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陳靄推諉說:“我不管錢,他借錢給別人我也不知道 — ”
“唉,人跟人真是不同,那些鬧事的,從來不承認是自己的責任,那些不鬧事的,反而總在責怪自己,所以說這世界是好人命不長,禍害千年在。你看我爸爸,穿什麼吃什麼玩什麼,從來都是先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一輩子都是這樣,所以他身體好得很,什麼病都沒有。而我媽呢?事事都為家人操心,吃的穿的都先人後己,家務事一個人承擔,結果身體搞成這樣 — ”
陳靄這才想起還真沒看見滕爸爸做家務呢,每次吃東西也的確是衝鋒在前,奇怪的是,她以前從來沒注意到這一點,說明她腦子裡已經形成了概念,好像滕爸爸天經地義就是不用幹活的,而滕媽媽則理所當然地應該幹活。
她想起自己家裡也是這樣,趙亮從來不幹家務,就好像形成了制度形成了法律一樣。以前住筒子樓的時候,有時她正在走廊上炒菜,一時內急去上趟廁所,叫趙亮幫忙在鍋里攪幾鏟子,結果整樓的人都奔走相告:“趙老師真勤快啊,在做飯呢!”“老王,你也學學人家趙老師!”“陳大夫,你可真享福啊!”
連女兒欣欣都覺得幹家務活照顧孩子天然是媽媽的事,有事從來不叫爸爸,只叫媽媽。她出國之後,趙亮有次給欣欣泡了一回快餐面,把欣欣稀奇得!打電話都不忘告訴她:“媽媽,爸爸對我真好哦,今天親自給我泡快餐面了!”
她順口問女兒:“媽媽給你泡過多少次快餐面?怎麼沒聽你說媽媽真好?”
女兒回答說:“但是你是媽媽呀!”
陳靄把這幾件事講給滕教授聽,原本是為了開解他,讓他知道“天下還有三分之二的女人在受苦”的大道理,免得太為滕媽媽難過的,但滕教授卻聽出了弦外之音:“看來你 husband (丈夫)對你並不好嘛?”
“我沒這麼說 — ”
“你是沒這麼說,所以我以前總以為你們夫妻關係很好。早知道你丈夫是這麼個東西 — ”
這話有點刺耳,陳靄正色道:“俗話說,打人不打臉,你說我 husband(丈夫) 是‘東西’,不等於打我的臉嗎?我這樣說過你 wife(妻子)嗎?”
滕教授趕快做檢討:“對不起,對不起,我剛才用詞不當 — ”
艾米:塵埃騰飛(40)
十月 25, 2009 · 47 條評論
滕教授嘆口氣說:“我這一生最大的不孝就是沒給我媽找個好兒媳,連累我媽跟著我受了這麼多年的氣 —- ”
“我覺得你媽媽對你找的這個兒媳挺滿意的 — ”
“不是什麼滿意,是沒辦法。按他們老人的觀點,兒子媳婦既然已經結了婚,有了孩子,那就是一家人,就像做成了一個餅子一樣,不管怎麼樣,都要儘量把這個餅子捏圓,不能把餅子掰得亂七八糟,餅子掰碎了,不光自己吃著不好,外人看著也不像樣子 — ”
“那你就儘量滿足你媽媽的願望,把這個餅子往圓里捏 — ”
滕教授很委屈地說:“我是在把餅子往圓里捏啊!我捏了這麼多年,個人的愛好和感情都犧牲了,就是想把這個餅子捏圓,但餅子也不是我一個人想捏圓就能捏圓的 — ”
“那還是要儘自己最大努力 — ”
“你那個餅子捏得很圓嗎?”
陳靄正在過政委的癮,冷不防被人問到自己頭上,頓時張口結舌起來:“我?我沒說 — 我捏得 –很圓 –”
“那你怎麼不儘自己最大努力捏圓呢?”
陳靄有點惱羞成怒,分辯說:“你怎麼知道我沒盡最大努力?不管怎麼說,我的餅子比你的餅子 — 圓得多,我媽 — 不像你媽那樣 — 愛操心,再說 — 再說我媽也不跟我們住一起 — ”
“我媽也總說兩個孫子大了,不需要她照顧了,她要回國去自己過,不跟我們住一起,但我爸不肯回去。我媽這麼大年紀了,我怎麼放心她一個人回國去生活呢?就算兩個老人一起回去,我也不放心,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沒人照顧怎麼行?等你丈夫孩子都出國了,你可能也得把媽媽接來跟著你們吧?”
