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太子多年來,派了過很多探子到秦地,他其實很清楚秦地將士的悍勇,此刻想來深覺趙文煊是塊硬骨頭,己方對上實在勝算不大。
相對而言,越王比較軟柿子一些。
太子點頭同意了,決定明早奔襲的對象選定越王。
諸事議定後,胡振山微微蹙眉,沉吟不語,似乎有些為難,太子見狀便開口詢問,“楷固,可是有何難處?”
胡振山猶豫片刻,在諸人的鼓勵下,便說出了自己的困難,“末將領大軍出走不足一日,如今又返回襲擊,只怕麾下將士難免心有疑慮。”
半日之內奔波三地,又回頭攻打京營,這行為確實很反覆,胡振山拱手,“若有太子親自領軍,將士們自無此顧慮,還能大振士氣,旗開得勝之時亦不遠矣。”
太子聞言,忍不住瞥了胡振山一眼,不過旁邊上官衡等人卻深以為然,齊聲附和,認為太子親自領兵,蕩平亂臣賊寇,此乃應有之事。
胡振山看似恭謙,實則已隱隱帶些脅迫,偏上官衡等一眾迂腐老臣還連連催促,太子無路可走,猶豫片刻,只能硬著頭皮應了。
他心底深處其實很不安,但此時此刻,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很快,天際便泛出魚肚白了,太子乘了明黃華蓋的車駕,與大軍一起出征。
剛剛出發沒多久,胡振山便接到探報,京郊大營造飯整裝,越王一方準備拔營。
太子心中一動,忙問:“不知越王是否要大戰秦王?我等可否偷襲京營,取了糧草回西山。”
胡振山眼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他只得解釋道:“恐怕,越王正要向我方而來。”
你有探馬,人家也有,大軍一動,消息便會傳過去,糧草是大軍命脈所在,真危險了,即使對方真在大戰秦王,恐怕也會飛速趕回來,運糧走不快,肯定能截住一戰。
且據胡振山推測,越王周陽勝心緒清明,他“投靠西山”真相瞞不住,二人恐怕正打算趁機分而擊之,先把較弱的他消滅掉,日後再專注對付秦軍。
即便不能完全消滅,趁機削弱也是好的。
胡振山對此早有預計,亦做出了相應安排,以便順利完成任務的同時,把損失減到最少。
不過,這些都是不能與太子說的,於是,胡振山便簡明扼要的解釋一句。
太子聞言,眉心立即蹙起,胡振山便道:“殿下,這是個好機會,我軍雖人數少些,但都是精銳,若能大敗越王,即便不能取得京營糧草,趁機直奔京城也是好的。”
秦王越王互相防備,都不允許對方返京,若是越王大敗,這個平衡即便不能打破,也會動盪一些,若能趁機硬闖,突破防衛圈返回京城,太子的腳跟便算站穩了。
即便他日秦地援軍到了,圍困京城,那也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先解燃眉之急要緊。
想法很美好,最起碼太子心動了,他不再遲疑,開始催促胡振山,讓大軍速速趕路。
太子胡振山一行,與越王周陽勝大軍,最終在京郊一片開闊地相遇,雙方都持了趁機大敗對方的想法,二話不說,便揮兵向前。
太子車駕重重護衛,他十分緊張,命小太監撩起車簾,他站在車轅上舉目眺望。
鼓聲擂罷,雙方喊殺聲沖天,往對方陣營衝過去。
這種場面很讓人熱血沸騰,太子緊緊握拳,目不轉睛盯著。
正在這個時候,胡振山不動聲色打馬離開太子車駕,他揮了揮手,拱衛太子車駕的防衛便露出一個空子。
一個千戶打扮的男子驅馬上前,這人正是趙文煊,他身邊若有似無簇擁著一圈軍士,這些軍士服飾並無差異,實則仔細辨去,他們氣勢與周圍普通兵士完全不同,堅定而凜然。
他們都是秦王親衛。
趙文煊本來無需到此的,但他還是來了。
他抽出三支長箭,搭弓上弦,瞬間拉開,瞄準明黃車駕上的太子。
手一松,箭矢離弦,去勢極兇猛,劃破空氣發出輕微的“咻咻”聲,亦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太子後心。
前世,太子於陣前給了他三支利箭,讓他的妻子當場魂歸地府。
今日,趙文煊特地趕來,便是為了將這三箭還回去。
第142章
旭日高升。
銳利的箭頭在陽光照耀下, 閃爍著一點刺目光芒, 箭矢如流星, 轉瞬間便到了太子後心。
明黃車駕旁,還是簇擁著太子親衛的, 可惜大家全神貫注防備著前方, 這從後而來的冷箭悄無聲息,等發現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趙文煊臂力過人,選取的角度又刁鑽,親衛們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那箭矢“噗嗤”一聲, 沒入太子後心。
正在車轅上焦急眺望的太子,忽覺後面有大力襲來,他往前蹌踉一步, 同時又覺得左胸部位一涼, 他低頭一看,三支箭矢穿透了他的身軀,明晃晃的箭頭從左胸探出,箭頭上染了血。
這是他的心頭血。
太子急劇失去生機,在倒下之前,他硬提起一口氣, 費力轉過身軀,往他直覺的方向看去。
身邊已經大亂, 太子卻完全不覺, 他視線穿過喧囂的人群,遠遠望去, 正正好對上一雙冰冷黑眸。
他的四弟,秦王趙文煊,正一身京營千戶服飾,跨於馬上,冷漠地看著他,對方手裡還提著一張長弓。
“為……”為什麼?
