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瑾娘覺得,這人臉長的太正了,完美的沒有特點了,有了這道疤不但給男人氣質中增加了一份霸氣,還讓他有一種吸引人的氣質。
楊震海似乎感覺出什麼,抬眼往瑾娘這邊看了一眼,嘴角也提了起來,露出一個不似微笑的微笑,倒是沒有了詭異感覺,看見的卻只有一個人。
迅速的關上門,瑾娘坐到床上,想著那人剛才的笑容,想著他不會覺的自己輕浮吧。一時心裡忐忑,一時又想自己又沒確定是他,只見了這麼一面,又怎麼確定他人怎麼樣。歪倒在炕上,瑾娘覺得自己出問題了,這兩天似乎都在為他東想西想,心中不定。哎,大姐因為產期快到了,娘沒讓來,不然也能跟大姐說說。算了這種事怎麼能說的出口。心亂了。
楊家父子走後,王氏快步走進瑾娘屋裡,看著瑾娘低頭繡著帕子。
聽到聲音,瑾娘抬頭看去,“娘。”
王氏坐下,伸手拉過瑾娘的頭髮,“瑾兒啊,今天你看他怎麼樣?”
瑾娘有點不好意思,低下頭,“沒怎麼樣啊!”聲音跟蚊子似地,臉上看不見,那脖頸都紅了一片,這會子絕對是瑾娘的那一部分靈魂主導,羞怯的不成樣子。
王氏嘆了口氣,握著瑾娘的手,心裡也亂糟糟的,看今天的樣子楊震海是相中她姑娘了,瑾娘她爹,也是中意的,看了一眼瑾娘,這丫頭看著是沒注意的,可看著神情,心裡也是中意的。可她這心裡卻擔心的不行,其他的倒還好說,只是閨女年紀小,他長得人高馬大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心疼媳婦。
“我的瑾兒啊,娘真是不捨得你呀。”王氏摸著錦娘的臉眼圈都紅了。
“娘-”瑾娘撲進母親懷裡,這會兩個母親的影子重合,不管在哪個世界,母親的心情都是相同的。
王氏怎麼想,已經不重要了,瑾娘的婚事定下來了,瑾娘自己也挺迷茫,不知道自己這麼快就把婚事定下對是不對,對楊震海的印象,除了那一眼其他都是聽父母親說的,姐姐之前也跟她嘮叨很多,要說她一眼看上也只是因為聽的多了,腦海中幻想了一個人,見了面,他的外貌又是自己挺喜歡的,後來想想,很是糙率。
其實相看後她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或者說從一開始她的意見就都不那麼重要,在陳老爹心中如果不是楊震海被抓了壯丁,早就是他女婿了,什麼脾氣秉性他都知道,雖說想著姑娘年紀小,讓看看,可只要他家姑娘不嚇哭了,就合適了。再說那天他看在在眼裡,這楊震海是很中意他們家姑娘的,將來結了親,也能心疼自家姑娘。
兩家門當戶對,對楊家知根知底,看楊震海也是個有本事的,將來姑娘過去也不會受太多苦,看著要比嫁個城裡人強。
瑾娘來到這裡兩個月,有了親人定了親,感覺一切都挺夢幻的。有時候想想,自己也真夠面的,雖然看的小說不多,可也聽那些室友說那本書里誰誰穿越怎麼怎麼樣,又是帶著全家過致富,又是結交權貴,估計沒有向她這樣窩囊的,小小年紀就要定親,對那男人還不夠了解,年齡還差挺多。
瑾娘沒事的時候也計劃過,只是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這個年代的女人就是附屬品,她以前所學根本沒用,家裡的事情也插不上手,有沒有別的穿越女那樣多才多藝,只能繡繡荷包,補貼家用。
不過要是她成親後,自己能當家,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束手束腳了,說不準也能發家致富呢,這麼一想結親嫁人好像也有些好處的。
10、齊民要術一個世界
因為蔓娘要生了,王氏帶著瑾娘上集買幾塊棉布給孩子做小衣,原本早就該做了,只是之前瑾娘病了,還有這定親,原本王氏就交給瑾娘做,她醒來,這段記憶卻模糊了,等王氏想起來的時候才發現還沒做的。
這次帶著瑾娘上集,卻也有帶她散心的意思,現在楊家還沒找媒人過來提親,瑾娘還能出來,等定了親,就不好出來了。
也因為這王氏帶著瑾娘慢慢在大集上逛,讓她發散發散。
“這是什麼?”瑾娘在一個袋子裡看到有些面熟的東西。
買東西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這攤位似乎有些冷清,看來人問,趕緊帶笑“這是山芋干。很好吃的。大嫂,姑娘,你們嘗嘗。很便宜的,六文錢一斤。”
王氏一聽“這麼貴,穀子才五文錢。你這黑不溜丟的,那值什麼。”
那漢子聽著臉有些紅,“這位大嫂,要不便宜一文,您嘗嘗,這東西當零嘴給孩子吃挺好的。”
王氏看瑾娘亮晶晶的眼睛,伸手捏了一塊,放在嘴裡,挺硬的,不過帶著一股焦糊的甜文,恩還算不錯。估計家裡孩子能願意吃,“四文一斤,不能再少了?”
