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了拓跋六修和王濟計劃後,衛玠對他們的做法就再沒有任何異議了。雖然他還是覺得那很冒險,有點瘋狂,但他也實在是拿不出能同時說服王濟和拓跋六修更好的計劃。他只能盡己所能的完善了一下他們的計劃,上了點“保險栓”。

  好比阻止了拓跋六修按照計劃里的某一部分。

  王濟和拓跋六修本來打算在高句麗和羯族兩敗俱傷後,透露出高句麗首領之子的死是魏興郡這邊乾的,傻逼,你們被疆胡騙了,有本事你來弄死我們啊!

  衛玠覺得這有點過了,簡直是要不死不休。但他們的目的只是激怒胡人,不是作死。

  一般來說,圍城之戰只要被圍的一方能夠自給自足,堅持一年都是有可能的,好比唐朝時著名的睢(sui)陽之戰,守軍不過一千,敵軍幾萬,睢陽的士兵愣是與叛軍對峙了一年。

  敵軍只圍不打,守軍肯定會堅持的更久。

  而如今的晉朝還沒有徹底的自顧不暇,只要魏興郡能堅持的久點,在京中的衛老爺子早晚會發現問題,派人馳援,他們會輕輕鬆鬆解圍。

  但問題是,魏興郡沒辦法自給自足。

  魏興郡糧倉的糧食儲備,在去年冬遭遇寒流的時候,就已經提前下發了,如今小麥還沒熟,糧倉沒來得及重新儲備完全,他們根本沒辦法和對面的胡人打持久戰。與其等著被磨光了有生力量再被胡人侮辱,不如在力量最盛的時候放手一搏。

  他們人少,兵也少。主動攻擊肯定不可取。反倒是引對方攻城,他們一點點利用城池的防禦工事來軟刀子損耗掉對方的人馬,對他們會更有利。

  簡單來說就是,這次對戰的雙方,都想採用蠶食的辦法,消化掉對方的人馬。

  王濟和拓跋六修蔫壞又激進,想著要激怒那些胡人,但凡胡人有一點血性,就不可能繼續當縮頭烏龜。

  衛玠卻覺得應該更懷柔一些,好比利誘。

  “我們也不確定我們是否就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與其和他們結成死仇,不如用利益驅動他們,這樣一來若我們不幸……那啥,全城的百姓還能有一條退路。”若被胡人恨到牙痒痒,那些胡人可是有可能屠城的。

  “你想的也不無道理。”王濟不得不承認,衛玠性格軟和有軟和的優點,最起碼他能彌補他們所容易忽略的——城裡的百姓。

  這不是一場戰爭遊戲,也不是兩方將軍之間的博弈。

  而是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保衛戰。從一開始魏興郡就處於劣勢,因為背後有必須獻出生命去保護的百姓,誰也不知道胡人被逼急了會做些什麼。

  “但也有積極的一面,不是嗎?我們有絕對不能輸的理由。”守城士兵的家人幾乎都在魏興郡,為了保護身後的人,他們不能退,也絕對不想退。

  士氣也是很重要的。

  王濟努力抬起手,揉了揉衛玠的頭,就像是小時候那樣,他對衛玠保證:“這是最後一次了。看來你真的長大了。”

  利誘胡人,自然是要拿他們能夠拿出來的東西利誘,若事後被發現只是一場騙局,胡人依舊有可能會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但問題是,魏興郡里有什麼是能吸引胡人的呢?

  拓跋六修拿出了已經沒有用的標註出萬物糙地點的羊皮紙:“廢物利用一下好了。”

  這個世界上目前只有拓跋六修和衛玠幾個人知道,拓跋六修拿回來的是最後一株萬物糙。別人得到羊皮紙後,想要求證,需要大量的花費,能騙很久。甚至等他們找到時,他們都不能確定萬物糙是什麼時候沒的。

  “那些胡人知道萬物糙的重要性嗎?”

  “知道。祭巫告訴我,這是流傳在所有巫之間已經不算是秘密的秘密。不管是哪族的什麼巫,基本都知道。更重要的是……”拓跋六修看眼衛玠。

  “這裡有我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哪怕之前不知道萬物糙是什麼,看到突然醒過來的衛玠,也能快速領悟到萬物糙是個好東西。

  王濟眯眼,很是看不慣拓跋六修和自家妹子之間這種默契,他們到底是怎麼培養起來的?

  咳,很快的,羯族為什麼對拓跋六修窮追不捨的消息,就在不經意間“走漏”了,再加上衛玠那日特意上了城池轉了一圈,以示自己確實醒了,消息就更是攔也攔不住的傳開了。無論羯族長老如何努力的想要壓下去,消息也還是像紮上了翅膀,傳遍了疆胡和高句麗的陣營。不只是高層,連那些士兵都在私下裡討論著萬物糙。

  “我聽說那玩意能包治百病。”

  “包治百病算什麼,我聽說能起死人肉白骨,那個什麼衛玠不就醒了嗎?”

  “我還聽說它讓強壯的戰士變得更強壯,刀槍不入。”

  八卦這種東西就是這樣,越傳越邪乎,傳到最後萬物糙都快有回死注生之功,消災度厄之力(引自《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能讓人白日飛升了。

  不少將士都在蠢蠢欲動,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遲遲不攻城,他們要糧,要肉,要萬物糙!

