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妹子互相看了一眼,會心一笑:“不公平又如何,我們依舊比他們強,頭兒說這樣打臉會更慡。”

  “頭兒”就是這群妹子對武賢法師的稱呼,她是她們的頭兒,是她們的信仰,是使得她們成為今天的自己的那個人。

  看上去最弱的妹子,其實是武力值最高的那個:“每次有人挑釁的時候,我的偽裝都能幫我以最輕鬆的方式贏下更多的人。看著他們目瞪口呆、結結巴巴的樣子,簡直不能更好玩。如果我說上一句‘我是我的姊妹里最弱的’,他們的表情會變得更有趣。我蠻享受的。”

  看上去最漂亮花瓶的妹子,卻是軍師一樣的人物:“總有人因為我這幅皮囊而小看我。當我反殺的時候,就是我最愉悅的時候。”

  看上去不啃不響的妹子,最會演戲:“被我騙過的人,九成還相信著我,到底誰才是胸大無腦的傻子?”

  晉疾醫眼中的防備都忍不住多了幾分,六娘(衛熠)到底是從哪兒找的這麼一群恐怖的女人的?!

  衛玠卻覺得:“可不公平還是不公平啊。這是不對的,阿姊和陽平公主會修正這個不對!”

  也許當下還無法做到,但早晚會做到的,幾十年、幾百年,只要是正確的權利,那就總會有人抗爭下去!

  幾個妹子齊齊看著衛玠,露出了無可奈何的表情,心中卻都不可避免的被觸動了一下。是的,說到底不公平就是不公平,若她們真的覺得無所謂,也就不會意難平的打人臉了。

  她們一起想起了攻下成都那天,自家頭兒坐在城牆之上,眺望北方的柔情。

  有人打趣問頭兒,是不是在想京城等著她功成名就後回去娶他的情郎。

  頭兒卻說,情郎再好也沒有弟弟好。

  “傳說中的衛家三郎?”

  “聽說郎君的容貌天下無雙。”

  “真想看看啊。”

  “總有一日定會介紹你們與他認識,到時候你們就會發現,容貌遠不及他內心之美的十分之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在武賢法師心中,她阿弟永遠都像是閃著光那般璀璨奪目,驚艷時光。

  時至今日,幾個妹子終於確定了,自家頭兒對衛玠的評價還真是沒誇張。

  衛玠趁機夾帶私活,出其不意的問道:“我阿姊不會有什麼危險吧?”

  武力值最高的妹子,有武力,沒腦子,搶在軍師之前順著衛玠的話就說了句:“沒事,帶著大半的人,消滅一場小規模的戰爭都足夠了。”

  軍師妹子一巴掌拍在自己臉上,對同伴的智商深感抱歉。

  衛玠卻見好就收,沒再繼續把那層窗戶紙徹底捅破,他只想知道他阿姊夠不夠安全而已,並不會提出出什麼為難這群妹子的要求。

  軍師妹子心領神會了衛玠的意思,在十分意外的同時,卻反而敞開了和衛玠說了不少其他妹子的事情來安衛玠的心。

  親衛隊裡的各個妹子,有不少都點亮了不同的神奇技能。

  好比此時此刻,作為偵察兵,走在最前面的一個剃了光頭的妹子,她是真.出家人,是朝廷當年派到武賢法師身邊,負責照顧替身僧的比丘尼之一。她最大的特長就是認路,踏遍千山萬水,也不會迷路的那種。堪稱智能GPS,人體導航儀。

  不要小看認路這項技能,尤其是在“綠化”特別好又沒有過於精準的地圖的古代,上山入林,妹子都不在話下。

  不一會兒,妹子就給武賢法師帶回了準確的消息:“過了小樹林,就是汲郡的盪陰城了,如果我沒判斷錯,應該是城南,就挨著正南門。”

  武賢法師點點頭,看向另外一個包包頭的妹子。

  包包頭妹子負責的是情報工作,她是衛家當年給武賢法師準備的幫手,退可當婢子,進可玩情報,出身的便是給棗哥最早打聽全國八卦的那個班底。她最出色的地方,其實不在於對信息的整理,而是利用已知信息進行合情合理的推斷,其準確率和會預言的淨檢法師也沒什麼區別了。江湖人稱神棍。

  神棍妹子這次也沒辜負武賢法師的期望,小聲回答:“有可能是聖駕。”

  “!!!”

  一直屏住呼吸、儘可能降低不存在感,不讓那邊戰場人的人發現的妹子們,都不約而同的睜大了眼睛。

  聖駕?什麼鬼?我的耳朵出現幻聽了嗎?

  “派兩個人去通知拓跋六修!快!”

  第190章古代一百八十七點都不友好:

  天子本該穩坐龍椅,不要說出現在盪陰了,他一般連皇宮都很少出。這真的有可能嗎?

  武賢法師陷入了沉思,晉惠帝出現在這裡,還真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一切的起因,還要從拓跋六修遠去北疆收復鮮卑各部,順便把匈奴揍的哭爹喊娘……之前說起。

  名義上,衛玠是被匈奴質子劉聰綁架的。

  當這個消息在洛陽傳開後,就像是點燃了一個裝滿了簡易炸彈的炸藥桶,朝廷上下、世家內外全都群情激發,甚至還有太學生組織集體請願,是可忍孰不可忍,希望朝廷能夠對匈奴出兵,不要慫!衛玠絕想不到,他可以重要到這種程度。

  但是,這就是事實。

  對於世家集團來說,衛玠是剛剛興起的海外挖金業務的聯絡人,沒了他,誰也無法確定阿李夫婦是否還會那麼忠心;對於文人名士來說,衛玠是清談界的未來,綁架衛玠,就是對整個圈子的挑釁,是對文人極大的侮辱,今天他們敢綁架衛玠,明天是不是就要綁架王戎了?

