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薩巴蒂諾也想起了剛剛那搞笑的一幕,他說:“你會習慣它的,就當做個樂趣好了,看他們因為你的一舉一動而緊張。”

  “我會努力適應的。”威廉乾巴巴道,但他並不覺得他真的會適應。

  “好了,不是那些正裝先生,而是幾個生意上的夥伴,他們在好萊塢都有些小生意,我想,應該能對你的未來有些幫助。”猶太人在好萊塢一直都占據著舉足若輕的地位,不少有名的導演和影帝影后都是猶太出身,而幫助他們實現著一切的,則是他們身後有人有錢有資源的同胞。

  只要在好萊塢混,就絕對繞不開這些人。

  威廉媽媽猶太人的身份,為威廉在他們中大開了方便之門,因為根據猶太人約定俗成的認知,只要母親是猶太人,孩子就是,而猶太人,總會互幫互助。

  ☆、 第30章 來地球的第三十天:【三更】

  認完“朋友”之後,薩巴蒂諾問威廉:“無聊了嗎?儀式很快就開始了。”

  威廉搖搖頭,他推了推自己淺紫色的雷朋墨鏡,給了一句模稜兩可的回答:“挺有意思的。”

  本來威廉還在猶豫,在這樣的場合帶墨鏡會不會顯得不太尊重,等到了教堂才發現,大家好像都愛用墨鏡裝x。他也就隨大流了,開著2b250這個作弊器,看的不亦樂乎,積極為他表哥和外公尋找包藏禍心的人。

  當然,真正能找到的只在少數。

  因為2b250隻能分析出對威廉有敵意的人,除非那個人已經恨他外公和表哥恨到連他們身邊的人也一起恨的地步,否則他還真找不出什麼“敵人”。神奇的是,還真有,恨他外公和表哥已經恨到骨子裡,順便想把他一起幹掉的神經病。

  但這些人不需要威廉提醒,薩巴蒂諾就已經警告了威廉:“離那幾個人遠點,他們不懷好意。”

  表哥太萬能,自己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好憂傷。by:威廉。

  下午三點,“葬禮”準時開始。

  威廉和薩巴蒂諾坐在左邊的第一排,同排的還有威廉的保鏢隊長雪莉,只要威廉在紐約,雪莉就會貼身保護他,這是威廉對薩巴蒂諾承諾過的。特別是今天這種敵我一起的場合,雪莉更是對威廉寸步不離,她的眼睛始終準確無誤的,盯在幾個被2b250標記為“高危”的危險分子身上。

  威廉徹底無奈了,這個連保鏢都比2b250管用的地球,讓外星人怎麼混?!

  二老板拜耳一家也和威廉坐在同一排。“永遠不高興”的亨利摟了個拉丁裔的美女,對方有著□□的魔鬼身材,生生把黑色的紗裙穿出了制服誘惑的味道,不少人的眼神都忍不住在她的上三路徘徊,這讓帶她來的亨利覺得分外的有面子。

  牧師上台開始主持禱告,據說是猶太教正統派一個很有名的宗教領袖,不過威廉並不太關心。在唱讚美詩和致頌詞之後,就輪到了家人上台發言。

  威廉說到做到,他沒有上台去和別人一起回憶他外公的“生前”,因為很顯然,他外公正開開心心的躺在半開的棺材裡,清醒的聽著別人說他的好話。

  不舉辦“葬禮”,威廉大概永遠不會知道,伯恩斯坦家族有多少成員,而在這些成員里,又有多少人具有拿奧斯卡的演技潛力。不用懷疑,他這就是在嘲諷,在發言的環節上,竟然有人講的潸然淚下!那可是一個比薩巴蒂諾都高的黑人壯漢!

  穿插在發言裡的,還有老伯恩斯坦的“生平”。

  這一次,葬禮策劃人別出心裁的採用了高科技,用播放幻燈片的方式,伴隨著管風琴伴奏,為在場簡要的回顧了老伯恩斯坦波瀾壯闊的一生。

  威廉清楚的聽到他身後的某位大佬疑惑了一聲:“這張照片,前年用實物展示的時候,沒見誒。”

  nypd(紐約警局)的局長搭話回答:“四年前那次用過。”

  所以說,你們對這場“葬禮”是有多熟悉啊摔!

  威廉外公的“葬禮”,除了最初把威廉嚇的不輕以外,對威廉的事業也起到了一些神奇的作用,認識人脈以外的作用。

  只被允許文字報導的各大報紙上,就如實報導了威廉目前從事的職業,以及他擔任製片人正在上映的電影,再一次為《血紅濺白紗》怒刷了一把存在感。

  那可是教父的外孫參與製作的電影誒!

