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晉朝如今的名氣,甚至還不能覆蓋整個亞洲。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衛玠看了眼越聽越不服氣的晉惠帝,他鼓著一張肉肉的臉道:“他們怎麼能夠不知道我大晉呢?”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一直追求的是傳遞宗教信仰,這是西方新航路的開闢以及古代阿拉伯商人遍布全球的主要原動力之一,晉朝沒有這種狂熱的信徒,但“揚我國威”卻也能夠成為一個動力,愛面子的大臣們一定會被刺激到,看看連與世無爭的晉惠帝都有了這樣的想法便可見一斑。

  說起來……

  【我可不可以要阿李寫本《阿李遊記》?締造個外面的世界遍地都是黃金的傳說?】衛玠突發奇想道。

  衛玠不準備說什麼外國的月亮更圓的話,他只是想小小的反推動一下國內探索國外的熱情。而且這個也不算是騙人的,如果後人發現了還是處女地的南北美洲,那真的是遍地都是無主的金銀礦,淘金熱一定會再次席捲全球。

  拓跋六修給衛玠的腦洞跪下了,然後積極開始幫助衛玠完善了這個腦洞。

  在晉惠帝一家三口聽的哇哇的過程里(主要是晉惠帝在像個小孩子似的瞠目結舌,真.孩子司馬頊卻聽的熱血沸騰、野心勃勃,一個晉朝已經容不下他了,他想要擴大更多的領土版圖),衛玠和拓跋六修已經差不多談好了阿李的寫作內容,甚至都不需要阿李怎麼動筆,只要署名就好。

  衛玠覺得Etam可以培養幾個說書先生,編些朗朗上口的段子,又或者排個類似於舞台劇的東西,把阿李的冒險傳遍全國。

  總會有膽子大的人心動去尋找傳說中的黃金的。

  等晉惠帝一步三回頭的走了之後,衛玠就把他的想法告訴了阿李,結果阿李卻說:“郎君果然是郎君,好厲害啊,您怎麼知道我找到了金銀礦?”

  “……”啥?你說了個啥?

  這也是阿李想送給衛玠的禮物之一,只不過她估計到衛玠的心疾,想要緩緩說給他,沒想到衛玠卻自己先發現了。(衛玠:其實並沒有發現,這是個誤會。)

  東方雖然在世界範圍內的名氣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但是從絲綢之路外流出去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的名氣卻很大。衛玠以為他當年給阿李的那些東西,換來的就是如今阿李帶回來的這一商隊的貨物了,他也已經在盤算著自己能用玻璃製造技術賺到多少錢,結果阿李卻告訴衛玠,這些只是毛毛雨。

  瓷器能換到的錢超乎了衛玠的想像,也超乎了阿李的想像。阿李如今在國外不僅有了爵位,還有領土,她的領土上有好幾個屬於她的個人園林和礦產。這些才是衛玠給的啟動資金換來的大頭。

  阿李拿過獻給衛玠的一個製作有些粗糙的外國雕塑,好不心疼的砸爛後,露出的全是金燦燦的金子。

  面對衛玠的差異,阿李露出八顆牙齒的對衛玠笑道:“財不外露。”

  =口=啊啊啊啊啊,老子一開始差點就算計著把這些金子賣出去了啊,幸好沒賣!要不一定會被自己蠢的犯心臟病的。

  “還、還有多少這種東西?”衛玠真的被震驚了。

  “大部分都是啊。”阿李如實回答。她很高興衛玠能夠喜歡她帶回來的東西,她自問就是這麼一個俗人,覺得再沒有什麼會比金子更招人喜歡了的東西了,“那些裝著外國的畫的畫框也是。”

  【怪不得這些國外的藝術品看上去有些過於粗糙了,原來根本就不是什麼藝術品嗎?】【不!它們就是藝術品!金子就是藝術!不服來辯!】衛玠一夜之間就暴富了,心想著,那還賣個雞毛哦,中間這個變錢的過程可以直接省了。

  阿李卻好像還覺得這個刺激不夠大似的,繼續對衛玠道:“我們這次回來,沿途做了標記,繪製了詳細的航海路線。再去海外的速度會比現在快一倍不止,當地的金銀礦還在日夜勞作,鹽鐵礦也已經有了線索,我收養的兒子在負責幫我監督,我會儘快回去,替您源源不斷的把這些東西運回來。”

  “替我?”衛玠一愣。

  “當然,這些都是您的錢買回來的,它們屬於您。”雖然,額,阿李和她的丈夫也用了一些其他不算光鮮的手段,但說到底,這些都是衛玠的。她們回來之前陷入到了一場王朝內部的糾紛,最後他們資助的那位王儲贏了,阿李的丈夫也有了一個合法的國外新身份。她和阿李在兩個不同的國家,永遠不同的礦產。

  衛玠充滿不可思議的看著阿李:“那你為什麼還要回來?”

  回來了,阿李就只是衛家的一個小小婢子,不回來,她和她丈夫就是叱吒一方、呼風喚雨的的大人物。

  阿李堅定不移的看著衛玠,一字一頓道:“因為您和我的家人在等我,我說過的,我會回來。”

  衛玠好像再一次回想起了多年前的洛陽城外,十里亭前,已經看不到人的阿李還在用最倔強的聲音高喊著:“等我回來。”

  阿李其實還是過去的那個阿李,那個為了哄衛玠走上一整天都不會累的阿李。

  哪怕衛玠已然長大,在阿李眼裡衛玠也還是她的小郎君,會見到她就開心的笑;會心疼的一遍遍對她說“阿李把我放下來吧,你都累的出汗了”;也會因為她被人辱罵是蠻子而氣的差點犯病,卻還是堅持咬著犯紫的嘴唇要為她主持公道。

  在外面一次次遇到危險時,阿李就是靠著這些美好的回憶而堅持下來的。她不斷的告訴自己,郎君有心疾,疾醫說了,不能太高興,也不能太悲傷,若聽到她的死訊,郎君可怎麼辦呢?