這個問題陳靄還沒考慮過,因為她自己都還才剛出國不久。但滕教授這一提,也讓她考慮到這個問題:“嗯,如果我能在美國待下來,肯定要把我媽接來跟我一起過,因為我是獨女,我爸去世了,家裡親戚也不多,我媽也一年年老了,得有人照顧 — ”
“你能保證 — 趙老師跟你媽媽處得好?”
“我不知道 — 他們從來沒在一起處過,短時間有過,但長時間沒有 — ”
“為什麼長時間沒有?你不是說你是獨女嗎?”
陳靄遲疑了一下,吞吞吐吐地把趙亮初次上門,因為笛子問題跟她媽發生矛盾的典故講了一下,然後標榜說:“所以我那時就知道他們處不好,結婚之後就沒跟我媽住一起。”
滕教授熱切地說:“陳靄,你那個餅子捏不圓,我這個餅子也捏不圓,我們何必不 — 重新捏一個呢?”
“誰重新捏一個?”
“我 — 們 — ”
陳靄感覺滕教授在拉攏她一起犯罪,她嚇得四處一望,雖然沒看見任何人,但還是很緊張,仿佛有人躲在什麼地方偷聽一樣。她低聲請求說:“以後別說這種話了吧,讓人聽見像什麼樣子?如果你再說這些,我都 — 不敢上你家來了 — ”
滕教授連聲保證:“好,好,不說了,我再不說了。剛才都是開玩笑的,你別介意。”
過了幾天,滕媽媽脖子上的包真的消下去了,陳靄放了心,可能小張真像滕教授說的那樣,有點故弄玄虛。
滕教授也很高興:“你看,我說我媽不會有事吧?她的脖子真的是經常鼓個包起來,過幾天又下去了。我小時候也這樣,急了,生氣了,哭了,脖子上就鼓起一串小包來;不生氣了,不哭了,小包又下去了,可能這是個普遍現象吧,不然怎麼有‘臉紅脖子粗’的說法呢?可能‘脖子粗’就是因為脖子上鼓起了包。”
滕教授說著就用手在自己脖子上摸了一陣,然後用手指按著一個地方說:“現在還能摸到一個小包,不信你摸摸看 — ”
陳靄伸出兩個手指,按照滕教授指引的地方摸了摸,果然有個小疙瘩,在手指的擠壓下可以滑動。她知道小孩子脖子上經常會有這種小疙瘩,周邊界限分明,推之可滑動,是正常的淋巴結,不礙事,但成年人脖子上有沒有這種淋巴結,她還沒注意過。
滕教授說:“摸到了吧?另一邊脖子上也有呢,所以我小時候家裡人都讓著我,怕我生氣上火把脖子氣炸了 — ”
她伸出另一隻手,去觸摸滕教授的另一邊脖子,好把兩邊做個對比。她做這一切的時候完全是出於醫生的職業習慣,沒把滕教授當異性,所以做得很自然。但她摸著摸著,突然感到胸前發熱,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的胸正對著滕教授的臉,她越往頸後摸,胸離滕教授的臉就越近,滕教授呼出的熱氣直往她胸上撲。
她的心怦怦亂跳起來,眼前冒出一副荒誕不經的畫面:滕教授伸出雙手摟住她的腰,把頭靠在了她胸前。
她不知道如果滕教授真的這樣做了,她會怎樣反應,但她估計是沒有力量反抗的,因為她感覺手腳發軟,好像滕教授已經摟上來了一樣,她傻站了一會,想猛地跳開,但腳下沒勁,邁不動步。
她低頭望去,發現滕教授像個接受醫生檢查的病人一樣,很規矩地坐在她面前,仰臉望著她,眼神天真無邪。她在心裡罵自己:人家這麼信任你,把你當醫生,你在想些什麼呀!
她沒來由地想起一句歌詞:“你笑得越無邪,我就會愛你愛得更狂野”,她忘了這是哪首歌里的詞句了,只記得當時還嘲笑歌詞作者來著,說這句話不符合邏輯,但眼下這句不合邏輯的歌詞竟然在她頭腦里纏來纏去,不肯離開,把她的思緒攪得像團亂麻。
她手足無措,迅即結束檢查,匆匆告辭逃掉,又發誓再不去滕教授家了。
但沒過幾天,滕教授打電話來,說媽媽的腿摔斷了,陳靄又把誓言當飯吃了,馬上趕去滕家。
滕媽媽已經去過了醫院,左腿上了石膏,正躺在床上休息,樣子很憔悴。見陳靄來了,滕媽媽打起十二分精神跟她應酬:“陳大夫,這段時間總在麻煩你 — ”
“不麻煩 — 您這是 — ”
“唉,人老了,腿腳不靈便了,眼睛也不管事了,下樓梯的時候踩空了,滾了下來 — ”
滕教授抱怨說:“買房子的時候,我就說買一層樓的,家裡有老人有孩子,買個帶樓梯的容易出事,但是 Nancy 就是不聽,一定要買二層樓的。現在好了,終於出事了 — ”
滕媽媽替兒媳開脫:“這不能怪她,我也贊成買二層樓的,二層樓氣派。陳大夫,你說是不是?”
