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煙糙的味道瀰漫在會議室的每一個角落。
汗臭味,或許是因為經夜未眠而由人體產生的氣味也使得整個室內的空氣里都充斥著一種---有些人會稱之為男人味但實際上就是不算好聞的味道。
守護在嚴密合攏的窗戶底下的衛兵很好的說明了這一場會議所應該擁有的保密程度,而因此而來的,從昨天傍晚一直進展到凌晨的,直到如今正靜靜躺在桌上的最新的報紙送入這才結束的這一場會議為什麼始終窗門緊閉,大約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一雙修長的,但帶著不少老繭的手推開了窗門。
映入眼帘的是璀璨的艷陽。
宛如新生。
窗外是朝氣蓬勃的景色,充斥著勃勃的生機。
唐少帥站在窗口深深吸了一口氣,嘴角微微一勾,布滿了血絲的眼底終於泛起了淡淡的笑意。
在他身後,幕僚竊竊私語不止。
“妻賢夫禍少,有這麼一位夫人,少帥的確是要省不少的力。”
這是讚賞的,羨慕的,妒忌的口吻。
但也有唱反調的。
“父子之間哪裡有隔夜的仇,這麼一來,我們和京都的關係……”
“不可調和?”說這話的顯然是唐少帥的心腹,因為他很直接的點出了更多人根本就不敢直接說出來的事實,“難道少帥不反擊,大帥就真的會見好就收,早早收手?”
方才說話的那人登時啞然。
唐大帥的脾氣,在場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性格看似溫和寡言,實則不聽人言,獨斷專行。這一次瀰漫全國的這一場輿論危機,既然能夠如此之快的席捲華夏土地,背後有沒有現在的無冕之王唐大帥的示意,在座之人也都清楚。
既然事情都已經進行到了這一步,再指望上位者的憐憫和舐犢之情,無異於自取滅亡。
唐少帥沒有去聽他們的爭論。
在一開始,在很多的手下都在擔心著這一場輿論戰到最後到底會給他帶來多大的損失,和大帥之間父子的關係到底會走到哪一步的時候,大約只有他自己,從頭到尾都沒有擔心過。
或許,只是因為他篤定著,自己有一位好的超過了他曾經所有的想像的好妻子。
他從窗口轉過身來,只說了一句話:“我已經和你們浪費了整整一晚的時間。我想,現在是我去找我妻子的時候了。”
而這個時候,已經再沒有任何一個幕僚可以說出反對的話來了。
在他大步離去的身影之後,就放上了最新一期的知音。
在首版“第一家庭的悲歡離合大揭秘”這一欄的底下,也在不顯眼的位置用黑體印上了一行小字:本報即將搬遷,停刊兩期。
***
軍警到達的時候,知音已經人去樓空。
剩下的只有空蕩蕩的,門戶大開,而內里空無一人的辦公室。
得到這樣的回報,從早上就一直不發一言的唐大帥並沒露出驚訝的神色。
顯然,這樣的結果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站在他身邊一起聽著報告的丁姨娘小心的覷了一眼男人的神色,等傳令員一臉忐忑的低了頭,她這才挪了身體上前,走到了大帥身邊揮起拳頭輕輕捶了捶他的背,熟稔而富有技巧的手勢很好的緩解了男人的緊繃。
男人肩膀上的肌肉漸漸地放鬆了下來。
傳令官剛剛暗自鬆了一口氣,低了頭便聽見那站在上首的女人柔聲開了口:“大帥,這事兒就這麼算了?”
