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堂上的同知老爺臉色很不好看。剛剛同王知府說過話,他已知道王家怕是要打算保這個蔣釗,既能得王家相保,至少說明這人還有點來頭,可是這個蔣釗偏偏腦筋轉不過彎來,不對,不是不會轉彎,是專門給他們沒臉,若是他沒王家這個靠山的話,他早就順著蔣釗的意,把他即刻收監了。

  項景昭看著堂上人臉色各異,嘆了口氣,慢慢擠出了人群。

  身後的墨情也忙跟了上來,問:“少爺,您這是做什麼,這事我看您還是別摻和了,那蔣公子不知道怎麼了,在大堂之上就說出那樣的話來,照我看,怕……怕真是一心求死了。少爺也為他的事盡過心了,便先撂下吧,我看您也幫不上什麼忙了。”

  項景昭對這些話充耳不聞,依然慢步往前走著。

  墨情看著他走的方向不對,又忙跟上去:“少爺,您這是去哪……”

  項景昭已走到先前挺馬車的地方,聽見這句話淡淡地回:“回府,瞧瞧杜若安排妥當了沒。”

  墨情愣了一會,又不確定地問了句:“這就回府了?這的事還沒完呢啊……”

  項景昭瞪了他一眼,懶得搭話,逕自上了馬車。

  旁邊的車夫推搡墨情一把:“你剛剛不還說這事少爺已經幫不上忙了嗎,這會這副惋惜的模樣又是幹嘛?”

  “我……”墨情張了張嘴,還是什麼話都沒有說出口,他也不知道自己這副模樣是為了什麼,只知道自己這心裡,很不是滋味呢。

  不管墨情怎麼想的,項景昭都已頭也不回的上了馬車。

  餘下的事情,他不想管了,看他們各自的造化吧。

  回到項府,或許是因為家中的兩個男人都不在,門前也冷清得很,

  ☆、第一百八十章 討喜

  金鐘賭坊縱火案告破,犯人系江南睦州府項家前任代儒之子蔣釗,年十五,本地人,家有一父,病,有一兄,失蹤,縱火原因未明。金鐘賭坊死兩人,受傷數人,損失財產無數。

  項景昭聽著聽著墨軒一點點地說著事情的經過,也只不過了解了個大概。

  蔣釗白日放火,燒賭坊,賭坊又是王家的,這些事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自己漏了什麼信息,項景昭不得而知。他只知道,現在必須趕過去。

  審岸的地方就設在知府衙門,項景昭趕過去時還未開庭,外面只擠了零零星星幾個人。這知府衙門項景昭來過幾次,卻每次都走後門,這次從正門來看,威嚴得很,莊重得很,透著一股陌生的距離感。

  項景昭跟其他百姓擠在一起。

  項仕鵬不願意他過來,他知道項景昭與蔣釗的關係,也知道他這個兒子的脾性,項景昭想,自己要是到時候做出什麼衝動之舉,怕項仕鵬的鞭子當場就能抽下來吧?

  可是他怎麼能不來?

  這不是小案子,賭坊可是死了兩個人呢。

  他又覺得不可思議,在他心裡,給蔣釗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做這殺人放火的事情啊。

  難道是哪裡出了錯?

  是有人故意陷害?

  王啟與蔣釗的關係非比尋常,是不是會幫他?

  這可是王家人的地盤啊!

  但是,要讓項景昭對那兩個死去的人不給個交代,他又良心不安。

  此時他不能站在這裡,不管出於什麼立場,他都不能站在這裡。他應該躲得遠遠的,不用為蔣釗痛心,不用為死者惋惜,就當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一樣。

  可他還是來了,就站在人群里,聽著周圍人的議論紛紛,眉頭擰得死緊,腦中一團漿糊。

  突然有人喊:“升堂了!”

  項景昭忙伸長脖子看過去。果然堂內幾個衙役有序地走了出來,拿著殺威棒瞧著地板,一聲聲如催命音般的聲音從他們口中傳了出來。

  “升——堂——”

  接著坐在堂上的同知一揮令牌:“帶人犯。”

  那確實不再是陳亦鑫的父親,而且這次的主審官並不是王知府,想來也是避嫌吧。

  只是此時的項景昭沒工夫注意這些細節,他的眼睛早被側廊上的一個身影給黏住了。

  蔣釗竟是被人半拖著進來的,他的下半身衣袍上帶著斑駁血跡,頭髮散亂,眼中無光,十分狼狽,哪裡能看出昔日翩翩少年郎的風采?

  項景昭只覺頭皮一陣發麻,這案子今日才審,又從何來的傷痕?這明顯是被動了私刑!

  “同知大人!此案本是首次問審,為何犯人身上會有傷痕。”

  項景昭大腦還未做出什麼反應,聲音已經發了出來。

  是啊,他被這場面沖昏了頭了。

  新上任的同知不知是從哪裡調來的,顯然並不知道項景昭的真實身份,此時聽到堂下有人發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堂下之人難道不知公堂之上不得喧譁?”

  項景昭知道自己此舉十分不妥,但既然已經發聲了,半途而廢反而會辜負了之前的衝動,於是迎頭頂上:“小民只是擔心這府城多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人,若人人都能在未審岸前便動用私刑,不就代表著他們已默認這被行刑之人就是罪犯,既已認定,卻還交由大人手裡審問,實在是太不顧府衙臉面了!”

  “一派胡言!人在氣頭上動粗本就是人之常情,更何況還有兩條人命,又損失了那麼多財務,傷人無數,苦主打他一頓都是輕的,何來不顧本府顏面一說?”

  “小民只是認為即便是苦主也不能代官判案,若是判錯了人,可……”

  “住嘴!大膽刁民,本官還未審判,你便在那裡胡攪蠻纏,攪人視聽,難不成是妄想煽動民意,為堂上這人平反?”

  項景昭愣了愣,他沒想到這同知倒是個激不起來的,此時只能收聲,否則等會被當做共犯帶上去,怕有的他受的。

  只是此時趴在地上的蔣釗也不知是昏是醒,按理說項景昭說了這麼幾句話,他早該聽出項景昭的聲音,可是蔣釗卻直挺挺地被兩個衙役用殺威棒架在堂前,一絲反應也無。

  難不成真是被人陷害?陷害之人怕他多嘴,所以使了什麼法子叫他說不出話來?

  項景昭此時是真糊塗了。要知道就在兩天前,他們幾個兄弟還同桌吃飯,雖然席間鬧得很不愉快,但誰又能想到,再次見面竟是在公堂之上。

  看項景昭不再作聲,同知繼續了審案的章程。

  先是師爺在堂前昭告罪狀,若是蔣釗能坦白,那這案子自然結得快。

  若是不牽扯到人命,蔣釗還不至於這麼快就上公堂,總得衙門調解,苦主與其達成協議,或賠償或其他,私了最好,可是此時,卻沒法子走私了這條路子。

  雖沒法私了,項景昭卻覺得慶幸,他打心底都不相信蔣釗會故意去放火,蔣釗不是笨人,也不是狠人,在他的心裡,蔣釗是絕對不會幹出這些事的。

  可是在師爺念完狀子,問蔣釗事情原委時,項景昭的心卻頓時涼了下來。

  “你何時放的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