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太女監國,有何不規矩?”元文謖笑笑,“難道你就不肯讓朕躲躲懶?”
“父皇當然是多休息最好……”楚珺扶著元文謖向後殿走,沒再提早朝的事,“父皇,兒臣請舅父再來一趟平都吧。或者,讓無塵居的陸先生直接住進宮裡來……”
元文謖笑著搖搖頭,“不必了,他們又不是大夫,平白折騰他們做什麼。讓張重九隨侍紫宸殿就行了。”
這麼多年,壓製毒性的藥一直是張重九配的,按說他隨侍也穩妥,可楚珺就是不放心。“父皇,要不還是先請陸先生來……”
元文謖擺擺手,“你還信不過天醫常清風不成?他說有兩年,就至少兩年,現在才過了一年多吧?”
一想到這個“兩年”,楚珺心裡就一陣絞痛,感覺氣都喘不上來。“父皇,我請舅父舅母來一趟,他們說無礙便無礙。”
見元文謖又要拒絕,楚珺截斷話頭道:“父皇,這件事必須聽兒臣的。不然,一會兒的早朝,您自己上去。”
元文謖一愣,笑著搖搖頭,“珺兒,你還是第一次跟我這樣強硬地說話。”他換了自稱,“跟小紗當年一樣。”
楚珺扶他在床上躺下,聽他還在緩緩低語:“小紗就是愛管我。該用膳啦,該就寢啦,夏天多喝水啦,冬天碳火不要太熱啦……我要是回一句,她一定瞪眼睛威脅我‘明日就回瑤谷去’……”
楚珺幫他拉上床帳,聽著他的自語漸低,最終歸於沉寂,抬手抹了把眼睛。
第二百零四章 代朝
第二百零四章
楚珺從宣政殿出來,後面跟著蘇壽康。殿外只有衛珩等著,其他人不在。
還有不到一個時辰就早朝了,他們應該都在宮裡等著呢。只不過看衛珩一個人留在殿門口,知道大概是有話單獨跟太女說,都有眼色地避開了。
只不過,元引璋有什麼好避開的?
楚珺就直接問了,“四哥呢?”
衛珩笑笑,“說媳婦兒一個人在府里不放心,趕緊回去看看。”
楚珺無語,“這才多一會兒啊,我瞧著他以後非得把翡扇拴腰帶上,走哪兒帶哪兒。”
衛珩想起元引璋走的時候說的話,忍不住笑起來。
“五妹定然要嘲笑我恨不得把翡扇拴腰帶上,可我看她已經把你拴腰帶上了,上哪都帶著你。”
楚珺看他兀自發笑,不明所以。“那一會兒早朝他來麼?”
衛珩道:“他沒說,不過,我想他應該要來的,畢竟……”
楚珺點頭表示明白。
衛珩收了笑,“處置附從謀逆,就按你剛才所說嗎?”
楚珺剛才在皇帝面前說的“嚴懲”,明顯達不到皇帝所想“嚴懲”的程度。
楚珺想了想,無奈道:“你說呢?”
衛珩失笑,“這件事我可不能幫你拿主意。”
楚珺皺眉撓頭,“唉,我最發愁這種事了。”
衛珩見她苦惱,還是沒忍住提醒了一句:“上次孟黨案,陛下是怎麼處置的,你要嚴懲,斟酌著加重些就是了。”
“上次父皇是給了大理寺十天,讓他們去查,最後基本逐條按罪行判了……”楚珺一拍腦門,“我也丟給大理寺就行了唄!”
衛珩笑著搖搖頭,“有幾個不用審,你直接處置了才好。”
楚珺點頭,“我知道,成國公!還有那個劉立本,刺殺可汗跑不了他的。”
衛珩道:“當時你掏出來有多羅大印的驛報指證劉立本,把我都嚇一跳,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你去一趟渭州,準備真是充分啊。”
楚珺揚眉,“那是,誰叫他要多嘴、說西境守軍有問題?跑到渭州,就是給我送上門的。對了,趕緊找個由頭把馮征的梁州都督撤了,岩生帶了一半西境守軍出來,也該回去了。”
“這還需要由頭?現在不過是你一道旨意的事。”衛珩看看天色,“沒多久就到早朝的時辰了,去偏殿躺會兒吧。”
“嗯。”楚珺兩眼一閉,整個人就朝衛珩靠過去,把全身的重量都壓在衛珩身上,一副說睡就睡的樣子。
衛珩無奈笑笑,半抱半扶著她到偏殿去了。
奉德二十年九月十八,麟德殿早朝。
丹陛上那個赤金盤龍的位子空著,旁邊稍下靠前的位置放了一把金絲楠木縷金大椅。
朝臣們沒有說話,心裡卻都明白——大興至高無上的權力,要漸漸開始交接了。
