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瑜在一旁好奇地看著兩人的互動,剛才小傢伙毫不留戀地投入她姐姐的懷抱,她也不生氣。畢竟她姐姐是小娃娃的親娘呢,孩子不跟娘親要跟誰親?

  楊宜抱著孩子和她們又說了一陣話,見孩子已經困得用小手搓鼻搓眼了,便讓冬梅把奶娘叫上來就近餵奶。

  有趣的是,小傢伙吃奶的時候,一直用眼睛的餘光瞄著楊宜。以往也是,吃奶的時候必定要楊宜在他看得見的地方,她一有異動,他便放開嘴裡的奶/頭嚎開了。

  這回楊宜端坐在主位上,慢斯條理地喝著茶,眼睛偶爾會看向小傢伙那邊。小傢伙一接觸到他娘親的視線,眼睛就會往奶娘的辱/房上瞄,吸吮的動作會更快一些。

  這個精怪的小傢伙,也不知道是隨了誰。楊宜再次搖頭,然後對著楊瑜楊秀竹笑道,“一路上周車勞頓的,你們倆也累了吧?一會你們先去歇個午覺緩一緩,晚上我叫人準備些欽州這邊的特色菜餚給你們接風。”

  “一切都聽姐姐/堂姐的安排。”楊瑜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讓下人帶兩人下去歇息後,楊宜抱過吃飽喝足的小傢伙,小傢伙其實已經很困了,眼睛迷瞪迷瞪的。窩在楊宜懷裡用腦袋不住地磨蹭著她的胸/部。

  楊宜橫抱著他,手輕輕地拍著,小傢伙漸漸地閉上眼睛。隨後,楊宜將他抱回屋裡,放在床上時,小傢伙不安地動了動,眼皮掙扎著要張開。她只得躺下,一隻手拍著他的後背哄著。待小傢伙睡熟時,她也覺得有些眼困,想了想下午也沒什麼事,便決定陪著小傢伙歇個午覺。

  對於兩個小姨子的到來,二爺也僅僅只是點了個頭,表示他知道了而已,其餘時候該幹嘛便幹嘛。除了她們抵達的當天見了個面外,二爺進內宅時,如果遠遠見到她們,都是避開的。

  對於兩個小姨子的來意,二爺也是知道的,不過他也只說了一句,青年才俊倒是有,可他們大多都是來自五湖四海,若是她們嫁過去了,可不比在當地找一個便宜。

  楊宜也道,“可不是,我爹娘怕是盼著二妞以後不用那麼辛苦吧。”

  二爺點點頭,道,“這事我會幫著留意的。”

  “其實二妞的事好辦,就算我們在這找不到合適的人,到時和我爹娘說一聲也沒什麼。可堂妹這事可有點棘手了。幫忙吧,隱患一堆。而且我覺得,就算我辦得再好,大伯娘也會認為她不夠盡心。不幫忙吧,回去後大伯娘怕又有話說了。我倒不怕大伯娘什麼,可我總得顧一下爹娘的面子。真叫人左右為難。”依她猜測大伯娘的心思,怕她是想讓堂妹嫁到富貴人家家裡吧。男子的人品倒是其次,若人品與家世相比,大伯娘恐怕會選家世,當然,有家世有人品是最好了。可她家裡的條件畢竟擺在那,想兩全齊美,怕有些難度。如今就不知道她這堂妹是怎麼想的了。

  見她糾結煩惱的樣子,二爺對楊秀竹的印象差了一些,“別想那麼多了,順其自然就是了。”

  作者有話要說:在想,明天補更一章什麼的,不知道能不能碼出來。

  ☆、第六十一章

  那天,楊威跟著掌柜去外地販賣貨物回來,風塵僕僕地到家時,正看到大伯娘一臉笑容地從自已家裡出來,他站住問了聲大伯娘好。

  “阿威回來了?好好,趕緊家去吧,大伯娘還有事,就先走了啊。”年氏笑眯眯地說完,便扭著腰走了。

  楊威一臉納悶地進了屋,沒多久,便知道堂妹也跟著去了欽州。妹妹近段時間要隨童家的隊伍去欽州的事他是知道的,可堂妹也跟著去算什麼事啊。

  看著一臉高興地說著這個事的父母,楊威有些氣悶地坐下。一看就知道爹娘又被大伯父大伯娘灌了什麼迷湯。

  “爹,娘,妹妹也不容易,你把二妞送去讓她操心也就罷了,可把秀竹也送過去算個什麼事啊。”人家爹媽還在呢,名不正言不順的,擺明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嘛。

  楊大勇一拍楊威的腦袋,“說什麼話呢,她是你堂妹!”

