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第72章 70
呂字圩:“那, 問清楚了嗎?”
修戎沒應聲,問清楚了, 只是,又衍生出新的問題。
呂字圩沒多問,反正方以柔這般硬骨頭是他啃不動的,本來也是要交給修戎, 那就不問他什麼打算了。如果是他專業領域內容,那說了他也不懂。
他沒多待, 給修戎打開門,就腳底抹油了。
修戎走進禁閉室,拉開空間內唯一一把椅子, 坐下。
方以柔沒回頭, 但說話了,“什麼時候叛我刑?”
修戎:“您可能要失望了, 有我開的精神病證明,您不用接受任何刑罰。”
方以柔轉過頭來,目不轉睛看著他。
修戎眼神聚攏成一個差別於平日的形狀,裝滿叵測,“為什麼?”
方以柔把頭轉回去, “我沒有殺人, 都是又嵐乾的。”
修戎終於確定, 這一切果然是方以柔設計的,連他都被算在她計劃里了。
他緩緩闔眼,闔上了眼角一絲苦澀。
尚有雜草在亂石下冒頭, 企盼一米陽光的饋贈,人又何必鑽進泥潭,拼命證明陰暗到底有多陰暗呢。方以柔自斷生路,也是斷了又嵐的希望。
刀口舔血、逆風執炬,修戎都不怕,他怕,又嵐的難過悉堆眼角。
方以柔緊一緊抱著雙腿的手臂,“又嵐不僅殺死了莊秦,據我所知,她還是當年兒童標本案件的真兇,哼!她以為她能瞞過我?沒人能躲過我的雙眼!”
修戎睜開眼,“那為什麼局裡沒有那樁案子記載,也沒有你的檔案?”
方以柔揚頜大笑,“都是又嵐搞的鬼!她想讓所有人都以為我是兇手!她想要陷害我!我不能坐以待斃!所以我必須得先發制人!”
修戎沒說話,育良的中心廣場,有一瞬,他覺得自己錯了,現在,他錯了。
方以柔的計劃始於接手UIN時,她主動挑釁,與又嵐矛盾升級,愈演愈烈,在公眾面前鬧的一發不可收拾。接著,他將莊秦殺害,嫁禍於又嵐。
事情敗露後,公眾結合兩人矛盾考慮,對方以柔栽贓陷害深信不疑,而她殺人理由也足夠,她確實拒絕過莊秦合作邀約,而莊秦也確實靠那個項目大把撈金。
又嵐被擇的乾乾淨淨,沒人因為她是方以柔親生女兒而對她產生一絲懷疑。
這就是方以柔的目的。她要將人心裡,那道以為母女斷骨連筋,永遠不可能真正鬧掰的思想,徹底粉碎。她要將自己罪行公告天下,而不讓又嵐受絲毫影響。
所謂罪行,就是當年一樁兒童器官標本案,涉及受害兒童十六人,皆死於方以柔的被害妄想,她一口咬定這些孩子嫉妒她女兒可愛乖巧,試圖殺死她,她為了防止他們傷害女兒,先下手為強的將他們殺害。
她被害妄想的成因是,生產過後,護士抱走孩子,一個小男孩兒突然冒出來,用腳把護士絆倒在地,當時護士沒抱緊孩子,幸虧又一聞在身側,接住了。
本來就有輕度產後抑鬱的方以柔,經此刺激,疑神疑鬼起來,開始還不明顯,又一聞只當她敏感,後來越來越嚴重,又一聞不得不考慮給她找個心理醫生,經人介紹,他找到修戎的老師,老師診斷後,給出結論:被害妄想,精神分裂症。
方以柔卻不認為自己有病,大鬧一場,一直在擺自己的道理,比如為什麼會以為別人會傷害她的女兒,為什麼傷害她女兒的是小孩兒。
又一聞也不信,“她說話清楚,條理清晰,怎麼會是精神病呢?怎麼會呢?”
