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說吧,石勒這邊的軍隊沒怎麼死傷幾個人,對面就已經快要撐不住了。

  衛璪終於如願以償,N戰成名。如今誰提起這個衛家二郎,不贊一句年少有為、料事如神。當然,更多的人贊的還是衛老爺子傑出的教育水平,總共就三個嫡孫,偏偏三個都這般出色,智謀取勝的衛璪,攻無不克的武賢(衛熠),以及衛玠。

  在很多人看來,衛玠根本沒辦法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他的顏值,他的才華,他的品行,哪怕是在以及滿門儘是人才的衛家,衛玠都顯得是那麼的出類拔萃,與眾不同。

  雖然外面在打仗,但大將軍王濟的臉上,最近卻總掛著怎麼都消不下的笑容。

  我的妹子,我的妹子,你們說的都是我的妹子!

  慣會哄中二病的鐘氏、王氏和常山公主,紛紛對王濟表示,孩子們成長的這般出色,這裡面至少有你這個當舅舅的一半功勞啊,你起到了很棒的表率作用。所以,為了咱們兩家的下下代,好比衛璪的兒子衛崇,你再繼續努力,好不好?

  當然好!

  被順毛摸的很舒服的王濟,在心中第一千次的感慨自己當初做了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也再一次感謝了姊夫和嶠願意給他這個機會。

  王濟穿著五時朝服,腳下帶風的從朱牆碧瓦的皇宮中走過。那是一條很長、很長的上朝路,王濟起起伏伏,用了幾十年,才終於走到了上朝隊伍的最前排。王濟忽然想起了兒時最初的夢想,他悄悄在阿兄耳邊說著略帶傻氣的誓言,他說終有一天他會超越阿爹,走到所有朝臣的前面。如今,他實現了他的夢想,拂曉為衣,豪氣萬丈!

  不過,對於此時的王濟來說,讓他驕傲的夢想早已經從武將之首,變成了他的妹子們在所有人的口中閃閃發光。

  原來養孩子是這般有成就感的事情。

  ……

  眼下的危機解決了,就該考慮日後的隱患了。

  “什麼隱患?”衛老爺子看向自家孫兒,對他這種危患意識很欣賞。

  “大量金銀流入……”歐洲,衛玠差點就順口把這個詞就說出來了,實在是當年背新航路開闢的各種內容時,背的太順口,“流入我國,勢必會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實際上的生產力、農產品和物資並沒有增加,增加的自然只會是價格。暫時咱們還看不到這樣的局面,但未來就不好說了。”

  “價格革命”就要開始了。學了歷史就是這點好,有些事情會導致什麼,早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寫了下來。

  哪怕衛玠並不懂經濟,但是拓跋六修懂歷史,足夠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歷史上,新航路的開闢是從西班牙開始的,大量金銀最早流入的也是西班牙,那直接導致了西班牙的物價增長了四倍,傳統經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在一個世紀之後。

  也因此,開闢新航路的西班牙並沒能成為歐洲霸主,反而衛他人做嫁裳的成全了英法。

  在更久之後。

  是的,發展就是這麼慢,古代不必現代,通貨膨脹好像是分分鐘的事情,今天還在花錢,明天就吃土了。對於古代來說,哪怕是這種貨幣貶值,也至少需要百年的時間來慢慢醞釀。那還是在古代西班牙的農業比較落後、養不起全國人口的前提條件下,以晉朝這種本身就可以自給自足,還準備花錢從國外買糧的情況下來看,價格革命只會可能會發生的更晚。

  好吧,這麼說來,這些事情並不會對衛玠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啊,不要說一兩個世紀了,他能不能活到五十年以後都是個問題。也就是說,在他活著的時候,晉朝會因為一筆強勢注入的金銀而有一種欣欣向榮的生機感,他本不需要為此擔心什麼。

  但是,比衛玠更沒有活頭的衛老爺子,卻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雖然衛玠有些詞說的很奇怪,衛老爺子卻還是迅速懂了衛玠的意思,並陷入了一種恐慌之中。

  在魏晉這種只顧眼下狂歡,哪管他日如何的大局勢下,衛老爺子的這種憂國憂民意識實在是顯得很另類。特別是他發愁的開始一百多年後的事情,他絕對看不到,也絕不會影響他今天的事情,可是他卻那麼認真的在發愁著。

  衛玠不懂他的祖父為什麼會這樣,可他也還是不可避免的被影響了。

  “我們總能一起想到辦法,來解決這個危機,至少是驚醒後人。”價格革命之後,積攢了足夠的原始資本的積累,就要開始工業革命了。一步又一步,環環相扣,歷史會逼著你不斷向前發展的。

  衛玠不敢再和祖父說弊端,開始說起了“價格革命”的好處。

  這些衛玠沒太記清楚,因為“價格革命”作為“新航路開闢”和“第一次工業革命”這個兩個歷史大事件的中間過渡歷史,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至少沒有受到歷史考卷的重視,衛玠能記住的東西很有限,幸好,他有拓跋六修牌移動度娘。

  【金銀流入,貨幣貶值導致的“價格革命”,有弊端,卻也有顯而易見的好處。好比從傳統的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的順利轉變,日益增長的新富豪,會極大的促進生產力的進步,城市對農村的依賴也會加重,促使農業生產日益商業化、專業化,改變農業格局。甚至會出現經濟金融的新形式。