賣家聽了苦笑道,“大嫂,真的不能再少了。”
王氏搖了搖頭,“四文錢吧,這山芋在山裡都能挖到,你這做的也不是鼎好,四文錢就不少了。”
“可這在山上也是不容易找到的。真不能少的。”
王氏想了想“九文錢兩斤。”
“中。”
王氏拿著兩斤山芋干,跟瑾娘念叨“這還是有點貴了。咱們家附近的山上也是有的就是山里野獸太多,沒人進去挖。
“這都沒人種嗎?”
“哪有人種,地里種穀子都不夠呢,還真沒聽說誰家種過,就是荒年,冒險去山裡挖了,充飢。”
瑾娘想了想,估計是這裡人不認吧,記得那本書里說地瓜在晉的時候就有,只是沒有大面積種植,似乎並不懂得種植方法。後來從國外傳種植方法,才真正的大面積種植也是因為這個,等有機會弄些種,種上一畝也是好的,不求賣出,只是想那些地瓜食物。
兩人又走了幾個攤位,路過一家書鋪,都走了過去了,王氏突然又停了腳步,回頭看看,“瑾娘你七八歲上跟你大哥學過的字還記得嗎?”
瑾娘一聽愣了,許是當初學字少,瑾娘也沒用心,根本沒有印象,還以為自己是個文盲呢,根本就沒有這段記憶,不過既然王氏這麼說了,她也就順水推舟,認字總比不認得好,就算簡繁有分別,可她也能認出來。
這麼想著點了點頭“記得。”
王氏一聽笑了,“走,娘給你買本書,你回去再好好看看,總要把那些字認全了,雖說不識字也沒什麼,可我聽說,楊家老四定親的是個秀才女兒,肯定懂些,你年紀比她小,將來楊老四要是當了舉人,你在她面前再露怯,再說你到了楊家,那是大嫂,管家也是應該,怎麼也要認識些。反正你年紀小,等嫁過去也要及笄,這兩年多學學,總是好的。”
帶著瑾娘走到書鋪王氏就犯了愁,她不認識幾個字,哪知道該買什麼書,轉過頭,“瑾娘你自己挑挑,看有沒有中意的。”得了這買書跟買布一樣了。
瑾娘看著書鋪里的書,心裡的震驚不亞於九級地震,論語,大學,中庸,千字文百家姓,這些現代老百姓隨口說出的古書竟然全都有,她一直以為自己所處的空間不是地球,只是與地球相似的星球,因為現在的朝代根本沒有聽過。瑾娘再看了幾遍這裡倒是有唐詩集,卻沒有詞。
皺了皺眉頭,瑾娘四處看看,她這會真想買一本歷史性的書籍,可惜這裡根本沒有。
“這個多少錢?”瑾娘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就是千字文百家姓這樣的書,先把字認好再說。
“二百文。”
“這麼貴。”瑾娘忍不住說出口,她雖然來得時間不長卻知道這裡銀子的購買力,一個包子一文錢,兩個饅頭一文錢,買了兩斤地瓜幹才九文錢,他們一家人沒有大出入五兩銀子就夠一年用了。這二百文,一本千字文,實在是有點貴了。
“姑娘你可不能這麼說,我們這的書價格已經夠公道了,這個版本有些粗糙,再好一些一兩銀子也賣得。”
瑾娘拉了拉王氏的胳膊,“娘要不不買了。”
王氏也皺了皺眉,這個價格確實貴了些,當初大兒子上私塾用的是他大伯家成閔的舊書,也只學了一年,認些字就不念了。她只知道書貴卻不知道這麼貴。
