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的,大概只有衛玠知道,他姐其實一直在自責。武賢法師從小就有這種奇怪的使命感,覺得她應該為全家人的安全負責,不管她的身份是妹妹還是女兒,她應該保護他們,哪怕是衛玠後來養的那隻死肥死肥的大花貓團爺,都是她的責任,但凡誰受了一點傷,她都會被愧疚感淹沒。

  但衛玠想告訴他姐姐,你已經做的很好、很好了。

  我沒事,你沒事,我們終於重新團聚在了一起。

  己方開始打掃戰場,多年未見的衛家三兄妹,圍坐在郡守府,準備吃火鍋。

  在魏晉,火鍋的官方稱呼叫“古董羹”,因火鍋煮起來時的“咕咚”聲而得名。用的是能分為好幾格的五熟釜,也就是古代版的鴛鴦鍋,始自三國時代的魏文帝時期。其實西晉時,北方還不算特別流行這種吃法,但衛玠喜歡,所以,古董羹終於躍入了世家圈高傲的視野。

  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只要衛玠喜歡的,不需多少時日,便會流行到洛陽的街頭巷尾,進而蔓延至全國。

  好比衛玠曾經實驗性的弱不勝衣的披著羽衣,也好比衛玠更早以前的慈善之舉。

  衛玠當時還沒有如今這麼系統的帶起流行的概念,他更多的只是做了他在現代時被無形中培養起來的習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國家其他地區遭災的時候,他會盡己所能,貢獻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只不過在現代,衛玠就是個普通人,父母早逝,他自己也沒多少錢,在學校組織對遭災地區捐款的時候,他只能少捐點;而在古代,衛玠有了花不完的身家,所以他就多捐了點。

  衛玠其實也曾想過蘇一把,學學小說里穿越的前輩們那樣,提出“以工代賑”的想法。

  結果被拓跋六修攔住了,因為……

  以工代賑的經濟思想,從漢代就已經有了。在西漢的戴聖所編纂的《禮記·月令》篇中,便已經記錄下了當時朝廷對此的相關政策——“季春之月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並不需要哪個後來者特意“提出”。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古人真的很厲害,最起碼比衛玠想像中厲害的多。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地主家的傻兒子就好。

  地主家的傻兒子此時此刻,就正在和地主家其他的傻兒女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

  前面剛下了戰場,如今就吃飯吃的如此自然……也是在所難免。

  畢竟衛熠等人先是風塵僕僕、焦急擔憂的趕了幾天幾夜的路,再是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與胡人大戰三百回合,他們的身體狀態被標註為了“又餓又困”。在先吃飯還是先睡覺之間,胃口打贏了這場戰爭,它表示,先祭了五臟廟才有力氣睡覺!

  王濟和拓跋六修這種傷患,只能負責看,他們在被換了藥之後,連葷腥都不建議多吃。

  衛玠倒是偷偷給拓跋六修的蘸料碗裡夾了幾塊兔肉,也就是江湖人稱的撥霞供,因為在熱湯中的肉片反覆撥動,肉色宛如雲霞而得名。正應了那句“浪涌晴江雪,風翻照晚霞”的詩詞,好吃又好看。

  好吧,兔肉火鍋其實是宋朝的事情了。那些還沒有因此而誕生的風雅詩詞,在如今的衛玠看來,還不如給拓跋六修解口饞來的重要。

  但桌子就這麼大,誰還看不見誰啊。

  衛玠自以為隱蔽的小動作,被武功底子都不錯的全家盡收眼底,他們不可能去和剛剛昏睡醒來的衛玠過不去,只能怒視拓跋六修。

  拓跋六修八風不動,穩坐原地,吃的別提多慢條斯理、多嘚瑟炫耀了。

  衛玠救場似的問:“你們怎麼來了?”

  “為兄夜觀星象,掐指一算。”栆哥還是那個栆哥,是個中二的文藝男青年。

  武賢法師埋頭吃肉,根本沒空說話。她生在一個出家人還能吃肉的好時代,雖然她本人並不知道她有多幸運,但她還是很珍惜每一次吃肉的機會。

  石勒也呼啦啦的跟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只不過他還是習慣性的像以前一樣,以衛玠為主,他永遠都不會忘記給了他如今命運的人是誰,對衛玠的感恩他說了無數遍,已經頻繁到了他不會再宣之於口的地步,但他的心會始終銘記。他回答衛玠:“之前大將軍給了我們消息。”

  栆哥當年在成都打仗,贏了之後也沒回京,因為他被留下來繼續收拾其他蠢蠢欲動的周邊少數民族了。成都屬於益州,益州剛巧離魏興郡所在的梁州不算特別的遠。

  王濟假裝給京城遞消息,實則重點是為了掩護給益州送去的求救信。

  比起等著京城那些人來馳援,他當然更相信自家人。

  “怎麼樣,哥帥吧?看到我來的那一刻,是不是特別的熱淚盈眶?!”衛璪看著衛玠,一臉的求表揚。他當年從洛陽外調,求的不就有朝一日能夠功成名就,來保全家安康嗎?他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武賢法師難得抬頭,抹乾淨嘴後,呵呵了自家愚蠢的兄長一臉:“你幹了什麼?殺敵?獻策?給阿弟爵位?”

  “啪”的一聲,衛璪拍桌而起。他這些年也是培養了一二小脾氣的!

