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爺生得肥胖,肚子大如笆斗,連騎馬都很困難,甚至於傳說他低頭看不見自己的腳背。一般胖人都喜歡北方涼爽之地,可偏偏這位太子爺一直喜歡南京要多過北京,他在北平府鎮守的時候,三天兩頭得病,等回到南京當太子,反倒神清氣爽,百病全消了。永樂皇帝提起遷都北京之事,太子曾經出言勸阻,皇帝沖他一瞪眼,他才縮回頭去不敢再講話。

  不敢講話是不敢講話,但料想太子心中仍然不希望北遷。況且此時北京已經不再是自己的老窩了,永樂二年,皇帝派趙王朱高燧常居北京,行部大小事務都得先請示這位王爺,然後施行。太子爺因此免不了會想:“您真要遷都北京,何不先派我回去管理呢,而要派高燧。會不會遷都之日,就是我被廢黜,高燧榮登太子寶座之時?!”

  除了朱高燨是側室所生,身份較低,肯定沒資格問鼎皇權以外,永樂皇帝剩下三個兒子見天明爭暗鬥,太子幾度處於被廢的邊緣,這在朝內朝外都不是什麼新聞。因此太子是肯定不希望遷都北京的,漢王朱高煦不好說,趙王朱高燧則定然希望遷都。

  種種線索,全都指向太子,而如果真是太子派遣牛祿來破壞北京城的水文,陰謀阻止遷都,那確實誰都不敢再深入調查此事。誰要是把這件事捅到皇帝耳中,卻萬一扳不倒太子,必受嫉恨,他日太子登基為君,說不定“誅十族”的慘劇還會重演。即便扳倒了太子也未必就有好果子吃,漢王、趙王心裡一邊喝彩,一邊肯定也在敲鼓:“這人不是我派去的,那就一定是對方派去對付太子的,要小心他下一步來對付我。”不管誰上位,都會先想著把這個膽大的隱患先捏掉最為保險。

  這就好象是個深不見底的泥潭,裡面不光有君臣大義,還加上一層父子親情,君臣名分好破,父子關係不能壞,別說姚廣孝、袁柳莊,就算是皇后娘娘,大概也不敢真把牛祿的陰謀調查到底。

  三個人想到這裡,互相對望,都是好一陣後怕。王遠華最先反應過來,朝袁忠徹一拱手:“多承令尊指點。”劉鑒苦笑著問:“該怎麼向宋尚書回復才好?”袁忠徹回答說:“他也不是糊塗人,就把家父所說的直言相告,他自然不會再問了。”

  說話間,老軍劃著名小船回來,招呼三位老爺上船。這一路上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沒有人再說話。等上了岸,王遠華作揖告退:“我得先去北新橋,把鐵鏈鎖水之事辦妥……”說到這裡,他嘴角略略一牽:“然後便回去寫待罪的摺子,靜等京城行文鎖拿吧。”

  劉鑒用摺扇一拍胸脯:“天雷劈了大鐘,都是那牛祿的陰謀,王兄您有什麼罪?小弟也寫一道奏摺,為您辯冤就是。”袁忠徹冷笑著斜他一眼:“你寫什麼?寫給誰?既然已知此事深不可測,你劉鏡如要不想死,還是少插手為妙。”說著望向王遠華:“我回去京城,請家父出面向姚少師求情,定能救下王兄的牢獄之災。”

  王遠華輕輕搖了搖頭:“令尊和姚少師……唉,罷了,但求心安,何懼天命?”又一抱拳,轉身便走。

  劉鑒剛才一時衝動,說要幫忙王遠華寫辯冤的摺子,可隨即想到自己人微言輕,寫了也沒人理,說不定還會招來禍患,袁忠徹的話雖然很不客氣,終究是為自己安危著想,這才出言提醒。兩人雖然一直不大對付,這些天卻一起調查牛祿的陰謀,接觸多了,難免產生些同袍之情。劉鑒不是不識好歹的人,當下朝袁忠徹一鞠躬:“多謝了。”

  袁忠徹冷冷地望著他,隨即淡淡地回了一禮。

  十三娘對劉鑒說:“既然此間事了,妾也應該收拾一下,回京城去了。”領著瑞秋直接回了鎮水觀音庵。劉鑒帶著捧燈,和袁忠徹一起回到宋府,聽說宋禮已經前往工曹,就又匆匆趕去。到了工曹衙門一看,原來宋禮找來一個景教僧當通譯,正在審問那個被擒的番僧呢。

  前因後果跟劉鑒他們猜測的也差不多。這名番僧供稱來自於西方一個叫“騾馬”的地方,宋禮當場一拍桌子:“胡說,安有都市以畜牲為名的?”那景教僧倒是中國通,大著膽子回答:“大人,豈不聞中華也有龍泉、虎林、鹿港、鷹潭、狼山、鶴崗,等等之類的地名麼?”宋禮瞪他一眼:“或泉或林,後面總有個標示地名的字呀。”景教僧陪著笑:“如此,是小僧翻譯差了,此人的家鄉乃是騾馬‘城’。”

  宋禮“哼”了一聲,不再說話,由得通譯繼續詢問番僧。原來那番僧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傳教,先去了南京,禮部官員誤以為他是景教僧,想著南京沒有景教寺,北京倒有幾座,就把他轟來了北京。這番僧進了北京城,一看幾座寺廟裡全是“異端邪宗”,不敢寄居,到處亂躥,三不知就和骰子店安老闆結識了,安老闆還請他來主持自己的婚禮,他也就在婚禮上認識了那個牛祿。牛祿也不知道哪裡學的,他倒懂得幾句番話,假裝好心,接番僧到自己北新橋的家中合住。

  前兩天,牛祿突然說起北京城中有些妖物,只有移出城外,才能拯救一城的生靈。那番僧古道熱腸加上無知者無畏,一拍胸脯,答應幫忙。於是兩人就私上了萬歲山,牛祿盜走沈萬三的屍首,番僧以他教內相傳的鎮邪之法,用銀十字架暫時壓住了那些附有方氏怨魂的御瓦。可他們下山的時候卻不慎被守軍發現,牛祿就叫番僧先把屍首裝了棺材運出城去,到黑山谷里他們預先定好的地點等待,他自有脫身之計。他還告訴番僧,第二天一早會有個小童帶著最後一件妖物出城,如果到時候自己人還不到,就讓番僧先去接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