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不多時,一行三人就來到了太液池的北岸――他們身法極快,直闖皇城工地,守衛的兵丁竟然來不及攔阻。來到太液池畔,十三娘倒吸一口涼氣,放下了捧燈。捧燈定睛一瞧,只見原本波光粼粼、水平如鏡的太液池,此刻水位下降,並且捲起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漩渦,好象水底下有一群怪魚正在拼命吸水似的。
可是雖說太液池水位下降,眼看著也不象可以涉渡過去的樣子。捧燈提醒說:“咱得繞到湖東去,宋老爺說那兒有船屋。”十三娘搖了搖頭:“不用。”彎腰揀起地上一段枯枝朝水中擲去,隨即左手一托捧燈的腋下,飛身而起就落到了枯枝上。
捧燈嚇得閉起了眼睛,不敢朝下看,心裡還在想:“聽說當年達摩老祖一葦渡江,爺還說那是瞎編的,現而今駱小姐一枝渡湖――達摩老祖當然比駱小姐厲害,這兒能一枝渡湖,他老人家當然就能一葦渡江了……”
正想著呢,突然腳下一實,睜開眼睛再看,卻不知怎麼的已經來到了瓊華島上。轉頭左右一踅摸,原來瑞秋也早渡過來了,兩人目光不經意地撞上,瑞秋一瞪眼,又是一聲冷哼,嚇得捧燈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這瓊華島是個人工小山包,本是由挖掘太液池的淤泥堆積而成,島東和島南都有橋樑通著陸地,不過這時候已經破損不堪,難以行人了,所以宋禮才會提醒劉鑒他們,島東北對岸有個船屋。島上原本蓋滿了元代的皇家宮闕,此時也大多毀棄,光剩下殘垣斷壁和滿地的碎石頭,一眼望過去,樹遮牆蔽,看不清哪裡有人。
十三娘一放下捧燈,立刻就快步朝山頂跑去。捧燈和瑞秋在後跟隨,才跑了兩步,突然眼前騰起一股霧氣,隨即“呼”的一聲,飛沙走石,幾乎颳得三個人睜不開眼睛來。就聽十三娘的聲音喊:“妖人布了陣法,你們小心!”
如果沒聽過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大概捧燈會答應一聲,然後硬著頭皮硬往裡闖吧,但他此刻心裡卻想:“天知道這是什麼陣,說小心,我可該怎么小心?”十三娘掛念著劉鑒的安危,關照瑞秋說:“你看著點捧燈,我先去了。”
捧燈心說:“別呀,您把我和這丫頭單獨留下,她還不要了我的小命兒?!”正想著,突然胳臂上被個硬物重重地敲了一記,就聽瑞秋“哼”了一聲說:“後退三步,站穩了,別亂動!”
捧燈估計瑞秋是拿劍鞘敲的自己胳臂,心說:“你又不是大丈夫,還真一言九鼎,說不碰我就不碰我……”不敢違抗,乖乖地後退了三步。這三步不退則已,一退之下,突然眼前霧氣消散,重放光明,而怪風也瞬間就停止了。
他瞪大了眼睛朝前望,看不見十三娘和瑞秋的身影。按道理不識陣法就不該亂闖,可這小書童莽撞慣了的,加上擔心主人的安危――“此陣看來頗為兇險,未知尊主能識破否?”他站了沒半柱香的時間,實在忍不住了,大著膽子又朝前邁了兩步。
“呼~~”一陣大風迎面刮來,颳得捧燈原地轉了半個圈,打個趔趄,差點摔倒。就這麼一轉,等風過去,他早就分辨不清東西南北了,想要往陣外退,可是連退六七步,眼前還是迷迷濛濛的霧氣濃郁。
小書童心裡著慌,不敢再退,低著頭繼續朝前亂闖。跑了幾步,差點撞到一堵殘牆,他心說“有門兒”,手腳並用,爬上了牆頭。這再左右一望,就見霧氣重重,繚繞流動,隱約的到處都是大石頭堆,把四面八方都給堵住了,想要下牆找條路走,卻根本就找不到。
捧燈不驚反喜,一拍巴掌:“我知道了,這是諸葛亮的八陣圖!”這幾年南京風行一本平話,名叫《三國志通俗演義》,劉鑒買了一部,捧燈偶爾翻到,愛不釋手,看得是痛快淋漓。他還時常問劉鑒:“尊主,未審先公劉大人與那諸葛孔明強弱高下如何?”劉鑒不理,他卻還要追問:“既雲先公劉大人數術一時無兩,何不為周瑜借來東風,反教諸葛孔明專美於前,何也?”
當時就挨了劉鑒好大一個暴栗,一方面要他好好說話,另方面嘲笑說:“你還真把說部當真事兒了,那風真是可以借得來的麼?”
捧燈在劉鑒那裡問不出子丑寅卯來,只好自己悶頭讀書,反覆看了好多遍,很多情節都熟極而流了。此刻身處瓊華島上的陣法之中,《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八陣圖石伏陸遜”一節突然就泛上了心頭:
“陸遜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但見怪石嵯峨,槎枒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遜大驚曰:‘吾中諸葛之計也!’急欲回時,無路可出……”
心裡在背,嘴裡自然而然地就喊了出來:“吾中諸葛之計也!”不知道主人和王遠華、袁忠徹是什麼級別的軍師,能不能比陸遜強,破得了這“牛葛亮”的八陣圖,反正小書童知道自己是破不了的。當年陸遜被困,有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來救他,不知道今天誰能來救自己?當下連曹操在華容道講過的話都給急出來了:“吾命休矣!”