  好吧,咳,其實是不能和衛璪提爵位的事情。哪怕他越來越害怕他妹妹,他也照吼不誤。這是他如今的死穴,一提他准炸。

  武賢法師冷笑,你準備怎麼炸,給爺來兩塊錢的。

  衛璪立刻扭頭,將火撒到了拓跋六修身上。馬丹啊,郡侯啊,我幾把要立多大的功勞,才能給我弟弟再換個爵位啊,基本已經不可能了,連我自己都不是郡侯呢。

  ——衛家三兄妹里,如今反而是弱弱的衛玠,爵位最高。

  果然老天也是衛玠的顏值粉,偏心偏的沒邊了。

  桌上的形勢十分緊張,可以說是劍拔弩張,但衛玠卻很有平息事端的特殊技巧,他不緊不慢的開口道:“油條蝦好了。”

  栆哥立刻抄起了筷子和勺子,手法如飛,撈起了他心心念念的油條蝦。

  油條蝦是衛玠在現代涮火鍋時很喜歡的放的一道菜,如今火鍋變成了古董羹,衛玠依舊努力讓自家會做菜的婢子研究出了油條蝦。栆哥不虧是衛玠的親哥,分分鐘就愛上了油條蝦的味道。所以,在一家人涮火鍋的時候,對於栆哥來說,就沒有什麼是一盤油條蝦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盤。

  不管是拓跋六修還是爵位,都被扔到了腦後。

  衛玠長舒一口氣,暗暗捏了捏拓跋六修桌子下的一隻手。武賢法師不巧剛好低頭看到……簡直辣眼睛!

  第186章古代一百八十三點都不友好:

  戰爭結束,後續的事並不需要衛玠操心。

  棗哥是專業的。

  “當你有天突然發現你妹妹已經包攬了所有戰場上的活兒時,你就會無師自通戰場下的事情了。”

  好比後勤啊,軍需啊,撫民什麼的。

  “不是我吹,小娘,你知道我最厲害的是激將嗎?三句話,對方准敲鼓!”衛璪惹怒人的本事是一等一的。

  衛玠呵呵以對:“看來阿兄你的功力見漲啊。”

  “恩?”棗哥不明所以。

  武賢法師默默把頭轉到了一遍,簡直沒眼看,只在心裡默默對兄長說,你只用“小娘”兩個字就足以惹火咱們阿弟了,佩服佩服。

  重逢後,衛玠發現,棗哥在該沒有正調的時候……依舊沒有正調,棗哥唯一比八年前強的地方是,他該有正形的時候,還是有些正形的,沒有辜負衛家的期待。在處理魏興郡堆積如山的政務時,充分貫徹了快准狠的有效工作安排,讓魏興郡得以順利運轉。

  棗哥對衛玠嘚瑟道:“一郡之內的百姓,都不會感覺到在沒有了郡守之後的這段日子裡,和之前郡守在時有什麼區別,即便有,也是感覺更好了。”

  這點其實還是很容易做到的,畢竟之前的郡守為了偽裝,真的是毛事不管,有他和沒他,區別本來就不大。

  “我還做了別的啊!”棗哥氣鼓鼓的不願意自己的辛勤工作就這樣被忽略。

  內jian郡守已經準備押解回京,等待審判;棗哥做的。

  魏興郡的郡守府副手臨時轉正,如果做的好,估計會從臨時工變成正式工;棗哥做的。

  投降的胡人被分批處理,主犯和郡守一起當做證據帶回洛陽,屠萬人而熊的暴虐者就地格殺,這是給魏興郡死傷將士的家屬一些精神安慰,情節較輕者分彆扭送到附近其他郡縣看管,到底是勞動改造,還是其他,等待朝廷最後的決定。還是棗哥做的。

  棗哥、熠姐和石勒也會率領部陪著衛玠一同回京。

  理由有三,一是為了護送衛玠和王濟;二是為了看住幾個要犯,以防別人劫囚;三是誰也說不準京城是個什麼局勢,帶兵北上,有備無患。

  棗哥期待著看向阿弟,等待表揚。他走了什麼多,肯定值一個大大的擁抱!

  衛玠沒有擁抱,只有一筐的問題在等待著棗哥解答:“你們可以就這樣說走就走?帶著兵?”

  說實話,哪怕棗哥他們只是出現在這裡,衛玠都很擔心他們會被其他的地方官員參到死。衛璪如今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文藝青年了,他不可能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若各地駐軍可以像棗哥這樣任意調動,天下早就大亂了。

  坐在輪椅上的王濟指了指自己,問衛玠:“你是不是忘了我是幹什麼的了。”

  王濟的恢復力極強。好吧,是晉疾醫醫術精湛,又有萬物糙留下的一些根精——雖然已經失去了生機,但藥用價值還是超越想像的——被研磨成粉的入藥輔助,王濟如今已經能夠下地了,用著衛玠基本已經不會再用的木質輪椅,他可以在府邸內來去自如。

  “恩?”衛玠還是有聽沒有懂。

  王濟是大將軍,理論上可以調動天下兵馬,但也就是理論上而已。晉惠帝在理論上還擁有全天下呢,你讓他動一下世家的私產試試,看世家弄不死他。

  “臨行前,我和二郎討了一道‘便(bian)宜行事’的旨意。”王濟沖衛玠眨了眨狡黠的眼睛。

  所謂“便宜行事”,就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者臨時的變化,不必請示,便自行決定如何處理。從帝王口中得到擁有這樣承諾的聖旨,以王濟的無賴性格,基本可說是他想幹啥就幹啥了,回京之後別人還挑不了王濟的理。

  棗哥聳肩:“要不你以為我是怎麼來的?我要是隨隨便便離開益州,單車刺史第一個就不會放過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