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深吸一口氣,瑾娘上下翻了一下,十卷非常完整,大略看了一下,跟她看過的沒有什麼出處。
書籍很新,裡面沒有注釋,不知道那柳秀才怎麼得的,看樣子他並沒有翻看,瑾娘嘆了口氣,這書對於農民是非常重要的,可惜識字的人不多,更沒有錢去買這麼貴的書籍,而有實力購買又能讀懂的人卻不去去種田。這書買回去,對家裡種田也是有好處的。
“瑾兒,你這是?”王氏看著瑾娘拿了十本厚書,疑惑的問。
“娘,我想要這十本書,這是很有用的。”
王氏有些為難,這十本書價格可不能便宜。
“娘——女兒就想要這十本書。娘就當給女兒的嫁妝,娘——”為了這書,瑾娘連撒嬌都做了。
王氏聽了笑著點了點瑾娘的額頭,“也不害羞,把嫁妝掛在嘴上,好好,娘你給買,咱閨女帶著書出嫁。看那秀才姑娘還敢小瞧你。”王氏忍不住笑著自家姑娘,瑾娘聽著有點無奈,就算看了這書她也不能成為大家閨秀。
十本書花去王氏一兩銀錢,王氏侃價侃的厲害,這書比那千字文可厚多了,小夥計看那書也沒有什麼名氣,便宜賣的。瑾娘她們不知道,等他們走了沒多久掌柜的就來了,讓夥計把那堆書整理了一番給定了價,除了基本三字經百家姓,一些常用的有些破舊的書籍,價錢降了降,其他的書籍價格卻比他們攤位上賣的還要貴些。嚇得小夥計都不敢說自己賣了十本書,只說買了兩本論語,那書掌柜並沒有接手,這事也就過去了。瑾娘算是撿了漏。
一下花去一兩銀子,王氏心疼的一路都皺著眉,走出去幾步就有些後悔,都想回去退了,不過看著瑾娘抱著書欣喜的樣子,也就不說什麼了。
回到家,瑾娘拿著書就進了屋,有些激動的翻看,豎排的繁體字沒有標點,看著還是很費勁的。翻了兩頁,又想起這裡歷史的問題,好好回憶一下,瑾娘的記憶實在是不多,就記得十歲那年聽哥哥講古說過一些,好像是安史之亂那會出的差頭,唐朝就是那個時候滅亡的,後來的就不是特別清楚了,想的腦袋都大了,也沒想出什麼,算了歷史怎麼樣跟她關係又不大,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平行空間吧。
自從買了書籍,瑾娘每日都抽出時間看一看,陳老爹也知道這套書籍,可惜他識字不多,看了一頁就看不下去,就放下了,倒是閒暇之時讓瑾娘給念一念,心中多有感觸。等瑾娘出嫁的時候陳老爹也算是把種地那部分聽的差不多,後面關於家畜養殖,和副食品加工部分就沒有聽。
11、媒婆上門婚期提前
過了三天,楊家派來了媒人,這事情是已經定下的,自然就順理成章,只是楊家提出要在年底結婚,這就讓陳家有些措手不及。
按照陳家的意思,等瑾娘及笄之後嫁過去,也就等個兩年,瑾娘年紀還小,婚事也定的突然,爹娘都捨不得,陳家想多留她一段日子。可是楊家卻有點急了,一個是楊震海的弟弟參加明年鄉試,原本定的親是年底結的,可因為大哥突然回來了不好越過去,女方也同意把婚事推一推,可也得在鄉試之前,想著定在三月沒開耕的時候,再推就不行了。另一個是楊震海看了瑾娘對結婚的事倒是急了,總想著早一天娶回家才好,生怕出什麼岔子,不過也說了,娶過去也會等及笄了再圓房。別看他那天就看了一眼,可瑾娘的樣子也是看清了,看著還是沒長開的,他也不是莽撞的人,總要長大了才好,只是從回家心裡就惦念著,早點接到身邊來才放心。