唐大帥從鼻子裡輕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丁姨娘低聲說道:“按說這話輪不著我來說,畢竟不是正經婆婆。不過到底少帥也算是我的半子,我也算是他們一對小年輕的長輩,有些話固然是逾越了我的身份,可我還是不得不多說幾句。這本不過就是一件家務事,是大帥在教訓兒子,可旁人插了手,可就不再是父子之間了,而變成了國事……這家務事成了國事……事情鬧得這般大,其實對誰都不是好事。外人到底是外人,我只盼著,咱們少帥也能早點明白這個道理。”
這‘外人’是在含沙射影的說誰,便連底下木訥的傳令官也聽的明白。
原本以為知音人去樓空這件事已經到此為止的男人忍不住在心裡暗自罵了一聲多事,這麼火上澆油,怕是事情又要多了變數。
果不其然,大帥也沉默了一會,開口的時候卻已是命令:“他們沒有這麼快出京都。我要看到他們的人。如果抓不到人……”他略略一頓,“屍體也可以。”
話里的肅殺讓傳令官微微戰慄了一下,但他只是腳跟合攏行了個禮,一口應下便轉身出去了。
丁姨娘在唐大帥身後微微眯了眯眼睛,正要開口再說什麼,卻見那剛才還沉默少言的男人忽然轉過身來看著她,一雙眼睛裡的目光複雜的讓她看不明白。
丁姨娘忽然覺得有一點害怕。
她勉力鎮定的柔和的笑了一笑,唐大帥看了她好一會,這才慢慢開口:“若說外人,在這家裡,所有外姓的,都是外人。”
“……”丁姨娘的心幾乎是瞬間就攥成了一團。
她那一雙雖然人到中年但還是靈活並且水澤豐盈的目中慢慢的蓄上了淚光。
柔弱的姿態在平日裡是無往而不利的,只是這一次,唐大帥卻幾近於無動於衷。
“這一次你說的對。”他說道,“但下一次,不要忘記了這一點,不要忘記了你自己到底姓什麼。”
“妾身明白。”丁姨娘溫柔的,乖巧的應答。
柔順的姿態終於為她贏得了一個並不算太愉悅的“嗯”。
***
“社長,咱們能走得了麼……”新來知音沒多久的年輕小姑娘的臉上,寫滿了四個字:憂心忡忡。
金允珠看了她一眼,很明白她的擔憂。她環顧了一圈自己的左右,看見的,都是疲憊的,倦怠的,寫滿了擔心的臉。
似乎在所有人之中,只有她自己是鎮定如恆的。
當年實際上並不是。
她的臉上雖然半點也沒表現出來,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信任,在某一個瞬間也打過折扣。
她也會問自己,在傾盡所有的人脈,關係,頂著風險仿佛是破釜沉舟一般做出了這樣一期報紙之後,他們到底能不能順利的離開京都。
她能想像的到那個戎馬倥傯大半生的男人會有多麼的震怒,她們的處境又是處在了何等危險的境地---如果不能像她的上司所預計的那樣安全的到達東北,或許她們的未來,就只剩下了黑暗的牢房或者是血濺三尺。
但所有的這些質疑,金允珠一點也沒有寫在臉上。
她只是看了一眼漸漸泛起了曙光的天際,那水天一線的遠方,輕輕的,但卻不容置疑的堅定的說道:“……放心吧,很快。”
她的堅定,讓那些原本惶惑不安的同事們也都鎮定了下來。
剛才還快要掉眼淚了的小姑娘也踮起了腳尖看向了遠方。
這一期的報紙,可以說是金允珠最後一個人,力排眾議做下的決定。
當時會議室里爭論激烈,而觀點分別分成了兩派。
有一些激進一點的,尤其是以幾個留過洋見過世面的編輯記者為主的鷹派是力頂了金允珠的做法,他們所關注的是新聞自由。
“第一家庭”的秘辛總是奪人眼球,比如少帥的母親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什麼他的兄弟和小媽們會在一個時間下葬還死的無聲無息,比如哪怕同在唐家後院但什麼唐三小姐和唐少帥一母所出但關係總有隔閡,比如為什麼唐少帥母親的嫁妝為什麼不翼而飛,比如唐大帥明明出身貧寒那他起義當初散給手下的金銀從何而來,很多的蛛絲馬跡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問題只是,以前沒有人敢去翻,更沒有人想得到,把所有的東西給聯繫在一起。
而他們,他們這些自由鬥士和無冕之王,能報導這樣的一個新聞,對這些鷹派來說,這一生已經足以驕傲,也足以讓他們被華夏的新聞史給載入史冊了---有了這樣的經歷,他們又還有什麼其他的追求呢。
不管金允珠的消息來源是什麼,只要他們報導的還是真相,對鷹派來說,何懼此身!
