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如今獨自去三山湖,我只想把臉塗上厚厚的泥巴,不讓人看到我的哀傷。我還想在三山湖附近的村鎮走一走,做一些民俗學的調查,收集民歌和鬼故事。如果能見到巫師就更好了。我希望自己能在民歌聲中燃起生存的火焰,希望在鬼故事中找到已逝人靈魂的居所。當然,如果有一個巫師真的會施招魂術,我願意與魔術師的靈魂相遇一刻——哪怕只是閃電的剎那間。
第二章 蔣百嫂鬧酒館
我在烏塘下車了。不是我不想去三山湖,而是前方突降暴雨,一段山體滑坡,掩埋了近五百米長的路基,火車不得不就近停靠在烏塘。鐵路部門說,搶修最快要兩天時間。旅客們怨氣衝天,一會兒找車長要求賠償,一會兒又罵滑坡的山體是老jì女,人家路基並沒想摟抱你,你往它身上撲什麼呀。沒人下車,好像這列車是救生艇,下了就沒了安全保障似的。
在旅行中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在我已不是第一次了,這裡既有不可抗拒的天氣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有一次去綠田,長途客車就在一個叫黑水堡的寨子停了整整十個小時。茶農因不滿茶園被當地的高爾夫球場項目所徵用,聚集在交通要道上,阻斷交通,要向當地政府討一個“說法”。茶農們席地而坐的樣子,簡直就是一幅鄉野的夜宴圖。他們有的吃著涼糕,有的就著花生米喝燒酒,有的啃著蘿蔔,還有的嚼著甘蔗。最後政府部門不得不出面,先口頭答應他們的請求,他們這才離開公路。記得當地的交警呵斥他們撤離公路,說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時候,茶農理直氣壯地說,霸占了我們茶園就不算違法了?領導先違法,我們後違法,要是抓人,也得先抓他們!
烏塘是煤炭的產地,煤窯很多,空氣污濁。滯留在列車上的旅客開始向服務員大喊大叫,他們要免費的晚餐,那已是黃昏時分了。車窗外已經聚集了一些招攬生意的烏塘婦女,她們個個穿著質差價廉的艷俗的衣裳,不是花衣紅裙粉鞋子,就是紫衣黃褲配著五彩的塑料項鍊,看上去像是一群火雞。她們殷勤地召喚列車上的人下車,都說自己的旅店的床又乾淨又舒服,一日三餐有稀有干、葷素搭配,有幾個男人禁不住熱湯熱水和床的誘惑,率先下車了。我正在猶豫著,鄰座的一位奶孩子的婦女撇著嘴對她身旁的一個呆頭呆腦的男人說,這火車也真不會找地方壞,壞在烏塘這個爛地方!人家說這裡下煤窯的男人死得多,烏塘的寡婦最多。還真是啊,瞧瞧站台上那些個女的,一個個八輩子沒見過男人的樣子!她鄙夷地掃了一眼那些女人,然後垂頭把奶頭從孩子的嘴裡拔出來,怨氣沖沖地說,我這對奶子攤上你們爺倆兒算是倒霉,白天奶小的,黑天餵大的,沒個閒著的時候!今晚有沒有飯還兩說著呢,小東西可不能把我給抽乾了!她懷中的嬰兒因為丟了奶頭,哇哇哭鬧著。婦女沒辦法,只得又把那顆黑莓似的奶頭摁回嬰兒的嘴裡。嬰兒立刻就止了哭聲,咂著奶。女人罵,小東西長大了肯定不是個好東西,一個有奶就是娘的主兒!