  羯族那邊徹底瘋了,覺得拓跋六修的腦子簡直有坑,實在是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做這麼殺敵一千字損八百的事情,最可怕的是王濟和衛玠也允許他這麼作。大長老若是會用現代的語言,一定會精準的提煉出一句——作逼自有傻逼疼。

  作逼拓跋:……

  傻逼衛:……

  與此同時,魏興郡內也轟動了。謠言傳的就是這麼快,沒道理對面知道的事情,他們還不知道。他們不僅知道了萬物糙,還知道兇殘的羯族原來是拓跋六修引來的。

  衛玠和拓跋六修早已經想到了這點,並趕在百姓詰難拓跋六修之前,化不利為有利。

  宣稱他們掌握著用剩下萬物糙所製作出來的神奇藥丸,雖然藥力大減,但至少能快速治癒一些傷口。

  換言之,請作戰的士兵不要擔心,變得英勇無畏起來吧。

  拓跋六修也不算是打虛假廣告,他們這邊確實是有一些特效藥,是他根據僅有對現代醫學的印象,在這兩年間“啟發”晉疾醫研究出來的。效果不足現代消炎藥的二分之一,但放在古代已經足夠竟然。在加上晉疾醫那裡還有一些從華佗處傳下來的止血化瘀的奇藥,足夠應付城中在關鍵時刻的所需了。

  萬物糙成了利誘敵軍的餌,也成了安撫民心的良藥。不得不說,這真的是神糙,哪怕它已經不存在於世,也依舊在發揮著餘熱。

  終於,胡人按捺不住了。

  在高句麗將羯族打的只得倉皇離開之後,高句麗和疆胡的大軍終於兵臨城下,就駐守在上游不遠處的一個村子裡,當地百姓早已經四散逃跑了。

  魏興郡上下一心,堅守城池。

  敵人先是喊話,讓城中交出地圖,他們可承諾保護一城之人的安全。

  魏興郡這邊必然不可能答應。

  雙方一來二去,沒得談,都心知肚明,此間必有一戰。

  高句麗一邊喊話,一邊命人偷偷在魏興郡城池之上的地方,築起了高高的土丘,妄圖居高臨下,破城而入。

  拓跋六修因地制宜,在城內原有的幾座高樓之上,縛木連接,晝夜瞭望。

  一邊勢在必得,一邊嚴防死守。

  大戰一觸即發。

  拓跋六修很高興,他們這邊不怕對方攻城,怕的就是他們不打。

  第179章古代一百七十七點都不友好:

  打仗這種事情,衛玠沒什麼經驗,也不想有此相關經驗。但是事到臨頭,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幸好,生活就是這麼一種“隨時隨地認識新傻逼”的社交活動。衛玠不懂打仗沒關係,敵軍比他更不懂。

  見魏興郡這邊城樓高架的高度始終比城西的土丘高,高句麗的首領就怒了,專門找了個精通漢語的、嗓門大的壯漢,替他在魏興郡城下喊話:“縱爾縛樓至天,我會穿城取爾!”

  這是怎麼個意思呢?就是高句麗的首領告訴魏興郡的首領,縱使你把城樓上架高到天上又如何?我難道不會改成穿鑿地洞,攻破城牆,使得你們投降嗎?

  衛玠當時就在城樓之上,和拓跋六修一起聽到了對方的喊話,他聽完整個人都懵了。

  因為……

  “對方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把他們接下來的戰術告訴咱們了?”衛玠一臉的不可置信。

  拓跋六修很喜歡衛玠的用詞——咱們。

  衛玠見拓跋六修不答,蹙眉,轉而很快又想到了什麼:“還是說他們這是在反其道行之,故意迷惑咱們?”

  “不,”拓跋六修用多年對敵經驗回答衛玠,“不要想太多,他們說的是真的。”

  記錄了南北朝時期歷史的《魏書》上,也提到過類似的戰役。東魏丞相高歡討伐西魏,要攻打戰略要地玉璧,高歡攻,韋孝寬守,然後高歡就派人在城下喊話,提前劇透了接下來的軍事部署。結果顯而易見,高歡屢戰屢敗,始終沒能攻克玉璧,東魏傷亡慘重,高歡憂憤成疾,死了。

  “好、好耿直。”衛玠真的不太適應古代的這種戰爭模式。

  衛玠小時候看三國的一些片段時,就不太能夠理解,劇中人的做法:你出一員大將,我出一員大將,大家在城下做過一場,贏了繼續,輸了回家。怎麼會有這麼直白的戰爭呢?如今一朝穿到魏晉,衛玠發現魏晉也沒比三國好上多少。最起碼和現代那種諜戰情報層出不窮的戰爭片,有著一個銀河系的距離。

  “你可以直接說他們傻。”拓跋六修總是這麼一針見血。

  然後?

  然後,高句麗和疆胡的士兵就真的開始歡天喜、晝夜不息地挖起了隧道,在魏興郡城東和城南的下游處,足足挖了十幾道之多。

  拓跋六修站在城牆之上,利用簡易版望遠鏡把這一切看了個一清二楚。

  衛玠:“……”

  對此衛玠還能說什麼?當然是趕緊著學習一下玉璧之戰吧。衛玠命城內的士兵和百姓像《魏書》里一樣,在內城相對敵軍隧道的地方,挖了一條的塹壕(大溝),派士兵日夜駐守在一旁,並給他們配備了大量的柴火和糙垛。

  胡人挖掘的通道肯定要路過塹壕,一旦看到有胡人冒頭,守兵便會立刻投擲武器將其擒殺,若胡人的敵軍實在是太多,那就堵口扇風,以皮韝吹之,火氣一衝,咸即灼爛,直接燒死。

  用一個形象生動的網遊名詞來解釋就是“蹲在復活點守屍”。

  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隊燒一隊,己方頂多是損失點柴火,卻能殲滅敵軍不少的有生力量。守株待兔戰爭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