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及神機營。

  五軍營是步軍,三千營是三千騎兵組成的,而神機營,則專司火器。

  京營這三部分組成,是由百多年前的太祖定下來的。

  太祖對火器興致勃勃,寄以很高的期許,只可惜現實上不大給力。如今製作工藝粗糙,啞炮、炸膛不在半數以下,且這火炮笨重,運輸極艱難,射程卻不遠,而所謂木倉械,更不見蹤影。

  神機營形同虛設,只有個名頭在,現今依舊是冷兵器的天下。

  三千營騎兵固然精悍,但人數不多,因此京營中,一貫是由五軍營為重,五軍營的提督內臣周陽勝,也穩坐京營頭把交椅。

  越王一行突圍而出後,直奔京營,目標便是這個周提督。

  只要拿下他,基本大局便定了,伏擊者的主子是誰,越王心知肚明,他對秦王恨得咬牙切齒。

  周陽勝剛剛接到建德帝駕崩的消息,他正要趕往西山,不想,卻聽下邊人稟報,越王已到了轅門。

  他眉心一跳,越王來得也太快了。

  “走,出去看看。”

  越王為何而來,不言自喻,只是周陽勝也沒絲毫怠慢,該迎出去就迎出去。

  五軍營提督內臣之下,設二武臣,越王岳父成國公就是其中之一,建德帝駕崩時,他剛好前往西山稟事,因此也隨女婿一併返回。

  一進轅門,成國公立即命人找軍醫來,周陽勝出來時,剛好看見被匆匆抬走醫治的靖海伯。

  越王一眾頗為狼狽,不少人身上負了傷,衣衫染血,面上猶帶殺氣,顯然是剛剛經過一場惡戰。

  兩皇子之間,這麼快便開始了短兵相接?

  周陽勝久經官場,又領軍多年,目光毒辣,一眼就看明白了八九分,只是他也不多說,只上前按規矩給越王施了禮。

  他狀若無事,越王一行卻不能如此,時間緊迫,早一步處理妥當,才是上策。

  成國公大喝一聲,“周提督,你可認得此物?”

  周陽勝蹙眉抬頭一看,越王已經副印取出,托於掌中,他一驚,“這是……”

  他當然認得這個玉寶,數年前,建德帝大病後唯恐有變,遂將副印交到張貴妃手裡後,還特地給周陽勝打過招呼。

  作為建德帝的鐵桿心腹,周陽勝當年對主子的想法心領神會,若是當年真變天了,越王手持副印來接手京營,他肯定二話不說從了。

  但問題是,如今幾年過去了,局勢早已今非昔比,主子的心意也必然不是一成不變,再見到這枚副印,周陽勝躊躇了。

  偏偏,建德帝已經崩了。

  從,還是不從?

  周陽勝固然忠心,但如今老主子已經沒了,他走的是仕途,當然得想想自己的後路。

  兩位皇子中,周陽勝其實對秦王更欣賞,秦王少年就藩,二三年時間,便將藩地兵將收復得妥帖,要知道軍隊這玩意,

  其實更講究實力,要想讓下面人心服口服,非手腕過人本領過硬不可,若不然,憑你是皇子藩王,也能把你供起來。

  秦王文能治理藩地政務,勸農桑,務積穀,百姓安居樂業;武能統領麾下兵將,如臂使指,北拒韃靼,護一方平安。

  相較之下,一直留在京中黨爭奪利,孜孜以謀取帝位的越王,就明顯遜色多了。

  不提太子,其實周陽勝更偏向秦王,只是思緒百轉千回後,對建德帝的忠心仍然占了上風,既然這副印前幾年已打過招呼,那越王應是從正常渠道取得的,畢竟,這玩意也非別人輕易得見。

  越王將玉寶交到周陽勝手上,他仔細辨認過真偽後,暗嘆一聲,立即跪地,認了新主。

  周陽勝一下跪,越王心中大定,他忙俯身,親自將對方扶起來,“周提督無需多禮,你盡忠職守,父皇在天之靈得見,必萬分欣慰。”

  隨著這新的主從關係出爐,京營被越王持副印接掌的消息,便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速被軍中大小將領知曉。

  “既然提督大人已認出印信,我等自然要遵從大行皇帝遺旨。”

  某衛統領頷首,如是對身邊的副統領說道,而他面前這位副統領年約三旬,生得濃眉大眼,正是先前雪災時,與趙文煊合作過的西平候世子胡欽中。

  胡欽中頓了頓,半響方道:“統領大人,胡某並不以為如此。”

  “哦?這是為何?”

  統領很詫異,側頭看過去,只是他話到一半,便不能繼續說下去了,雪白刀光一閃,他人頭落地,鮮血噴涌,碗口大一個疤,他只能十八年後再當條好漢了。

  胡欽中手裡握著方才迅速抽出的配刀,刀身垂下,還在滴滴答答淌著血,他頭上臉上濺了不少血液,也不在意,只隨手一抹。

  其實,更看好秦王的,不僅僅是周提督,還有西平候父子。

  自打京城奪嫡之勢愈烈,胡氏父子難免格外關注三位皇子,太子就不說了,經過一輪仔細的觀察分析,秦王與越王之間,二人將目光放在秦王身上。

  西平侯府表面不動聲色,是個鐵桿保皇黨,但實際方向已經向秦王傾斜。

  如今建德帝已崩,越王來接掌京營,這是最後一次站隊機會了,胡欽中當機立斷。

  他頭頂這位統領,是提督周陽勝的心腹,胡欽中不可能策反對方,於是他利落一刀,將對方放倒。

  自從看好秦王以後,胡欽中也適當布置了一番。他殺了統領之後,就著營房裡的冷水洗了手臉,略略整理一番後,若無其事出了營房,把房門掩好,並迅速去聯繫自己的心腹。

  由於他早有準備,順利放倒了統領的幾名心腹,整個衛便掌握在手中。

  接著,胡欽中馬不停蹄,去尋找他的父親西平候。

  京營的兩位武臣,一位是成國公,而另一位則是西平候,兩父子早已密議過多次,乍聞越王接掌京營之事,父子二人的反應大同小異。

  等胡欽中迅速趕到父親處時,西平候胡振山的動作已經結束了,他手底下本有三個親信衛,又藉機掌控了兩個,加上兒子這一個,父子兩人手上共有六個衛。

  胡振山見了兒子,二人對視一眼,也不多說,立即吩咐下去,命手下將士立即悄悄準備行裝,半個時辰後出發。

  父子倆曾經仔細分析過秦王越王,越了解,越篤定,即便越王持印信來接掌京營,他們可不相信,秦王會毫無準備,束手待斃。

  他們認為,勝利必將屬於秦王。

  今日一旦他們聽了越王指揮,他日恐怕討不了好,歷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父子二人相當有默契,要在這情況不明之時,做一回送碳人。

  京營共有四十八個衛,胡家父子掌握了六個,他們不大滿足,打算渾水摸魚,趁著這個人心浮動的時刻,多多將軍士納入手中。

  條件也是現成的,所謂悄悄收拾準備,不可能無聲無息,畢竟六個衛足足有將近三萬人,這種事主要是瞞上,附近肯定有人察覺,立即便往自家統領處稟報了。

  在這種時候,這些人收拾著幹什麼,不言自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