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胡振山從京營出走後,便一直循著秦王蹤跡, 投奔而去, 雖很讓人咬牙切齒,但也算正常舉止。

  誰料到了這個時候,畫風竟突兀一變,胡振山將八萬兵馬留在外面, 自己帶著統領們進去了,幾刻鐘功夫後,他竟憤憤而出, 轉頭帶著兵馬直奔西山。

  胡振山這是投靠被拒了?

  若真如此, 秦王未免太過倨傲了吧,要知道現在這局面,八萬大軍能起到關鍵性作用,即便胡振山提了很過分的要求,應下來亦無妨。

  退一萬步說,他日新帝登基後, 再清算舊帳也不是不行的。

  “本王那四哥,可不是魯莽愚笨之人。”越王搖頭, 冷笑一聲, “他是要掙個名正言順。”

  周陽勝無言以對,是啊, 是個傻子都不會把兵馬往外推,何況秦王。

  他沉默半響,道:“八萬兵馬,總要比十數萬好對付些。”

  這是句大實話,因此即便知道秦王用的陽謀,他們也不得不接。

  一夕之間,秦王麾下竟冒出七八萬大軍,先不論秦王能耐,竟能悄悄在建德帝眼皮子底下潛藏了近十萬人,但說目前境況,周陽勝已覺得萬分棘手。

  西北秦軍,一貫驍勇善戰,又久經戰場洗禮,可不是同等數量的京營軍士能與之比擬的,再加上胡振山帶去的九萬京營精銳,要戰勝對方,談何容易。

  秦王設下陽謀,將兵力一分為二,給了他們各個擊破的機會,越王周陽勝即便明知對方謀算,也不得不咬鉤。

  越王一拍桌案,“既然如此,我方便趁此機會,先盡殲胡振山一眾。”

  *

  太子人手不足,收到消息要晚一些,等信報到時,胡振山已夤夜帶著大軍,抵達西山腳下。

  不等太子消化情報,胡振山便已到了行宮大門前,求見太子殿下。

  老實說,太子也不是真蠢笨如豬,其中違和之處,他不是沒有感覺。只是此刻的他,猶如一個身處黑暗中彷徨無助之人,死亡已近在眼前,胡振山的到來,給他帶來一線光明,即使隱隱察覺前頭是死路,也忍不住瘋狂奔過去。

  他甚至會不斷安慰自己,或許能走出一條生路也未定。

  因此,太子對於胡振山的到來,激動夾雜著欣喜居多,遠遠勝過了心中忐忑。

  胡振山微微抬起眼瞼,掃了眼一身明黃,正大步行來的太子,利索行了個禮。

  太子急忙上前,俯身親自扶起胡振山,“快快請起,西平候無須多禮。”

  “西平候此來是……”太子面帶疑惑,雖大家心知肚明,但該說的場面話還得說兩句。

  胡振山聞言,面上露幾分憤憤之色,他隨即掩下,將越王持副印接掌京營,他不服出走等事情一一道來。

  當然,先前“投奔秦王被拒”一事,胡振山略過了,只說他認為太子才是儲君,他們應當擁護太子登基,並將一眾亂臣賊子剿滅。

  他老臉上隱帶投奔拒的難堪,又急切盼望得到新主賞識,最後言語憤憤,明顯想誅殺越王秦王,一雪前恥。

  胡振山表面粗獷,實際極有謀算,演得是惟妙惟肖,端是把太子一顆心又往實處放了放。

  跟隨太子一同前來的老臣們不知前情,對胡振山是大加讚賞,誇了又夸。

  一群人邊說邊走,剛到偏殿坐下的不久,胡振山便道:“殿下,我等應該立即出兵,一鼓作氣,先將亂臣賊子滅了,然後再奉大行皇帝梓宮回京。”

  “西平候此言差矣,”上官衡蹙眉,搖頭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等應該先等秦王越王兩敗俱傷,再行出兵將其殲滅,方為上策。”

  說到底,能混到內閣次輔位置的人,即便是迂腐老頭,他也不是個傻子,即便不通軍事,一些顯淺道理,還是懂的。

  顯然太子也是這麼想的,上官衡話罷,他點頭道:“上官閣老此言甚是。”

  胡振山心中冷笑一聲,面上卻有些為難,嘆了一聲,道:“末將如何不知漁翁得利之好處,只可惜……”

  “可惜什麼?”太子忙追問。

  “漁翁得利想法固然好,只是太子乃儲君,眾矢之的也,怎能安坐一旁,靜觀兩王相鬥?”

  胡振山這話翻譯成通俗版,越王秦王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讓你太子坐山觀虎鬥?等兩敗俱傷後讓你來撿便宜?

  更大可能是,先聯手幹掉太子這儲君,解決後顧之憂,再一決高下。

  胡振山此言一落,偏殿內立即寂靜,他掃了凝眉不語的眾人一眼,又補了一刀,“更何況,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末將出來得急,沒能帶上糧草,這大軍日常用度,仍需好生張羅。”

  八萬人的吃喝,可不是小數目,最起碼西山上的存糧供應不上兩天。退一萬步講,即便真能坐山觀虎鬥,你也得先把糧草給供應上吧,不然等到真能撿便宜那天,大軍都餓死了。

  想要兵將賣命,你總不能給人家吃稀的吧?一天三頓乾飯管夠,是不能少的。

  既然無法節流,就只能開源了。

  京營里有儲備糧食,京城裡面也有,還附近的常平倉。

  越王周陽勝駐守京營,那裡的糧食不用想;至於常平倉,過去幾年賑了災,空了不少,趙文煊去年主持賑災時早有算計,還滿倉的都在西邊,如今他一駐紮,太子不可能越過他夠到糧食。

  最後一處地方,便是京城了,京城是天子腳下,裡面常平倉不止一座,且必須常年保證滿倉,若能從此處取得糧草,便再好不過。

  只是,這明顯不可能。

  秦王越王的位置,剛好分別在西山一左一右,三者連成一條線,太子左邊是越王,右邊是秦王。

  秦王與越王,會允許太子回京城,既有城池駐防,又有足夠糧草,然後坐等漁翁之利嗎?

  肯定不能的,秦王越王不但會阻截太子,他們也不允許對方回京。從一開始,他們就防備著其餘兩者,昨日起,回京路上必已重重設伏,最少能挺到大軍趕到。

  若太子硬要如此行事,說不得,雙方還會就此先聯手幹掉太子,再一決高下。

  悄悄開源的法子顯然行不通,胡振山一一分析過後,太子的臉僵住了,老臣們愁眉不展。

  “楷固領兵多年,眼光獨到,依你所見,孤如何行事方為上策?”太子沒掌過兵,只能虛心向胡振山討教。

  終於來了。

  胡振山一挑眉,鏘聲道:“殿下,末將以為,兵貴神速,我等應先將秦王越王其中一方拿下,糧草,局勢等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我方正士氣高昂,應立即先選一賊營,明日一早便奔襲,攻其不備,這般更易取勝。”

  太子思前想後,實在沒有其他辦法了,他大掌狠拍一下扶手,“好!正該如此。”

  打鐵趁熱,胡振山立即吩咐副官,命生火造飯,先讓將士們吃飽了歇歇,天亮就出發。

  既然策略定了下來,那麼接著便應先選個“賊營”,胡振山提議,他對京營熟悉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先向越王下手更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