烏塘寡婦多,而我也是寡婦了,婦女的話讓我做了下車的決定。我將茶桌上的水杯收進旅行箱,走下火車。
腳剛一落到站台的水泥青磚上,就感覺黃昏像一條金色的皮鞭,狠狠地抽了我一下。在列車上,因為有車體的掩護,夕照從小小的窗口漫進車廂,已被削弱了很多的光芒,所以感受不到它的強度。可一來到空曠之地,夕陽涌流而來,那麼的強烈,那麼的有韌性。光與光密集的聚合與糾集,就有了一股鞭打人的力量。
七八條女人的胳膊上來撕扯我,企圖把我拉到她們的店裡去。我選中了獨自站在油漆斑駁的欄杆前袖著手的一個婦女。她與其他女人一樣打扮得很花哨,一條綠地紫花的褲子,一件粉地黃花的短袖上衣。她的頭髮燙過,由於侍弄得不好,亂蓬蓬的,上面落了一層棉花絨子,看來她先前在家做棉活來著。她臉龐黑紅,皮膚粗糙,厚眼皮,塌鼻子,兩隻眼睛的間距較常人寬一些,嘴唇紅潤。她的那種紅潤不刺目,一看就不是唇膏的作用,而是從體內散發出的天然色澤。我撥開眾人朝她走去的時候,她沖我笑笑,說,你願意住我家的店麼?我說是。她上下左右地仔細打量了我一番,說,我家的店不高級,不過乾淨。我說這就足夠了。婦女又說,我沒有發票開給你。我說我不需要。她這才接過我的旅行箱,引領我走出站台。
烏塘的站前廣場是我見過的世界上交通工具最複雜的了。它既有發向下轄鄉鎮的長途客車,還有清一色的夏利牌計程車,以及農用三輪車和腳踏人力車。最出乎意料的,幾掛馬車和驢車也堂而皇之地停泊在那裡。不同的是機械車排出的是尾氣,而馬車驢車排出的則是糞球。
婦女擤了一把鼻涕,把我領向西北角的一輛驢車。車上坐著一個仰頭望天的瘦小男孩,也就八九歲左右的光景。婦女吆喝一聲,三生,有客人了,咱回去吧!那個叫三生的男孩就低下頭來,怯生生地看著我。他穿一條膝蓋露肉的皺巴巴的藍布褲子,一件黃白條相間的背心,青黃的臉頰,矮矮的鼻樑,一雙豆莢似的細長眼睛透著某種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憂鬱。婦女把箱子放在驢車上,把一張疊起的白氈子展開,喚我坐上去,而三生則拍了一下驢的屁股,說,糙包,走了!看來“糙包”是驢的名字。
糙包拉著三個人和一隻旅行箱,朝城西緩緩走去。我問婦女要走多久。她說驢要是偷懶的話,得走二十分鐘;要是它順心意,十分八分也就到了。看糙包那不慌不忙的樣子,我知道十分八分抵達的可能性是不存在了。不過,糙包倒不像頭要偷懶的驢,它並不東張西望,只是步態有些踉蹌。它不是年紀大了,就是在此之前幹了其他的活兒而累著了。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喜歡這種慢條斯理的前行節奏,這樣我能夠更細緻地打量它的風貌。所以我覺得雄鷹對一座小鎮的了解肯定不如一隻螞蟻,雄鷹展翅高飛掠過小鎮,看到的不過是一個輪廓;而一隻螞蟻在它千萬次的爬行中,卻把一座小鎮了解得細緻入微,它能知道斜陽何時照耀青灰的水泥石牆,知道橋下的流水在什麼時令會有飄零的落葉,知道哪種花愛招哪一類蝴蝶,知道哪個男人喜歡喝酒,哪個女人又喜歡歌唱。我羨慕螞蟻。當人類的腳沒有加害於它時,它就是一個逍遙神。而我想做這樣一隻螞蟻。