但另外一些人不是。
反對的人的數量其實是大大超過了贊同的,以至於事情進展到了最後,金允珠手下有不少人辭去,有一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顧慮離開了他們這個報社,而留下來的人不得不加量的完成原本並不屬於自己的工作。
所以在場的人,幾乎都可以算是金允珠的堅定支持者。
哪怕就是最軟弱的那個小姑娘也是一樣。
只是饒是如此,但久久等待依舊還沒有回應而另外一側,仿佛能聽到她們背後的那個城市甦醒,追捕者臨近的聲音----這一些人,還是急了,動搖了,有幾個人甚至衝著金允珠小聲的哭了起來。
絕望,在這一支小小的隊伍里蔓延開。
☆、第128章 離去(2)
面前就是冰冷的河水,背後就是已經緊緊綴在身後,幾乎能聽到腳步聲追蹤而來的軍警,甚至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喝罵連連,金允珠甚至能聽到那些粗魯的語氣里夾雜著的憤怒和語意里的猥褻---不,也許並不僅僅只是猥褻。
她望著面前在晨光里幾乎是泛著晨曦的霧色的河岸,望著那霧色籠罩里看不清邊際的河水,又回頭看了一看即使是到了這樣的境地也沒有對她反目相向的身後的自己這些同伴們,咬了咬牙:“別怕,我相信,我們會沒事的。”
“真的會沒事嗎?”
“他們手裡有槍……我們真能跑得掉?”
質疑的聲音在隊伍里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
金允珠抿了抿唇正要繼續開口,卻聽得背後的喝罵越來越響也越來越近,她還沒來得及開口,目光就是一凜,出口的話卻換成了厲喝:“趴下!”
話音未落已經聽得“啪啪”的聲音擊在了她們身畔的泥土當中,濺起了一地的泥濘和飛沫。
誰都知道那些軍警手上有槍。
誰都知道政治黑暗。
在座的也都很清楚,這些政客可以有多心狠手辣。
可是誰都想不到,這身後的追兵,竟然真的會在他們的背後開槍!
何以至此!大家都是一國同胞,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縱然有些話說的過分了些,當真是揭穿了某些人的麵皮,可到底罪不至死!
原本以為這背後人的喝罵叱喝和羞辱不過是威嚇的眾人再不報僥倖---到這會兒每一個人都明白了,今日若跑不掉,落在了後頭那群人手裡,死,怕還是好的下場!
可跑掉?
這寬闊的大河,這濤濤的江水,這一看便叫人絕望的天塹,又要怎樣跑掉?
在這樣的天氣跳入水中,又和自殺有什麼兩樣?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金允珠抓了一把自己身邊有些愣神了的小姑娘到了一顆樹後躲避,正待開口,卻見那方才還呆呆傻傻的小姑娘的臉上忽然浮上了笑容,她指了一指那原本霧氣籠罩的江岸,悄聲對金允珠說道:“社長,我們有救了!”
金允珠豁然回頭望去,只見江面上漸漸有了一艘小船的影子!
***
“各位,辛苦了。”
死裡逃生魚貫上了船,金允珠是最後一個,小小一艘小船接上了一眾人就急急掉頭,徒留下岸上的軍警衝著霧氣瀰漫的江心徒勞的開槍發泄著自己心裡的憤怒和不甘。
這船很小,將將載滿了她們一行人便已經擠得滿滿當當的,金允珠剛剛上去,卻見原本船艙中的一個人已經衝著她微微一笑,色若春華:“金小姐。”
金允珠當即就是一愣。
她囁嚅著嘴唇還沒說出話來,旁邊已經有眼尖的捂著嘴低低一聲驚呼,滿臉寫滿了驚訝。
都是做新聞業的,誰的敏感都不比誰差,這時代的照相技術雖不算好,可卻也能纖毫畢現的將人的樣貌記錄下來,不至於像前人的筆畫那樣失了真味。
何況面前的這女人,正是這國內最有權勢,也最讓人感慨她的經歷之曲折傳奇的女性之一:舊朝公主,也是目前的少帥夫人瞿凝。
這國內,只要會看照片會看報紙的,怕是沒幾個人不知道這一張臉吧?