太子話未說完,身軀便轟然倒地,他雙目圓睜,表情不可置信,已絕了氣息。
趙文煊收回視線,掉轉馬頭,毫不留戀打馬離去,他對自己的箭術很有自信,然而,他還是留下原地,看著太子斷氣。
離開了大軍範圍,趙文煊策馬狂奔,他終於為前世的愛妻報仇雪恨。
*
胡振山一直關注著事態發展,一見太子倒地,他立即振臂疾呼,“逆賊爾敢?越王大膽!竟敢派人暗害太子殿下。”
他大吼一聲後,早有準備的諸統領齊聲附和,落在很多沒有留意的軍士耳朵里,便成了越王暗殺了太子。
當然,其中也是有不少明白人的,不過既然是明白人,就不會做出不明白的事來。
這般,將屎盆子往越王腦袋上一扣,胡振山一行的任務便完成了。
這邊的騷動,越王一直關注著,見此他只冷笑一聲,也不多說,只繼續揮軍往前,直撲敵軍。
越王今日來之前,便料到對方要幹什麼,對方要名聲大義,而他要的則是機會,以求最大程度削弱秦王的兵力。
各取所需,誰也不必抱怨誰。
越王周陽勝抓緊機會,來勢洶洶,好在胡振山也是歷練多年的老將了,他早有準備。
任務完成,便應該收拾收拾走人了,不過對方來勢兇猛,這個時候鳴金收兵,己方鐵定會造成重大傷亡,這需要講究策略。
胡振山先重責越王暗害太子,先聲奪人,然後三進三退,將兵法運用得淋漓盡致。
越王一方大軍,本是京營軍士,突然間被人換了身份,他們開頭難免不適應,加上敵軍本是昨日同袍,交戰雙方下手時十分微妙,因此這戰況膠著不起來。
相對而言,越王比較軟柿子一些。
太子點頭同意了,決定明早奔襲的對象選定越王。
諸事議定後,胡振山微微蹙眉,沉吟不語,似乎有些為難,太子見狀便開口詢問,“楷固,可是有何難處?”
胡振山猶豫片刻,在諸人的鼓勵下,便說出了自己的困難,“末將領大軍出走不足一日,如今又返回襲擊,只怕麾下將士難免心有疑慮。”
半日之內奔波三地,又回頭攻打京營,這行為確實很反覆,胡振山拱手,“若有太子親自領軍,將士們自無此顧慮,還能大振士氣,旗開得勝之時亦不遠矣。”
太子聞言,忍不住瞥了胡振山一眼,不過旁邊上官衡等人卻深以為然,齊聲附和,認為太子親自領兵,蕩平亂臣賊寇,此乃應有之事。
胡振山看似恭謙,實則已隱隱帶些脅迫,偏上官衡等一眾迂腐老臣還連連催促,太子無路可走,猶豫片刻,只能硬著頭皮應了。
他心底深處其實很不安,但此時此刻,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很快,天際便泛出魚肚白了,太子乘了明黃華蓋的車駕,與大軍一起出征。
剛剛出發沒多久,胡振山便接到探報,京郊大營造飯整裝,越王一方準備拔營。
太子心中一動,忙問:“不知越王是否要大戰秦王?我等可否偷襲京營,取了糧草回西山。”
胡振山眼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他只得解釋道:“恐怕,越王正要向我方而來。”
你有探馬,人家也有,大軍一動,消息便會傳過去,糧草是大軍命脈所在,真危險了,即使對方真在大戰秦王,恐怕也會飛速趕回來,運糧走不快,肯定能截住一戰。
且據胡振山推測,越王周陽勝心緒清明,他“投靠西山”真相瞞不住,二人恐怕正打算趁機分而擊之,先把較弱的他消滅掉,日後再專注對付秦軍。
即便不能完全消滅,趁機削弱也是好的。
胡振山對此早有預計,亦做出了相應安排,以便順利完成任務的同時,把損失減到最少。
不過,這些都是不能與太子說的,於是,胡振山便簡明扼要的解釋一句。
太子聞言,眉心立即蹙起,胡振山便道:“殿下,這是個好機會,我軍雖人數少些,但都是精銳,若能大敗越王,即便不能取得京營糧草,趁機直奔京城也是好的。”
秦王越王互相防備,都不允許對方返京,若是越王大敗,這個平衡即便不能打破,也會動盪一些,若能趁機硬闖,突破防衛圈返回京城,太子的腳跟便算站穩了。
即便他日秦地援軍到了,圍困京城,那也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先解燃眉之急要緊。