當時老師告訴他,“精神病人並不等於智商障礙。判斷精神病人,最基本無非訪談和觀察,有些邏輯思維甚至強於正常人,他們可以通過我們診斷過程了解很多信息,偽裝自己,掩藏自己的病情,並琢磨一套說辭來解釋他的行為。這在精神病人圈兒,再尋常不過的了。”
又一聞還是不信,直到醫院裡小孩接連發生莫名其妙受傷事件,他終於信了。
方以柔被二區精神病院帶走,又一聞為保存她形象,沒有對任何人透露,只說她出了遠門。經過一段時間藥物治療,方以柔病情好轉,值得一提的是,與院內醫護關係處理的非常好,醫生對她品行讚不絕口。
又一聞滿心歡喜接她出院,卻被她扔來一紙離婚協議。
方以柔態度果決,一定要離婚,原因是不愛了,不想過了,過著沒勁了。
又一聞以為病沒治好,找到精神病院,院長親自跟他說明,方以柔已然痊癒。
回到家,他簽了字,不是因為與她一樣死心,是因為不想她受刺激病發。
離婚後,方以柔搬到一所大院兒,又一聞擔心她病情,也跟著搬過去,方以柔倒是無所謂,只不過對又一聞父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後來,方以柔應聘一家美容院,從美容開始做,美妝知識滲入身體,她找到商機,研製一款妝前乳,到處拉投資,十方美妝雛形慢慢顯現。
大院拆遷,所有人都搬走了,此時,方以柔事業已度過起步階段,走向穩定。
又一聞為她高興,覺得她徹底痊癒了。
沒過幾年,市里發生一起轟動全國的變態殺人案,兇手將十六名兒童殘忍殺害,肢解,注入樹脂,燒成琥珀。警方一點頭緒沒有,全國人民人心惶惶。
國內凡是有些名望的精神科醫生,心理科醫生紛紛出動,分析兇手精神狀況及人格,妄圖以此種方法推測兇手更多信息。
後來兇手沒再作案,徹底退出公眾視線,案件也在毫無進展情況下不了了之。
修戎此番出國,找到當年參與案件的老師,得知一個驚天秘密——當年兇手就是方以柔。礙於她精神病人的身份,以及當年破案手段不完全,並沒有她作案直接證據的原因,法院沒有對她進行判決,而是又扔給了精神病院。
方以柔智商極高,她確實有病,但她也確實可以讓人以為她沒有病。
所以,她再一次成功騙過院內所有醫護,被送出院。
接下來的幾年,她十分安分,直到又嵐成年,開始跳舞,並成立舞社,她坐不住了,開始打擊她,開始找她麻煩。
老師問她為什麼,她很聰明,說:“我不能讓她那麼耀眼,現代社會各種技術那麼發達,萬一被人知道我當年惡行,會連累她的。”
老師看她聲情並茂,沒有打斷她,但也知道,她這番話真假有待商榷。
畢竟曾經是一個殺害十六名兒童的高智商殺人犯。
方以柔雖然打擊又嵐,但沒有過激行為,使用的一些手段在競爭關係中,並不算過分,所以老師沒有將她視為病人看待,但也沒有放鬆懈怠。
之後又嵐出國,老師也因FBI邀請前往美國加州分局,修戎當時專業水平在同行已是出類拔萃,老師把手下幾個一直跟蹤的病人交給他,其中就有方以柔。
老師沒有告訴修戎,方以柔與兒童標本殺人案的關係,也在走前,抹掉方以柔在警局的檔案,以及這樁案件的記錄。修戎再次找到他,他才說明原因。
呂字圩:“那, 問清楚了嗎?”
修戎沒應聲,問清楚了, 只是,又衍生出新的問題。
呂字圩沒多問,反正方以柔這般硬骨頭是他啃不動的,本來也是要交給修戎, 那就不問他什麼打算了。如果是他專業領域內容,那說了他也不懂。
他沒多待, 給修戎打開門,就腳底抹油了。
修戎走進禁閉室,拉開空間內唯一一把椅子, 坐下。
方以柔沒回頭, 但說話了,“什麼時候叛我刑?”
修戎:“您可能要失望了, 有我開的精神病證明,您不用接受任何刑罰。”
方以柔轉過頭來,目不轉睛看著他。
修戎眼神聚攏成一個差別於平日的形狀,裝滿叵測,“為什麼?”
方以柔把頭轉回去, “我沒有殺人, 都是又嵐乾的。”
修戎終於確定, 這一切果然是方以柔設計的,連他都被算在她計劃里了。
他緩緩闔眼,闔上了眼角一絲苦澀。
尚有雜草在亂石下冒頭, 企盼一米陽光的饋贈,人又何必鑽進泥潭,拼命證明陰暗到底有多陰暗呢。方以柔自斷生路,也是斷了又嵐的希望。
刀口舔血、逆風執炬,修戎都不怕,他怕,又嵐的難過悉堆眼角。
方以柔緊一緊抱著雙腿的手臂,“又嵐不僅殺死了莊秦,據我所知,她還是當年兒童標本案件的真兇,哼!她以為她能瞞過我?沒人能躲過我的雙眼!”
修戎睜開眼,“那為什麼局裡沒有那樁案子記載,也沒有你的檔案?”
方以柔揚頜大笑,“都是又嵐搞的鬼!她想讓所有人都以為我是兇手!她想要陷害我!我不能坐以待斃!所以我必須得先發制人!”
