容家的後輩們滄海橫流,東山再起,勇猛復國。
西燕、北燕依次登上歷史舞台,均不過數十年,就亡國了。
五胡亂華十六國期間,前燕、後燕、南燕、西燕、北燕、叫“燕”的這幾個國家都是慕容家的,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
……
慕容家的男兒個個英勇善戰,也正因為此,一山不容得幾虎,大燕帝國在內鬥消耗和外患不斷的情況下不斷失國,再不斷復國。
在燕國的發展歷程中,鮮卑慕容燕有四大良駒在沙場縱橫馳騁、所向披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分別是: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
其中尤其以慕容恪為最,他一生征戰無數,屢逢強敵,未嘗一敗,被譽為“十六國第一名將”。
慕容恪一生功勳卓著,竭力輔佐君王,雖未稱帝,但他的影響力遠大於燕國的許多皇帝。
就連他的對手王猛都稱讚他為:“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謂古之遺愛矣!”能得到對手的認同真可謂:識英雄重英雄也。
……
歷史的車輪繼續前進,大燕帝國……
終究消失於歷史中……
……
那些曾在塵封的歷史舞台上華麗起舞的人!
或風華絕代,或暗傷穿心,轉身塵世間,隕落如星光絢爛,划過星空,落盡繁華。
歷史嘆息間,悽美如曇花。
全劇終
作者有話說:
謝謝親們閱讀到此處!
冉閔被現代人們看來是“種.族滅.絕者”。
強國的史學家是這樣說的:五胡亂華時期,是各少數民族與我漢族人民團結、友好、交流、互相學習的時代,這樣說,才符合現今關於民族.大.團.結的統.一.方.針.正.策。
翻開華夏歷史,就沒有哪個少數民族來犯是為了團結、交流、學習、都是為了數不盡財富美人,為了搶奪這大好河山。
據史書記載:“殺.胡.令”直接或間接影響下,數百萬青州、雍州、幽州、荊州等地氐、羌、胡、蠻族人面對漢人的血腥報復,無能為力,只好遷離中原,返回故土。在遷徙道路上,餓死的,病死的,互相殺害、攻伐而死的胡人十有七八。中原胡人,幾乎喪盡。
受到冉閔保護的漢人後代,已將他遺忘,而他的對手,六族蠻夷的後代們,卻對他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