  至於洛陽太學的學生,他們倒是沒有什麼利益或者物傷同類的複雜情感,只是單純的想要聲援學長。衛玠幾乎是洛陽太學的一個標識,沒有他,就不會有如今的洛陽太學,每一個太學生都以能與衛玠同窗為榮,自然不甘衛玠被胡人害到生死未卜,他們要復仇!

  衛玠的綁架一事,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焦點。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藩王們最終也主動請纓,希望能與匈奴一戰。

  朝廷上少數的主和派,之所以主張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成都王和東海王這兩個當時進京的王爺要搞事情。

  這兩位王爺也確實是準備搞事情,但再多的事情都可以等,不會比衛玠更重要。

  好吧,這是對於極個別的王爺來說的。

  好比楚王世子,也好比成都王。

  至於其他王爺,他們只是被逼無奈,一臉的寶寶心裡苦.jpg。

  成都王,這位晉武帝的幼子,在朝堂上第一次全無保留的馬力全開,針對各個藩王不同的個人特色,逐一擊破。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就說動他們;不能的就激將;如果連激將都不行,那他還有一些黑暗面的手段可以用來威脅。

  反正結果就是,成都王只僅僅花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說服了朝中全部領兵的王爺,先放下成見,共同抗敵。

  在朝臣中有人擔心朝廷對胡人用兵,會造成洛陽空虛,被“有心人”有機可乘的時候,這些“有心人”們已經主動對晉惠帝上書,表達了渴求與匈奴人一戰的血性決心。一個個真的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說的那叫一個慷慨激昂、鏗鏘有力,好像你阻止他們去,就是在阻止他們忠君愛國。

  東海王振振有詞:“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侮!”

  我們內部雖有分歧,但是在外敵來臨時,也會擰成一股麻花,打的那群胡人連親媽都不認識!

  別覺得所有藩王都是那麼不明事理的人,哪怕他們真的不懂事,他們也有腦子,懂得唇亡齒寒這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王爺們內心深處,也都更傾向於先揍的外部的敵人生活不能自理,再解決內部的皇位之爭,反正他們是絕對不會讓胡人趁機占他們領土的便宜的。

  是的,也不知道成都王怎麼煽動的,反正對於當時的很多藩王來說,晉朝已經被他們視作了囊中之物,哪怕當下不是,未來也會是。他們自然要看好自己的東西。

  從未有哪一次,司馬家會如此的團結一心。

  大臣們也沒有不答應的搭理。既可以不用擔心兵源,也可以趁機收攏一下晉武帝之前分散的太過的兵權。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會是個不錯的結局,還很有教育意義。

  可惜,現實還要繼續,好景並不長久。

  在戰爭初期,藩王們確實展現出了極高的戰爭素養,讓人明白了什麼叫兄弟間的默契。但那些熱血、那些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過去,在當匈奴人已經不再能構成威脅的時候,分分鐘就原地蒸發了。

  過去還恍若就在眼前,藩王們卻已經能毫不猶豫的調轉槍頭,將利刃對準了自己人。

  佛道之爭的突然爆發,令京中的局勢急轉而下,打了很多人一個措手不及。朝廷無力召回大量外在的兵力,藩王們也卻紛紛留了一手。

  佛道之爭所代表的宗教之戰,其實就是藩王們角力的縮影。對皇帝的發難,支持自己的信仰,趁機打壓政敵……各種好戲輪番上演,目不暇接,只多眨一下眼,就要擔心會跟不上接下來的劇情。今天還是盟友,明天就是死敵,翻臉比翻書都快,讓人瞠目結舌。

  在王濟帶著昏睡的衛玠離開洛陽之前,京中膠著的局勢,已經像是在火上熬煮多時、咕咚咕咚冒泡的熱油,只需要一滴水就能引爆京師。

  然後,水就來了。

  秦王司馬柬死了。

  這是在衛璪和衛熠等人接到來自魏興郡的求援消息後,一邊點兵,一邊命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的把消息傳回京城後,衛老爺子又沖京城傳回給他們的糟糕消息。

  衛老爺子的一二回信,斷斷續續,但就是這些前言不搭後語的信,反而暴露了不少事情。

  好比他們的通信肯定被截獲了一部分,誰也不敢賭那些人會不會破解了衛家信中的暗語。在衛玠等人啟程回京的路上,他們已經徹底失去了與京中的聯繫。

  咳,說回秦王之死。

  秦王是晉惠帝一母同胞、比晉惠帝小很多歲的親弟弟,歷史上便英年早逝,如今也沒能打破這個魔咒。雖然秦王比歷史上的壽命多活了一些年頭,卻也就僅此而已了,其餘沒有任何改變,他還是死了,死的不明不白,死的突兀蒼白。

  這很莫名其妙,不是嗎?

  窺覬晉惠帝的位置,卻對晉惠帝已經被過繼出去、對皇位完全沒有野心的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下手。下手之人的腦子壞掉了嗎?

  還真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