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曉曉,我們的孩子一定要長得像你。我喜歡你的眼睛,明澈又安靜,你每次看我的時候,簡直要看進我的心裡。”
他開始像個嘮叨的婦人,喋喋不休地幻想自己孩子的未來,簡直將白曉兒驚呆。
她未曾想過,少年老成的林致遠也有如此孩子氣的一面,傻得,有些可愛。
少年精美的側顏在燈下譎艷至極,只是曾經的冷峭變成了溫柔。
她不禁想:他自己還是個孩子,如今卻要做父親了。
會不會……太早了些?
“林致遠,我困了,明天再說吧。”
困意來襲,她忍不住打斷他。
林致遠這才驚覺自己失態,他熄了燈,扶白曉兒躺下,自己側著身子躺在一旁。
手掌罩上她平坦的小腹,那裡是他和她的孩子。
“林致遠,你不睡嗎?”
“睡吧,我不說話,我想看著你。”
白曉兒閉上眼,很快陷入熟睡。
林致遠在她柔嫩的面頰上印上一吻,用低得近乎聽不出的聲音說:“曉曉,我愛你。”
翌日清晨,白曉兒有了身孕的消息分別傳往太后宮中和安府。
太后喜極而泣,給女兒上了一炷香。
安夫人更是高興,在庫房裡忙活了一上午,找了好些好東西出來。
“徐嬤嬤,我原先怕她和我一樣,會子嗣艱難,常常想著睡不好覺。沒想到嫁過去幾個月她就有了,這是天大的好事。”
徐嬤嬤笑得一團喜氣:“大小姐看著就是有福氣的,肚子裡這胎肯定是兒子。夫人等著抱外孫吧。”
徐嬤嬤的話說到安夫人心裡去了。
她笑著道:“如今老夫人不在,陳夫人算不上正經婆婆。曉兒的孩子將來還是要我幫忙。”
說罷,趕緊讓徐嬤嬤準備馬車,她帶上芙姐兒和白馨兒,一起去侯府拜訪。
陳夫人見安夫人帶著兩個小姑娘,拉了一車的補品來,很是驚奇:“夫人這是……”
“曉兒有了身孕,這是給她補身子的。”
陳夫人這才知道白曉兒有了身孕。
她十分高興:“我剛從靈堂回來,還不知曉這件事,不知宮裡太后那邊報喜了沒?”
安夫人道:“應該是說了。你不知道,阿遠那孩子樂得和什麼一樣,說要向皇上告假一個月,在家陪曉兒安胎。
我說他太緊張了,女人家哪有不懷孩子的,有我們幾個照顧盡夠了。”
陳夫人聞言很是高興。
安夫人話里話外都是“我們”,這是將自己當成正經親家處的意思。
“夫人說的是,有我們在,保證能把他們娘倆養得白白胖胖。老夫人在的時候,日夜盼著少夫人的肚子,如今剛一走,就有了。這是老夫人在保佑呢。少夫人這胎必定是兒子。”
安夫人深以為然:“是這個道理,和我想到一處去了。”
安夫人趁著陳夫人在,就與她一道,將帶來的東西羅列了一遍,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用的,什麼用法,清清楚楚列了單子。
陳夫人絲毫不敢怠慢,喚來林沁宛,讓她在一旁聽著。
林沁宛聽聞自己要當姑姑了,臉上的笑容也沒停。
見陳氏母女這樣喜歡白曉兒,安夫人的心稍稍放下。
她身在安府,即便周全,許多事情也是鞭長莫及,有她們母女二人照料,應當是穩妥的。
待她們去到白曉兒的屋子,白曉兒午睡剛起。
她穿著銀紅色的繁繡對襟衣裙,衣襟和裙擺用銀線繡了梅花,精美異常。
青綢般的烏髮用瑪瑙簪子松松挽起,露出修長白嫩的頸脖,愈加顯得她肌膚如玉,光彩照人。
“阿遠說你昨晚上吐得厲害,現下吃得下東西麼?”安夫人緊張地問。
女兒還是太瘦了些。懷了身孕的女子要吃得胖胖的,孩子才康健。
白曉兒笑了:“他大驚小怪,哪有那麼嚴重?我還打算這幾日去一品居看看,這個月蜀國分店的帳送了來,京都這邊上個月的帳還沒攏。想想我就頭痛。”
安夫人斥道:“胡說,這幾個哪裡都不能去,過了頭三個月再說。”
陳夫人也勸:“如今一品居的事交給大少爺就是,少夫人安心養胎是正經。夫人今日帶了血燕過來,我去給你燉一盅,你陪夫人說說話。”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料想安夫人和白曉兒有話說,陳夫人出門時順便帶走兩個小姑娘,讓丫鬟陪她們在院子裡玩鞦韆。
待門關上,安夫人對白曉兒說起陳夫人:“倒是個剔透人兒,有她在侯府,我也放心幾分。”
白曉兒笑了:“娘是不是有話和我講?”
