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玠對拓跋六修這根“木頭”無奈了,再試探就容易打糙驚蛇,他只能順著拓跋六修的話說了下去,順便在心裡腹誹拓跋六修,你最好別讓我在最後發現咱倆其實一直在雙向暗戀,否則,哼哼哼,我一定會把我今日被懟的說不出來話的憋屈十倍還給你的!

  啊啊啊啊,要是我們能雙向暗戀就好了,小說里一般不都愛這麼寫嗎?我一定是穿越小說里的主角,恩,就是這麼沒錯!

  “所以,你覺得我是司馬衷?”衛玠胡亂的說了一句。

  【不,你怎麼會這麼想?】拓跋六修皺眉,【你比晉惠帝的地位可更穩固多了。你在那些人中的形象是智者,是名士,你的放任對於他們來說是信任,他們是不敢挑戰你的。而晉惠帝那裡,只能說幸好你祖父、舅舅、嵇紹、羊皇后甚至是秦王、汝南王等,都沒有稱帝的野心,否則晉惠帝危矣。】“那就把王彌也送去軍營吧,既然他會成長為和石勒齊名的武將。”衛玠大腦還是稍微轉動了一下的。

  【我覺得你應該先問問他的意見。】拓跋六修委婉提示。

  “怎麼說?”

  【王彌和石勒不一樣,石勒是胡人,一直想通過武力值證明自己,行軍打仗是他最快的升遷之路。王彌求的卻未必是這些,若他安心在職場上混,他也就不會選擇當個中二少年,離家出走了。】衛玠覺得拓跋六修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他決定找木艮了解一下情況。

  衛玠覺得,直接卻也問王彌的話,怎麼想王彌都會回答“公子哪裡需要我,我就去效力哪裡”,聽起來是挺讓人感動的,卻也會讓衛玠的壓力陡然增大。所以,在考慮了一下之後,衛玠選擇了曲線救國。

  在曲線救國之前,衛玠得到了一個目前來說不算好也不算壞的消息——他派出去尋找國外大船的人回來了。

  那還是早些年衛玠還小的時候做的事了,那個時候他按照一般的穿越者攻略,想要搶在玻璃還沒有泛濫的東晉之前,在西晉發一筆玻璃鏡子的橫財。但是移動度娘拓跋六修同學上輩子沒在玻璃廠蹲守過(鄙視他),不知道玻璃的製作方法,只記得古人是怎麼普及的玻璃,所以按圖索驥,衛玠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在這方面。

  一方面,養了一群道士煉丹。另外一方面派了一隊隊的人去走絲綢之路,妄圖找到歷史記載中的來自國外航海家的大船。

  道士們如今依舊在煉丹,除了花錢,沒有任何新進展。

  商隊們,有些人死在了盜賊和天災的面前;有些乾脆拿著錢就跑了;有些雖然沒能找到大船,但是給衛玠發展起了一個賺零花錢的新渠道,干起了南傘北賣的商業活動,至少讓衛玠保持了收支平衡;還有一些最神奇,當起了職業探子,栆哥的很多八卦都是從這些人全國亂竄的人手上得到的,如今時間也是栆哥在管理這批人,真的快要發展成情報科或者娛樂狗仔了。

  如今,有一支最早派出去,也是最早沒了消息,讓衛玠以為他們屬於拿了錢就消失在人海的無恥之徒,竟然回來了。

  他們如今還沒有入京,但是已經快了,只是提前以衛家的名義,通過驛站送回了消息。

  衛玠曾經對這支隊伍寄託著最大的期望,在它們剛剛消失的時候,衛玠還特意派了好幾批人去尋找他們,生怕他們是遭遇了什麼不測。但是最後種種事跡都表明,他們只是消失了,把衛玠傷的很深,那是他第一次遭遇背叛。

  結果,在時隔十幾年後的今天,在衛玠已經對他們不抱任何希望,也不再感覺受到了傷害的今天,他們又回來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150章古代一百四十九點都不友好:

  當年帶隊離開的,是衛玠最信賴的婢子阿李和她的丈夫。

  阿李家世代都是衛家的僕從,她本身有些胡人血統,一直負責的是衛玠的出行,總愛抱著年幼的衛玠到處走,在衛玠還在襁褓里的時候,她能夠不厭其煩的哄著衛玠走上整整一天,都不覺得累。阿李的性格和善大方,帶著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韌性。她後來嫁給了衛家塢堡管事的兒子,那是個註定會做大事的人,腦子靈活有主意,就是武力值不高,正好與力大無窮的阿李互補。

  衛玠很放心的把尋找外國商船的任務交給了他們,然後一天天,一年年的等了下去,等到連管事都不再相信自己的兒子、兒媳會回來,哭著喊著要給主家請罪,生下了這麼個背主的玩意。

  阿李的娘氣到一病不起。

  只要阿李的爹,那個有著二分之一胡人血統的高大漢子,沉默如山,一夜白頭。他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相信他的女兒會做出這種事,明明最初被選上給三郎君當婢子的時候,阿李是那麼的激動。每一次回來看爹娘,三五句話里准要提一句她的郎君。郎君今天多走了一會兒路,超厲害的;郎君又病了,我要去給他摘枝頭上的第一束花,讓他看看外面的景色;郎君說、郎君說,郎君就是她的天,就是她的一切……

  這樣老實本分的阿李,又怎麼可能做出拿著錢跑了的事情呢?