誰又能想得到,這麼一艘仿佛是任何時候都可能會沉沒的小船上,竟然會載著這麼一位大人物呢?
舊友相見,卻是彼此紅了眼圈。
金允珠按了按胸口,按捺了一下自己胸臆之間的感動。
她很清楚,若不是出於對自己的重視,像瞿凝這樣的身份,像她和少帥這樣的關係,她根本沒有必要自己親自前來迎她。
媒體固然重要,但這世界上,又有什麼重要的過自己的命?政客,都是惜命的人。
她深吸了一口氣,等眼眶的這一陣潤濕過去了這才衝著瞿凝微微拱了拱手:“少夫人,我知音一襲十三人,但凡不離不棄跟隨我做完了最後一期的,盡在此處。”
瞿凝環視了一眼這小小的船艙,看著這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孔,和他們或者企盼,或者激動,或者若有所思的眼神:“各位,幸會。”
***
“什麼,沒有捉到?”
唐大帥的臉色幾乎是瞬間就已經轉為鐵青,他抓起手邊的一個茶杯蓋啪的就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這一輩子,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
原本還可以粉飾的太平,卻在這一波一波證據詳實,文字又充滿了煽動性,如今變得人盡皆知的新聞里被一點一點撕的粉碎!
他何嘗不知,這麼多年以來,他那個兒子不是從來沒懷疑過當年的舊事,他不過就是裝聾作啞,甚至是把那點子仇恨,深深的偷偷的埋進了自己心裡的最深處!
可現如今,這報紙上一波一波的寫,這輿論一波一波的造,他甚至覺得他每天回到了唐家,那些下人都在他背後竊竊私語,就連他喜歡的小妾,看他的時候也仿佛有了不一樣的表情。
汗臭味,或許是因為經夜未眠而由人體產生的氣味也使得整個室內的空氣里都充斥著一種---有些人會稱之為男人味但實際上就是不算好聞的味道。
守護在嚴密合攏的窗戶底下的衛兵很好的說明了這一場會議所應該擁有的保密程度,而因此而來的,從昨天傍晚一直進展到凌晨的,直到如今正靜靜躺在桌上的最新的報紙送入這才結束的這一場會議為什麼始終窗門緊閉,大約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一雙修長的,但帶著不少老繭的手推開了窗門。
映入眼帘的是璀璨的艷陽。
宛如新生。
窗外是朝氣蓬勃的景色,充斥著勃勃的生機。
唐少帥站在窗口深深吸了一口氣,嘴角微微一勾,布滿了血絲的眼底終於泛起了淡淡的笑意。
在他身後,幕僚竊竊私語不止。
“妻賢夫禍少,有這麼一位夫人,少帥的確是要省不少的力。”
這是讚賞的,羨慕的,妒忌的口吻。
但也有唱反調的。
“父子之間哪裡有隔夜的仇,這麼一來,我們和京都的關係……”
“不可調和?”說這話的顯然是唐少帥的心腹,因為他很直接的點出了更多人根本就不敢直接說出來的事實,“難道少帥不反擊,大帥就真的會見好就收,早早收手?”