烏塘的色調是灰黃色的。所有樓房的外牆都漆成土黃色,而平房則是灰色的。夕陽在這土黃色與灰色之間爬上爬下的,讓灰色變得溫暖,使土黃色顯得亮麗。街巷中沒有大樹,看來這一帶人注意綠化是近些年的事情,所以那樹一律矮矮瘦瘦的,與富有滄桑感的房屋形成了鮮明對照。正值下班高峰,街上行人很多。有的婦女挎著一籃青菜急急地趕路,而有的老頭則一手牽著放學的孩子,一手擎著半導體慢吞吞地走著。一家錄像廳張貼的海報是一對男女激情擁吻的畫面,從音像店傳出流行歌曲的節拍。酒館的幌子高高挑起,髮廊門前的台階上站著叉著腰的招攬生意的染著黃頭髮的女孩子。這情景與大城市的生活相差無二,不同的是它被微縮了,質地也就更粗糲些、強悍些。所以有家旅館的招牌上公然寫著“有小姐陪,價格面議”的字樣,不似大城市的賓館,上門服務是靠入住房間的電話聯絡,交易進行得靜悄悄的。
糙包穿城而過,漸漸地車少人稀,斜陽也凋零了,收回了纖細的觸角。腕上的手錶已丟失了二十分鐘,驢車卻依然有板有眼地走著。我知道婦女撒了謊,驢無論如何地疾走,十分八分抵達也是天方夜譚。婦女見我不驚不詫,倒不好意思了。她說,糙包起大早拉了兩小時的磨,累著了,走得實在是太慢了。我便問她驢拉磨是做豆腐還是攤煎餅。婦女說做豆腐呀!接著她告訴我住她家的基本是熟客,老客人喜歡聞豆子的氣味。我明白她家既開豆腐房又開旅店,便稱讚她生意做得大。婦女說,大什麼大呀,不過一座小房子,前面當旅店,後面做豆腐房,賺個吃喝錢唄!我指著男孩問婦女,這是你兒子?婦女說,他是蔣百嫂的兒子,我家和他家是鄰居。我兒子可比他大多了,我十八歲就偷著結婚了,我兒子都在瀋陽讀大學了!她說這話時,帶著一種自得的語氣,我的心為之一沉。我和魔術師沒有孩子,如果有,也許會從孩子身上尋到他的影子。就像一棵樹被砍斷了,你能從它根部重新生出的枝葉中,尋覓到老樹的風骨。
驢車終於停在一條灰黃的土路上,天色已經暗淡了。那是一座矮矮的青磚房,門前有個極小的庭院,栽種著一些雜亂無章的花糙。路畔豎著一塊界碑似的牌匾,藍地紅字,寫著“豆腐旅店”四個字。婦女讓男孩卸下驢,飲它些水,而她則提著旅行箱,引我進屋。
這屋子陰涼陰涼的,想必是老房子吧。空氣中確實洋溢著一股濃濃的豆香氣,房間比我想像的要好,雖然七八平米的空間小了些,但床鋪整潔,窗前還有一桌一椅。床下放著拖鞋和痰盂,由於沒有盥洗室,門後放置著臉盆架。牆壁雪白雪白的,除了一個月份牌,沒有其他的裝飾,簡潔而樸素。窗簾也不是常見的粉色或綠色,而是紫羅蘭色的。沒有想到這個女人在打扮屋子上比打扮自己有眼力。
婦女說,這是單間,一天三十塊錢,廁所在街對面,晚上小解就用痰盂。飯可以在這裡吃,也可以到街上的小飯館。附近有五六個飯館,各有各的風味。她向我推薦一個叫暖腸的酒館,說是這家的魚頭豆腐燒得好。我答應著。她和顏悅色地為我打來一盆洗臉水。簡單地梳洗了一番,我就出門去尋暖腸酒館了。
天色越來越暗淡,這座小城就像被潑了一杯隔夜茶,透出一種陳舊感。酒館的幌子都是紅色的,它們一律是一隻,要麼低低地掛在門楣上,要麼高高地掛在木桿上。一輛滿載煤炭的卡車灰頭土臉地駛過,接著一輛破爛不堪的麵包車像個乞丐一樣塵垢滿面地與我擦肩而過。跟著,一個推著架子車的老女人走了過來,車上裝著瓜果梨桃,看來是擺水果攤的小販。我向她打聽暖腸酒館,她反問我買不買水果。我說不買。她就一撇嘴說,那你自己去找吧。我便知趣地買了兩斤白皮梨,她這才告訴我,暖腸酒館就在前方二百米處,與雜貨店相挨著,不過“暖腸”的“腸”字如今被燕子窩占了半邊,看上去成了“暖月”酒館。