  阿李還是對衛玠說:

  “我回來的路上,聽了很多有關於您的消息,也知道了那些辜負了您信任的小人。我當時帶的隊伍里,也遇到這種叛變。所以才傳回了那些不堪的消息。我在追殺逃亡的路上,一直在想著,我一定會帶著您要的東西回來,解開這個誤會。

  “誰曾想,這一別就是十幾年。

  “我聽阿弟和阿爹說了,哪怕是是當年那樣的消息傳回來,您還是堅持不斷的派了人去找我,怕我出事。

  “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人貴一諾千金,您信任我,我便絕不會讓您失望!

  “我回來了,郎君。”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拓跋六修:錢和我,你選一個。

  衛玠(不假思索):錢。

  拓跋六修:顏值和我,你選一個。

  衛玠(斬釘截鐵):顏值。

  拓跋六修:……我就喜歡你這樣直白不做作。

  第157章古代一百五十六點都不友好:

  阿李夫婦如此不忘舊情,衛玠自然也不想他們吃虧。

  幫助阿李夫婦各自的家庭脫離奴籍是肯定的,雖然衛家從未把阿李一家當做奴隸,但是因為他們確確實實是奴籍,因為那一點胡人的血統。他們是世仆,也是奴隸,只是作為當家主母的王氏治家極嚴,不許下人隨便口舌,這才沒有激起太深的階級矛盾。

  當衛玠把這個想法告訴阿李時,阿李卻說:“我知道郎君心善,但是……我爹娘卻未必能夠接受。”

  “恩?”衛玠一愣,他不明白為什麼會不想接受,“我不是要趕你們走,只是換個身份,以更平等的方式合作,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明白。”隨著見識的增長,阿李明白了更多的道理,“但是我怕我爹娘沒辦法明白。”

  在阿李的爹看來,阿李就是去外面給主家幹活兒的,無論阿李帶回來了多大的財富,那也是主家有遠見,是主家的本事,他的女兒、女婿只是恪盡職守,完成了本職工作而已。如果主家高興,賞點東西,提高一下他們家在府里的地位,那就是主家心善,給了天大的臉面了,怎麼能得寸進尺呢?而且,離開了衛家,他們又能去哪裡呢?他阿翁是衛家的僕從,他爹是衛家的僕從,他和他的兒女、孫兒也都衛家的僕從,他並不想改變這樣的生活。

  哪怕阿李和她爹娘解釋說,他們不是脫離衛家,還是會為衛家工作,只是換了個崗位,搬到外面更好的地方去住,她爹也還是無法理解的。他生是衛家的人,死是衛家的鬼,雖然這麼說有點大不敬,但衛家就是他的家,他生於斯長於斯,也要死於斯,哪有讓人離開自己家的道理?

  衛玠和阿李都沒轍,最後還是衛玠去求了他阿娘王氏,才得以解決了這個問題。

  阿李的爹一輩子盡忠職守,然年事已高,女兒、女婿又為衛家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特獎勵阿李的爹娘不再勞苦,回家頤養天年。

  這個家自然是衛家賞下的洛陽城內的房子,阿李爹娘全家都是要搬過去的。

  阿李那個給衛玠養馬的弟弟,調到了衛玠身邊差遣,與侍衛的待遇一樣。而衛玠的侍衛都是在外面有自己的家的,只在輪班的時候會住在衛家前面的宿舍里。

  阿李爹娘這才接受了,他們老了,確實也是幫著主家做不了什麼活兒了,退下來之後當然要跟著兒子過,兒子住在外面主家賜的房子裡,他們肯定也是要跟著過去的。在對主家千恩萬謝之後,就是各種對兒女、孫女耳提面命,要對主家伺候的更加盡心。

  阿李對待她爹娘的態度就是——你們高興就好。

  阿李的弟弟其實不適合當侍衛,空有一膀子力氣,卻並不會什麼功夫,腦子還不太靈活,唯一的優點就是足夠老實忠誠,是屬於那種隨時願意為衛玠當刀子的一根筋兒。

  衛玠卻不想讓阿李的弟弟給他擋刀子,所以他給阿李的弟弟重新攤派了一個新活兒:“你去幫我跟著你阿姊和姊夫幹活吧,來回傳個話也快,有些消息事關機密,我只信得過你,你能完成嗎?”

  “能!”阿李的弟弟是個直腸子,有一說一,j絕不騙人。當別人誇他的時候,他不會說哪裡哪裡,一般只會有兩種回答:如果是對方夸的是真的,他就會嘿嘿笑著承認下來,或者說我也覺得我挺厲害的;對方要是誇張了,他就會很嚴肅的糾正對方這麼說不對。怎麼說好呢,就是個蠻可愛的老實人。

  不過,老實人也不好糊弄:“郎君,我阿姊最近什麼都沒幹啊,我跟著她做什麼?”

  “……將來肯定會有事情乾的。”衛玠也不算是騙人,阿李夫婦確實是有了新的工作安排,只不過還要等一段時間,正在籌備。

  “那等她開始幹了我再去幫她。”阿李的弟弟看著衛玠一臉認真,意思明顯,在我姐不幹活兒之前,我先繼續保護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