  在薩巴蒂諾領著威廉和各位“叔叔伯伯”問好的時候,他們也不可避免的詢問了威廉在做什麼,是上學,還是跟著薩巴蒂諾or老伯恩斯坦做事。

  薩巴蒂諾替表弟道:“已經碩士畢業了,正在米高梅跟著學製作電影。”

  “還是個藝術家?”大家總會這麼恭維,“有什麼作品沒有?我一定會讓兄弟們去捧場。”

  “《血紅濺白紗》,低成本恐怖片。”威廉一點藝術氣息都不配合。

  但“叔叔伯伯”們依舊淡定異常,並睜眼說瞎話的表示,恐怖片好啊,有深度!雖然他們只是客套,但他們也肯定會安排下面的人,去意思意思的支持一下票房,這些可都是真金白銀。不同的家族之間,只是人數多少的問題,但不管有多少人,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是筆不小的數字了。

  據說連亨利都帶人去看了好幾場,雖然他很嘴賤的表示,他這只是自己可憐自己的侄子,不想威廉的票房太難看。

  據說fbi也準備組織看一看,或者買錄像帶儲備,因為他們想從電影裡研究出威廉的性格。

  “……”威廉簡直無言以對。

  威廉覺得他外公酷愛給自己辦“葬禮”的癖好很奇葩,但大概是在別人眼裡,威廉這個投了一把好胎,卻用來拍電影的教父外孫,也是個奇葩。

  雪莉事後對威廉發誓,她看到不少人都用“不務正業的敗家子”眼神,在背後對威廉搖了搖頭。

  “只是追求不同而已。”威廉有點生氣,他沒有說過那些人的職業不好,他們又有什麼立場指責他的選擇不對?大家就不能互相尊重一下嗎?

  真正把血紅的票房推向巔峰的,是4月14日舉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呃,想也知道,血紅這種純爆米花電影,是不可能在奧斯卡上得到任何獎項的,但它卻因為頒獎後的採訪而一躍被所有人知道了。

  起因還要從莎莉.菲爾德,真的憑藉在《諾瑪.蕾》中細膩的演技,摘得了第52屆奧斯卡的影后桂冠說起。

  在洛杉磯音樂中心的禮堂前,面對無數的鏡頭和閃光燈,高舉小金人的菲爾德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她真的成功了。在抽噎著例行感謝完一圈身邊的人之後,菲爾德特意提起了一個讓所有人都覺得陌生異常的名字,威廉。

  “在這裡,我一定要感謝的是威廉,因為你是最篤定我一定會獲獎的,之前和我全然沒有什麼交際的陌生人。當然,我想我們現在算是朋友了。可是你不知道,在那天我最低落的時候,你的突然出現,和你的鼓勵肯定,對我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面對那雙能把人溺斃的湛藍眼眸,我覺得哪怕你跟我說你是上帝,我也會信。”

  頒獎之後的短暫採訪里,記者特意詢問了菲爾德,威廉是誰。

  “他是我的朋友,我們很巧的在餐廳相遇。那是個說不上來帶有某種魔力的少年,預言帝,還體貼又溫柔。哦,對了,他是米高梅的製片人,剛剛製作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血紅濺白紗》,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已經聽說過了,是部票房奇蹟,就像我說的,威廉是個擁有魔力的人。”

  很多時候,預言這種東西,總是很難解釋清楚,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最著名的希臘悲劇人物,俄狄浦斯,預言裡說他會殺父娶母,於是他一出生就被親生父親丟棄,但也正因此,俄狄浦斯在對親生父母全然不知的情況下,最後真的殺父娶母。

  菲爾德說威廉有魔力,剛巧也印證了這一情況。觀眾懷著對威廉和他出品的電影的好奇走進影院,當有越來越多的人這麼做之後,血紅的票房自然是成倍的往上翻,於是便有更多的人因為“奇蹟”慕名而來,就像是滾雪團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最終真的成就了血紅票房黑馬,投資與收益,翻了三十倍不止。

  這是什麼概念?意思就是說,米高梅能用這筆錢,再新拍十幾個低成本電影了,或者正兒八經的拍一部正常的電影。

  可惜,威廉已經再沒什麼時間關注血紅的票房了。他只抽出時間給菲爾德打了個電話表達感謝之情,剩餘時間,威廉基本都在惠勒的副導演查普曼一起,死磕劇本分解表。

  惠勒接手製作的米高梅新電影,至今還沒有確定下具體的名字,只是籠統的被稱為第五個劇本,或者犯罪類喜劇。薩巴蒂諾給劇本的時候,倒是給了個名字,《兩桿大煙槍》,但惠勒卻好像對這個名字不太喜歡,他想要給它換一個,但直至今天,他也沒和身邊的編劇們群策群力的想出一個更合適的。