小夥計看他們兩人猶豫的樣,也知道他們為難之處,如果不是真的想考秀才誰肯花大價錢買書,突然想起昨個新收上來的“大娘,昨日我們店裡收了一批書籍,都是老舊的書,要不你們看一下,要是有合適的價格上能便宜一些。”他想著這兩人也就買一些啟蒙的書,要是有了賣給他們也無妨。
王氏一聽帶著笑臉,“真是謝謝這個小哥了,咱們用舊書也是一樣的。”
兩人隨著小夥計,來到店裡的一角,地上鋪著一張舊單子,上面整齊的擺著一堆書,看著書磨損的不輕,確實挺舊了。
“這咱們靠山集上柳家收來的,可惜柳家那後生了,這馬上就要鄉試了,人也太用功了,一場風寒沒擋過就去了,他家裡就這麼一個讀書的,留著這些書也沒用,他老娘傷心難過家人也怕她睹物思人,家人才把這些書房裡的東西全賣了的。其實那柳秀才也沒剩什麼東西,就這些書了。”
王氏一聽那秀才死了,面容不好,心下覺得不吉利,有心不買。
倒是小夥計看出自己多嘴了,趕緊賠笑“您二位慢慢挑著。”這靠山集讀書的不多,這書鋪倒是不掙什麼錢,難得來一莊生意可別讓自己給說沒了。
瑾娘拉拉她娘的手,“娘你也別多想,這書可是一代代傳的。我看這書挺多,翻看一下沒準碰上好的,成海也大了,該學些字,也讓他收收心,咱們家境現在也好了些,送弟弟去私塾也是好的。”
王氏一聽上了心,他們家祖輩都是種地的,還真沒出過秀才,成海雖說調皮些,可人挺聰明,現在都七歲了,送去私塾正好,要是能讓他懂理乖巧些,那可是謝天謝地了。“瑾娘說的在理,過些日子就割稻子了,等割了稻子就送他上私塾,也不盼著他考什麼狀元,只要能認識些字,以後出路也多些。”
“娘說著是呢。”瑾娘蹲下,看了看,書籍不少,除了科舉類書籍,還有一些雜記。千字文百家姓都有,不過有些破損,論語也是有一本的。
突然瑾娘停下手,看著摞在一起的幾本書,有點不敢相信,《齊民要術》這絕對是個大驚喜,這是北魏時期農學家賈思勰寫的農書,這也可以說是我國第一步系統完整的農書,也是保存最完整的農書。瑾娘上大學的時候學校圖書館古文獻轉區有過清朝影印本,因為爺爺還在老家種田,她對此倒是有些興趣就看了一下,這部書涉獵廣泛,農林牧副漁多有涉獵。一定要買下它。瑾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想要一件東西,不說這本書前面的種植部分,就是後面關於食品加工的就非常有用,以後自己過日子說不定還能作為參考。
楊震海似乎感覺出什麼,抬眼往瑾娘這邊看了一眼,嘴角也提了起來,露出一個不似微笑的微笑,倒是沒有了詭異感覺,看見的卻只有一個人。
迅速的關上門,瑾娘坐到床上,想著那人剛才的笑容,想著他不會覺的自己輕浮吧。一時心裡忐忑,一時又想自己又沒確定是他,只見了這麼一面,又怎麼確定他人怎麼樣。歪倒在炕上,瑾娘覺得自己出問題了,這兩天似乎都在為他東想西想,心中不定。哎,大姐因為產期快到了,娘沒讓來,不然也能跟大姐說說。算了這種事怎麼能說的出口。心亂了。
楊家父子走後,王氏快步走進瑾娘屋裡,看著瑾娘低頭繡著帕子。
聽到聲音,瑾娘抬頭看去,“娘。”
王氏坐下,伸手拉過瑾娘的頭髮,“瑾兒啊,今天你看他怎麼樣?”