陳家商量了兩天,蔓娘也出了月子過來,總覺的這事確實沒辦法拖了,本來就比兩個弟弟晚結婚,要是等到及笄,他們家老四都過門了,到時候大嫂反而是最後過門的,將來就不好說了,而且這些日子他們這邊到處傳採選的事,估計今年是夠嗆,可明後年就不一定了。早嫁過去,也心安。
王氏對這婚事一點也不可心,總覺著自家閨女給了楊震海有點可惜了,而且嫁的這麼快,瑾娘除了一些屋子裡的活,其他的王氏還沒教呢,她不放心,閨女這么小,楊家的那幾個媳婦一個十九一個十七,就連未過門的四弟妹都十五了,可真是,大嫂成家裡最小的了。這要是有點啥事他們家姑娘還不得受欺負啊。一時間王氏又愁起來了。
可再怎麼愁,這日子還是訂下來了,臘月二十二。這可就剩下三個月了。
合了八字,下小定,瑾娘得了一個金戒指,這就算訂婚了。
大聘是十二月底送來的,在這之前瑾娘可是忙的很,這嫁衣蓋頭枕頭被面等一應物事都要她自己繡,就連王氏準備教她廚房活都沒有時間,弄的王氏時不時的哀嘆,越發感覺婚事準備的急了。
瑾娘在家準備嫁衣,雖說只穿一次,可一生也就這一次,瑾娘認真的做了。王氏給瑾娘準備十兩置辦嫁妝,這裡邊包括瑾娘這兩三年繡荷包得的四兩多銀子。王氏也想準備的多點,可家裡給兒子娶親用去不少,這差不多是家裡全部積蓄了。兩個哥哥每人給了一兩,蔓娘給了四兩,王氏這幾日時常念叨嫁的早了,心想著要是再過兩年,這嫁妝還能豐厚一點。
結果還沒等王氏準備嫁妝呢,這天蔓娘帶著女婿張喜過來了,蔓娘抱著他們家的大兒子,剛滿月沒多久的張耀祖笑呵呵的就進了屋。蔓娘生了張家的長子長孫,本來就穩固的地位更是高漲,婆婆乾脆把管家的權利全交給她了,現在日子過的得意著呢。
“你怎麼這時候還過來。哦,耀祖,讓姥娘看看。這孩子一天一個樣,看這眉眼張開了,多俊。”王氏抱過耀祖,滿臉的笑容。
“說吧你們倆這時過來幹啥來了?”王氏把耀祖抱到炕上問。
“好事,咱們家瑾娘是個有福的。”蔓娘說著問王氏,“瑾娘呢?”
“在她二嫂子那呢,這兩天都悶在屋子裡繡喜服,我讓她出去走走,剛才看她出門進她二嫂子屋去了。”
這會陳老爹從外面走進來,“你們倆過來了,咋還把孩子抱過來,這都快晚上了,孩子可不能走夜路。”
“恩,這不是有事嗎,我們今天不回去了,在家住一宿。”
“那行,來有啥事呀?”
“您看。”蔓娘說著從袖兜里拿出一個荷包,打開從裡邊拿出一張銀票。
陳老爹一看,一百兩,疑惑的看著蔓娘,“這是從哪來的?咋來這麼多銀子?”
“你讓你女婿給你說,這錢可是別人托他拿來的。”
張喜一聽,笑著解釋,“這是楊震海今天上午給的,讓我轉交給爹娘,說是給瑾娘辦嫁妝。”
他這一說,陳老爹和王氏都愣住了,“這是怎麼話說的,辦嫁妝怎麼還能讓他掏錢。再說他哪來這麼多錢?”