“曉曉,你如今有了身孕,不能長途跋涉。阿遠……暫時不去蜀國了吧?”
白曉兒道:“他不想走,大夏是他的根基,棄了可惜,但祖母臨走時叮囑他認祖歸宗。”
安夫人嘆道:“老夫人想得深遠。他終究不是侯爺的骨肉,蜀國雖不如大夏,可皇室血統不容外流。況且寧王膝下沒有子女,無論怎樣,阿遠遲早要回去。”
想起這個,白曉兒亦犯愁。
“娘說的對,我們終究要回蜀國。如果胎相穩固,可能過了頭三月就要啟程。至於馨兒,我想讓她和我一起去。”
安夫人嘆氣:“你只馨兒一個妹妹,按理該跟你去,但你父親恐怕捨不得。
馨兒這孩子,讀書極用心,你父親愛得不行,還想讓她進宮教公主們讀書。曉兒,馨兒畢竟是大夏人,蜀國是異鄉,我覺得她不一定會同意。”
安夫人說的不錯。
白馨兒自幼主意大,又讀了兩年書,心志非一般女子可比。她一直想為白家支撐門戶,讓她離開故土,難度可想而知。
她想了想說道:“待我和她說過再定。無論如何,離得太遠,我總是不放心。”
院中芙姐兒簡直玩瘋了,滿頭都是汗,她不住催促白馨兒將鞦韆盪得再高一些。
白馨兒讓丫鬟停下,勸她道:“這是威遠侯府,不比家裡,你若是摔了,一則丟父母顏面,二則讓姐姐不好做人。你要想玩,我們回去關起門來玩,豈不更好。”
芙姐兒聽了,果然安靜下來。
這一幕被路過的陳夫人瞧見,她低聲對丫鬟道:“秋雨,少夫人的這個妹妹不簡單,這樣小就懂得道理,聽說才學也極好,將來不知哪個有福的能娶了去。”
丫鬟道:“她由安夫人親自教養,又是安大學士的弟子,姐夫還是狀元,將來定會要配給才子。”
想起白馨兒出身還不如自己,丫鬟語氣有些酸。
陳夫人看她一眼,心中嘆息。
秋雨眼皮子淺,凡事只看表象。
白馨兒若是一味依靠姐姐,怎麼可能得到安大學士的喜愛。那位大人脾氣剛正,眼光極高,挑弟子何止萬里挑一。
他開始像個嘮叨的婦人,喋喋不休地幻想自己孩子的未來,簡直將白曉兒驚呆。
她未曾想過,少年老成的林致遠也有如此孩子氣的一面,傻得,有些可愛。
少年精美的側顏在燈下譎艷至極,只是曾經的冷峭變成了溫柔。
她不禁想:他自己還是個孩子,如今卻要做父親了。
會不會……太早了些?
“林致遠,我困了,明天再說吧。”
困意來襲,她忍不住打斷他。
林致遠這才驚覺自己失態,他熄了燈,扶白曉兒躺下,自己側著身子躺在一旁。
手掌罩上她平坦的小腹,那裡是他和她的孩子。
“林致遠,你不睡嗎?”
“睡吧,我不說話,我想看著你。”
白曉兒閉上眼,很快陷入熟睡。
林致遠在她柔嫩的面頰上印上一吻,用低得近乎聽不出的聲音說:“曉曉,我愛你。”
翌日清晨,白曉兒有了身孕的消息分別傳往太后宮中和安府。
太后喜極而泣,給女兒上了一炷香。
安夫人更是高興,在庫房裡忙活了一上午,找了好些好東西出來。
“徐嬤嬤,我原先怕她和我一樣,會子嗣艱難,常常想著睡不好覺。沒想到嫁過去幾個月她就有了,這是天大的好事。”
徐嬤嬤笑得一團喜氣:“大小姐看著就是有福氣的,肚子裡這胎肯定是兒子。夫人等著抱外孫吧。”
徐嬤嬤的話說到安夫人心裡去了。
她笑著道:“如今老夫人不在,陳夫人算不上正經婆婆。曉兒的孩子將來還是要我幫忙。”
說罷,趕緊讓徐嬤嬤準備馬車,她帶上芙姐兒和白馨兒,一起去侯府拜訪。
陳夫人見安夫人帶著兩個小姑娘,拉了一車的補品來,很是驚奇:“夫人這是……”
“曉兒有了身孕,這是給她補身子的。”
陳夫人這才知道白曉兒有了身孕。
她十分高興:“我剛從靈堂回來,還不知曉這件事,不知宮裡太后那邊報喜了沒?”