瑾娘有點不好意思,低下頭,“沒怎麼樣啊!”聲音跟蚊子似地,臉上看不見,那脖頸都紅了一片,這會子絕對是瑾娘的那一部分靈魂主導,羞怯的不成樣子。
王氏嘆了口氣,握著瑾娘的手,心裡也亂糟糟的,看今天的樣子楊震海是相中她姑娘了,瑾娘她爹,也是中意的,看了一眼瑾娘,這丫頭看著是沒注意的,可看著神情,心裡也是中意的。可她這心裡卻擔心的不行,其他的倒還好說,只是閨女年紀小,他長得人高馬大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心疼媳婦。
“我的瑾兒啊,娘真是不捨得你呀。”王氏摸著錦娘的臉眼圈都紅了。
“娘-”瑾娘撲進母親懷裡,這會兩個母親的影子重合,不管在哪個世界,母親的心情都是相同的。
王氏怎麼想,已經不重要了,瑾娘的婚事定下來了,瑾娘自己也挺迷茫,不知道自己這麼快就把婚事定下對是不對,對楊震海的印象,除了那一眼其他都是聽父母親說的,姐姐之前也跟她嘮叨很多,要說她一眼看上也只是因為聽的多了,腦海中幻想了一個人,見了面,他的外貌又是自己挺喜歡的,後來想想,很是糙率。
其實相看後她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或者說從一開始她的意見就都不那麼重要,在陳老爹心中如果不是楊震海被抓了壯丁,早就是他女婿了,什麼脾氣秉性他都知道,雖說想著姑娘年紀小,讓看看,可只要他家姑娘不嚇哭了,就合適了。再說那天他看在在眼裡,這楊震海是很中意他們家姑娘的,將來結了親,也能心疼自家姑娘。
兩家門當戶對,對楊家知根知底,看楊震海也是個有本事的,將來姑娘過去也不會受太多苦,看著要比嫁個城裡人強。
瑾娘來到這裡兩個月,有了親人定了親,感覺一切都挺夢幻的。有時候想想,自己也真夠面的,雖然看的小說不多,可也聽那些室友說那本書里誰誰穿越怎麼怎麼樣,又是帶著全家過致富,又是結交權貴,估計沒有向她這樣窩囊的,小小年紀就要定親,對那男人還不夠了解,年齡還差挺多。
瑾娘沒事的時候也計劃過,只是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這個年代的女人就是附屬品,她以前所學根本沒用,家裡的事情也插不上手,有沒有別的穿越女那樣多才多藝,只能繡繡荷包,補貼家用。
不過要是她成親後,自己能當家,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束手束腳了,說不準也能發家致富呢,這麼一想結親嫁人好像也有些好處的。
10、齊民要術一個世界
因為蔓娘要生了,王氏帶著瑾娘上集買幾塊棉布給孩子做小衣,原本早就該做了,只是之前瑾娘病了,還有這定親,原本王氏就交給瑾娘做,她醒來,這段記憶卻模糊了,等王氏想起來的時候才發現還沒做的。
這次帶著瑾娘上集,卻也有帶她散心的意思,現在楊家還沒找媒人過來提親,瑾娘還能出來,等定了親,就不好出來了。
也因為這王氏帶著瑾娘慢慢在大集上逛,讓她發散發散。
“這是什麼?”瑾娘在一個袋子裡看到有些面熟的東西。
買東西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這攤位似乎有些冷清,看來人問,趕緊帶笑“這是山芋干。很好吃的。大嫂,姑娘,你們嘗嘗。很便宜的,六文錢一斤。”
王氏一聽“這麼貴,穀子才五文錢。你這黑不溜丟的,那值什麼。”
那漢子聽著臉有些紅,“這位大嫂,要不便宜一文,您嘗嘗,這東西當零嘴給孩子吃挺好的。”
王氏看瑾娘亮晶晶的眼睛,伸手捏了一塊,放在嘴裡,挺硬的,不過帶著一股焦糊的甜文,恩還算不錯。估計家裡孩子能願意吃,“四文一斤,不能再少了?”
賣家聽了苦笑道,“大嫂,真的不能再少了。”
王氏搖了搖頭,“四文錢吧,這山芋在山裡都能挖到,你這做的也不是鼎好,四文錢就不少了。”
“可這在山上也是不容易找到的。真不能少的。”
王氏想了想“九文錢兩斤。”
“中。”
王氏拿著兩斤山芋干,跟瑾娘念叨“這還是有點貴了。咱們家附近的山上也是有的就是山里野獸太多,沒人進去挖。
“這都沒人種嗎?”
“哪有人種,地里種穀子都不夠呢,還真沒聽說誰家種過,就是荒年,冒險去山裡挖了,充飢。”
瑾娘想了想,估計是這裡人不認吧,記得那本書里說地瓜在晉的時候就有,只是沒有大面積種植,似乎並不懂得種植方法。後來從國外傳種植方法,才真正的大面積種植也是因為這個,等有機會弄些種,種上一畝也是好的,不求賣出,只是想那些地瓜食物。
兩人又走了幾個攤位,路過一家書鋪,都走了過去了,王氏突然又停了腳步,回頭看看,“瑾娘你七八歲上跟你大哥學過的字還記得嗎?”