至於昨晚發生了什麼,清楚知道的只有楚珺最信任的幾個朝臣。倒不是眾臣遲滯,實在是昨晚情況太混亂,一會兒是禁軍護駕,一會兒是太女舉兵,一會兒是盛安公主謀反。結果如何,只看待會兒,那個金絲楠木椅上坐的是誰便知。至於真正發生什麼,倒是最不重要的了。
眾臣沒有心懸太久。五更的更聲剛過,蘇壽康先出來,在丹陛一旁站下。緊接著,楚珺自後殿轉出,身後跟著衛珩。
楚珺徑直走到那張金絲楠木大椅前,撩袍坐下,看到左邊最前站著的元墨珏和元引璋,微一點頭。
原本站在右邊最前的是榮安侯殷士誠和武國公衛朗,今天殷士誠的位置空下,後面位置的朝臣就按慣例補上來了。
衛珩從旁下階,直接朝殷士誠原來的位置走過去。
那個位置上站著的朝臣忙低頭籠袖向後退了幾步,給衛珩把位置讓開。
向來謙和仁厚的太女看見,眉毛都沒動一下。
這一幕落在所有人眼裡,是個明晃晃的信號。
元墨珏與元引璋對視一眼,忍不住無聲地笑笑。
蘇壽康唱道:“陛下有恙,太女代朝——”
眾臣都拜了下去,早朝開始了。
楚珺朝蘇壽康抬抬手,蘇壽康便從一旁小太監手裡取過聖旨,展開念起來。
這是元文謖所下對殷士誠和元紫琰的處置。
因為已經看到太女與武國公世子,所以對於盛安公主被定了“謀逆”,眾人是不驚訝的,他們驚訝的是,這樣的處罰可以說是撓痒痒了。
丹陛上御座旁的太女面無表情,又朝蘇壽康抬手。蘇壽康接過第二道聖旨。
這道聖旨是對元引璋、元墨珏和青璇的賞賜,賜婚元引璋與翡扇,以及復衛珩金吾衛上將軍職。
眾臣先在心裡嘀咕這賞賜也忒輕了,又在聽到“衛氏翡扇”時心中一跳,最後心裡多了份瞭然。
眾臣看了看站在武官最前列的衛家父子,心裡齊齊想著:以後,要說太女之下是誰,不是一直幫助太女的南襄王,不是與太女自小交好的樂定公主,而是該衛家了。
還不等眾臣多計較,蘇壽康又宣了第三份旨意——太女監國,全權處置這次的盛安公主謀反案。
打頭的盛安公主和榮安侯陛下已經親自下旨從輕處置了,眾臣預感到,恐怕落在太女手裡的其他人是要慘了。沒了盛安公主,太女可以說是隻手遮天,誰參與謀反,全在太女一言,就看這次太女想收拾誰了。
“父皇當然是多休息最好……”楚珺扶著元文謖向後殿走,沒再提早朝的事,“父皇,兒臣請舅父再來一趟平都吧。或者,讓無塵居的陸先生直接住進宮裡來……”
元文謖笑著搖搖頭,“不必了,他們又不是大夫,平白折騰他們做什麼。讓張重九隨侍紫宸殿就行了。”
這麼多年,壓製毒性的藥一直是張重九配的,按說他隨侍也穩妥,可楚珺就是不放心。“父皇,要不還是先請陸先生來……”
元文謖擺擺手,“你還信不過天醫常清風不成?他說有兩年,就至少兩年,現在才過了一年多吧?”
一想到這個“兩年”,楚珺心裡就一陣絞痛,感覺氣都喘不上來。“父皇,我請舅父舅母來一趟,他們說無礙便無礙。”
見元文謖又要拒絕,楚珺截斷話頭道:“父皇,這件事必須聽兒臣的。不然,一會兒的早朝,您自己上去。”
元文謖一愣,笑著搖搖頭,“珺兒,你還是第一次跟我這樣強硬地說話。”他換了自稱,“跟小紗當年一樣。”
楚珺扶他在床上躺下,聽他還在緩緩低語:“小紗就是愛管我。該用膳啦,該就寢啦,夏天多喝水啦,冬天碳火不要太熱啦……我要是回一句,她一定瞪眼睛威脅我‘明日就回瑤谷去’……”
楚珺幫他拉上床帳,聽著他的自語漸低,最終歸於沉寂,抬手抹了把眼睛。
第二百零四章 代朝
第二百零四章
楚珺從宣政殿出來,後面跟著蘇壽康。殿外只有衛珩等著,其他人不在。
還有不到一個時辰就早朝了,他們應該都在宮裡等著呢。只不過看衛珩一個人留在殿門口,知道大概是有話單獨跟太女說,都有眼色地避開了。
只不過,元引璋有什麼好避開的?
楚珺就直接問了,“四哥呢?”
衛珩笑笑,“說媳婦兒一個人在府里不放心,趕緊回去看看。”
楚珺無語,“這才多一會兒啊,我瞧著他以後非得把翡扇拴腰帶上,走哪兒帶哪兒。”
衛珩想起元引璋走的時候說的話,忍不住笑起來。
“五妹定然要嘲笑我恨不得把翡扇拴腰帶上,可我看她已經把你拴腰帶上了,上哪都帶著你。”
楚珺看他兀自發笑,不明所以。“那一會兒早朝他來麼?”
