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綠珠不想連累石崇,從樓上跳下自殺了。石崇及全家上下幾十口人,最終也還是被殺死了,因為孫秀不僅要人,還想要石崇的潑天富貴。

  能把一個臉譜化的反面角色,始終如一的演繹到這種程度的現實向人物,歷史上真沒多少。但孫秀絕對是箇中翹楚。

  從孫秀這樣的幕僚身上,就足以看出趙王是個什麼樣的人性了。他在位的那短短的日子裡,很是幹了不少不是人的事情。並引發了後來真正的亂局,三王起兵。

  所以,趙王是必須要重點防範的八王之一。

  衛玠疑惑的看向拓跋六修,打聽趙王的消息,問淮南王幹什麼?淮南王能知道多少?

  【淮南王在歷史上沒什麼存在感,但他卻是趙王最大的政敵之一。】一物降一物,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雖然歷史上的淮南王最終還是輸給了趙王,但是如今有了衛家幫忙可就未必了,用好了,淮南王就是一把屠龍刀。

  衛玠看淮南王的眼神一下熱烈了不少。

  淮南王:!!!美人終於注意到我了!

  第114章古代一百零一十四點都不友好:

  雖然衛玠很不想承認他使用了“美人計”這種光聽名字就知道很糟糕的計策,但他還是對淮南王用了。其實用了之後就會發現,也沒那麼糟糕,只要適時的給淮南王幾個鼓勵的眼神,連笑都不需要,想要的消息就已經手到擒來了。

  臉這種東西在魏晉時期還真是占便宜。

  衛玠再一次想起了以前聽同學說過的話——顏值高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人間自有真情在,感覺全世界都對你充滿了愛。

  淮南王把他能告訴衛玠的,都告訴了,不能告訴的,也告訴了一些。

  不得不說,淮南王大概真的和趙王有一種無法描繪的來自宇宙的緣分。明明兩人的封底離的並不算是很近,但淮南王就是知道了趙王在封國闖的禍。

  淮南王此次進宮的目的,便是對晉惠帝稟報趙王造的孽。

  “叔祖這次真的是太過分了。”淮南王把他的所見所聞,毫無保留的都準備告訴晉惠帝,順便也就告訴了衛玠一些。

  也許會有人覺得淮南王這樣做,有點上學時同班同學和班主任打小報告的嫌疑。但是,怎麼說好呢,淮南王就是在明目張胆的打小報告啊,他沒不承認。從楚王的事情上,淮南王就已經看清了一個形式——如今已經不是晉武帝的天下了。

  這本應該是個很簡單的道理,晉武帝死了,晉惠帝登基,很多事情都要變了,但偏偏皇室里那些被晉武帝慣出了毛病覺得皇帝老大我老二的王爺們並不這麼覺得。

  不少人都和楚王一樣,還陷在晉武帝生前的榮光里。覺得無論自己做了什麼,皇帝都應該無條件的縱容。就拿楚王挑撥汝南王和衛瓘關係這件事情來說,楚王的使計手段那麼糙,他就真的不擔心暴露嗎?是的,他不擔心。因為他完全不覺得暴露了能如何,在晉武帝時期就是如此,不管他們出了多大的紕漏,捅了天大的簍子,晉武帝都不會真的拿他們怎麼樣的。

  這點可以參考前半生以和晉武帝拍桌子叫板為己任,這樣了都能全身而退的妹夫王濟,以及被晉武帝親自下場支持著鬥富的國舅爺王愷。

  晉武帝對家人的護短,是大部分帝王一生所罕見的。這位司馬家的皇帝,一輩子的刻薄,都好像只用在了他親弟弟齊獻王一個人身上,他可以縱容自己的叔父們倚老賣老,可以大方的給自己的異母弟大把的食邑和封地,可以寵兒子寵的無法無天,唯獨縱容大臣逼死了自己的親弟弟……

  往事不提,只說晉武帝晚年見對親戚子孫的這份縱容,正是這種無底線的對家人的優待,才導致了如今王爺們空前高漲的野心,和與實力不匹配的貪婪。

  也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們信心,覺得晉惠帝也會和晉武帝一樣,會繼續縱容他們。

  楚王的被軟禁,卻實實在在打了這些王爺們的臉,晉惠帝用雷霆手段震懾了整個朝堂,也順便對皇族們發出了一個信號,如今是他當家,而他和晉武帝不!一!樣!

  以上,僅來自於淮南王的個人腦補。

  這個明顯想的有點多的淮南王,甚至把自己皇兄年輕時的表現,理解為了裝瘋賣傻。是啊,不裝瘋賣傻怎麼保住太子之位?父皇日漸老邁,兒子卻年富力強,父皇又怎麼會不心生忌憚?叔父齊獻王到底是怎麼死的?還不是因為朝臣請立皇太弟,勢力太大,給晉武帝造成了一種威脅,實在是沒有辦法容忍了,才發生的慘劇嗎?

  皇兄那個時候還鬥不過父皇,自然要韜光養晦,等耗死了父皇,皇兄就終於收起了他老好人的態度,露出了猙獰的一面。

  這才是司馬家的繼承人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淮南王覺得自己簡直是前所未有的英明決斷,在別人還沒醒悟的時候,他醒悟了;在別人還沒回神的時候,他回神了;在別人還沒明白“不老老實實就要被收拾”的時候,他明白了!

  他毫不猶豫、旗幟鮮明的選擇了站在晉惠帝一邊,而趙王就是他投誠的誠意!

  趙王在他的封地上到底幹了什麼?