“我也喜歡二層樓。滕媽媽,您 — 感覺還好吧?”
“疼當然是很疼,但還受得住,就是人老了,傷筋動骨的,不躺個百十來天,可能是下不了地的 — ”
“您就安心躺著,好好養傷 — ”
滕媽媽愁眉苦臉地說:“我哪裡躺得安心呢?一家大小五六張嘴,都等著吃飯。今天我摔斷了腿,不能做飯,一家大小就只好吃麥當勞,但麥當勞是垃圾食品,也不能天天吃啊 — ”
陳靄乖巧地說:“您安心養傷,我每天下班之後來幫忙做飯 — ”
滕媽媽自是千恩萬謝,又把陳靄的公公婆婆羨慕了一番。
自那以後,陳靄每天下班都是滕教授開車來接。到了滕家,她把今晚和明天中午的飯菜都做出來,她自己也在滕家吃,但她堅決不在滕家住,無論誰出面挽留,她都不在那裡住,怕又出上次那樣的事,搞到最後都不知道是夢是真,心裡老有個陰影。
她在自己家還是照常做飯,一是她早餐仍然在自家吃,中餐也是從自家帶,二是還要順帶給小杜做點飯菜。她來美國這麼久,做飯一直都打了小杜的米的,基本形成了習慣,總不能因為去滕家做飯,就把小杜冷落了。
小杜對滕媽媽的傷勢很關心,經常向陳靄打聽:“今天怎麼樣?”
雖然小杜的問話沒主語,但陳靄知道小杜問的是誰,總是有點發愁地回答說:“還是不見好。年紀大了,骨頭特別脆,容易斷,不容易好 — ”
“唉,人跟人真是不同,那些鬧事的,從來不承認是自己的責任,那些不鬧事的,反而總在責怪自己,所以說這世界是好人命不長,禍害千年在。你看我爸爸,穿什麼吃什麼玩什麼,從來都是先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一輩子都是這樣,所以他身體好得很,什麼病都沒有。而我媽呢?事事都為家人操心,吃的穿的都先人後己,家務事一個人承擔,結果身體搞成這樣 — ”
陳靄這才想起還真沒看見滕爸爸做家務呢,每次吃東西也的確是衝鋒在前,奇怪的是,她以前從來沒注意到這一點,說明她腦子裡已經形成了概念,好像滕爸爸天經地義就是不用幹活的,而滕媽媽則理所當然地應該幹活。
她想起自己家裡也是這樣,趙亮從來不幹家務,就好像形成了制度形成了法律一樣。以前住筒子樓的時候,有時她正在走廊上炒菜,一時內急去上趟廁所,叫趙亮幫忙在鍋里攪幾鏟子,結果整樓的人都奔走相告:“趙老師真勤快啊,在做飯呢!”“老王,你也學學人家趙老師!”“陳大夫,你可真享福啊!”
連女兒欣欣都覺得幹家務活照顧孩子天然是媽媽的事,有事從來不叫爸爸,只叫媽媽。她出國之後,趙亮有次給欣欣泡了一回快餐面,把欣欣稀奇得!打電話都不忘告訴她:“媽媽,爸爸對我真好哦,今天親自給我泡快餐面了!”
她順口問女兒:“媽媽給你泡過多少次快餐面?怎麼沒聽你說媽媽真好?”
女兒回答說:“但是你是媽媽呀!”
陳靄把這幾件事講給滕教授聽,原本是為了開解他,讓他知道“天下還有三分之二的女人在受苦”的大道理,免得太為滕媽媽難過的,但滕教授卻聽出了弦外之音:“看來你 husband (丈夫)對你並不好嘛?”
“我沒這麼說 — ”
“你是沒這麼說,所以我以前總以為你們夫妻關係很好。早知道你丈夫是這麼個東西 — ”
這話有點刺耳,陳靄正色道:“俗話說,打人不打臉,你說我 husband(丈夫) 是‘東西’,不等於打我的臉嗎?我這樣說過你 wife(妻子)嗎?”