方才說話的那人登時啞然。
唐大帥的脾氣,在場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性格看似溫和寡言,實則不聽人言,獨斷專行。這一次瀰漫全國的這一場輿論危機,既然能夠如此之快的席捲華夏土地,背後有沒有現在的無冕之王唐大帥的示意,在座之人也都清楚。
既然事情都已經進行到了這一步,再指望上位者的憐憫和舐犢之情,無異於自取滅亡。
唐少帥沒有去聽他們的爭論。
在一開始,在很多的手下都在擔心著這一場輿論戰到最後到底會給他帶來多大的損失,和大帥之間父子的關係到底會走到哪一步的時候,大約只有他自己,從頭到尾都沒有擔心過。
或許,只是因為他篤定著,自己有一位好的超過了他曾經所有的想像的好妻子。
他從窗口轉過身來,只說了一句話:“我已經和你們浪費了整整一晚的時間。我想,現在是我去找我妻子的時候了。”
而這個時候,已經再沒有任何一個幕僚可以說出反對的話來了。
在他大步離去的身影之後,就放上了最新一期的知音。
在首版“第一家庭的悲歡離合大揭秘”這一欄的底下,也在不顯眼的位置用黑體印上了一行小字:本報即將搬遷,停刊兩期。
***
軍警到達的時候,知音已經人去樓空。
剩下的只有空蕩蕩的,門戶大開,而內里空無一人的辦公室。
得到這樣的回報,從早上就一直不發一言的唐大帥並沒露出驚訝的神色。
顯然,這樣的結果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站在他身邊一起聽著報告的丁姨娘小心的覷了一眼男人的神色,等傳令員一臉忐忑的低了頭,她這才挪了身體上前,走到了大帥身邊揮起拳頭輕輕捶了捶他的背,熟稔而富有技巧的手勢很好的緩解了男人的緊繃。
男人肩膀上的肌肉漸漸地放鬆了下來。
傳令官剛剛暗自鬆了一口氣,低了頭便聽見那站在上首的女人柔聲開了口:“大帥,這事兒就這麼算了?”
唐大帥從鼻子裡輕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丁姨娘低聲說道:“按說這話輪不著我來說,畢竟不是正經婆婆。不過到底少帥也算是我的半子,我也算是他們一對小年輕的長輩,有些話固然是逾越了我的身份,可我還是不得不多說幾句。這本不過就是一件家務事,是大帥在教訓兒子,可旁人插了手,可就不再是父子之間了,而變成了國事……這家務事成了國事……事情鬧得這般大,其實對誰都不是好事。外人到底是外人,我只盼著,咱們少帥也能早點明白這個道理。”
這‘外人’是在含沙射影的說誰,便連底下木訥的傳令官也聽的明白。
原本以為知音人去樓空這件事已經到此為止的男人忍不住在心裡暗自罵了一聲多事,這麼火上澆油,怕是事情又要多了變數。
果不其然,大帥也沉默了一會,開口的時候卻已是命令:“他們沒有這麼快出京都。我要看到他們的人。如果抓不到人……”他略略一頓,“屍體也可以。”
話里的肅殺讓傳令官微微戰慄了一下,但他只是腳跟合攏行了個禮,一口應下便轉身出去了。
丁姨娘在唐大帥身後微微眯了眯眼睛,正要開口再說什麼,卻見那剛才還沉默少言的男人忽然轉過身來看著她,一雙眼睛裡的目光複雜的讓她看不明白。
丁姨娘忽然覺得有一點害怕。
她勉力鎮定的柔和的笑了一笑,唐大帥看了她好一會,這才慢慢開口:“若說外人,在這家裡,所有外姓的,都是外人。”
“……”丁姨娘的心幾乎是瞬間就攥成了一團。
她那一雙雖然人到中年但還是靈活並且水澤豐盈的目中慢慢的蓄上了淚光。
柔弱的姿態在平日裡是無往而不利的,只是這一次,唐大帥卻幾近於無動於衷。
“這一次你說的對。”他說道,“但下一次,不要忘記了這一點,不要忘記了你自己到底姓什麼。”
“妾身明白。”丁姨娘溫柔的,乖巧的應答。
柔順的姿態終於為她贏得了一個並不算太愉悅的“嗯”。
***
“社長,咱們能走得了麼……”新來知音沒多久的年輕小姑娘的臉上,寫滿了四個字:憂心忡忡。
金允珠看了她一眼,很明白她的擔憂。她環顧了一圈自己的左右,看見的,都是疲憊的,倦怠的,寫滿了擔心的臉。
