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的是伶牙俐齒啊,說不過你,認輸。”他開心地笑著,把手裡的紙卷遞給她,“你把這個交給你爸爸,他要的。”

  ————————————————————————-

  老黃說的“小孩子,騙人不好”里的“小孩子”,是個呼語,意思是“小孩子,我告訴你,騙人可不好”。如果直譯成英語,大概是 Kid, it’s not good to tell a lie.

  艾米當然知道老黃是這個意思,不過她鑽了口語沒有標點符號的空子,把老黃的話解釋為“小孩子撒謊不好”。如果直譯成英語,大概是 It’s not good for kids to lie. 所以她反問:“大人騙人就好了?”

  有的人不喜歡鑽空子的人,覺得被人鑽了空子,是件很丟臉的事。但艾米的父母從不反對自己的孩子鑽他們的 空子,艾米能鑽到他們空子,他們總是很高興地鼓勵,並承認自己說話不嚴謹。即使艾米鑽錯了,他們也不會發脾氣,而是耐心地指出為什麼艾米鑽錯了空子。

  會鑽空子的人,一般都是腦子轉得快的人,而且是發散型思維的人,他們可以在一瞬間向不同的方向思考,把各種可能都考慮到。這不僅需要敏捷的思維能力,還需要寬廣的知識面,如果你沒有某方面的知識,就不可能向那個方面思維,更不可能發現空子。

  有人曾經問老黃:你跟艾米都這麼會“嚼”,那你們在家裡吵架,誰嚼得過誰?

  呵呵,這個好像不成其為問題,因為我們不吵架,我們只講理,以理服人,誰有理聽誰的,如果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那就公 KEEP 公的理,婆 KEEP 婆的理,大家誰也不勉強說服誰。

  有篇文章曾經很風行,叫作“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 附後 ) ,作者的理由是:

  “當夫婦之間開始據理力爭時,家裡便開始布上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只能兩敗俱傷,難以收拾。多少夫妻,為了表面的一個〔理〕,落得負心無情。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帳的地方……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該是講愛的地方。 ”

  首先定義一下“講理”和“講愛”。

  這裡的“講”並不是“講話”的意思,而是“衡量”的意思。所謂“講理”,就是以道理來衡量對錯、辨別正誤、解決矛盾。而所謂“講愛”,則是以愛來衡量對錯、辨別正誤、解決矛盾。

  不知道別人怎麼理解“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老黃是不贊成這個觀點的。首先這位作者把“講理”跟“講愛”對立起來了,似乎講理就是不講愛,講愛就不能講理。除此之外,作者還把“理”片面地理解為“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似乎只要講理,就必然是在講歪理。

  該作者主張家裡要“講愛”,但他卻沒說明究竟怎樣才能用“講愛”的方式來解決夫妻之間的意見不統一,比如他小叔子的調動問題,如果他夫妻對此意見不一致,那麼應該如何用“講愛”的方式來統一意見?是丈夫“講愛”,因此同意妻子的意見,還是妻子“講愛”,因此同意丈夫的意見?或者雙方都“講愛”,因此找出一個折衷的辦法?

  老黃結婚沒幾年,所以不敢妄談婚姻之道,但老黃婚前聽過不少已婚哥們姐們吐苦水訴衷腸,並由此發現一個規律:女的一般抱怨丈夫不講愛,男的一般抱怨女的不講理。

  有一位師兄精闢地總結說:其實找老婆什麼都不重要,青春相貌身材都是很快就會過去的東西,而且在家庭生活中不占什麼比例,不起什麼作用。家庭生活只一條重要,那就是老婆一定要懂道理。光講理不行,因為一個不懂道理的人講起“理”來是很可怕的,比不懂道理也不講理的還可怕。

  老黃只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耳聞目睹出發,覺得這位老兄的理論實在高明,家庭就是一個小單位小國家,治家跟治國一樣,都應該講理,都應該以理服人,都應該向真理低頭。

  有人覺得“真理”是個高不可攀的玩意,因為總聽說有些“尋找真理”的人奮鬥一輩子也沒找到真理。老黃估計那些尋一輩子都尋不到的“真理”,很可能是所謂“救國救民”的真理,就像當年很多進步青年跑到延安去“尋求真理”一樣。那樣的真理的確難尋,有時覺得尋到了,過一陣又發現並非真理,只是仿真。

  但老黃沒那麼大的野心,老黃說的“真理”,只是事實和道理,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是被科學或實踐證明了的事實、道理或規律。比如家長抽菸會影響孩子健康,這是被科學證明了的,就是真理。如果艾黃因抽菸的事意見不統一,那就以“家長抽菸會影響孩子健康”為依據,來決定誰對誰錯。

  承認家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了,你就知道娶個懂道理講道理的媳婦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了。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妻,平時關係還可以,有一天,當妻子抱怨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的時候,丈夫隨口駁了一句:“那你爸爸也不是好東西。”

  這丈夫本來是鑽個空子,因為妻子的話說得不嚴謹,“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就包括了她自己的爸爸,做丈夫的不過是指出這樣一個空子而已。但這位妻子被大大地傷害了,一定要丈夫賠禮道歉,說不該侮辱她父親。妻子的父母剛好從國內來探親,跟這對夫妻住在一起,幫他們帶孩子。得知女婿的說法,老兩口也很生氣,一定要女婿賠禮道歉。隔壁鄰舍來勸架,都說這做丈夫的不對,無論如何,也不能傷害老人。