當我提著梨尋暖腸酒館的時候,遇見了一條無精打采的狗。它瘦得皮包骨,像是一條流浪的狗。我摸出一隻梨撇給它,它吃力地用前爪捉住,嗅了嗅,將梨叼在嘴中,到路邊去了。它趴下來吃梨,而不是站著,看上去氣息懨懨的。
第二章 蔣百嫂鬧酒館
我在烏塘下車了。不是我不想去三山湖,而是前方突降暴雨,一段山體滑坡,掩埋了近五百米長的路基,火車不得不就近停靠在烏塘。鐵路部門說,搶修最快要兩天時間。旅客們怨氣衝天,一會兒找車長要求賠償,一會兒又罵滑坡的山體是老jì女,人家路基並沒想摟抱你,你往它身上撲什麼呀。沒人下車,好像這列車是救生艇,下了就沒了安全保障似的。
在旅行中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在我已不是第一次了,這裡既有不可抗拒的天氣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有一次去綠田,長途客車就在一個叫黑水堡的寨子停了整整十個小時。茶農因不滿茶園被當地的高爾夫球場項目所徵用,聚集在交通要道上,阻斷交通,要向當地政府討一個“說法”。茶農們席地而坐的樣子,簡直就是一幅鄉野的夜宴圖。他們有的吃著涼糕,有的就著花生米喝燒酒,有的啃著蘿蔔,還有的嚼著甘蔗。最後政府部門不得不出面,先口頭答應他們的請求,他們這才離開公路。記得當地的交警呵斥他們撤離公路,說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時候,茶農理直氣壯地說,霸占了我們茶園就不算違法了?領導先違法,我們後違法,要是抓人,也得先抓他們!
烏塘是煤炭的產地,煤窯很多,空氣污濁。滯留在列車上的旅客開始向服務員大喊大叫,他們要免費的晚餐,那已是黃昏時分了。車窗外已經聚集了一些招攬生意的烏塘婦女,她們個個穿著質差價廉的艷俗的衣裳,不是花衣紅裙粉鞋子,就是紫衣黃褲配著五彩的塑料項鍊,看上去像是一群火雞。她們殷勤地召喚列車上的人下車,都說自己的旅店的床又乾淨又舒服,一日三餐有稀有干、葷素搭配,有幾個男人禁不住熱湯熱水和床的誘惑,率先下車了。我正在猶豫著,鄰座的一位奶孩子的婦女撇著嘴對她身旁的一個呆頭呆腦的男人說,這火車也真不會找地方壞,壞在烏塘這個爛地方!人家說這裡下煤窯的男人死得多,烏塘的寡婦最多。還真是啊,瞧瞧站台上那些個女的,一個個八輩子沒見過男人的樣子!她鄙夷地掃了一眼那些女人,然後垂頭把奶頭從孩子的嘴裡拔出來,怨氣沖沖地說,我這對奶子攤上你們爺倆兒算是倒霉,白天奶小的,黑天餵大的,沒個閒著的時候!今晚有沒有飯還兩說著呢,小東西可不能把我給抽乾了!她懷中的嬰兒因為丟了奶頭,哇哇哭鬧著。婦女沒辦法,只得又把那顆黑莓似的奶頭摁回嬰兒的嘴裡。嬰兒立刻就止了哭聲,咂著奶。女人罵,小東西長大了肯定不是個好東西,一個有奶就是娘的主兒!