衛珩道:“他沒說,不過,我想他應該要來的,畢竟……”
楚珺點頭表示明白。
衛珩收了笑,“處置附從謀逆,就按你剛才所說嗎?”
楚珺剛才在皇帝面前說的“嚴懲”,明顯達不到皇帝所想“嚴懲”的程度。
楚珺想了想,無奈道:“你說呢?”
衛珩失笑,“這件事我可不能幫你拿主意。”
楚珺皺眉撓頭,“唉,我最發愁這種事了。”
衛珩見她苦惱,還是沒忍住提醒了一句:“上次孟黨案,陛下是怎麼處置的,你要嚴懲,斟酌著加重些就是了。”
“上次父皇是給了大理寺十天,讓他們去查,最後基本逐條按罪行判了……”楚珺一拍腦門,“我也丟給大理寺就行了唄!”
衛珩笑著搖搖頭,“有幾個不用審,你直接處置了才好。”
楚珺點頭,“我知道,成國公!還有那個劉立本,刺殺可汗跑不了他的。”
衛珩道:“當時你掏出來有多羅大印的驛報指證劉立本,把我都嚇一跳,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你去一趟渭州,準備真是充分啊。”
楚珺揚眉,“那是,誰叫他要多嘴、說西境守軍有問題?跑到渭州,就是給我送上門的。對了,趕緊找個由頭把馮征的梁州都督撤了,岩生帶了一半西境守軍出來,也該回去了。”
“這還需要由頭?現在不過是你一道旨意的事。”衛珩看看天色,“沒多久就到早朝的時辰了,去偏殿躺會兒吧。”
“嗯。”楚珺兩眼一閉,整個人就朝衛珩靠過去,把全身的重量都壓在衛珩身上,一副說睡就睡的樣子。
衛珩無奈笑笑,半抱半扶著她到偏殿去了。
奉德二十年九月十八,麟德殿早朝。
丹陛上那個赤金盤龍的位子空著,旁邊稍下靠前的位置放了一把金絲楠木縷金大椅。
朝臣們沒有說話,心裡卻都明白——大興至高無上的權力,要漸漸開始交接了。
至於昨晚發生了什麼,清楚知道的只有楚珺最信任的幾個朝臣。倒不是眾臣遲滯,實在是昨晚情況太混亂,一會兒是禁軍護駕,一會兒是太女舉兵,一會兒是盛安公主謀反。結果如何,只看待會兒,那個金絲楠木椅上坐的是誰便知。至於真正發生什麼,倒是最不重要的了。
眾臣沒有心懸太久。五更的更聲剛過,蘇壽康先出來,在丹陛一旁站下。緊接著,楚珺自後殿轉出,身後跟著衛珩。
楚珺徑直走到那張金絲楠木大椅前,撩袍坐下,看到左邊最前站著的元墨珏和元引璋,微一點頭。
原本站在右邊最前的是榮安侯殷士誠和武國公衛朗,今天殷士誠的位置空下,後面位置的朝臣就按慣例補上來了。
衛珩從旁下階,直接朝殷士誠原來的位置走過去。
那個位置上站著的朝臣忙低頭籠袖向後退了幾步,給衛珩把位置讓開。
向來謙和仁厚的太女看見,眉毛都沒動一下。
這一幕落在所有人眼裡,是個明晃晃的信號。
元墨珏與元引璋對視一眼,忍不住無聲地笑笑。
蘇壽康唱道:“陛下有恙,太女代朝——”
眾臣都拜了下去,早朝開始了。
楚珺朝蘇壽康抬抬手,蘇壽康便從一旁小太監手裡取過聖旨,展開念起來。
這是元文謖所下對殷士誠和元紫琰的處置。
因為已經看到太女與武國公世子,所以對於盛安公主被定了“謀逆”,眾人是不驚訝的,他們驚訝的是,這樣的處罰可以說是撓痒痒了。
丹陛上御座旁的太女面無表情,又朝蘇壽康抬手。蘇壽康接過第二道聖旨。
這道聖旨是對元引璋、元墨珏和青璇的賞賜,賜婚元引璋與翡扇,以及復衛珩金吾衛上將軍職。
眾臣先在心裡嘀咕這賞賜也忒輕了,又在聽到“衛氏翡扇”時心中一跳,最後心裡多了份瞭然。
眾臣看了看站在武官最前列的衛家父子,心裡齊齊想著:以後,要說太女之下是誰,不是一直幫助太女的南襄王,不是與太女自小交好的樂定公主,而是該衛家了。
還不等眾臣多計較,蘇壽康又宣了第三份旨意——太女監國,全權處置這次的盛安公主謀反案。
打頭的盛安公主和榮安侯陛下已經親自下旨從輕處置了,眾臣預感到,恐怕落在太女手裡的其他人是要慘了。沒了盛安公主,太女可以說是隻手遮天,誰參與謀反,全在太女一言,就看這次太女想收拾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