修戎沒說話,育良的中心廣場,有一瞬,他覺得自己錯了,現在,他錯了。
方以柔的計劃始於接手UIN時,她主動挑釁,與又嵐矛盾升級,愈演愈烈,在公眾面前鬧的一發不可收拾。接著,他將莊秦殺害,嫁禍於又嵐。
事情敗露後,公眾結合兩人矛盾考慮,對方以柔栽贓陷害深信不疑,而她殺人理由也足夠,她確實拒絕過莊秦合作邀約,而莊秦也確實靠那個項目大把撈金。
又嵐被擇的乾乾淨淨,沒人因為她是方以柔親生女兒而對她產生一絲懷疑。
這就是方以柔的目的。她要將人心裡,那道以為母女斷骨連筋,永遠不可能真正鬧掰的思想,徹底粉碎。她要將自己罪行公告天下,而不讓又嵐受絲毫影響。
所謂罪行,就是當年一樁兒童器官標本案,涉及受害兒童十六人,皆死於方以柔的被害妄想,她一口咬定這些孩子嫉妒她女兒可愛乖巧,試圖殺死她,她為了防止他們傷害女兒,先下手為強的將他們殺害。
她被害妄想的成因是,生產過後,護士抱走孩子,一個小男孩兒突然冒出來,用腳把護士絆倒在地,當時護士沒抱緊孩子,幸虧又一聞在身側,接住了。
本來就有輕度產後抑鬱的方以柔,經此刺激,疑神疑鬼起來,開始還不明顯,又一聞只當她敏感,後來越來越嚴重,又一聞不得不考慮給她找個心理醫生,經人介紹,他找到修戎的老師,老師診斷後,給出結論:被害妄想,精神分裂症。
方以柔卻不認為自己有病,大鬧一場,一直在擺自己的道理,比如為什麼會以為別人會傷害她的女兒,為什麼傷害她女兒的是小孩兒。
又一聞也不信,“她說話清楚,條理清晰,怎麼會是精神病呢?怎麼會呢?”
當時老師告訴他,“精神病人並不等於智商障礙。判斷精神病人,最基本無非訪談和觀察,有些邏輯思維甚至強於正常人,他們可以通過我們診斷過程了解很多信息,偽裝自己,掩藏自己的病情,並琢磨一套說辭來解釋他的行為。這在精神病人圈兒,再尋常不過的了。”
又一聞還是不信,直到醫院裡小孩接連發生莫名其妙受傷事件,他終於信了。
方以柔被二區精神病院帶走,又一聞為保存她形象,沒有對任何人透露,只說她出了遠門。經過一段時間藥物治療,方以柔病情好轉,值得一提的是,與院內醫護關係處理的非常好,醫生對她品行讚不絕口。
又一聞滿心歡喜接她出院,卻被她扔來一紙離婚協議。
方以柔態度果決,一定要離婚,原因是不愛了,不想過了,過著沒勁了。
又一聞以為病沒治好,找到精神病院,院長親自跟他說明,方以柔已然痊癒。
回到家,他簽了字,不是因為與她一樣死心,是因為不想她受刺激病發。
離婚後,方以柔搬到一所大院兒,又一聞擔心她病情,也跟著搬過去,方以柔倒是無所謂,只不過對又一聞父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後來,方以柔應聘一家美容院,從美容開始做,美妝知識滲入身體,她找到商機,研製一款妝前乳,到處拉投資,十方美妝雛形慢慢顯現。
大院拆遷,所有人都搬走了,此時,方以柔事業已度過起步階段,走向穩定。
又一聞為她高興,覺得她徹底痊癒了。
沒過幾年,市里發生一起轟動全國的變態殺人案,兇手將十六名兒童殘忍殺害,肢解,注入樹脂,燒成琥珀。警方一點頭緒沒有,全國人民人心惶惶。
國內凡是有些名望的精神科醫生,心理科醫生紛紛出動,分析兇手精神狀況及人格,妄圖以此種方法推測兇手更多信息。
後來兇手沒再作案,徹底退出公眾視線,案件也在毫無進展情況下不了了之。
修戎此番出國,找到當年參與案件的老師,得知一個驚天秘密——當年兇手就是方以柔。礙於她精神病人的身份,以及當年破案手段不完全,並沒有她作案直接證據的原因,法院沒有對她進行判決,而是又扔給了精神病院。
方以柔智商極高,她確實有病,但她也確實可以讓人以為她沒有病。
所以,她再一次成功騙過院內所有醫護,被送出院。
接下來的幾年,她十分安分,直到又嵐成年,開始跳舞,並成立舞社,她坐不住了,開始打擊她,開始找她麻煩。
老師問她為什麼,她很聰明,說:“我不能讓她那麼耀眼,現代社會各種技術那麼發達,萬一被人知道我當年惡行,會連累她的。”
老師看她聲情並茂,沒有打斷她,但也知道,她這番話真假有待商榷。
畢竟曾經是一個殺害十六名兒童的高智商殺人犯。
方以柔雖然打擊又嵐,但沒有過激行為,使用的一些手段在競爭關係中,並不算過分,所以老師沒有將她視為病人看待,但也沒有放鬆懈怠。
之後又嵐出國,老師也因FBI邀請前往美國加州分局,修戎當時專業水平在同行已是出類拔萃,老師把手下幾個一直跟蹤的病人交給他,其中就有方以柔。
老師沒有告訴修戎,方以柔與兒童標本殺人案的關係,也在走前,抹掉方以柔在警局的檔案,以及這樁案件的記錄。修戎再次找到他,他才說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