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風行翠野雨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多數人剛看見謝小橫時,會有點吃驚。這個老頭子,不符合大家對老頭子的想像。

  不是說他的皮膚,不像老人那樣皺起,甚至還帶著一些褐色斑點。不是說他的雙鬢,不像老人那樣,為冰霜所浸染。甚至不是說他身上不是像老人們那樣,帶著種無可奈何的乾燥而朽壞的氣息。

  ——但是他的目光!

  他有那麼專注的目光。不管看人、還是看一粒塵埃,都帶著種盲人第一次睜開眼睛看見梅花綻放,靜著神、凝著氣,快要嘆息,但還沒來得及嘆息、沒捨得嘆息,那樣的神氣。

  那是詩人的神氣。

  每個小孩子都可能會有這樣的神氣,所以有人說小孩子身體裡天然居住著一個詩人。

  詩人不老,只是死去。

  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那個詩人就死掉了。於是我們一身輕鬆的奔向我們的前程,以及衰老與死亡。在衰老的末程我們才發現我們是不是曾經丟掉了什麼。那個時候我們甚至連曾經丟掉的是什麼都不記得了。於是我們瘋狂的抓住什麼東西,譬如子孫曾孫,譬如良田高屋,譬如刷了十二重漆的棺槨。如果一定要陷進漩渦里,至少手裡也要抓一個稻草。

  可是天下有一種精靈,只會輕飄飄躡足於水波上,驚訝、嘆息的望著那些隨波逐流的人。見得太多了,甚至連救都懶得伸手去挽救了,只是把那些婉轉碎逝的影像印在眼中。

  謝小橫的眼中,至今都留有這樣的精靈詩意。

  他也曾是個浪子,比他的五孫兒雲柯還放肆。他也曾有好多的紅粉知己,比他的大孫兒雲劍還受歡迎。最終他做到御前的大學士。這成績。不知他「雲」字輩的這些孫兒能不能超越。

  這些年他已經沉默得多,像飛揚的枝條,歷經春風秋雨,漸漸融進了青黛的背景。而他最小的女兒謝含萩,生了孩子之後,也終於沉穩下來了。

  易澧乍見這對父女,卻仍覺得。他們跟他從前見到的一切父女、一切老太爺和年輕太太們都不一樣。

  易澧不知十幾年前。這對父女在通宵不禁的上元佳節一起上街遊玩,車鑲八寶馬如龍,人臉上的笑容比燈火更耀目。有個年少的天才詩人見了,寫出這樣一段詞:風行翠野,雨抱紅霞,拂琴衣綻千朵蓮花。一慟弦絕指下,斜陽熔沙。

  那是少年澹臺以。

  為免得權貴們惱後半闕不吉利、也為避嫌。他沒告訴任何人,這些句子是為誰而寫的。

  而他之所以寫出斷弦等語,也並非像張神仙似的,推算出謝小橫與謝含萩的結局會怎麼壞。他只是出自真正天才詩人的視角。看這樣美的場景,不可能延續久遠。

  他對了。

  如今謝含萩再與謝小橫一同踏進家門,仍然笑盈盈。依然健康愉快,依然光彩照人。但已不是枝頭花滿、天心月圓,那時元夜。

  那時,雲詩還在家裡跟著兄弟們習字,流美人還在宮中享福。

  ——流美人名為流漓,據說是當今皇上登基後得到的最美一個美人。以至於後宮佳麗們都擔心皇上的寵愛全被她奪去。

  謝小橫也曾有一個很美的小妾,美得讓謝小橫甘心斷絕了其他所有女人。美得謝老太太一怒之下,舉師問罪,卻在見到她之後,沉默良久,道:「能長成這樣不容易。難怪那老東西!」於是把她帶回家。謝小橫卻沒領謝老太太的情,嘆道:「你啊你啊,還是不懂我。」

  謝小橫這話什麼意思,沒人知道。總之這女子生育不久之後,就病死了。隨後皇宮中出現了流美人。當中也許有些謠言,但也被風吹去了。謝小橫倒似乎更豁達了,官運也頗亨通。那是謝府榮耀的頂點。如今謝府留下的產業,也幾乎全是那幾年置下的。

  隨後流美人死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流璃至死都只是個美人而已。若說因為她沒生孩子,後宮品階高的娘娘也不是個個有子的。若說皇帝對她的容顏厭倦了,她死後皇上的心情應該並不好。以至於何監察一案釀成大案,把謝小橫都牽連進去,直接終結了謝小橫的仕途。

  那何某人,被派到旭西道去作例行監察。所謂的欽差大臣。沿路官員們自然是巴結備至。

  到了一個地方,不太繁華,再下面的城鎮就更荒涼了,何監察懶得過去,就把手下的人派過去。那小地方雖然竭力奉承,但能做的畢竟有限,吃喝只能是當地土菜,請的陪酒姑娘也不夠迷人。那欽差派的差官不開心了,指責道:你們看不起我麼?