滕教授趕快做檢討:“對不起,對不起,我剛才用詞不當 — ”
艾米:塵埃騰飛(40)
十月 25, 2009 · 47 條評論
滕教授嘆口氣說:“我這一生最大的不孝就是沒給我媽找個好兒媳,連累我媽跟著我受了這麼多年的氣 —- ”
“我覺得你媽媽對你找的這個兒媳挺滿意的 — ”
“不是什麼滿意,是沒辦法。按他們老人的觀點,兒子媳婦既然已經結了婚,有了孩子,那就是一家人,就像做成了一個餅子一樣,不管怎麼樣,都要儘量把這個餅子捏圓,不能把餅子掰得亂七八糟,餅子掰碎了,不光自己吃著不好,外人看著也不像樣子 — ”
“那你就儘量滿足你媽媽的願望,把這個餅子往圓里捏 — ”
滕教授很委屈地說:“我是在把餅子往圓里捏啊!我捏了這麼多年,個人的愛好和感情都犧牲了,就是想把這個餅子捏圓,但餅子也不是我一個人想捏圓就能捏圓的 — ”
“那還是要儘自己最大努力 — ”
“你那個餅子捏得很圓嗎?”
陳靄正在過政委的癮,冷不防被人問到自己頭上,頓時張口結舌起來:“我?我沒說 — 我捏得 –很圓 –”
“那你怎麼不儘自己最大努力捏圓呢?”
陳靄有點惱羞成怒,分辯說:“你怎麼知道我沒盡最大努力?不管怎麼說,我的餅子比你的餅子 — 圓得多,我媽 — 不像你媽那樣 — 愛操心,再說 — 再說我媽也不跟我們住一起 — ”
“我媽也總說兩個孫子大了,不需要她照顧了,她要回國去自己過,不跟我們住一起,但我爸不肯回去。我媽這麼大年紀了,我怎麼放心她一個人回國去生活呢?就算兩個老人一起回去,我也不放心,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沒人照顧怎麼行?等你丈夫孩子都出國了,你可能也得把媽媽接來跟著你們吧?”
這個問題陳靄還沒考慮過,因為她自己都還才剛出國不久。但滕教授這一提,也讓她考慮到這個問題:“嗯,如果我能在美國待下來,肯定要把我媽接來跟我一起過,因為我是獨女,我爸去世了,家裡親戚也不多,我媽也一年年老了,得有人照顧 — ”
“你能保證 — 趙老師跟你媽媽處得好?”
“我不知道 — 他們從來沒在一起處過,短時間有過,但長時間沒有 — ”
“為什麼長時間沒有?你不是說你是獨女嗎?”
陳靄遲疑了一下,吞吞吐吐地把趙亮初次上門,因為笛子問題跟她媽發生矛盾的典故講了一下,然後標榜說:“所以我那時就知道他們處不好,結婚之後就沒跟我媽住一起。”
滕教授熱切地說:“陳靄,你那個餅子捏不圓,我這個餅子也捏不圓,我們何必不 — 重新捏一個呢?”
“誰重新捏一個?”