  堂妹再親也沒妹妹親啊,“別忘了妹妹還是你們親生女兒呢,你們攬了這個事,她得多難做啊。”

  “怎麼會難做呢?”林氏臉上的笑容沒了,有些不安地搓著手。

  楊大勇也不說話了。

  楊威嘆了口氣,他爹娘從來都不是腦子靈光的人,農村出身的他們見識總是短些。自妹妹高嫁後,畏畏縮縮了一輩子的他們總算是揚眉吐氣了,待人處事難免高調一些。而且農村人有個通病,就是家裡有人出息後,他們總想拉拔一下親戚什麼的。可再怎麼說,他們也是自己的爹娘,

  只能把其中的利害關係一一分析給他們聽,“你想讓讓大妞幫幫二妞,讓她嫁得好些,這沒錯。可你們想過秀竹的事沒有?不管她嫁給誰,只要是妹妹幫她相的,那以後如果她過得不好,大伯娘他們有就有話說了,到時他們要是硬賴上妹妹,於妹妹名聲就有礙了。你們別忘了妹妹如今是童家的二夫人,代表的可是童家的臉面。而且到時大伯娘他們真鬧起來的話,咱們臉上也不好看吧?”

  “那讓你妹妹幫她挑個好兒郎就行了。”楊大勇遲疑地道。

  楊威冷笑,“在咱們眼中的好兒郎,在他們眼裡可就未必了。”

  楊大勇夫婦倆想到他們大嫂的德性,有些不確定了。

  楊威接著說,“爹,日子是兩個人過出來的,並不是妹妹幫秀竹挑了個好夫婿就能保證她會一世幸福。”日子是靠人過出來的,他堂妹那性子,唉——

  看他爹那句話說得那麼理所當然,楊威不得不潑一桶冷水給他,“爹,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大妞已經為咱們家做得夠多的了,咱們就別給她攬那麼多事了吧。況且她在童家是個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都不知道,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光鮮。對於妹妹,我們既然幫不上什麼忙,那就別給她添麻煩。”

  楊威的話勾起了兩老對女兒的愧疚,是啊,女兒自打八歲後,就沒在家裡呆了。八歲前,他們夫妻倆也不是挺疼這個孩子,主要是那會太窮,想疼也沒那個能力。後來女兒去了童家,每年都給家裡捎帶東西改善家裡的生活。後來嫁人了,嫁妝還是夫家準備的。如今想來,他們這當人爹娘的,真是太不稱職了。仔細想想,他們這些年來,還真沒為大妞做過什麼,又憑什麼一味地要求她做這做那的呢?

  “阿威啊,這事是爹和娘考慮不周哇。”

  “這回事情都發生了,就算了吧。下回,別人家一說幾句好話你們就暈頭,然後就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攬了啊。”

  楊大勇夫妻倆人猛點頭,罷了,兒女都大了出息了,他們也老了,糊塗了。以後想做什麼,就讓兒子給拿了主意再說吧,別再給孩子們惹麻煩了。

  “那秀竹會不會給你妹妹添麻煩啊?”林氏問。

  添麻煩?一定會的。

  說起秀竹這個人,一直以來都表現得很乖巧,可楊威知道她不是這樣的。秀竹這人,很有上進心,常常會偷偷地學字,偶爾會拿不懂的字來問他,也會和他打聽外頭的事。他這堂妹長得秀麗,上門提親的人不是沒有,可都被拒絕了。而且他偶爾聽大伯提起這是秀竹自己的意思,理由無非是想在家多陪爹娘幾年什麼的。

  楊宜隱約覺得,堂妹是看不上他們,看不上這十里八村上門來提親的人。不過這些都是他的猜測,不管準確與否,似乎都與他沒什麼關係,他也懶得去管那麼多。可這回,堂妹想借著他家大妞飛上枝頭,就讓他心裡有點不舒服了。不過最讓他氣憤的還是自家爹娘待妹妹的態度,看他們剛才說話的樣子,真以為這事對大妞來說很簡單似的。但現在說開了也好,他爹娘只是不懂而已,這回懂了後,他們就不會那麼糊塗了。

  而且他堂妹是個狠得下心的人,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這樣的人,一但認定什麼,就很難改變了。看來,他得親自前往欽州一趟才行。

  “爹娘,掌柜近日說,鋪子裡最近要重新裝潢,左右沒什麼事,我想去欽州一趟。”

  此話一出,兩老更不安了,他們這下知道自己真的是好心辦了件壞事,給兒子女兒惹麻煩了。於是,兩人都低下了頭。

  “明天再出發吧。”

  “嗯。”

  ********

  “聽說你娘家來了兩位妹妹?咋不帶出來讓咱們瞧瞧?”孫夫人吃了一顆荔枝,柔柔地笑問楊宜。

  楊宜挑挑眉,笑道,“你消息倒靈通,連前兩日我娘家來了兩位妹妹都曉得。”在沒了解她那堂妹的性子及沒好的法子前,她決定靜觀其變。

  “誰讓你那兩位妹妹長得那麼標緻,我們是在長泰銀樓那見到的,後來問了掌柜的,才知道是你娘家的人,當時我那大侄子都走不動腿了。”說著,孫夫人捂著嘴直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