  地方官陪罪:小地方的土娼,就這點水準。

  差官酒上頭,一怒之下,直接闖地方官的後院:不信你自己用的女人也就這點水準!

  後院奴僕們擁著小妾與小姐們逃竄。差官一眼看見一個奶娘,倒是長得一雙好*!怒容換成了色迷迷的笑容。差官摟著人家的腰摸了一把,要了個房間,收用了。

  若說事情到此為止,也就是個欽差的差官要了個地方官家裡的奶媽,不算什麼好事,但也不算大事。只要地方官考評過得去、地方官給奶媽家裡的好處與恐嚇也過得去。這事也就了了。

  偏偏差官又找地方官了,說這奶媽的*雖好,但下頭長得實在不行。具體怎麼個不行呢?差官跟地方官抱怨了一番,後來幾級的審官與衙役都很愛問很愛聽這一段,就是上報的公文里實在不能寫。太過有辱斯文!

  總之差官要地方官找個下面也好的,這才實用。

  地方官太為難了:這又不是梨子蘋果!還咬一口試試甜不甜再推薦給您老嗎?

  差官拍桌子了:裝什麼純?你沒咬過嗎?

  再後來的事情略有分歧。據說是差官又硬闖後院了。又據說是地方官果斷止損,自己送出了一個小妾。那小妾下頭據說真不錯,差官就笑納了。

  可是差官大概真沒念過那句「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那句勸善的詩。他沒在這兩個女人上停手,又提出讓地方官給找個聲音更嗲、要嗲得人骨頭酥的女人!

  據說差官也算比較現實了,並沒要求一個長得好、身材又好、艹起來又舒服、*聲又浪的女人。只要身上更有一個優點的女人,滾成一床,他也就滿足了。

  地方官前面兩個女人都獻了,就剩個要聲音浪的,似乎也不是不可以辦到的。於是地方官就去找了。但這個找的過程麼,略擾民,於是有鄉紳實在看不過去了。這鄉紳又正好有個親戚的親戚,姓文。

  京城的文家、范家、唐家,都是挺有名、有身份、有根底的門閥世家。唐家的一支在錦城,便是唐太守這支,當地已是頂尖的。文、范與唐家不遑多讓。

  於是消息通了天。那窮鄉僻壤的放肆行徑,就告上了御狀了。

  史官的記載是,皇帝「大怒。」

  史官們的用詞是很有講究的,像八股作者啊、訟棍啊、朝奉啊他們一樣,行業里都有一番規定。譬如講皇帝的負面心情,大致可分為這麼幾級:默、不豫……大怒,震怒。

  「默」是什麼都還沒表現。但沒表現就已經是一種表現。忠臣們就要心生惕戒了。

  「不豫」就是已經流露出不悅。

  至於到龍顏震怒,就是龍座上那位已經暴跳如雷。縱然亂臣賊子當面逼宮,效果也不過如此了。

  「大怒」僅次于震怒。

  一個差官的放肆,竟令當今皇帝崔珩大怒。

  史官的解釋是:欽差者,皇帝的代表也。欽差失德,就等於傷了皇帝在民間的信用。可比附十惡中大不敬。受皇帝信任的欽差犯下大不敬,茲事體大,皇帝大怒,正是重視國本的體現。

  ——等一下,是差官亂來,又不是欽差亂來,怎麼一下子就上綱上線了?

  卻是那差官受審時,把責任往長官身上推。也有主張寬緩的審官,覺得不能怪欽差,罪責在差官身上可以結束了。但主張嚴厲的審官卻認為,欽差代天巡察,在巡察過程中反而驚害了百姓,不管他有沒有自己親手做出姦淫婦女的事兒來,罪責難逃。

  當今皇帝崔珩傾向於嚴厲派。

  這案子就辦成了鐵案。

  任何鐵案,都不只是幹掉一兩個人就可以為止的。牽連不到上百官員,就可以謝天謝地了。

  這一案中,所有給欽差溜須拍馬的、還有欽差一路升官上來考評給好評的當然更包括那些推薦保舉他當欽差的,都被搞下去了。謝小橫不幸是欽差的座師,於是也下去了。

  謝小橫回到錦城,對謝老太太說:「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倚。你哭啥?」

  然後謝小橫就在山上建了個道觀,修道去了。一開頭三五個月回來一次,後來索性經年不回。直到今日。

  七王爺走了,謝小橫回家了。

  大老爺二老爺在這大熱的日子,穿戴整齊,開了正門,跪拜迎接老爺回家。謝府的家教還是很到位的。兩位老爺關鍵時刻都很正經、很孝順。

  謝小橫乘著清涼輿、戴著逍遙巾、持著雪羽扇、敞著袍子、手扶在道姑打扮的漂亮大姑娘手裡,從腰門進府了。他叫人傳話給正門的一幫子孫奴僕:大熱的天,幹什麼呢?都散了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