烏塘寡婦多,而我也是寡婦了,婦女的話讓我做了下車的決定。我將茶桌上的水杯收進旅行箱,走下火車。
腳剛一落到站台的水泥青磚上,就感覺黃昏像一條金色的皮鞭,狠狠地抽了我一下。在列車上,因為有車體的掩護,夕照從小小的窗口漫進車廂,已被削弱了很多的光芒,所以感受不到它的強度。可一來到空曠之地,夕陽涌流而來,那麼的強烈,那麼的有韌性。光與光密集的聚合與糾集,就有了一股鞭打人的力量。
七八條女人的胳膊上來撕扯我,企圖把我拉到她們的店裡去。我選中了獨自站在油漆斑駁的欄杆前袖著手的一個婦女。她與其他女人一樣打扮得很花哨,一條綠地紫花的褲子,一件粉地黃花的短袖上衣。她的頭髮燙過,由於侍弄得不好,亂蓬蓬的,上面落了一層棉花絨子,看來她先前在家做棉活來著。她臉龐黑紅,皮膚粗糙,厚眼皮,塌鼻子,兩隻眼睛的間距較常人寬一些,嘴唇紅潤。她的那種紅潤不刺目,一看就不是唇膏的作用,而是從體內散發出的天然色澤。我撥開眾人朝她走去的時候,她沖我笑笑,說,你願意住我家的店麼?我說是。她上下左右地仔細打量了我一番,說,我家的店不高級,不過乾淨。我說這就足夠了。婦女又說,我沒有發票開給你。我說我不需要。她這才接過我的旅行箱,引領我走出站台。
烏塘的站前廣場是我見過的世界上交通工具最複雜的了。它既有發向下轄鄉鎮的長途客車,還有清一色的夏利牌計程車,以及農用三輪車和腳踏人力車。最出乎意料的,幾掛馬車和驢車也堂而皇之地停泊在那裡。不同的是機械車排出的是尾氣,而馬車驢車排出的則是糞球。
婦女擤了一把鼻涕,把我領向西北角的一輛驢車。車上坐著一個仰頭望天的瘦小男孩,也就八九歲左右的光景。婦女吆喝一聲,三生,有客人了,咱回去吧!那個叫三生的男孩就低下頭來,怯生生地看著我。他穿一條膝蓋露肉的皺巴巴的藍布褲子,一件黃白條相間的背心,青黃的臉頰,矮矮的鼻樑,一雙豆莢似的細長眼睛透著某種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憂鬱。婦女把箱子放在驢車上,把一張疊起的白氈子展開,喚我坐上去,而三生則拍了一下驢的屁股,說,糙包,走了!看來“糙包”是驢的名字。
糙包拉著三個人和一隻旅行箱,朝城西緩緩走去。我問婦女要走多久。她說驢要是偷懶的話,得走二十分鐘;要是它順心意,十分八分也就到了。看糙包那不慌不忙的樣子,我知道十分八分抵達的可能性是不存在了。不過,糙包倒不像頭要偷懶的驢,它並不東張西望,只是步態有些踉蹌。它不是年紀大了,就是在此之前幹了其他的活兒而累著了。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喜歡這種慢條斯理的前行節奏,這樣我能夠更細緻地打量它的風貌。所以我覺得雄鷹對一座小鎮的了解肯定不如一隻螞蟻,雄鷹展翅高飛掠過小鎮,看到的不過是一個輪廓;而一隻螞蟻在它千萬次的爬行中,卻把一座小鎮了解得細緻入微,它能知道斜陽何時照耀青灰的水泥石牆,知道橋下的流水在什麼時令會有飄零的落葉,知道哪種花愛招哪一類蝴蝶,知道哪個男人喜歡喝酒,哪個女人又喜歡歌唱。我羨慕螞蟻。當人類的腳沒有加害於它時,它就是一個逍遙神。而我想做這樣一隻螞蟻。