“呵呵,爹這錢你就收下,這也是震海的一番心意,錢的出處倒是沒明說,不過我倒是隱約知道,震海這齣去六年,可不是當小兵的。您看這幾年陸續都有人回來,那個像他這樣的,恐怕是有些機遇。而且既然拿了出來,恐怕他手上還有不少。”張喜跟楊震海是從小玩到大的光腚子娃娃,張家以前也在楊村生活,三年前才搬到現在住的地方,其實張喜娶蔓娘還是有些緣故的,當年挺小的時候他跟著楊震海見過蔓娘,那個時候雖然小,也不懂啥情呀愛的,可見了兩回不知道怎麼了就對蔓娘上了心,那時候他小,楊老爹說話也沒背過他,他明白楊辰兩家的關係,聽楊老爹無意說過一回楊震海的婚事,加上他跟楊震海是好兄弟,那種心思連想都沒想過。直到後來楊震海被抓了壯丁,又過了幾年聽說有人給蔓娘說媒,他才央求他母親去求親,有了結果。
之前聽說楊震海回來,他心裡還是覺得挺對不起兄弟的,也有些不太好意思見他,一直到瑾娘跟震海的事定下來,他才去了一趟楊家,兩人坐在一塊喝了酒,話也說開了,他才知道,楊震海根本就沒在意他跟蔓娘的事,還一個勁的祝福他,楊震海離家前根本就沒見過幾次蔓娘,就是那幾次印象都不是特別好,總覺得是個厲害的,他本身就是個霸王脾氣,現在看著是好了,其實小時候那是有點天不怕地不怕的,也是村里一霸,要不是當兵懂了事,現在不一定怎麼樣呢。
他打心眼裡就喜歡那嬌嬌小小溫柔可心的,蔓娘根本就不是他那盤菜,倒是瑾娘就好像是老天爺送給他的一樣,再沒有這麼可心的了。他一直想著或許這就是緣分,兩人是在月老那牽過紅線的。合著瑾娘就該是他的。
等張喜明白了,心中也沒了芥蒂,跟楊震海又哥倆親了,以後他們倆又多層關係,連襟,可不是更親了。
楊震海自然利用這層關係,讓他把錢送過來。
陳老爹看著銀票敲了敲桌子,好一會才說,“好了,就收著吧,不過嫁妝也不能太過了,太張揚了也不好,剩下的銀錢給瑾娘收著,手上有錢,她心裡也有底。”
張喜又接著說“還有爹,他送這錢一方面想給瑾娘長長臉,另一方面可能也有補償的意思,他家兩個弟妹先進門,聘金就十兩,聘禮也是差不多的,來年老四結婚,也是按照老二老三那樣定的,所以瑾娘這聘金聘禮就算多些也不會超出太多,不然他們家老四那就不好看了。他心裡覺著虧了瑾娘,另外嫁妝裡邊家具可以少置備幾件,婚禮匆忙,婚房就在正房西屋,跟老爺子東西屋,新房是沒時間蓋了。置備多了也沒地方放。”
陳老爹點了點頭,這個事,他早就知道,楊家也沒時間蓋房子。
“他們家估計等老四結了婚,就會分家,震海應該是有了安排,也不會住現在的房子。”張喜又說。
陳老爹點點頭“恩,這個事我知道,就按規矩辦就中。他們們家倆媳婦結婚也沒蓋新房,沒啥。”
王氏也沒說什麼,有了一百兩銀票新房都是蓋得的。他們村最好的磚瓦房,蓋的時候也只用了二十多兩。所以房子的事根本不用擔心。
有了這一百兩,王氏心裡就更有了底,置辦嫁妝也寬裕的多。
瑾娘知道後心裡倒是有些暖意,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他那份心,能為她考慮這麼多,瑾娘對婚姻也有了期盼。
