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此次四千多考生,考場外無數人家都在等著給自家少爺送披風,經常找不到人。

  有找人的時間,黎錦都能走回來了。

  秦慕文轉念一想,也是這個道理。

  故此,他就留在家裡給黎錦煮薑湯喝。

  會試結束,三月中旬便會放榜,而今年的新科貢元(考中會試的舉人)基本上全都可以參加殿試。

  殿試之後,那才可以稱得上進士。

  在黎錦這個朝代,只要參加了殿試,除非貢元犯下極大的錯誤,比如報名頂替等,一般情況陛下都會賜予其進士稱號。

  只是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為進士及第;二甲三十到四十人左右,是叫進士出身;其餘全是三甲,稱作同進士出身。

  真考完了會試,黎錦心裡反倒輕鬆不少,他感覺自己對名次都有些看淡。

  像現在這樣,每日去工部研究,給人答疑解惑,每日也都會有新的收穫。

  翌日,工部的同僚們見到黎錦出現,一個個都很是驚訝。

  「先生,您怎麼不多休息幾天?」

  「瞧這沒眼色的,還不端凳子來。」

  「我倒茶去。」

  清水都吏司的員外郎大人原本正跟祝善商量什麼,看到這一幕,他們也只是笑著,並不阻止。

  員外郎知道他們工部的官員在外面都有多高傲,黎錦也是真的有本事,在學問上還不藏私,才能被其他人這麼尊敬。

  祝善瞧著好友,笑道:「你這員外郎都沒這待遇。」

  員外郎感慨:「再過幾年,我指不定都得叫他一聲大人啊。」

  除了萬雲,黎錦沒跟其他人說過自己不打算入仕,畢竟這話傳出去陛下得如何做想?

  黎錦雖然不在乎名譽,但他也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往死里作。

  他是想做實事的,只是官場的來回應付不適合他。

  黎錦在都水清吏司過得滋潤,而翰林周光珍則在期待自己還能謄抄到黎錦的答卷。

  只可惜事與願違,分到他手裡答卷再也沒有人像黎錦寫字那麼出色了。

  此時,答卷已經謄抄完一部分,評卷的考官們也開始為每份答卷作點評。

  第137章

  一般情況下,會試的評卷時間和鄉試一樣,都是十天到二十天之間。

  黎錦參加的這場會試考生只有四千人,按理說評卷時間應該為十五天左右。

  但這次算是恩科,禮部評卷後得把考中的答卷呈給皇帝過目,所以時間稍微能久一點。

  黎錦現在心態平和,再也不像之前出成績時候那麼緊張。

  二月底,臨近放榜了,祝善見他依然日復一日的前往船塢,忍不住問他都不擔心能不能中的問題麼。

  黎錦答道:「大概是因為考試的次數多了,所以才比以前都淡定一些。」

  祝善:「……」考的次數多?

  他沒記錯的話,黎錦每一場都是直接中第一,也就是說,他每一場只考了一次,這叫次數多?

  祝善想起自己當年一直中不了舉,才潛心鑽研算經,倒是有了另一番收穫。

  他決定不跟『考霸』談論科舉的事情,於是生硬的轉了話題:「等過幾日,工部、禮部、兵部有蹴鞠比賽,京城書院也參加,你體力不錯,要不要參加去玩一下?」

  黎錦想,他不在工部當值,也沒在京城書院念書,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不過,倒是可以帶著夫郎和孩子們去春遊。他們家去年十一月來京城,天氣寒冷,且不說包子和小山豹,就連秦慕文都沒出過幾趟門。

  如今天氣回暖,給倆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的話,確實可以帶出來玩耍。

  三月初二,一大早,黎錦和秦慕文就給倆孩子開始穿衣服。

  小山豹好像知道爹爹要帶他出去玩,乖乖的伸著胳膊套上厚實的棉衣,「爹!」

  而一向聽話的小包子這邊卻出了點問題。

  因著包子今年就算六歲了,給他換衣服這件事由秦慕文來,黎錦在院子裡等候。

  過了會兒,黎錦居然聽到秦慕文說:「包子,聽話。」

  黎錦有些詫異,他家包子向來乖巧懂事,秦慕文也從來不以長輩的姿態壓著孩子,怎麼今兒居然如此嚴肅?

  不過,夫郎管教孩子的時候,自己千萬不能去唱反調,還是安心的等著。

  過了會兒,秦慕文帶著小包子推門出來。

  黎錦當下眼前一亮,因為包子沒穿秦慕文事先給他準備好的厚實棉襖,而是穿了稍微薄一點的夾襖,外面披了一件靛青色帶著兔毛滾邊的披風,頭上扎著一個小啾啾,緞帶上垂著瑩潤的珠子。

  配著包子纖長的睫毛和白嫩的臉頰,活脫脫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小包子真實年紀四歲零八個月,個頭竄過了三尺(一米多),雖然小手肉嘟嘟的,但骨架小。

  這麼穿非但不顯臃腫,反而凸顯了幾分貴氣。

  秦慕文牽著小包子的手,唇角帶著無奈的笑意。

  京城比較大,郊外走過去得一個多時辰,黎錦就提前雇了輛馬車,準備了兩個能抱在懷裡的暖爐,帶著一家人出發。

  小包子起來的早,沿途問了兩遍:「阿爹,咱們還要多久才能到?」

  秦慕文都說還得半個多時辰。

  隨後,小包子就忍不住倦意,靠在秦慕文懷裡休息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