烏塘的色調是灰黃色的。所有樓房的外牆都漆成土黃色,而平房則是灰色的。夕陽在這土黃色與灰色之間爬上爬下的,讓灰色變得溫暖,使土黃色顯得亮麗。街巷中沒有大樹,看來這一帶人注意綠化是近些年的事情,所以那樹一律矮矮瘦瘦的,與富有滄桑感的房屋形成了鮮明對照。正值下班高峰,街上行人很多。有的婦女挎著一籃青菜急急地趕路,而有的老頭則一手牽著放學的孩子,一手擎著半導體慢吞吞地走著。一家錄像廳張貼的海報是一對男女激情擁吻的畫面,從音像店傳出流行歌曲的節拍。酒館的幌子高高挑起,髮廊門前的台階上站著叉著腰的招攬生意的染著黃頭髮的女孩子。這情景與大城市的生活相差無二,不同的是它被微縮了,質地也就更粗糲些、強悍些。所以有家旅館的招牌上公然寫著“有小姐陪,價格面議”的字樣,不似大城市的賓館,上門服務是靠入住房間的電話聯絡,交易進行得靜悄悄的。
糙包穿城而過,漸漸地車少人稀,斜陽也凋零了,收回了纖細的觸角。腕上的手錶已丟失了二十分鐘,驢車卻依然有板有眼地走著。我知道婦女撒了謊,驢無論如何地疾走,十分八分抵達也是天方夜譚。婦女見我不驚不詫,倒不好意思了。她說,糙包起大早拉了兩小時的磨,累著了,走得實在是太慢了。我便問她驢拉磨是做豆腐還是攤煎餅。婦女說做豆腐呀!接著她告訴我住她家的基本是熟客,老客人喜歡聞豆子的氣味。我明白她家既開豆腐房又開旅店,便稱讚她生意做得大。婦女說,大什麼大呀,不過一座小房子,前面當旅店,後面做豆腐房,賺個吃喝錢唄!我指著男孩問婦女,這是你兒子?婦女說,他是蔣百嫂的兒子,我家和他家是鄰居。我兒子可比他大多了,我十八歲就偷著結婚了,我兒子都在瀋陽讀大學了!她說這話時,帶著一種自得的語氣,我的心為之一沉。我和魔術師沒有孩子,如果有,也許會從孩子身上尋到他的影子。就像一棵樹被砍斷了,你能從它根部重新生出的枝葉中,尋覓到老樹的風骨。
驢車終於停在一條灰黃的土路上,天色已經暗淡了。那是一座矮矮的青磚房,門前有個極小的庭院,栽種著一些雜亂無章的花糙。路畔豎著一塊界碑似的牌匾,藍地紅字,寫著“豆腐旅店”四個字。婦女讓男孩卸下驢,飲它些水,而她則提著旅行箱,引我進屋。
這屋子陰涼陰涼的,想必是老房子吧。空氣中確實洋溢著一股濃濃的豆香氣,房間比我想像的要好,雖然七八平米的空間小了些,但床鋪整潔,窗前還有一桌一椅。床下放著拖鞋和痰盂,由於沒有盥洗室,門後放置著臉盆架。牆壁雪白雪白的,除了一個月份牌,沒有其他的裝飾,簡潔而樸素。窗簾也不是常見的粉色或綠色,而是紫羅蘭色的。沒有想到這個女人在打扮屋子上比打扮自己有眼力。
婦女說,這是單間,一天三十塊錢,廁所在街對面,晚上小解就用痰盂。飯可以在這裡吃,也可以到街上的小飯館。附近有五六個飯館,各有各的風味。她向我推薦一個叫暖腸的酒館,說是這家的魚頭豆腐燒得好。我答應著。她和顏悅色地為我打來一盆洗臉水。簡單地梳洗了一番,我就出門去尋暖腸酒館了。
天色越來越暗淡,這座小城就像被潑了一杯隔夜茶,透出一種陳舊感。酒館的幌子都是紅色的,它們一律是一隻,要麼低低地掛在門楣上,要麼高高地掛在木桿上。一輛滿載煤炭的卡車灰頭土臉地駛過,接著一輛破爛不堪的麵包車像個乞丐一樣塵垢滿面地與我擦肩而過。跟著,一個推著架子車的老女人走了過來,車上裝著瓜果梨桃,看來是擺水果攤的小販。我向她打聽暖腸酒館,她反問我買不買水果。我說不買。她就一撇嘴說,那你自己去找吧。我便知趣地買了兩斤白皮梨,她這才告訴我,暖腸酒館就在前方二百米處,與雜貨店相挨著,不過“暖腸”的“腸”字如今被燕子窩占了半邊,看上去成了“暖月”酒館。
當我提著梨尋暖腸酒館的時候,遇見了一條無精打采的狗。它瘦得皮包骨,像是一條流浪的狗。我摸出一隻梨撇給它,它吃力地用前爪捉住,嗅了嗅,將梨叼在嘴中,到路邊去了。它趴下來吃梨,而不是站著,看上去氣息懨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