瑾娘一聽愣了,許是當初學字少,瑾娘也沒用心,根本沒有印象,還以為自己是個文盲呢,根本就沒有這段記憶,不過既然王氏這麼說了,她也就順水推舟,認字總比不認得好,就算簡繁有分別,可她也能認出來。
這麼想著點了點頭“記得。”
王氏一聽笑了,“走,娘給你買本書,你回去再好好看看,總要把那些字認全了,雖說不識字也沒什麼,可我聽說,楊家老四定親的是個秀才女兒,肯定懂些,你年紀比她小,將來楊老四要是當了舉人,你在她面前再露怯,再說你到了楊家,那是大嫂,管家也是應該,怎麼也要認識些。反正你年紀小,等嫁過去也要及笄,這兩年多學學,總是好的。”
帶著瑾娘走到書鋪王氏就犯了愁,她不認識幾個字,哪知道該買什麼書,轉過頭,“瑾娘你自己挑挑,看有沒有中意的。”得了這買書跟買布一樣了。
瑾娘看著書鋪里的書,心裡的震驚不亞於九級地震,論語,大學,中庸,千字文百家姓,這些現代老百姓隨口說出的古書竟然全都有,她一直以為自己所處的空間不是地球,只是與地球相似的星球,因為現在的朝代根本沒有聽過。瑾娘再看了幾遍這裡倒是有唐詩集,卻沒有詞。
皺了皺眉頭,瑾娘四處看看,她這會真想買一本歷史性的書籍,可惜這裡根本沒有。
“這個多少錢?”瑾娘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就是千字文百家姓這樣的書,先把字認好再說。
“二百文。”
“這麼貴。”瑾娘忍不住說出口,她雖然來得時間不長卻知道這裡銀子的購買力,一個包子一文錢,兩個饅頭一文錢,買了兩斤地瓜幹才九文錢,他們一家人沒有大出入五兩銀子就夠一年用了。這二百文,一本千字文,實在是有點貴了。
“姑娘你可不能這麼說,我們這的書價格已經夠公道了,這個版本有些粗糙,再好一些一兩銀子也賣得。”
瑾娘拉了拉王氏的胳膊,“娘要不不買了。”
王氏也皺了皺眉,這個價格確實貴了些,當初大兒子上私塾用的是他大伯家成閔的舊書,也只學了一年,認些字就不念了。她只知道書貴卻不知道這麼貴。
小夥計看他們兩人猶豫的樣,也知道他們為難之處,如果不是真的想考秀才誰肯花大價錢買書,突然想起昨個新收上來的“大娘,昨日我們店裡收了一批書籍,都是老舊的書,要不你們看一下,要是有合適的價格上能便宜一些。”他想著這兩人也就買一些啟蒙的書,要是有了賣給他們也無妨。
王氏一聽帶著笑臉,“真是謝謝這個小哥了,咱們用舊書也是一樣的。”
兩人隨著小夥計,來到店裡的一角,地上鋪著一張舊單子,上面整齊的擺著一堆書,看著書磨損的不輕,確實挺舊了。
“這咱們靠山集上柳家收來的,可惜柳家那後生了,這馬上就要鄉試了,人也太用功了,一場風寒沒擋過就去了,他家裡就這麼一個讀書的,留著這些書也沒用,他老娘傷心難過家人也怕她睹物思人,家人才把這些書房裡的東西全賣了的。其實那柳秀才也沒剩什麼東西,就這些書了。”
王氏一聽那秀才死了,面容不好,心下覺得不吉利,有心不買。
倒是小夥計看出自己多嘴了,趕緊賠笑“您二位慢慢挑著。”這靠山集讀書的不多,這書鋪倒是不掙什麼錢,難得來一莊生意可別讓自己給說沒了。
瑾娘拉拉她娘的手,“娘你也別多想,這書可是一代代傳的。我看這書挺多,翻看一下沒準碰上好的,成海也大了,該學些字,也讓他收收心,咱們家境現在也好了些,送弟弟去私塾也是好的。”
王氏一聽上了心,他們家祖輩都是種地的,還真沒出過秀才,成海雖說調皮些,可人挺聰明,現在都七歲了,送去私塾正好,要是能讓他懂理乖巧些,那可是謝天謝地了。“瑾娘說的在理,過些日子就割稻子了,等割了稻子就送他上私塾,也不盼著他考什麼狀元,只要能認識些字,以後出路也多些。”
“娘說著是呢。”瑾娘蹲下,看了看,書籍不少,除了科舉類書籍,還有一些雜記。千字文百家姓都有,不過有些破損,論語也是有一本的。
突然瑾娘停下手,看著摞在一起的幾本書,有點不敢相信,《齊民要術》這絕對是個大驚喜,這是北魏時期農學家賈思勰寫的農書,這也可以說是我國第一步系統完整的農書,也是保存最完整的農書。瑾娘上大學的時候學校圖書館古文獻轉區有過清朝影印本,因為爺爺還在老家種田,她對此倒是有些興趣就看了一下,這部書涉獵廣泛,農林牧副漁多有涉獵。一定要買下它。瑾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想要一件東西,不說這本書前面的種植部分,就是後面關於食品加工的就非常有用,以後自己過日子說不定還能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