12、聘禮嫁妝一張虎皮
不準備不知道,瑾娘第一次對嫁妝有了新的認識,除了衣服首飾,拎盒腳盆,洗臉架,凡是過日能用上的東西,都要準備。琳琅滿目的。
因為聽了姐夫說的,婚房只有一間,瑾娘也不想弄太多東西,完全可以等有了自己的房子再購置。
書籍很新,裡面沒有注釋,不知道那柳秀才怎麼得的,看樣子他並沒有翻看,瑾娘嘆了口氣,這書對於農民是非常重要的,可惜識字的人不多,更沒有錢去買這麼貴的書籍,而有實力購買又能讀懂的人卻不去去種田。這書買回去,對家裡種田也是有好處的。
“瑾兒,你這是?”王氏看著瑾娘拿了十本厚書,疑惑的問。
“娘,我想要這十本書,這是很有用的。”
王氏有些為難,這十本書價格可不能便宜。
“娘——女兒就想要這十本書。娘就當給女兒的嫁妝,娘——”為了這書,瑾娘連撒嬌都做了。
王氏聽了笑著點了點瑾娘的額頭,“也不害羞,把嫁妝掛在嘴上,好好,娘你給買,咱閨女帶著書出嫁。看那秀才姑娘還敢小瞧你。”王氏忍不住笑著自家姑娘,瑾娘聽著有點無奈,就算看了這書她也不能成為大家閨秀。
十本書花去王氏一兩銀錢,王氏侃價侃的厲害,這書比那千字文可厚多了,小夥計看那書也沒有什麼名氣,便宜賣的。瑾娘她們不知道,等他們走了沒多久掌柜的就來了,讓夥計把那堆書整理了一番給定了價,除了基本三字經百家姓,一些常用的有些破舊的書籍,價錢降了降,其他的書籍價格卻比他們攤位上賣的還要貴些。嚇得小夥計都不敢說自己賣了十本書,只說買了兩本論語,那書掌柜並沒有接手,這事也就過去了。瑾娘算是撿了漏。
一下花去一兩銀子,王氏心疼的一路都皺著眉,走出去幾步就有些後悔,都想回去退了,不過看著瑾娘抱著書欣喜的樣子,也就不說什麼了。
回到家,瑾娘拿著書就進了屋,有些激動的翻看,豎排的繁體字沒有標點,看著還是很費勁的。翻了兩頁,又想起這裡歷史的問題,好好回憶一下,瑾娘的記憶實在是不多,就記得十歲那年聽哥哥講古說過一些,好像是安史之亂那會出的差頭,唐朝就是那個時候滅亡的,後來的就不是特別清楚了,想的腦袋都大了,也沒想出什麼,算了歷史怎麼樣跟她關係又不大,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平行空間吧。
自從買了書籍,瑾娘每日都抽出時間看一看,陳老爹也知道這套書籍,可惜他識字不多,看了一頁就看不下去,就放下了,倒是閒暇之時讓瑾娘給念一念,心中多有感觸。等瑾娘出嫁的時候陳老爹也算是把種地那部分聽的差不多,後面關於家畜養殖,和副食品加工部分就沒有聽。
11、媒婆上門婚期提前
過了三天,楊家派來了媒人,這事情是已經定下的,自然就順理成章,只是楊家提出要在年底結婚,這就讓陳家有些措手不及。
按照陳家的意思,等瑾娘及笄之後嫁過去,也就等個兩年,瑾娘年紀還小,婚事也定的突然,爹娘都捨不得,陳家想多留她一段日子。可是楊家卻有點急了,一個是楊震海的弟弟參加明年鄉試,原本定的親是年底結的,可因為大哥突然回來了不好越過去,女方也同意把婚事推一推,可也得在鄉試之前,想著定在三月沒開耕的時候,再推就不行了。另一個是楊震海看了瑾娘對結婚的事倒是急了,總想著早一天娶回家才好,生怕出什麼岔子,不過也說了,娶過去也會等及笄了再圓房。別看他那天就看了一眼,可瑾娘的樣子也是看清了,看著還是沒長開的,他也不是莽撞的人,總要長大了才好,只是從回家心裡就惦念著,早點接到身邊來才放心。
