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馨兒有這塊金字招牌,就算一輩子不嫁,方言京城,也會是第一流的才女。

  “馨兒小姐,芙小姐,晚膳好了,安夫人和少夫人讓我來叫你們。”

  白馨兒回頭,看見陳夫人,和芙姐兒一起上前行禮:“有勞夫人了。”

  陳夫人和藹道:“別客氣,就當自己家裡一樣。”

  三人去了飯廳,菜已經擺上桌。

  小廚房的廚娘是林致遠花大價錢請來的,家常菜做得極好。

  今日這頓家宴,四冷碟六熱菜外加一甜一咸兩道羹湯,滿滿擺了一桌子。

  陳夫人站著布菜,被安夫人按著坐下,她指著白曉兒道:“曉兒輩分小,論理該她伺候。”

  白曉兒起身道是,陳夫人急了:“使不得,少夫人剛懷了身孕,哪裡能幹這些。”

  “那就一起坐下來吃吧,咱們家裡也沒有這個規矩。都是一家子,不在乎這些虛禮。”

  安夫人說得大家都笑了。

  這頓飯吃得賓主盡歡,安夫人和陳夫人不住給白曉兒夾菜,白曉兒胃口大開,盡數吃完了,連白馨兒也咋舌。

  吃過飯,安夫人起身告辭,陳夫人道:“我們府上熱孝,不好多留你們,得空了請再來。曉兒我會當親女兒一般照顧,夫人請放心。”

  “我有何不放心的?只是馨兒這丫頭許久沒見姐姐了。”

  “馨兒小姐的屋子我領人收拾好了,她是少夫人的妹妹,沒這些講究,且在這裡住幾天,陪少夫人說說話也是好的。”

  就這樣,白馨兒被留在侯府,芙姐兒眼巴巴看著白馨兒,頗有些不舍。經安夫人勸解,才懨懨地跟著母親走了

  白曉兒握著白馨兒的手,細細端詳她秀麗的眉眼:“馨兒,自來京城我都沒有好好陪你,我這個姐姐委實不稱職。”

  白馨兒聲音有些低,帶著少女的柔婉:“姐姐別自責,老師曾和我說過,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姐姐若不能在京城站穩腳跟,屆時我們都會遭殃。

  我們二人,姐姐才是辛苦的那個。我是姐姐的負擔,一直享受著庇護,卻不能分擔一二。姐姐,你等我,等我大了,你就不用這樣辛苦了。”

  白馨兒如此懂事,白曉兒忍不住心疼。

  “馨兒,你記住,你從來都不是我的負擔,你是我的妹妹,血濃於水的親人。”

  白馨兒笑著點頭,又問白曉兒:“姐姐是不是想我和你一起去蜀國?我聽安夫人說,姐夫是那位寧王殿下的兒子,這應該是真的吧?”

  白曉兒訝然。

  原來馨兒已經知道了。

  之前沒告訴她,就是想找機會與她細說,如此一來,倒省去了解釋。

  “是真的。再過幾月,等胎相穩固,我會和林致遠一起離開。你是我唯一的妹妹,我不放心你一個人。安府再好,也不是你的家,姑娘家沒有至親的照拂,終究不妥。”

  白曉兒殷切看著妹妹:“馨兒,你願意和姐姐一起走嗎?”

  她的眼神帶著期盼,灼得白馨兒心裡發痛。

  她咬著粉嫩的唇,垂下腦袋,聲音低低的:“姐姐,我若去了蜀國,白家就斷了根。爹爹和娘親都在天上看著,我必須留下。”

  白曉兒眼神一暗:“馨兒,爹娘只希望你好好的。有句話叫埋骨何須桑梓地,只要我們姐妹能互相照拂,爹娘在天之靈才能安息。”

  白馨兒為難極了。

  姐姐說的其實是對的,她也不放心姐姐一個人。

  但她現在真的不能走。

  “姐姐的意思我懂。但我還想跟著師父讀書,師父……也離不開我。你就讓我留下吧。”

  白曉兒料到白馨兒會猶豫,但未曾想過她會這樣決絕。

  看著眼前明麗嬌柔的少女,她心中說不清什麼滋味:馨兒已經大了,而且心性堅定,我這個姐姐如今根本左右不了她。不如放她去吧。

  “姐姐放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等我學成,一定會去蜀國看你和小外甥。”

  “馨兒,要留下可以。但要答應我一件事。”白曉兒突然道。

  “什麼事?”

  “走之前,我要定下你的婚事。”

  白馨兒在侯府一連住了幾日,白曉兒動用了所有的關係網,甚至讓林致遠求到太后跟前,只為在兩個月內給白馨兒找一門如意親事。

  陳夫人知曉此事,心中熱了起來。

  白馨兒這孩子生的好,又有才學,如果給她做兒媳婦,那該多好。

  況且他的阿槿今非昔比,將來是要繼承侯府的,娶她也不算辱沒了。

  母女倆一商量,就和白曉兒提了這件事。

  白曉兒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只告訴她:“我可以替你說和,但最後還是要父親來定。他說馨兒的夫婿,才學定要壓過馨兒。你可以讓阿槿寫篇文章拿過去,探探父親的意思。”

  陳夫人連夜逼著林玉槿趕出了一篇文章,安佑棠瞧了,搖頭道:“這個年紀算不錯了,但比起馨兒還是差了一截。”

  言下之意,林玉槿不賴,但還是配不上白馨兒。

  陳夫人知曉安佑棠的名聲,心下也不惱,只感嘆有緣無分,只更加鞭策林玉槿努力。

  林致遠知曉此事,笑話白曉兒:“之前捨不得馨兒早嫁,如今又逼著她定親。依我看,應當緩一緩。或許蜀國有更好的選擇。”

  白曉兒橫他一眼:“馨兒才不會嫁去蜀國。你還是幫我多相看相看,只要人品好,家裡差些也無妨,我的一品居將來是留給她的,這輩子花用也盡夠了。”

  林致遠摸著下巴笑:“曉曉真大方,價值千金的酒樓說送便送。不如我放出風去,保證明日安府的門要被媒婆踏破。”

  白曉兒佯怒:“林致遠,要是這件事不解決,我就不去蜀國。你自己看著辦。”

  林致遠沒骨氣地投降,:“好了彆氣了,方才逗你呢。其實馨兒自己已經瞧中了,只是不知那邊是什麼意思。”

  聽聞這話,白曉兒愣住:“你是說,馨兒有了意中人?那人是誰?”

  林致遠挑了挑眉:“張揚。”

  “是他?”

  白曉兒更驚奇了:“馨兒整日足不出戶,是怎麼認得他的?”

  說起張揚,京都百姓無人不曉。

  張揚是大夏開國大臣魏國公的長房嫡孫,襁褓中父母雙亡,又被祖父不喜,一直在外祖家寄養,直至十二歲,才回到國公府。

  這位張公子的外祖是位教書先生,聲名不顯,也未曾出仕,但張揚卻天資聰穎,小小年紀作得一手錦繡文章,被人稱作“神童”。

  後來國公爺生了場重病,念起長子,這才將張揚接回。

  就在大家都以為張揚會被國公府這些人吃得連渣都不剩時,國公府的幾位老爺公子接連出事,不是作惡事發,就是被國公爺厭棄。

  最後偌大國公府能襲爵的只剩張揚一人。這其中的緣故,旁人不懂,白曉兒實在是太了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