  這就還要從趙王同學的履歷表說起了。

  在還是曹魏的時期,身為司馬懿的庶子,趙王被封了安樂亭侯,後來成了東安子,任諫議大夫。

  西晉被禪位後,成為皇族的趙王就被封了琅琊郡王,後改封趙王。歷任平北將軍、安北將軍等。

  晉武帝晚年一系列的軍事調動時,也有趙王的一筆,他被改任征西將軍,鎮守關中。

  “關中”是哪裡?就是“四關”之內,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和北蕭關(金鎖關)。也就是現代的陝西省中部,西安(長安)、咸陽、寶雞等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天然的地勢屏障,易守難攻,在戰國時代就有著軍事要塞的重要地位。

  對於西晉來說,最重要的是關中在生活著不少的少數民族,民風彪悍的那種。

  元康四年秋,秦雍兩地的氐族和羌族就造反過一次,氐人齊萬年稱帝,與當時匈奴族的侵犯遙相呼應,民族進一步加劇,給西晉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人不會無緣無故的造反,民風彪悍的少數民族也是。

  氐族和羌族當時的造反,就是因為趙王處事不公,逼反了羌族和氐族。歷史上也有這一出,衛老爺子曾借潘安只口示警過晉武帝,並且暗中派人監視過趙王,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這件事情發生。

  只不過歷史上這場歷時五年的的戰爭,在這個平行時間因為衛家的介入,規模小了很多,在短短不到一年間就已經結束了,沒有對關中造成太大的傷亡和經濟倒退。

  朝廷也因此有了足夠多的時間和兵力去對付很不老實的匈奴。

  從結果上來看,這次的小規模反叛,並沒有造成歷史上那樣千瘡百孔的後果,留下的隱患還不足以再次引發五胡亂華。

  但是……

  最讓人無奈的是,趙王,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遭到的處罰僅僅是徵召回京。晉武帝再一次放過自己的這個叔父,一如多年前他曾經造成的麻煩。

  哪怕有衛瓘在朝中一力反對,也僅僅是把歷史上給趙王的“車騎將軍”的職位推遲了一段時間,趙王還因此被晉武帝重新派上戰場“將功贖罪”,在鎮壓羌族和氐族的反派上有功,再次重新執掌了關中。

  那之後的趙王確實是安生了一段日子,不敢在亂蹦躂,在晉武帝派人的監視一下,一直表現的很安生。

  不過從淮安網的口中,衛玠卻得知了全然不一樣的事實。

  趙王不僅沒有洗心革面,反而變本加厲的壓榨羌氐兩族,對衛老爺子心懷怨恨。這個哪怕不給他個竄天猴,他自己都能上天的人物。再一次幹了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

  ——再次逼反了羌族和氐族。

  是的,你沒看錯,短短十年間,他逼反了別人兩次。嫌西晉還不夠鬧騰嗎?最可怕的是,朝廷完全沒有接到半點消息,因為趙王借著晉武帝的死,殺了晉武帝派去監視他的人,準備自己私下裡解決掉這次小規模的反叛。

  “但我覺得他解決不了。”淮南王對此並不看好,要是趙王能夠解決,當年也就不會有聲勢浩大的齊萬年稱帝了。

  衛玠突然覺得他的頭好疼,晉朝有趙王這種豬隊友,真是前世欠了他的了。

  【他還造成了三王起兵。】拓跋六修再次提醒衛玠。

  這位趙王別的不行,搗亂的本事真是一等一的高,他雖然沒有故意在做什麼,卻成功的成為了很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直接導火索。

  衛玠連直接把這位弄回京直接弄死的心都有了。

  但偏偏趙王並不這麼覺得,他正在書房表達憤恨與不滿,憑什麼都是皇帝的叔祖,汝南王能當輔政之臣,他卻要在關中這種地方偏居一隅?他覺得他比汝南王那個膽小鬼厲害多了,他勞苦功高,他應該得到更多!

  等再聽到王戎主動請辭之後,這位便開始對輔政之臣的位置有了躍躍欲試的態度,而且這還不算完,他覺得如今的皇帝實在是太過刻薄寡恩,當了皇帝了,卻對自家人完全沒有給什麼好處,還軟禁了自家的弟弟,不行,這樣的皇帝可不能留!

  和衛玠說完話的淮南王,也終於得到了晉惠帝的傳召。

  衛玠則匆匆派人把這個重要的消息傳給了他的祖父,如今的衛玠還是太小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他只能盡己所能的為他祖父收集消息。

  衛老爺子……其實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告訴他的不是別人,正式外調的衛璪。這個八卦小能手,並沒有因為外調而失去他的天賦技能,反而擴大了不少。把關中的異動分毫不差的傳回了京中。

  拿著兩個孫子寫的紙條,衛老爺子滿意極了。

  與衛玠覺得自己還是太沒用不同,衛老爺子對衛玠和衛璪都滿意極了,覺得他們小小年紀就已經能注意到這些殊為不易,比他們那個整天只知道書法丹青的爹要爭氣的多。

  恆爹表示:_(:з)∠)_真是躺著也中槍啊。

  作者有話要說:栆哥:信息處理專家。

  衛玠:第一公關。

  慫爹:吉祥物~\\(≧▽≦)/~

  王氏:==你在開心什麼?

  第115章古代一百一十五點都不友好:

  恆爹已經沒救了,衛老爺子也沒準備搶救,他對嫡子最大的期望不過是希望他能當好一個守成之主,在這點上恆爹做的還是不錯的,子承父業的書法家身份還給家族持續刷了不少時髦值,參與了十分重要的先秦古籍的整理,值得表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