陳家商量了兩天,蔓娘也出了月子過來,總覺的這事確實沒辦法拖了,本來就比兩個弟弟晚結婚,要是等到及笄,他們家老四都過門了,到時候大嫂反而是最後過門的,將來就不好說了,而且這些日子他們這邊到處傳採選的事,估計今年是夠嗆,可明後年就不一定了。早嫁過去,也心安。
王氏對這婚事一點也不可心,總覺著自家閨女給了楊震海有點可惜了,而且嫁的這麼快,瑾娘除了一些屋子裡的活,其他的王氏還沒教呢,她不放心,閨女這么小,楊家的那幾個媳婦一個十九一個十七,就連未過門的四弟妹都十五了,可真是,大嫂成家裡最小的了。這要是有點啥事他們家姑娘還不得受欺負啊。一時間王氏又愁起來了。
可再怎麼愁,這日子還是訂下來了,臘月二十二。這可就剩下三個月了。
合了八字,下小定,瑾娘得了一個金戒指,這就算訂婚了。
大聘是十二月底送來的,在這之前瑾娘可是忙的很,這嫁衣蓋頭枕頭被面等一應物事都要她自己繡,就連王氏準備教她廚房活都沒有時間,弄的王氏時不時的哀嘆,越發感覺婚事準備的急了。
瑾娘在家準備嫁衣,雖說只穿一次,可一生也就這一次,瑾娘認真的做了。王氏給瑾娘準備十兩置辦嫁妝,這裡邊包括瑾娘這兩三年繡荷包得的四兩多銀子。王氏也想準備的多點,可家裡給兒子娶親用去不少,這差不多是家裡全部積蓄了。兩個哥哥每人給了一兩,蔓娘給了四兩,王氏這幾日時常念叨嫁的早了,心想著要是再過兩年,這嫁妝還能豐厚一點。
結果還沒等王氏準備嫁妝呢,這天蔓娘帶著女婿張喜過來了,蔓娘抱著他們家的大兒子,剛滿月沒多久的張耀祖笑呵呵的就進了屋。蔓娘生了張家的長子長孫,本來就穩固的地位更是高漲,婆婆乾脆把管家的權利全交給她了,現在日子過的得意著呢。
“你怎麼這時候還過來。哦,耀祖,讓姥娘看看。這孩子一天一個樣,看這眉眼張開了,多俊。”王氏抱過耀祖,滿臉的笑容。
“說吧你們倆這時過來幹啥來了?”王氏把耀祖抱到炕上問。
“好事,咱們家瑾娘是個有福的。”蔓娘說著問王氏,“瑾娘呢?”
“在她二嫂子那呢,這兩天都悶在屋子裡繡喜服,我讓她出去走走,剛才看她出門進她二嫂子屋去了。”
這會陳老爹從外面走進來,“你們倆過來了,咋還把孩子抱過來,這都快晚上了,孩子可不能走夜路。”
“恩,這不是有事嗎,我們今天不回去了,在家住一宿。”
“那行,來有啥事呀?”
“您看。”蔓娘說著從袖兜里拿出一個荷包,打開從裡邊拿出一張銀票。
陳老爹一看,一百兩,疑惑的看著蔓娘,“這是從哪來的?咋來這麼多銀子?”
“你讓你女婿給你說,這錢可是別人托他拿來的。”
張喜一聽,笑著解釋,“這是楊震海今天上午給的,讓我轉交給爹娘,說是給瑾娘辦嫁妝。”
他這一說,陳老爹和王氏都愣住了,“這是怎麼話說的,辦嫁妝怎麼還能讓他掏錢。再說他哪來這麼多錢?”