安夫人道:“應該是說了。你不知道,阿遠那孩子樂得和什麼一樣,說要向皇上告假一個月,在家陪曉兒安胎。
我說他太緊張了,女人家哪有不懷孩子的,有我們幾個照顧盡夠了。”
陳夫人聞言很是高興。
安夫人話里話外都是“我們”,這是將自己當成正經親家處的意思。
“夫人說的是,有我們在,保證能把他們娘倆養得白白胖胖。老夫人在的時候,日夜盼著少夫人的肚子,如今剛一走,就有了。這是老夫人在保佑呢。少夫人這胎必定是兒子。”
安夫人深以為然:“是這個道理,和我想到一處去了。”
安夫人趁著陳夫人在,就與她一道,將帶來的東西羅列了一遍,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用的,什麼用法,清清楚楚列了單子。
陳夫人絲毫不敢怠慢,喚來林沁宛,讓她在一旁聽著。
林沁宛聽聞自己要當姑姑了,臉上的笑容也沒停。
見陳氏母女這樣喜歡白曉兒,安夫人的心稍稍放下。
她身在安府,即便周全,許多事情也是鞭長莫及,有她們母女二人照料,應當是穩妥的。
待她們去到白曉兒的屋子,白曉兒午睡剛起。
她穿著銀紅色的繁繡對襟衣裙,衣襟和裙擺用銀線繡了梅花,精美異常。
青綢般的烏髮用瑪瑙簪子松松挽起,露出修長白嫩的頸脖,愈加顯得她肌膚如玉,光彩照人。
“阿遠說你昨晚上吐得厲害,現下吃得下東西麼?”安夫人緊張地問。
女兒還是太瘦了些。懷了身孕的女子要吃得胖胖的,孩子才康健。
白曉兒笑了:“他大驚小怪,哪有那麼嚴重?我還打算這幾日去一品居看看,這個月蜀國分店的帳送了來,京都這邊上個月的帳還沒攏。想想我就頭痛。”
安夫人斥道:“胡說,這幾個哪裡都不能去,過了頭三個月再說。”
陳夫人也勸:“如今一品居的事交給大少爺就是,少夫人安心養胎是正經。夫人今日帶了血燕過來,我去給你燉一盅,你陪夫人說說話。”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料想安夫人和白曉兒有話說,陳夫人出門時順便帶走兩個小姑娘,讓丫鬟陪她們在院子裡玩鞦韆。
待門關上,安夫人對白曉兒說起陳夫人:“倒是個剔透人兒,有她在侯府,我也放心幾分。”
白曉兒笑了:“娘是不是有話和我講?”
“曉曉,你如今有了身孕,不能長途跋涉。阿遠……暫時不去蜀國了吧?”
白曉兒道:“他不想走,大夏是他的根基,棄了可惜,但祖母臨走時叮囑他認祖歸宗。”
安夫人嘆道:“老夫人想得深遠。他終究不是侯爺的骨肉,蜀國雖不如大夏,可皇室血統不容外流。況且寧王膝下沒有子女,無論怎樣,阿遠遲早要回去。”
想起這個,白曉兒亦犯愁。
“娘說的對,我們終究要回蜀國。如果胎相穩固,可能過了頭三月就要啟程。至於馨兒,我想讓她和我一起去。”
安夫人嘆氣:“你只馨兒一個妹妹,按理該跟你去,但你父親恐怕捨不得。
馨兒這孩子,讀書極用心,你父親愛得不行,還想讓她進宮教公主們讀書。曉兒,馨兒畢竟是大夏人,蜀國是異鄉,我覺得她不一定會同意。”
安夫人說的不錯。
白馨兒自幼主意大,又讀了兩年書,心志非一般女子可比。她一直想為白家支撐門戶,讓她離開故土,難度可想而知。
她想了想說道:“待我和她說過再定。無論如何,離得太遠,我總是不放心。”
院中芙姐兒簡直玩瘋了,滿頭都是汗,她不住催促白馨兒將鞦韆盪得再高一些。
白馨兒讓丫鬟停下,勸她道:“這是威遠侯府,不比家裡,你若是摔了,一則丟父母顏面,二則讓姐姐不好做人。你要想玩,我們回去關起門來玩,豈不更好。”
芙姐兒聽了,果然安靜下來。
這一幕被路過的陳夫人瞧見,她低聲對丫鬟道:“秋雨,少夫人的這個妹妹不簡單,這樣小就懂得道理,聽說才學也極好,將來不知哪個有福的能娶了去。”
丫鬟道:“她由安夫人親自教養,又是安大學士的弟子,姐夫還是狀元,將來定會要配給才子。”
想起白馨兒出身還不如自己,丫鬟語氣有些酸。
陳夫人看她一眼,心中嘆息。
秋雨眼皮子淺,凡事只看表象。
白馨兒若是一味依靠姐姐,怎麼可能得到安大學士的喜愛。那位大人脾氣剛正,眼光極高,挑弟子何止萬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