“我 — 們 — ”
陳靄感覺滕教授在拉攏她一起犯罪,她嚇得四處一望,雖然沒看見任何人,但還是很緊張,仿佛有人躲在什麼地方偷聽一樣。她低聲請求說:“以後別說這種話了吧,讓人聽見像什麼樣子?如果你再說這些,我都 — 不敢上你家來了 — ”
滕教授連聲保證:“好,好,不說了,我再不說了。剛才都是開玩笑的,你別介意。”
過了幾天,滕媽媽脖子上的包真的消下去了,陳靄放了心,可能小張真像滕教授說的那樣,有點故弄玄虛。
滕教授也很高興:“你看,我說我媽不會有事吧?她的脖子真的是經常鼓個包起來,過幾天又下去了。我小時候也這樣,急了,生氣了,哭了,脖子上就鼓起一串小包來;不生氣了,不哭了,小包又下去了,可能這是個普遍現象吧,不然怎麼有‘臉紅脖子粗’的說法呢?可能‘脖子粗’就是因為脖子上鼓起了包。”
滕教授說著就用手在自己脖子上摸了一陣,然後用手指按著一個地方說:“現在還能摸到一個小包,不信你摸摸看 — ”
陳靄伸出兩個手指,按照滕教授指引的地方摸了摸,果然有個小疙瘩,在手指的擠壓下可以滑動。她知道小孩子脖子上經常會有這種小疙瘩,周邊界限分明,推之可滑動,是正常的淋巴結,不礙事,但成年人脖子上有沒有這種淋巴結,她還沒注意過。
滕教授說:“摸到了吧?另一邊脖子上也有呢,所以我小時候家裡人都讓著我,怕我生氣上火把脖子氣炸了 — ”
她伸出另一隻手,去觸摸滕教授的另一邊脖子,好把兩邊做個對比。她做這一切的時候完全是出於醫生的職業習慣,沒把滕教授當異性,所以做得很自然。但她摸著摸著,突然感到胸前發熱,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的胸正對著滕教授的臉,她越往頸後摸,胸離滕教授的臉就越近,滕教授呼出的熱氣直往她胸上撲。
她的心怦怦亂跳起來,眼前冒出一副荒誕不經的畫面:滕教授伸出雙手摟住她的腰,把頭靠在了她胸前。
她不知道如果滕教授真的這樣做了,她會怎樣反應,但她估計是沒有力量反抗的,因為她感覺手腳發軟,好像滕教授已經摟上來了一樣,她傻站了一會,想猛地跳開,但腳下沒勁,邁不動步。
她低頭望去,發現滕教授像個接受醫生檢查的病人一樣,很規矩地坐在她面前,仰臉望著她,眼神天真無邪。她在心裡罵自己:人家這麼信任你,把你當醫生,你在想些什麼呀!
她沒來由地想起一句歌詞:“你笑得越無邪,我就會愛你愛得更狂野”,她忘了這是哪首歌里的詞句了,只記得當時還嘲笑歌詞作者來著,說這句話不符合邏輯,但眼下這句不合邏輯的歌詞竟然在她頭腦里纏來纏去,不肯離開,把她的思緒攪得像團亂麻。
她手足無措,迅即結束檢查,匆匆告辭逃掉,又發誓再不去滕教授家了。
但沒過幾天,滕教授打電話來,說媽媽的腿摔斷了,陳靄又把誓言當飯吃了,馬上趕去滕家。
滕媽媽已經去過了醫院,左腿上了石膏,正躺在床上休息,樣子很憔悴。見陳靄來了,滕媽媽打起十二分精神跟她應酬:“陳大夫,這段時間總在麻煩你 — ”
“不麻煩 — 您這是 — ”
“唉,人老了,腿腳不靈便了,眼睛也不管事了,下樓梯的時候踩空了,滾了下來 — ”
滕教授抱怨說:“買房子的時候,我就說買一層樓的,家裡有老人有孩子,買個帶樓梯的容易出事,但是 Nancy 就是不聽,一定要買二層樓的。現在好了,終於出事了 — ”
滕媽媽替兒媳開脫:“這不能怪她,我也贊成買二層樓的,二層樓氣派。陳大夫,你說是不是?”
“我也喜歡二層樓。滕媽媽,您 — 感覺還好吧?”
“疼當然是很疼,但還受得住,就是人老了,傷筋動骨的,不躺個百十來天,可能是下不了地的 — ”
“您就安心躺著,好好養傷 — ”
滕媽媽愁眉苦臉地說:“我哪裡躺得安心呢?一家大小五六張嘴,都等著吃飯。今天我摔斷了腿,不能做飯,一家大小就只好吃麥當勞,但麥當勞是垃圾食品,也不能天天吃啊 — ”
陳靄乖巧地說:“您安心養傷,我每天下班之後來幫忙做飯 — ”
滕媽媽自是千恩萬謝,又把陳靄的公公婆婆羨慕了一番。
自那以後,陳靄每天下班都是滕教授開車來接。到了滕家,她把今晚和明天中午的飯菜都做出來,她自己也在滕家吃,但她堅決不在滕家住,無論誰出面挽留,她都不在那裡住,怕又出上次那樣的事,搞到最後都不知道是夢是真,心裡老有個陰影。
她在自己家還是照常做飯,一是她早餐仍然在自家吃,中餐也是從自家帶,二是還要順帶給小杜做點飯菜。她來美國這麼久,做飯一直都打了小杜的米的,基本形成了習慣,總不能因為去滕家做飯,就把小杜冷落了。
小杜對滕媽媽的傷勢很關心,經常向陳靄打聽:“今天怎麼樣?”
雖然小杜的問話沒主語,但陳靄知道小杜問的是誰,總是有點發愁地回答說:“還是不見好。年紀大了,骨頭特別脆,容易斷,不容易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