  衛玠也很受傷,他最信任的四個婢子,就是最初一代的趙錢孫李。阿李甚至認了石勒當乾弟,走之前還承諾石勒要給他帶其他地方的新鮮玩意,也是她最初鼓勵石勒,男兒生於世,當志在四方。她從洛京離開的那天,一直在朝著衛玠揮手,直到看不見了,也還能聽到她用勁兒的喊著:“等我回來。”

  可惜,阿李再沒有回來。

  衛玠派人找了她很多次,她卻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杳無音信。

  因著過去的情分,衛玠和王氏沒有為難阿李的爹娘,也沒有責備管事。只是大家都默契的再也沒有提起這對夫妻,阿李的弟弟如今正在給衛玠養高富帥(馬的名字),誰提起他姊,他准跟誰急。他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阿姊會幹出那樣的事情,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讓別人相信他。

  如今,這個像是一座塔一般的漢子,看著阿姊的信,哭的泣不成聲,他們終究還是等到了她回來。

  阿李的信寫的很短,很多細節都要等她回來說,但信里也交代清楚了幾個最重要的重點。

  當年他們不是消失了,而是發生了一些意外。阿李和丈夫被迫分開,一個死裡逃生,一個跟著阿拉伯的商隊,去了遙遠的海的那一邊。幾經周轉,他們又神奇的在全新的大陸相遇。這樣都能在異國他鄉重逢,只能用上天眷顧來形容了,結果,又捲入了當地的一些紛爭。前前後後蹉跎十幾年,這才終於重新拉起一支隊伍,找到了回家的路,在意外遇到了衛玠當年派出去找他們的人之一,這才艱難重新聯繫上了衛家。

  阿李在信里對過去的磨難著墨不多,只開心的說:“雖命途多舛,然幸不辱命。”

  她找到了新大陸,見到了形形色色的外國人,過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生活,卻始終記得洛京,記得衛家,記得她的父母還有她的郎君。所以,她堅持帶著她的發現回來了。具體是什麼發現,阿李沒在信里多說,很是神秘。

  但不管如何……

  【恭喜你,沒有信錯人。】拓跋六修對衛玠露出一個微笑。衛玠選擇不再提起阿李的理由,其實和阿李的爹娘兄弟是一樣的,他想相信她,卻又找不到證據來證明自己的這份信任,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沉默。但最終他的堅持,還是得到了好的回報。

  衛玠儘量沒讓自己表現的太過喜極而泣,他的心疾容不得他經歷這些大悲大喜,但是他真的是很開心、很開心。

  這不在於阿李帶回了什麼,而在於阿李活著回來了。

  見衛玠沒空思考別的,拓跋六修便貼心的對衛玠說了起來:【你不是還在發愁該怎麼安排王彌嘛。這次連木艮也不用見了,新工作就自己送上門了。】“怎麼說?”衛玠有點沒反應過來。

  【阿李發現的未開化的新大陸,無外乎美洲或者非洲,我覺得非洲的概率更大些。而這些地方在古代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礦藏!勞動力!不不不,勞動力就算了。”血腥的三角貿易什麼的,衛玠一點都不想它在他手上出現。

  【bingo。】礦產資源是一筆無價的財富,最直觀的就是金銀礦了,但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各種金屬礦,還有石油。哪怕衛玠如今用不了,未來的某天也會用到。中華地大物博,礦藏豐富,可是……礦場這種東西是很難再生的,雖然日積月累下還會繼續有,但卻比不上人類消耗的速度。能不用自己的,自然還是不要用的好。

  有了礦藏,就有了錢,有了武器,有了各種騰飛的基礎。

  “大航海時代,來的是不是有點早了?”衛玠在拓跋六修展示的藍圖前有些不敢置信。

  【為什麼會覺得早?西方從封建社會進入大航海時期,用了多少年?五百年。十世紀到十五世紀,是西方的中世紀,也就是封建社會。然後,從十五世紀開始,就進入了大航海時期。中國的封建王朝,又已經延續了多少年呢?從秦朝到現在,剛好五百年。

  【與你所知的,大航海時代對比,如今確實是早了些。但如果按照人類文明進程來看,這不是差不多嘛。

  【人類的發展是很緩慢的,從歷史上看不出來,唯有親身經歷才會明白。】拓跋六修估計,直至衛玠死,整個晉朝都不一定能夠徹底進入大航海初期,但是在歷史上看,卻只是一個小小的點。

  “人類的一小步,文明的一大步。世界地圖正在載入中。”衛玠也有了心情開玩笑。

  【別太興奮,歐洲開闢新航路,用了近三個世紀的時間。你這只是剛剛開始。】“我也沒打算完成啊,只是想想後人有可能會因為我和我的小夥伴留下的種子,培養出一個中國版的第一個完成環球世界的人,我就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滿足感。”

  就像是衛玠第一世時,歷史書上提到麥哲倫,總會說他是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持下,完成了地球上第一次的環球航行。提到哥倫布,則是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發現了新大陸。說不定這一次歷史就要變成,XX在衛玠的支持下,發現了XXX。

  穿越這麼一次我,衛玠可一點都不想他真的只留給歷史一個他只長的好看的印象。

  真正的歷史上,中國的封建時代延續了兩千年,從公元前221,到公元後1912。打來打去,也就那麼大點地方,因為不少人覺得這就是世界的全部了。

  西方的封建社會卻只有短短的幾百年,然後就在新航路的開闢下有了不一樣的未來走向。

  衛玠知道,在魏晉時期,南方還沒有開發完畢,現在說航海真的有些為時過早了。但他想為後人留下一個念頭,一個不要以為南北統一就是全部,就可以躺在前人的功績簿上睡大覺的念頭。世界是那麼的大,大海的盡頭不是神仙,而是另外一個廣闊的新天地,它在等待著你去發現,去冒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