  這位丈夫有口難辯,又不想屈打成招,怕招開了頭就會開了壞風氣,以後會沒完沒了,所以不願意賠禮道歉,事情就一直僵持著。後來打圓場的越來越多,出謀劃策的也越來越多,妻子先是不跟丈夫同房,後來則以離婚相要挾,最後就真的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當然,新社會,新國家,誰要離婚都不怕。但這本來是一個可以避免的離婚,而且離婚後雙方都並不快樂,特別是有孩子夾在中間,總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老黃家裡,因為艾米是個懂道理的人,不會糊塗到認為丈夫是在罵人的地步,她不會說沒道理的話,萬一她說話有失誤被人指出,她有能力判斷她的確說錯了話,而且會樂於改正。

  人說婆媳關係是最難相處的,而我們家剛好是婆婆跟媳婦一塊過,還加上婆婆的媽媽 — 太奶奶,幾乎是 DOUBLE 婆媳了。按照六六“雙面膠”的理論,老黃應該是老鼠鑽風箱 — 兩頭受氣的角色,但感謝小 JIAO 妻艾米,老黃至今還沒體會過“鑽風箱”的滋味。

  艾米在家講的道理,跟她在網上講的道理一樣,首先是“不干涉他人活法”。有的人提倡在家庭內要寬容,但艾米不是。對她來說,使用“寬容”這個詞,就意味著你覺得對方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比如你會“寬容”丈夫的抽菸壞習慣,但你不用“寬容”丈夫天天給你倒洗腳水的好習慣。

  所以艾米對家人不是寬容,而是根本就不認為家人的不同生活習慣有什麼不對,是什麼需要寬容的東西。大家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必然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只要你沒違法亂紀,沒危害家庭其他人的合法權益,那麼你想怎麼過都是你的活法,艾米不會幹涉。

  太奶奶要早睡早起,吃飯要吃稀的,吃菜要吃打碎了的,看電視要看韓劇港劇,看報紙要看中文的,身上經常貼著麝香虎骨膏,抹著正紅花油,真是走到哪裡哪裡“香”,還不時會邊走動邊打嗝, SHOPPING 一定要參與,還不肯坐輪椅,一定要自己行走,但又速度奇慢……

  俗話說“老小老小”,意思是說人老了,就變得像小孩子了。太奶奶有時就很像小孩子,愛腳跟腳,腿跟腿,無論艾黃被邀請到哪裡去作客,太奶奶都要跟去,跟去了如果不受重視,還老大不高興。家裡來客人也是一樣,哪怕來的是艾黃的同學,太奶奶也不願意被拉下,至少要敬陪末座,如果大家講的都是她不知道的事,她會覺得很受冷落。

  太奶奶這點連老黃有時都忍耐不住,想要把太奶奶的“壞習慣”給“別掉”。但艾米不試圖改造太奶奶的生活方式,她儘可能去理解太奶奶為什麼這麼積極參與青年人的生活,她設身處地想像當自己老了,兒孫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老黃也不在了 ( 上帝保佑他 !) ,她應該也會渴望參與兒孫的生活,讓自己感到仍然是個有用的人,仍然走在生活里,沒被拉下或拋棄。所以艾米無論到哪裡去作客,都會力邀太奶奶參加,並用她的“嚼功”將太奶奶和客人都 INVOLVE 到聚會交談中來,讓太奶奶充分發揮自己的“嚼功”,把大家都“嚼”得份外開心。

  艾米在家講的第二個道理,是“講理就講理,別牽扯感情”。有人覺得這是沒感情或者不重視感情的表現,但事實剛好相反,這正是珍惜感情的做法。無論誰做了好事正確的事,艾米會往上面加感情砝碼,但如果是不好的事不正確的事,艾米就把感情放在一邊,只就事論事。

  老黃愛看球,艾米就只把這當成老黃的一個愛好,而不附加感情砝碼,不探求象徵意義,不當成“球賽大於老婆”的證據。如果老黃因看球誤了帶兒子出遊的大事,艾米會出來“嚼”老黃,因為老黃作為父親,不應該只顧自己的利益,損害了兒子的合法權益。但她不會把這當成老黃愛情日漸沒落的證據,牽一髮動全身,憶苦思甜,今非昔比,搞成一場大動亂。

  艾米在家講的第三個道理,是“以理服人”,對老少四代都是如此。太奶奶信書本,信印刷品,信文字,艾米就引經據典說服太奶奶。黃米還小,還聽不懂大道理,但艾米早就開始對黃米“以理服人”了。

  我們這些成年人,腦子裡充滿了各種概念和道理,很難想像出一個小孩子的腦子裡什麼概念和道理都沒有,會是個什麼情景,常常會有“你怎麼連這也不懂”的疑問。艾米很能設身處地,她知道任何道理對孩子來說,都是高深的,都需要具體化,需要慢慢灌輸。她對孩子講道理,不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拿道理來說服他,因為那樣做基本沒用,孩子還不懂那些大道理,艾米是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道理裝進孩子的腦子裡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