“呵呵,爹這錢你就收下,這也是震海的一番心意,錢的出處倒是沒明說,不過我倒是隱約知道,震海這齣去六年,可不是當小兵的。您看這幾年陸續都有人回來,那個像他這樣的,恐怕是有些機遇。而且既然拿了出來,恐怕他手上還有不少。”張喜跟楊震海是從小玩到大的光腚子娃娃,張家以前也在楊村生活,三年前才搬到現在住的地方,其實張喜娶蔓娘還是有些緣故的,當年挺小的時候他跟著楊震海見過蔓娘,那個時候雖然小,也不懂啥情呀愛的,可見了兩回不知道怎麼了就對蔓娘上了心,那時候他小,楊老爹說話也沒背過他,他明白楊辰兩家的關係,聽楊老爹無意說過一回楊震海的婚事,加上他跟楊震海是好兄弟,那種心思連想都沒想過。直到後來楊震海被抓了壯丁,又過了幾年聽說有人給蔓娘說媒,他才央求他母親去求親,有了結果。
之前聽說楊震海回來,他心裡還是覺得挺對不起兄弟的,也有些不太好意思見他,一直到瑾娘跟震海的事定下來,他才去了一趟楊家,兩人坐在一塊喝了酒,話也說開了,他才知道,楊震海根本就沒在意他跟蔓娘的事,還一個勁的祝福他,楊震海離家前根本就沒見過幾次蔓娘,就是那幾次印象都不是特別好,總覺得是個厲害的,他本身就是個霸王脾氣,現在看著是好了,其實小時候那是有點天不怕地不怕的,也是村里一霸,要不是當兵懂了事,現在不一定怎麼樣呢。
他打心眼裡就喜歡那嬌嬌小小溫柔可心的,蔓娘根本就不是他那盤菜,倒是瑾娘就好像是老天爺送給他的一樣,再沒有這麼可心的了。他一直想著或許這就是緣分,兩人是在月老那牽過紅線的。合著瑾娘就該是他的。
等張喜明白了,心中也沒了芥蒂,跟楊震海又哥倆親了,以後他們倆又多層關係,連襟,可不是更親了。
楊震海自然利用這層關係,讓他把錢送過來。
陳老爹看著銀票敲了敲桌子,好一會才說,“好了,就收著吧,不過嫁妝也不能太過了,太張揚了也不好,剩下的銀錢給瑾娘收著,手上有錢,她心裡也有底。”
張喜又接著說“還有爹,他送這錢一方面想給瑾娘長長臉,另一方面可能也有補償的意思,他家兩個弟妹先進門,聘金就十兩,聘禮也是差不多的,來年老四結婚,也是按照老二老三那樣定的,所以瑾娘這聘金聘禮就算多些也不會超出太多,不然他們家老四那就不好看了。他心裡覺著虧了瑾娘,另外嫁妝裡邊家具可以少置備幾件,婚禮匆忙,婚房就在正房西屋,跟老爺子東西屋,新房是沒時間蓋了。置備多了也沒地方放。”
陳老爹點了點頭,這個事,他早就知道,楊家也沒時間蓋房子。
“他們家估計等老四結了婚,就會分家,震海應該是有了安排,也不會住現在的房子。”張喜又說。
陳老爹點點頭“恩,這個事我知道,就按規矩辦就中。他們們家倆媳婦結婚也沒蓋新房,沒啥。”
王氏也沒說什麼,有了一百兩銀票新房都是蓋得的。他們村最好的磚瓦房,蓋的時候也只用了二十多兩。所以房子的事根本不用擔心。
有了這一百兩,王氏心裡就更有了底,置辦嫁妝也寬裕的多。
瑾娘知道後心裡倒是有些暖意,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他那份心,能為她考慮這麼多,瑾娘對婚姻也有了期盼。
12、聘禮嫁妝一張虎皮
不準備不知道,瑾娘第一次對嫁妝有了新的認識,除了衣服首飾,拎盒腳盆,洗臉架,凡是過日能用上的東西,都要準備。琳琅滿目的。
因為聽了姐夫說的,婚房只有一間,瑾娘也不想弄太多東西,完全可以等有了自己的房子再購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