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平常世家只是拿五石散當一個奢侈品來炫耀,吃的其實很少,裴修卻是當飯吃,能不出事嗎?

  這和思念衛熠有個毛關係!

  好吧,和衛熠也算是有點關係,因為吸食五石散後的飄飄然狀態里,裴修總覺得他能夠看到衛熠,不斷的想要重溫那份溫暖。

  “吸毒這是何意?我兒吃了什麼毒藥嗎?”汝南王郡主一臉驚悚。

  江疾醫這才反應過來,吸毒是衛玠愛說的詞兒,其他世家大概不太了解。不過江疾醫覺得衛玠這個說法很形象,天長日久的吸食五石散,可不就是在吸食毒品嗎?

  等江疾醫做了名詞解釋後,汝南王郡主果然不信:“五石散是保命散。”

  江疾醫冷眼看著汝南王郡主,他之前都說了,她不會信,所以不太想和她說這些,她非說她不會添亂,結果還是在添亂。他給別人治病最煩的就是這一類的家屬,一面求疾醫求救人一命,一面又各種質疑疾醫的初衷。你要是這也懷疑,那也懷疑,那就自己不上,別請我!

  晉疾醫見自己師兄瀕臨暴走,趕忙上前和稀泥,不是他怕了裴家,而是他師兄目前還在被軟禁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藥三分毒。《黃帝內經》中,將中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和無毒。書中有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什麼八八九九的,你們這群庸醫,不會治病不要胡亂推卸責任。”

  “……”行醫這麼些年,一直都是被哭著喊著求治病的晉疾醫,人生中第一次被稱為庸醫。

  沒等晉疾醫發火,師兄江疾醫先忍不住了:“既然您覺得我們是庸醫,那就另請高明吧!”

  說完,江疾醫就拽著師弟瀟灑走人了。

  江疾醫的脾氣其實一直挺好的,畢竟他是專門給小孩子看病的嘛,耐心是首要條件。但是,當汝南王郡主那麼說他師弟的時候,他就是忍不住。雖然師弟不是個什麼好人,但是他治病救人的水平不容置疑!

  晉疾醫被江疾醫拽走時,嘴角上掛著怎麼都遮掩不住的笑容。

  “你關心我。”

  “才沒有!”

  “你在乎我!”

  “做夢去吧!”

  “師兄你最好了。”

  “閉嘴啊啊啊!”

  最終,咳,晉江疾醫還是給裴修治了病的,因為裴楷放下身段,親自在前廳求了他們。汝南王也趕到了裴家攔下女兒,讓她不要胡鬧。

  裴修的毒癮不好治,晉江疾醫能做的,也僅僅是幫他緩解,順便留下治療的辦法和方子,讓裴家人監督裴修戒毒,至於到底能不能戒毒成功……那就要看裴家能不能狠下這個心了。戒毒成功,王濟就是裴修的榜樣,保證能活很久;不成功,能活多久,那就看老天爺的心情了。

  在兩位疾醫治療裴修的這段日子裡,汝南王和衛老爺子也假裝二人關係有所緩解,共同努力的開始籌辦晉武帝的葬禮,朝上的非議之聲在得知各項禮節在經過晉惠帝點頭同意的之後,也就沒了聲音。

  本就是雞蛋裡挑骨頭,而一旦皇上表示了滿意,其他人又有什麼立場不滿?

  眼見著一切為難就要迎刃而解,幕後之人忍耐不住了。

  第105章古代一百零五點都不友好:

  幕後之人到底是誰,這實在是不太好猜,因為備選人實在是太多了。

  只最出名的八王中另外七個,就都很有可能:

  楚王司馬瑋(晉武帝的兒子,晉惠帝的異母弟)

  趙王司馬倫(晉武帝的叔叔,晉惠帝的叔祖,汝南王的異母兄弟)

  長沙王司馬乂(晉武帝的兒子,晉惠帝的異母弟)

  齊王司馬冏(晉武帝的弟子,晉惠帝的從兄弟)

  成都王司馬穎(晉武帝的兒子,晉惠帝的異母弟)

  河間王司馬顒(晉武帝的從兄弟,晉惠帝的從叔)

  東海王司馬越(晉武帝的從兄弟,晉惠帝的從叔)

  更不用說那些名氣不夠,沒在八王之亂里排上名號,但也參與了八王之亂的王爺們。

  一個個都是野心家,最主要的是,都是手握重兵的野心家。有想當攝政王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的;有覺得都是晉武帝的兒子,憑什麼讓一個傻子當皇帝的;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想殺了傻子自己當皇帝的。

  如今有了衛家祖孫三代的蝴蝶翅膀,晉惠帝在別人心中不那麼傻了,有些人打了退堂鼓,但有些人卻並不會因為晉武帝的如何,而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衛玠看著名單一長串的這個王那個王就犯愁。生這麼多兒子幹什麼呢,恩?幹什麼呢?不管是晉武帝,還是晉武帝的爹,又或者是晉武帝的爺爺,都TM太能生了。還不管嫡庶大小,親疏遠近,一律封王,一個王爺死了,N個王爺站起來,每年就養這麼一堆王爺就夠朝廷喝一壺的了。不行,等解決了這邊的事兒之後,必須攛掇著司馬衷下旨降爵!施行推恩令!削藩釋兵權!

  當然,咳,一切都要緩緩圖之,要不就是逼人造反了。

  不管如何,王爺只要直系親屬就好,甚至像清朝那樣,只有有功的直系親屬才能封王才是最好的。而且死了之後,爵位就要依次不斷的往下降!

