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章 落秋詞一

  盧州正笑吟吟地送姜荏苒下樓,一抬頭便與門口的言宓對上了眼。

  言宓只做沒見著他的樣子,領著陶軼往裡頭走,盧州便也放下心來跟姜荏苒出去了。

  待入座後,言宓又朝外頭瞥了一眼,那姑娘已經不見了,盧州倒是轉了個頭又與他對上了眼。

  「言兄啊,怎得對一個姑娘也這麼感興趣?」盧州向言宓走去,嘴上也不忘調笑,在入座前,他又向身旁的陶軼行了個禮,「小公子。」

  還未等言宓開口,小二就迎了上來,言宓索性先和陶軼點了幾個菜,「等等,再來一壺北堂春。」盧州補充道。

  小二走後,言宓挑眉:「姜姑娘的事都解決了?」

  「真是什麼都逃不過言兄的眼睛。」盧州笑道。

  言宓抬頭,神情有些嚴肅。他小時候是見過林家姐弟的,不過那時他只是戲台下的觀眾,從未在近處見過他們真容,所以,縱是姜荏苒長得與林家姐弟再像,言宓也是認不出來的,他剛剛只是猜測。

  這樣看來,他是猜對了。

  北堂春上來了,盧州讓小二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接著道:「剛剛姜荏苒說,他們的戲班子要回北郡了。戲已經演完了,他們沒有理由再在江州待下去了,走是早晚的事,只是,我本覺得他們還要搞什麼么蛾子拿到真的勾玉,沒想到走得這樣乾脆。」

  「他們還不想打草驚蛇。」

  「沒錯,打草驚蛇。」盧州打了個響指,「他們現在能驚動也就我們而已,若是鬧大了,京城那邊,指不定會有什麼動作。」

  菜一樣一樣地端上來,盧州卻從頭到尾只喝他的北堂春,待一壺飲盡,他才告辭。

  「習慣就好。」言宓面無表情道。

  陶軼認真地點點頭。

  那戲班子的速度賊快,才半個下午的時間就整個不見了蹤影。

  「奇了怪了,這來無影去無蹤的,真不怕我們查他們?」

  「你沒讓人去查?」

  「你閒著麼?」

  竹之詞和盧州相視一笑,從假山下穿了過去。

  日子終歸又恢復了表面的平靜,直到這年的七月,京城傳來了消息,太皇太后白氏,薨了。

  按宮裡給的說法,太皇太后是七月二日的下午去的,她去世的時候,陪在她身邊的是她的侄女,西郡王白月。

  按規矩,各個郡王都要立馬去宮裡弔唁,南郡王遂在收到消息的第二日便啟程去了京城,照例帶上了陳岳南和言宓。

  「知道知道,這小公子又是要託付給我了。」竹之詞道。

  言宓環顧四周,上前一步,與竹之詞耳語道:「看好陸今晨。」

  南郡王的車馬很快就走了,而那揚起的一路風沙,卻怎麼都落不到平地上。

  江州與京城離得並不近,待南郡王等人趕到時,北郡和東郡的人都已到了。

  陶鋮次日要去宮裡祭拜太皇太后,只需陳岳南等侍衛同行,言宓便打算趁此機會去探探一些他想要的消息,不過還沒等他出門,看門的侍衛便送了一張請柬過來,言宓打開,發現這請柬請的不是別人,而正是他言宓,時間是今日申時三刻,地點是京郊許家那棟私宅。

  許家?這倒有些讓他摸不著頭腦了,許家的哪位,會有閒情逸緻特地請一個從南郡來的謀士?再轉念一想,他與許家從無瓜葛,來人莫非是沖南郡?

  瞅著這已經到了未時,言宓遂頂著這最烈的日頭招了輛馬車,趕往了京郊許宅。

  許宅門口已有小廝在等著,一見著言宓,便上前來問道:「請問是南郡來的言先生嗎?」

  「是。」

  那人遂恭敬道:「我家小姐已恭候多時,言先生請隨我來。」

  小姐?言宓不禁啞然,他可不曾懷疑過許安秋。

  園子裡的許安秋正百無聊賴地對著亭子外的流水發呆,她面前擺著一堆東西,綠豆糕、茯苓糕、棗泥山藥糕,甚至還有兩盞糯米酒,都是一些南方的吃食,除此之外,她的桌上還擺著一本《平原錄》,是喻太傅回到北郡後所著之書。

  一看到言宓出現在園子的拐角處,許安秋整個人便來了精神,換了一副眉開眼笑的樣子。見言宓想行禮,許安秋忙起身道:「言先生不必多禮,快請座吧。」

  雖不知許安秋的目的為何,言宓還是略行了個簡禮後入座。待他坐定,許安秋雙手疊在桌上,笑道:「言先生一定想問我,為何要請你過來?」

  「言某的確好奇。」

  「其實也不難,言先生會猜不到嗎?」

  言宓瞧著眼前這位十七歲的縣主,她眼中的靈氣盡現,微翹的眼角透露著狡黠,恰到好處的五官卻讓她看起來是那麼單純無害。

  他思索了一番,仍道:「言某實在不知。」

  許安秋換了個姿勢,雙手撐頭道:「我猜猜,言先生是不是在想,我說的是東郡那回事,還是姜荏苒那回事呢?」

  言宓莞爾:「縣主聰慧過人。」

  「東郡的事,我不與先生計較,先生也不必將此放在心上,這回,只是姜荏苒的事。」許安秋側過頭,亭子外的流水仍在不停地奔向遠方,不知疲倦,上頭時不時有幾朵木槿伴著夾竹桃隨著流水淌下來,給這素雅的周遭平添了幾分顏色。

  作者有話要說:  失蹤人口回歸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