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永泰帝陰沉著臉,背著手站在殿內,後面的南瑾低著頭,嚶嚶哭出聲,跪倒在地,“陛下,臣妾冤枉啊,以前在宮外,因為詩會的緣故,與四皇子有過幾面之緣,談不上熟悉,自打臣妾進宮,更是閉宮不出,何來與四皇子有私情,陛下…”

  南瑾哭得淒切,神色哀婉,梨花帶雨,別有一番嬌弱之美,永泰帝冷著臉,眼中沉得嚇人。

  外面哭聲不絕,賢太妃還在嚷叫,欒貴太妃也抱著小皇子痛哭流涕,“陛下,臣妾去皇陵為先祖們守陵,臣妾甘願,只顯兒還小,求陛下讓他呆在宮中,莫要與臣妾一同受苦。”

  小皇子的哭聲突然尖銳起來,永泰帝太陽穴處青筋暴現,手在袖子下攥拳,雙眼緊閉,復又睜開,同時手也鬆開。

  哭聲慢慢遠去,直至消失。

  南瑾低著頭,五內俱焚,太醫一事,她已查明,不是賢妃所為,而是欒貴妃做的,那太醫早被欒貴妃買通,故意將她腹中的男胎說成女胎。

  她悔恨交加,心生一計,欒氏害她孩兒,她也不讓對方好過,想到便是沒有實憑,還有一種叫莫須有的東西。

  於是派人有意說些似是而非的話,誤導別人相信小皇子是大皇子的血脈,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此番話語還被陛下聽去。

  天下任何一個男人,都受不了綠帽之辱,何況帝王,她正等著享一箭雙鵰之利,卻沒想到天翻地覆,陛下居然會退位讓子,甘願當太上皇。

  還不等她實施下一步計劃,自己就成了太妃,讓她如何能甘心,“陛下,臣妾不過坐個小月子,怎麼會這樣,賢太妃血口噴人,臣妾百口莫辯…”

  永泰帝盯著她的臉,半晌,“朕自然不會信賢太妃之言。”

  南瑾心略微放下來,“陛下聖明,按理說朝堂之事,臣妾一介女流不敢非議,可是三皇子…”

  “閉嘴,帝王傳承,這豈是你一個深宮婦人可以妄議的。”

  太上皇陰著臉,嘴唇氣得發青,怒視她,見她白了臉,又緩下語氣,“朕深感龍體不適,恐不能再理朝政,自願退位,愛妃不用再多問。”

  南瑾低著頭,心中將永泰帝罵得體無完膚,窩囊廢,被兒子給奪了江山,不到四十就當太上皇,可真夠沒用的。

  皇太妃,聽起來好聽,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她陪太上皇閒置在後宮,世人誰還會記得她,還會以她為尊?

  “陛下,臣妾是憂心陛下…”

  永泰帝見她神色哀傷,滿目擔心,好受不少,出聲相慰,“愛妃莫要難過,朕心意已決。”

  南瑾拿帕子拭淚,袖子擋著的臉全是恨毒,本來以她妙齡年華,才貌雙全,給一個中年男子當妾就夠委屈的,眼下韶華之年就要陪他去養老,如何甘心。

  她派人打探兩位皇子的行蹤,得知大皇子搬出皇子府,成了庶人,四皇子也沒有任何的舉動,閉門不出,接受誠王的身份。

  氣得她咬碎銀牙,什麼龍子鳳孫,都是廢物,沒有一個有能耐的。

  其實她不知道,兩位皇子未嘗沒有孤注一擲的念頭,可無論是大皇子還是四皇子,所有的親信都被影龍衛們死死盯住,不敢有半點異動。

  南家人更懵,不過短短數日,朝堂就翻了個底朝天。

  現在哪裡是操心流言的時候,大皇子被貶,瑛姐兒挺個大肚子,和大皇子搬進一間普通的宅子,派人遞信回娘家,被魏氏截下,指著雲姨娘的鼻子罵得狗血噴頭,說南瑛是個喪門星。

  雲姨娘被欺壓慣了,只知哭泣。

  魏氏不解恨,越罵越來勁,前段時間因為女兒是皇貴妃,她很是風光,連帶著都有很多世家向她拋出喜枝,打聽璟哥兒還有瑭哥兒,她拿著喬,盯著世家的嫡女,還想好好地挑揀一番。

  誰知大女兒小產,那些夫人們又縮回去,含糊其辭,人情照樣往來,就是閉口不再談親事,對於這些見風使舵的人,她還想著怎樣對付回去,這天就變了。

  不過短短几日,她是半點風聲都沒有聽到,大女兒就成了太妃,聽說陪太上皇在後宮頤養天年,至始至終連個信都沒有遞出來。

  太妃,既然成了太妃,還是一個無所出的太妃,就只能老實地呆在後宮中,混吃等死,哪還有什麼權力提攜娘家。

  反倒是二房得了造化,不打眼的珊姐兒嫁給三皇子,三皇子時來運轉,成了新皇,二房出了個皇后。

  符氏樂得看笑話,大房的兩個女兒,一個成了太妃,眼下不知如何,另一個隨夫貶成庶人,倒是她的琬姐兒,雖比不上二房的珊姐兒,但比起大房的兩個姑娘,卻是個有福的。

  外面的流言傳的都是世子大伯是那孟家二老太爺的種,倒沒有人說到她們三爺頭上,若世子真是孟家人,這德勇侯府的世子之位,那可就是三房的,到時候她就是當家夫人,如何讓她不欣喜。