誰想到話才出口,殘牆後面突然有人高聲詢問:“將軍欲出此陣乎?”
可是雖說太液池水位下降,眼看著也不象可以涉渡過去的樣子。捧燈提醒說:“咱得繞到湖東去,宋老爺說那兒有船屋。”十三娘搖了搖頭:“不用。”彎腰揀起地上一段枯枝朝水中擲去,隨即左手一托捧燈的腋下,飛身而起就落到了枯枝上。
捧燈嚇得閉起了眼睛,不敢朝下看,心裡還在想:“聽說當年達摩老祖一葦渡江,爺還說那是瞎編的,現而今駱小姐一枝渡湖――達摩老祖當然比駱小姐厲害,這兒能一枝渡湖,他老人家當然就能一葦渡江了……”
正想著呢,突然腳下一實,睜開眼睛再看,卻不知怎麼的已經來到了瓊華島上。轉頭左右一踅摸,原來瑞秋也早渡過來了,兩人目光不經意地撞上,瑞秋一瞪眼,又是一聲冷哼,嚇得捧燈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這瓊華島是個人工小山包,本是由挖掘太液池的淤泥堆積而成,島東和島南都有橋樑通著陸地,不過這時候已經破損不堪,難以行人了,所以宋禮才會提醒劉鑒他們,島東北對岸有個船屋。島上原本蓋滿了元代的皇家宮闕,此時也大多毀棄,光剩下殘垣斷壁和滿地的碎石頭,一眼望過去,樹遮牆蔽,看不清哪裡有人。
十三娘一放下捧燈,立刻就快步朝山頂跑去。捧燈和瑞秋在後跟隨,才跑了兩步,突然眼前騰起一股霧氣,隨即“呼”的一聲,飛沙走石,幾乎颳得三個人睜不開眼睛來。就聽十三娘的聲音喊:“妖人布了陣法,你們小心!”
如果沒聽過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大概捧燈會答應一聲,然後硬著頭皮硬往裡闖吧,但他此刻心裡卻想:“天知道這是什麼陣,說小心,我可該怎么小心?”十三娘掛念著劉鑒的安危,關照瑞秋說:“你看著點捧燈,我先去了。”
捧燈心說:“別呀,您把我和這丫頭單獨留下,她還不要了我的小命兒?!”正想著,突然胳臂上被個硬物重重地敲了一記,就聽瑞秋“哼”了一聲說:“後退三步,站穩了,別亂動!”
捧燈估計瑞秋是拿劍鞘敲的自己胳臂,心說:“你又不是大丈夫,還真一言九鼎,說不碰我就不碰我……”不敢違抗,乖乖地後退了三步。這三步不退則已,一退之下,突然眼前霧氣消散,重放光明,而怪風也瞬間就停止了。
他瞪大了眼睛朝前望,看不見十三娘和瑞秋的身影。按道理不識陣法就不該亂闖,可這小書童莽撞慣了的,加上擔心主人的安危――“此陣看來頗為兇險,未知尊主能識破否?”他站了沒半柱香的時間,實在忍不住了,大著膽子又朝前邁了兩步。
“呼~~”一陣大風迎面刮來,颳得捧燈原地轉了半個圈,打個趔趄,差點摔倒。就這麼一轉,等風過去,他早就分辨不清東西南北了,想要往陣外退,可是連退六七步,眼前還是迷迷濛濛的霧氣濃郁。
小書童心裡著慌,不敢再退,低著頭繼續朝前亂闖。跑了幾步,差點撞到一堵殘牆,他心說“有門兒”,手腳並用,爬上了牆頭。這再左右一望,就見霧氣重重,繚繞流動,隱約的到處都是大石頭堆,把四面八方都給堵住了,想要下牆找條路走,卻根本就找不到。
捧燈不驚反喜,一拍巴掌:“我知道了,這是諸葛亮的八陣圖!”這幾年南京風行一本平話,名叫《三國志通俗演義》,劉鑒買了一部,捧燈偶爾翻到,愛不釋手,看得是痛快淋漓。他還時常問劉鑒:“尊主,未審先公劉大人與那諸葛孔明強弱高下如何?”劉鑒不理,他卻還要追問:“既雲先公劉大人數術一時無兩,何不為周瑜借來東風,反教諸葛孔明專美於前,何也?”
當時就挨了劉鑒好大一個暴栗,一方面要他好好說話,另方面嘲笑說:“你還真把說部當真事兒了,那風真是可以借得來的麼?”
捧燈在劉鑒那裡問不出子丑寅卯來,只好自己悶頭讀書,反覆看了好多遍,很多情節都熟極而流了。此刻身處瓊華島上的陣法之中,《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八陣圖石伏陸遜”一節突然就泛上了心頭:
“陸遜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但見怪石嵯峨,槎枒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遜大驚曰:‘吾中諸葛之計也!’急欲回時,無路可出……”
心裡在背,嘴裡自然而然地就喊了出來:“吾中諸葛之計也!”不知道主人和王遠華、袁忠徹是什麼級別的軍師,能不能比陸遜強,破得了這“牛葛亮”的八陣圖,反正小書童知道自己是破不了的。當年陸遜被困,有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來救他,不知道今天誰能來救自己?當下連曹操在華容道講過的話都給急出來了:“吾命休矣!”
誰想到話才出口,殘牆後面突然有人高聲詢問:“將軍欲出此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