似乎在所有人之中,只有她自己是鎮定如恆的。
當年實際上並不是。
她的臉上雖然半點也沒表現出來,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信任,在某一個瞬間也打過折扣。
她也會問自己,在傾盡所有的人脈,關係,頂著風險仿佛是破釜沉舟一般做出了這樣一期報紙之後,他們到底能不能順利的離開京都。
她能想像的到那個戎馬倥傯大半生的男人會有多麼的震怒,她們的處境又是處在了何等危險的境地---如果不能像她的上司所預計的那樣安全的到達東北,或許她們的未來,就只剩下了黑暗的牢房或者是血濺三尺。
但所有的這些質疑,金允珠一點也沒有寫在臉上。
她只是看了一眼漸漸泛起了曙光的天際,那水天一線的遠方,輕輕的,但卻不容置疑的堅定的說道:“……放心吧,很快。”
她的堅定,讓那些原本惶惑不安的同事們也都鎮定了下來。
剛才還快要掉眼淚了的小姑娘也踮起了腳尖看向了遠方。
這一期的報紙,可以說是金允珠最後一個人,力排眾議做下的決定。
當時會議室里爭論激烈,而觀點分別分成了兩派。
有一些激進一點的,尤其是以幾個留過洋見過世面的編輯記者為主的鷹派是力頂了金允珠的做法,他們所關注的是新聞自由。
“第一家庭”的秘辛總是奪人眼球,比如少帥的母親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什麼他的兄弟和小媽們會在一個時間下葬還死的無聲無息,比如哪怕同在唐家後院但什麼唐三小姐和唐少帥一母所出但關係總有隔閡,比如為什麼唐少帥母親的嫁妝為什麼不翼而飛,比如唐大帥明明出身貧寒那他起義當初散給手下的金銀從何而來,很多的蛛絲馬跡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問題只是,以前沒有人敢去翻,更沒有人想得到,把所有的東西給聯繫在一起。
而他們,他們這些自由鬥士和無冕之王,能報導這樣的一個新聞,對這些鷹派來說,這一生已經足以驕傲,也足以讓他們被華夏的新聞史給載入史冊了---有了這樣的經歷,他們又還有什麼其他的追求呢。
不管金允珠的消息來源是什麼,只要他們報導的還是真相,對鷹派來說,何懼此身!
但另外一些人不是。
反對的人的數量其實是大大超過了贊同的,以至於事情進展到了最後,金允珠手下有不少人辭去,有一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顧慮離開了他們這個報社,而留下來的人不得不加量的完成原本並不屬於自己的工作。
所以在場的人,幾乎都可以算是金允珠的堅定支持者。
哪怕就是最軟弱的那個小姑娘也是一樣。
只是饒是如此,但久久等待依舊還沒有回應而另外一側,仿佛能聽到她們背後的那個城市甦醒,追捕者臨近的聲音----這一些人,還是急了,動搖了,有幾個人甚至衝著金允珠小聲的哭了起來。
絕望,在這一支小小的隊伍里蔓延開。
☆、第128章 離去(2)
面前就是冰冷的河水,背後就是已經緊緊綴在身後,幾乎能聽到腳步聲追蹤而來的軍警,甚至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喝罵連連,金允珠甚至能聽到那些粗魯的語氣里夾雜著的憤怒和語意里的猥褻---不,也許並不僅僅只是猥褻。
她望著面前在晨光里幾乎是泛著晨曦的霧色的河岸,望著那霧色籠罩里看不清邊際的河水,又回頭看了一看即使是到了這樣的境地也沒有對她反目相向的身後的自己這些同伴們,咬了咬牙:“別怕,我相信,我們會沒事的。”
“真的會沒事嗎?”
“他們手裡有槍……我們真能跑得掉?”
質疑的聲音在隊伍里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
金允珠抿了抿唇正要繼續開口,卻聽得背後的喝罵越來越響也越來越近,她還沒來得及開口,目光就是一凜,出口的話卻換成了厲喝:“趴下!”