  惠勒之前一直看上去好像無所事事,但事實上,電影的前期籌劃和製作早就在進行中了。

  由於薩巴蒂諾給的是一個已經很成熟的劇本,所以惠勒的前期團隊跳過了很多環節,減少了至少好幾個月的準備工作。

  威廉由於生病和外公的“葬禮”,錯過了一些,但幸好,他趕上了製作劇本分解表。

  劇本分解表,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長達幾百頁的優秀劇本,轉化成列在表格里的為期幾個月的拍攝日程。

  劇本分解表涉及到的東西很多很複雜,大體上就是根據劇本的劇情安排,總結出角色服裝、道具、布景、特效等信息的時間順序,然後儘可能的把同樣場地和服裝的戲份安排在一起拍攝,這樣能為劇組節省不少的預算和人工成本。

  電影的拍攝內容,永遠不是跟著劇情走,而是跟著這些同樣的道具服裝以及背景走。

  很可能演員前一刻還在演開頭,後一刻就要開始演結尾,只因為這兩個場景用到的場地是一樣的,他們不可能重複租用,浪費布景的時間和金錢。

  不要和總是與經費死磕的導演,討論什麼演員的入戲問題,那是演員需要考慮的,不是導遊。如果一個演員連這種跨度都搞不定,那導演為什麼要用他呢?演員多的是,這個世界上,其實很少存在某個角色非誰莫屬的情況。哪怕真的存在,在編劇的一雙妙手下,也可以很快變得不存在。

  自開始從事製片人的工作,威廉之前對電影的固有認知,就被刷新了一遍又一遍。

  威廉加入新電影的時候,其實劇本分解表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惠勒給他委派的工作是:“根據劇本分解表,給我製作一份前期的預算估值表出來。”

  “那麼您呢?”威廉發現惠勒真的是個很會用人的製片人,他成功做到了他好像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打打電話,就能搞定一部大製作的至高境界。

  “我等著你交一份你覺得完美的作業,然後否定它。”惠勒笑著坦言。

  “……”

  ☆、 第31章 來地球的第三十一天:

  威廉發現,製片人的忙碌程度,好像和電影的投資多少,是成反比的。

  以惠勒老爺子和之前血紅的導演阿曼德為例。

  都是既當製片人,又當導演,但惠勒和阿曼德的忙碌卻一個天生一個地下。惠勒只需要坐在家裡打打電話,活兒就全都幹完了;阿曼德卻要東奔西跑、忙上忙下,結果名字還沒寫到製片人那一欄。

  到底哪種才是對的呢?威廉最終還是忍不住,打電話問了惠勒。

  惠勒很樂意為威廉解惑,不過他不喜歡直接告訴威廉答案,更愛掰開了揉碎的給威廉講,然後讓威廉自己領悟:“在我看來,劇組的資金確實是和製片人的忙閒程度成反比的,投資的金額越多,製片人就越閒。原因很簡單,有充沛的資金,才能僱傭到更多幹活的人,把製片人從瑣事裡解放出來。阿曼德之所以忙碌,就是因為有太多瑣事需要他親力親為。”

  “那些算‘瑣事’?”

  “就我本身目前的情況來說,劇本分解表和預算估值就在‘瑣事’這個範疇內。也就是,你和查普曼被分工合作到的內容。”

  “您年輕的時候這些都是自己做嗎?”威廉雖然沒接觸過劇本分解表和預算估值,但他跟過好幾個劇組,多少是知道的,這些文件有多耗費精力,又必不可少。頓時,威廉對惠勒,又多了幾分敬仰之情,趁著年輕有精力,確實是要拼一把,要不什麼時候拼呢?等老了嗎?

  “不,我是說,沒錢的時候,我才會做。”

  “……”威廉一愣,他貌似腦補過頭了,“那有錢了之後呢?”

  “當然是副導演和製片助理做,要不要他們幹嘛?”

  _(:3)∠)_還真是有理有據,讓人無法辯駁。

  “哪怕我想事必躬親,我的身體也不會允許。讓連拿筆都哆哆嗦嗦的我,一點點自己做?這電影準備什麼時候上映?下個世紀?”

  雖然米高梅也沒給兩桿大煙槍多少錢,但最起碼比血紅寬裕,以及,惠勒自費,僱傭了自己之前已經用慣了的團隊。對於惠勒來說,在這部電影上,他所求的並不是錢財,而是精益求精的經典。

  威廉覺得他好像明白惠勒的意思了,惠勒和阿曼德不同的行事方式,其實沒有對錯,只有合適與否。

  威廉自覺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他的威廉肯定會大有幫助。他是說,等他開始他的第一部電影時,他也肯定屬於必須什麼都自己乾的;但等未來他得到大製作後,他要是還習慣於什麼都自己干,那就明顯要出問題了。問題不僅在於他會不會累死,也在於他一個人的效率明顯不可能太高,會更加的浪費時間和金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