  每一次變革,歷史都會有它的自愈方式。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它導致了一些糟糕的局面,但總體上來說卻促進了人類的進步。有了這些金銀的原始積累,才能發展技術,發展工業革命。

  所以,不用替古人擔憂。】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不想這麼早提“價格革命”的,大綱上準備的是後面一點點鋪墊出來,但是發現很多親親實在是太在意通貨膨脹了。

  但其實大可不比替古人太擔心,衛玠需要避免的是讓晉朝變成新航路開闢後給他人作嫁衣裳的西班牙,剩下的,歷史會自己發展。沒道理西方古人能夠完成的進一步的發展,我們比西方古代更先進的老祖宗做不到,對吧?

  不過還是很高興看到有些親親注意到了金銀的問題,並提了出來。文藝復興—新航路—價格革命—工業革命,這是一條連鎖反應,但總體來說是進步著噠。

  太多經濟類的問題,蠢作者真的不太懂,但幸好,跟著歷史走就好啦~\(≧▽≦)/~【餵

  第160章古代一百五十九點都不友好:

  每一天都生活在歷史教學中,甚至包括他自己都是歷史的一部分的衛玠,無奈給他祖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也上了一趟歷史課,主要講……經濟。

  衛老爺子聽到最後,開始狐疑的看著衛玠。

  衛玠內心一揪,臥槽,不會我暴露了什麼吧?有個比什麼都精的阿翁,真的活的好累。那些穿越之後利用各種現代科技大放異彩的主角,到底是怎麼做到不讓人對他們起疑的啊?古代可是一直都有“宿慧”的說法,比起相信科學發展觀的現代,明顯古人更容易相信靈魂穿越、前世今生什麼的。求教程,求攻略!

  拓跋六修:【拒做伸手黨,從你我做起。】

  衛玠:【凸。】

  “你其實根本就是想藉此發展商業吧?”衛老爺子倒是沒和衛玠打什麼哈哈,想到什麼就直說了什麼。

  “價格革命”引起的另外一個重要變化,就是階級關係的變化。按照傳統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大半會因為貨幣的貶值而虧錢,甚至是破產;但是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牧場的新貴族、以及富裕的佃戶,反而會因為在這場變革中選擇待價而沽,一躍成為新型富豪。

  可以這麼說,正是“價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興起,商人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魏晉本身是個文化包容度很高的社會,當世家面臨不轉型就要破產的局面時,總會有人站出來選擇一條不太尋常的路走下去。就像是當下儒學不再是主流,玄學興起,有點遠見的儒門世家,就會選擇讓家中小輩去改學玄學,又或者是在儒學和玄學中找出一條適合家族改革的路。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過度的過程里基本沒有流血犧牲。

  衛玠不會逼著世家轉型從商,他只是起了一個頭,把適者生存的現實擺在世家們眼前,該怎麼選顯而易見。

  衛老爺子很了解自家這個與眾不同的孫子,衛玠在對待商業的問題上一直都和主流不同,衛瓘也沒想過要強迫衛玠去改變,因為衛玠能分得清主次輕重,他不會一味的站在大眾的對立面。但衛老爺子沒想到,衛玠對商業竟然如此執著,執著到想要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

  衛玠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老實的承認了。

  “我確實是有這方面的想法。如今世家還可以依賴皇商,覺得交由阿李夫婦出面就好,但是當涉及的利益越來越大,他們又怎麼會放心中間人一樣的角色掌握在別的家族手中呢?他們勢必會派人參與其中,先是僕從心腹,再是偏遠的支系分家,當分家越來越有錢、為家族做的貢獻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們就會要求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地位了,要求家族對他們的重視。”

  整個社會,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衛玠甚至覺得也許不出千年,在十一、二世紀左右,中國就會順利過渡成君主立憲。

  而歷史上十一、二世紀的歐洲,才是封建社會的開始。

  這才是正常的歷史發展嘛,衛玠想到。歷史上的中國真的很奇怪,在西方是奴隸制的時候,中國早已經是封建制了;當西方是封建制的時候,中國還是封建制;當西方變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時候,中國依舊是封建制……就好像有誰給中國施了一個時光禁錮的魔法,讓它始終在不斷的原地踏步。

  明朝其實也出現了手工業的萌芽,並不比西方晚都多少年。可是,仔細算算,西方的封建社會才幾百年?中國到明朝時期的封建統治已經多少年了?

  對於時刻在進步的強敵來說,中國的原地踏步就已經是一種退步了。

  衛玠想讓中國一種處在不斷進步的狀態里,而不會莫名其妙的停留在某個階段,一百年,一千年,甚至兩千年。那真的太可怕了。

  “你覺得你做的對嗎?”

  衛老爺子沒有莽撞的打斷衛玠,也沒有武斷的說你這麼想是不對的,趕緊給我打住,他只是問他,你堅信你做的是對的嗎?

  “我堅信!”衛玠堅定不移的點了點頭。

  衛老爺子笑了:“那就放手去做吧。”也許他還是無法理解衛玠,不明白商業為什麼要如此受到重視,但他相信衛玠,相信自己的孫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