  其實晉朝的爵位繼承也會往下降,甚至有些都不能傳給子孫。

  但是……那些限制僅僅是對外臣,皇親卻很少有真的這麼施行的,實在是不知道晉武帝到底是愛兒子,還是恨不能把他的兒子架在火上烤。

  地主家的傻兒子,咳,晉惠帝同學對於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他此時正突發奇想,央求他的好皇后給他做點帶肉味的點心,在守喪吃素的這些日子裡,晉惠帝感覺他的嘴裡都能淡出個鳥了(跟衛玠學的這句話),他是肉食動物,他要吃肉!

  真心不明白到底是誰想出來的“守喪要吃素”的倒霉規矩。

  子孫孝不孝,和他們吃什麼,又有什麼關係呢?總不能長輩死了,把小輩也整的快要死了,才叫孝順吧?

  真的哀傷的吃不進飯,和只是做樣子不吃飯,還是有差距的。

  晉惠帝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吃肉,但他知道這是在祭奠他父皇,所以他也不會真的嚷嚷著要吃肉,只是偶爾還是會饞,寄希望於皇后能曲線救國。

  但這個時候連和尚都還在吃肉,做的像肉一樣的素齋文化還沒有蓬勃的發展起來。

  羊皇后廚藝再好,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最後看晉惠帝實在是饞的可憐,羊皇后就開發了一個新思路……她想盡辦法把餅做成了肉塊的模樣,小夫妻倆望梅止渴望的還算開心。

  其實羊皇后以前不怎麼愛吃肉的,多以清談的蔬菜水果為主,很符合當下的飲食cháo流,忌油膩,多肉。

  但也不知道怎麼了,嫁入宮中沒到一個月,就變得無肉不歡。

  晉武帝去世之前,雖然羊青容還是不喜歡油膩大的,看見之後甚至已經到了想吐的地步,但她就是莫名的想吃肉,尤以醋蒸肉為最,什麼酸吃什麼,讓人嘆為觀止。

  晉武帝去世後,這半個月內沒辦法吃肉了,羊皇后明明心裡一直在堅持要給公公守孝,可唾液腺卻並突然怎麼都不聽話了。

  嵇紹倒是能理解,羊皇后年紀小,還在長身體,又怎麼可能不想吃東西?晉惠帝本質上就是個孩子,根本克制不了自己的渴望;衛玠是個真孩子,身體又不好,那必須不能沒有肉(衛玠:???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吃什麼都吃不香啊)。所以,嵇紹經常偷偷從家裡給他們偷渡,沒多少,只一點葷腥,就足夠帝國的第一夫妻像偷了油的老鼠,樂上好長時間。

  晉惠帝還因此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旨意,給先帝準備葬禮時,一定不能缺供奉的肉食。

  晉惠帝以己度人,覺得他父皇在另外一個世界,一定也特別想吃肉!要給他多多準備一些!

  晉惠帝的這道旨意也算是誤打誤撞,解了前朝的僵局。

  在明器的問題上,前朝正吵的不可開交。明器,既冥器,就是陪葬物品。司馬懿是明令禁止給他陪葬明器的,但晉武帝沒有啊。那他們到底準備不準備?設明器是漢朝的一代陪葬風cháo,重樓高閣的陶樓,再沒有比那個更精巧的仿建築工藝。可是,這樣的工藝勞民又傷財,與魏晉的薄葬之風又相違背。

  就在大家犯愁的時候,晉惠帝的一道“要有肉”的聖旨,解決了全部的問題。

  比起明器,肉能值幾個錢?但肉又不算是太過寒酸的東西,這個“值幾個錢”只是相對昂貴的陪葬品來說的,畢竟祭天也不過是用這些三牲五畜來祭,又恰是晉武帝生前所好,多準備點,不就皆大歡喜了?

  看著晉惠帝短短的聖旨,被衛瓘解讀成了長篇累牘、引經據典的文章,雖然有些大臣心中腹誹皇上真的說了這麼多嗎?卻也不敢真的明著與衛瓘擰著來,陪葬品也就這麼決定了。陪葬品不能沒有,卻也不用太鋪張,甚好。

  唯一不好的,大概就是這個平時世界後世研究魏晉的史學家。面對與眾不同的晉武帝陪葬品,只能生拉硬拽的表示,晉武帝是個老饕,特別喜歡吃美食,哪怕死了也要帶著食材陪葬。

  是個很有個性的皇帝,嗯,特別有個性,他的兒子也很孝順,知道什麼才是老爹的心頭好。

  咳。

  說回正題。

  挑撥衛家和汝南王的幕後之人不好猜,但幕後之人必用的一桿槍卻絕對好猜——廣陵王。

  這位想當太子已經想的有些做火入魔了。他以為他是在與親戚合作,實則不過是與虎謀皮,同為司馬家的子孫,憑什麼人家手握大好的資源,不幫自己的當皇帝,偏偏要幫他?

  最近,這位幕後的老虎,終於露出了吃人的猙獰面目。

  廣陵王看著手中包著藥粉的黃紙,手抖的厲害。

  謝才人(晉惠帝登基後,這個先帝的才人,如今還是才人,名正言順的才人)坐在對面,看著兒子,心想著他果然還是太年輕,容易心軟,害怕,趕忙安慰道:“會由別人下手的,你……”

  “不用怕”三個詞還未說出口,廣陵王已經笑出了聲。他不是害怕的顫抖,而是激動。衛玠三番兩次不給他面子,他終於能讓衛玠吃點苦頭了,真是老天有眼!

  不止衛玠,寧可出家也不肯嫁給他的衛熠,還有幫著衛熠胡鬧的衛家,日後他一個都不會放過!

  不過如今還是要忍耐啊,要忍耐:“我真的不能把這藥也給衛玠一份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