想法很美好,最起碼太子心動了,他不再遲疑,開始催促胡振山,讓大軍速速趕路。
太子胡振山一行,與越王周陽勝大軍,最終在京郊一片開闊地相遇,雙方都持了趁機大敗對方的想法,二話不說,便揮兵向前。
太子車駕重重護衛,他十分緊張,命小太監撩起車簾,他站在車轅上舉目眺望。
鼓聲擂罷,雙方喊殺聲沖天,往對方陣營衝過去。
這種場面很讓人熱血沸騰,太子緊緊握拳,目不轉睛盯著。
正在這個時候,胡振山不動聲色打馬離開太子車駕,他揮了揮手,拱衛太子車駕的防衛便露出一個空子。
一個千戶打扮的男子驅馬上前,這人正是趙文煊,他身邊若有似無簇擁著一圈軍士,這些軍士服飾並無差異,實則仔細辨去,他們氣勢與周圍普通兵士完全不同,堅定而凜然。
他們都是秦王親衛。
趙文煊本來無需到此的,但他還是來了。
他抽出三支長箭,搭弓上弦,瞬間拉開,瞄準明黃車駕上的太子。
手一松,箭矢離弦,去勢極兇猛,劃破空氣發出輕微的“咻咻”聲,亦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太子後心。
前世,太子於陣前給了他三支利箭,讓他的妻子當場魂歸地府。
今日,趙文煊特地趕來,便是為了將這三箭還回去。
第142章
旭日高升。
銳利的箭頭在陽光照耀下, 閃爍著一點刺目光芒, 箭矢如流星, 轉瞬間便到了太子後心。
明黃車駕旁,還是簇擁著太子親衛的, 可惜大家全神貫注防備著前方, 這從後而來的冷箭悄無聲息,等發現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趙文煊臂力過人,選取的角度又刁鑽,親衛們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那箭矢“噗嗤”一聲, 沒入太子後心。
正在車轅上焦急眺望的太子,忽覺後面有大力襲來,他往前蹌踉一步, 同時又覺得左胸部位一涼, 他低頭一看,三支箭矢穿透了他的身軀,明晃晃的箭頭從左胸探出,箭頭上染了血。
這是他的心頭血。
太子急劇失去生機,在倒下之前,他硬提起一口氣, 費力轉過身軀,往他直覺的方向看去。
身邊已經大亂, 太子卻完全不覺, 他視線穿過喧囂的人群,遠遠望去, 正正好對上一雙冰冷黑眸。
他的四弟,秦王趙文煊,正一身京營千戶服飾,跨於馬上,冷漠地看著他,對方手裡還提著一張長弓。
“為……”為什麼?
太子話未說完,身軀便轟然倒地,他雙目圓睜,表情不可置信,已絕了氣息。
趙文煊收回視線,掉轉馬頭,毫不留戀打馬離去,他對自己的箭術很有自信,然而,他還是留下原地,看著太子斷氣。
離開了大軍範圍,趙文煊策馬狂奔,他終於為前世的愛妻報仇雪恨。
*
胡振山一直關注著事態發展,一見太子倒地,他立即振臂疾呼,“逆賊爾敢?越王大膽!竟敢派人暗害太子殿下。”
他大吼一聲後,早有準備的諸統領齊聲附和,落在很多沒有留意的軍士耳朵里,便成了越王暗殺了太子。
當然,其中也是有不少明白人的,不過既然是明白人,就不會做出不明白的事來。
這般,將屎盆子往越王腦袋上一扣,胡振山一行的任務便完成了。
這邊的騷動,越王一直關注著,見此他只冷笑一聲,也不多說,只繼續揮軍往前,直撲敵軍。
越王今日來之前,便料到對方要幹什麼,對方要名聲大義,而他要的則是機會,以求最大程度削弱秦王的兵力。
各取所需,誰也不必抱怨誰。
越王周陽勝抓緊機會,來勢洶洶,好在胡振山也是歷練多年的老將了,他早有準備。
任務完成,便應該收拾收拾走人了,不過對方來勢兇猛,這個時候鳴金收兵,己方鐵定會造成重大傷亡,這需要講究策略。
胡振山先重責越王暗害太子,先聲奪人,然後三進三退,將兵法運用得淋漓盡致。
越王一方大軍,本是京營軍士,突然間被人換了身份,他們開頭難免不適應,加上敵軍本是昨日同袍,交戰雙方下手時十分微妙,因此這戰況膠著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