話音未落已經聽得“啪啪”的聲音擊在了她們身畔的泥土當中,濺起了一地的泥濘和飛沫。
誰都知道那些軍警手上有槍。
誰都知道政治黑暗。
在座的也都很清楚,這些政客可以有多心狠手辣。
可是誰都想不到,這身後的追兵,竟然真的會在他們的背後開槍!
何以至此!大家都是一國同胞,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縱然有些話說的過分了些,當真是揭穿了某些人的麵皮,可到底罪不至死!
原本以為這背後人的喝罵叱喝和羞辱不過是威嚇的眾人再不報僥倖---到這會兒每一個人都明白了,今日若跑不掉,落在了後頭那群人手裡,死,怕還是好的下場!
可跑掉?
這寬闊的大河,這濤濤的江水,這一看便叫人絕望的天塹,又要怎樣跑掉?
在這樣的天氣跳入水中,又和自殺有什麼兩樣?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金允珠抓了一把自己身邊有些愣神了的小姑娘到了一顆樹後躲避,正待開口,卻見那方才還呆呆傻傻的小姑娘的臉上忽然浮上了笑容,她指了一指那原本霧氣籠罩的江岸,悄聲對金允珠說道:“社長,我們有救了!”
金允珠豁然回頭望去,只見江面上漸漸有了一艘小船的影子!
***
“各位,辛苦了。”
死裡逃生魚貫上了船,金允珠是最後一個,小小一艘小船接上了一眾人就急急掉頭,徒留下岸上的軍警衝著霧氣瀰漫的江心徒勞的開槍發泄著自己心裡的憤怒和不甘。
這船很小,將將載滿了她們一行人便已經擠得滿滿當當的,金允珠剛剛上去,卻見原本船艙中的一個人已經衝著她微微一笑,色若春華:“金小姐。”
金允珠當即就是一愣。
她囁嚅著嘴唇還沒說出話來,旁邊已經有眼尖的捂著嘴低低一聲驚呼,滿臉寫滿了驚訝。
都是做新聞業的,誰的敏感都不比誰差,這時代的照相技術雖不算好,可卻也能纖毫畢現的將人的樣貌記錄下來,不至於像前人的筆畫那樣失了真味。
何況面前的這女人,正是這國內最有權勢,也最讓人感慨她的經歷之曲折傳奇的女性之一:舊朝公主,也是目前的少帥夫人瞿凝。
這國內,只要會看照片會看報紙的,怕是沒幾個人不知道這一張臉吧?
誰又能想得到,這麼一艘仿佛是任何時候都可能會沉沒的小船上,竟然會載著這麼一位大人物呢?
舊友相見,卻是彼此紅了眼圈。
金允珠按了按胸口,按捺了一下自己胸臆之間的感動。
她很清楚,若不是出於對自己的重視,像瞿凝這樣的身份,像她和少帥這樣的關係,她根本沒有必要自己親自前來迎她。
媒體固然重要,但這世界上,又有什麼重要的過自己的命?政客,都是惜命的人。
她深吸了一口氣,等眼眶的這一陣潤濕過去了這才衝著瞿凝微微拱了拱手:“少夫人,我知音一襲十三人,但凡不離不棄跟隨我做完了最後一期的,盡在此處。”
瞿凝環視了一眼這小小的船艙,看著這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孔,和他們或者企盼,或者激動,或者若有所思的眼神:“各位,幸會。”
***
“什麼,沒有捉到?”
唐大帥的臉色幾乎是瞬間就已經轉為鐵青,他抓起手邊的一個茶杯蓋啪的就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這一輩子,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
原本還可以粉飾的太平,卻在這一波一波證據詳實,文字又充滿了煽動性,如今變得人盡皆知的新聞里被一點一點撕的粉碎!
他何嘗不知,這麼多年以來,他那個兒子不是從來沒懷疑過當年的舊事,他不過就是裝聾作啞,甚至是把那點子仇恨,深深的偷偷的埋進了自己心裡的最深處!
可現如今,這報紙上一波一波的寫,這輿論一波一波的造,他甚至覺得他每天回到了唐家,那些下人都在他背後竊竊私語,就連他喜歡的小妾,看他的時候也仿佛有了不一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