  她本就是個心裡藏不住事的,心裡想著,臉上就帶出來,被南三爺看出來,差點要休妻。

  流言雖沒有涉及到他,可他清楚,他怕是與大哥一樣,不是南家的子孫,符氏這蠢貨,還在異想天開。

  符氏被他一訓,老實起來,再也不敢猖狂。

  京中的風聲一天一個變,南世子雖然嘴裡雖然不說,心中卻是隱約相信外面的傳言,兄弟三人,

  只二弟是從外面抱回來的,加上長得像父親,肯定是父親的親子。

  而他與三弟,卻不好說了。

  要不然,二弟家出了皇后,做為大伯,他該是高興的,皇后出自南家,就是整個南家的榮耀,若他真是南家的子孫,也能跟著沾光,可眼下,因為流言,身世不明,心裡只剩心煩。

  皇室為尊,不理會外人如何議論,凌重華登基後,頭一件事情便是封后大典。

  南珊已搬進正陽宮,杜嬤嬤被升為掌事嬤嬤,千喜和萬福是也被授予六品女官,不過日常主要的工作還是照料大虎。

  大虎獨住一宮,千喜和萬福就是它宮裡的女官。

  冊封當日,杜嬤嬤卯時就將南珊叫醒,三次淨手後,侍候她梳洗潔面,鳳袍已趕製出來,明黃的袍子上繡滿展翅高飛的鳳紋,在金線繡成的牡丹中穿過,袖口襟領處的則是寬花紋邊,細看之下,全是大大小小重疊的福字。

  妝扮好,戴上鳳冠,鳳冠的正中間是一隻展翅的九尾金鳳,口中含一顆碩大的龍眼寶石,左右兩側垂下各三隻鳳尾,吊掛著幾串金珠。

  皇后儀仗開道,一色的青衣金紋侍衛走在前面,威嚴肅穆,杜嬤嬤扶她坐上鳳輦,鳳輦四周罩著金黃的珠簾,兩邊打著明黃的蓋傘,禮官唱詞,儀仗先行,浩浩蕩蕩前往太廟。

  太廟前,凌重華背手而立,早已等候在那,一身明黃的龍袍,龍袍用金線繡著騰飛的祥龍,修長勁拔的身姿,如蒼山古柏一般站立著,頭上的冕冠垂下金黃的珠簾,珠簾後面,清俊出塵的臉若隱若現,世人不敢直視。

  鳳輦一到,他抬腳上前,繡金黑鍛方靴踏上鳳輦的踏板,伸出右手,她抿唇一笑,伸出自己的右手,男子的大手一使勁將她拉下來,牽著她的手,扶她下車,夫婦二人拾階走上太廟。

  文武百官止於廟前,跪拜叩首,南珊偷瞄一下身邊的帝王,玉面黑眸,霸氣盡現,如御龍飛天。

  她立於香案前,三拜天,置香於爐中,接皇后金冊。

  禮官唱詞,言曰禮成。

  夫婦二人進入太廟之內,給凌家的列祖列宗上香,上面凌霄的那副畫像依然如故,冷眼看著他們。

  南珊幾欲落淚,凌重華轉頭看向她,帶著關切,她使勁眨眼,將眼淚逼回去,朝他一笑。

  兩人執手轉身,走出太廟,面朝文武百官,百官俯地三呼萬歲,皇后千歲。

  南珊與丈夫仰風而立,看著下面跪倒一片的文武大臣。

  歷經兩世,她又成了皇后。

  第59章 皇后

  新帝登基, 追封生母沈氏為聖母皇太后,朝中之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便是有那麼一兩個想冒苗頭的大臣,都被私下處置。

  精明的臣子們都回過神來, 暗道惠南帝雷厲風行,手段狠絕,幸好他們沒有什麼異心,否則…

  以前的大皇子不必提, 擁護的人大多是寒門出身,被太上皇貶為庶人, 不足為懼,四皇子則不同, 背靠之前的孟國公府,交好的都是世家權臣,按理來說, 他才是皇位的最佳人選。

  可太上皇的退位旨意一下, 四皇子愣是沒有半點行動, 就這麼接下誠王的稱呼, 擁戴他的世家權臣剛開始還有些躁動,慢慢看清形勢,都在心中抹一把冷汗,京中最近出現的一批來路不明的暗衛,不僅在皇宮中出沒,更是在各府外如鬼魅一般飛來飛去, 嚇得府中的女眷成宿地睡不著覺。

  這些人,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影龍衛。

  還好他們沒有什麼舉動,要不然,就和那幾位無緣無故消失的大臣一樣,死後家人都不敢哭喪,直接就是謀逆的罪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