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玠看懂了他阿娘的眼神,趕忙替嫂子解釋:“我碰上兩位阿兄純屬意外,不是蓄謀已久。阿兄和阿嫂都不知道我也會出現在那裡。”

  庾氏感激的看了一眼衛玠。作為新婦,在婆媳關係還沒怎麼展開的當下,最怕的就是還沒開始就已經夭折,讓君姑(婆婆)不再信任與她。如果她知道衛玠也在,她肯定不會任由衛璪胡鬧,但重點是她不知道。可要是她與君姑辯嘴……那畫面太美,她不敢想。

  衛玠的他這個及時的解釋,簡直是救人於水火。庾氏表示,她終於有點明白為什麼衛家都是衛玠控了,衛玠有的不只是臉。

  三個難兄難弟就這樣開始了忍受後續懲罰的日子,裴修也找不成了,本來只要老實的等到第二天就可以被滿足的好奇心,生生又多精神摧殘了他們一段日子。

  大何氏見衛玠過的比她兒子還淒,又反而心軟了,勸王氏早點給衛玠解禁。

  王氏卻十分的冷酷無情,表示全家誰也不許替衛玠求情,惹得大小何氏對衛玠都十分心疼,更是愧疚萬分。

  “姑母,我真是無顏以對,要不是我多嘴……”小何氏早已經醒過了味,大何氏是她的親姑姑,她十分不想和姑姑因此把關係鬧僵。

  “這也不怪你,懷孕的人就愛胡思亂想,我也從那個時候過來的,等孩子生下來就好了。你阻止他們胡鬧是對的,但下次有事私下裡說,偷偷的,別大張旗鼓的讓人下不來台。”大何氏簡直心疼死了自己的兒子。

  可一想到衛玠……“你多偷偷讓人送點好玩的東西到小娘那裡。”

  “一定。”

  親戚就是這樣,既發自真心的希望你能好,又不想看到你比她的孩子好。

  第57章古代五十七點都不友好:

  衛玠的小黑屋一直被關到了下月的哉生明,也就是三月初三,上巳節。

  由琅琊王家的王戎、王衍、王澄牽頭,請諸位名士友人,攜帶女眷,去王家別苑的流杯亭,舉行“祓除畔浴”的活動。

  衛玠中學時背過的《論語》選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描述的其實就是“祓除畔浴”這個活動。

  在衛玠的理解里,這個活動就是閒來無事,大家呼朋喚友,一起出去郊個游、踏個春。

  與以往的活動不同的地方是,三月初三的集體遊玩時,必須要選個有河水的地方,還要帶上女眷。上巳節又有女兒節的別稱,與二月的花朝節一樣,是廣受女眷歡迎的古代節日,不過在宋代之後,因為朱程理學,而變得日趨封建的禮教,讓婦女漸漸只能被束縛於後院的四角天空,幾個始自於周漢的節日也就漸漸沒落了。

  衛玠很幸運,穿到了魏晉這樣一個既重禮教、也可以放縱本性的特殊時代,並且更幸運的是沒有穿成一個女人。

  他一直記得他曾經看過的一本書里某句很心酸的自嘲——你生來就要比別人遭受更多的不公與苦難,因為你是個女人。

  衛玠真的很高興,在魏晉時期,他不用替他的母親、他的姐妹甚至是他未來的女兒來擔憂,封建禮教會毀了她們無限的可能。

  今年二月的花朝節,是繁昌公主主持的,所以三月的上巳節,就換成了王戎的妻子牽頭。

  衛玠全家都在邀請之列,不過來的也就是衛玠、衛熠、王氏等與琅琊王家相熟的人,其他衛家的人也有他們相熟之人的邀請活動。哪家的面子都不好駁,乾脆就分頭行事。

  連衛老爺子都有他那一輩的爺爺們的個人愛好。

  這種出行活動,衛玠一般都會坐在馬車裡,身體是一方面,不想被太多人看是另外一方面。但今天不同,衛玠騎上了他舅舅送他的汗血寶馬——高富帥(馬的名字),與衛璪等人一起騎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就像是個難得從監獄裡放風出來的犯人,從出門前一直亢奮到了如今。

  見衛玠這次竟然選擇了騎馬,不少和他年歲相仿的同齡人,不論男女,也都亢奮了起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大家總會“不小心”的擠開衛玠馬邊騎馬的人,然後自己上位。

  如今衛玠的身邊,已經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連最喜歡逗衛玠的世叔王衍都在擠不進去,他只能飲恨勉強和王二舅“玩耍”,望著衛玠那邊的熱鬧,對王濟笑嘆:“現在的小輩可真不得了。”

  王濟很含蓄的笑了笑,沒有說話。

  王衍雖然有些奇怪王濟為什麼如此反常,但還是自顧自的說了下去:“我們家景風、惠風都很欣賞你們家小娘呢。來之前一直問我和平子(王澄的字),衛家三郎真的會來嗎,一定會來嗎,他平時都喜歡什麼……嘰嘰喳喳問了那麼多,還不讓我和別人說她們很激動,女孩子啊。”

  王衍賣女兒賣的很痛快,眼神里卻充滿了濃濃的寵溺,要是衛家能同意,他是很樂意和衛玠結門姻親的。

  王濟還是笑笑不說話,笑不露齒的那種。雖然他極其想毒舌,你們景風和惠風不是太子妃的候選人嗎?你那個小氣的娘子能同意你做決定?再說了,你兩個女兒可比我們家小娘大。都那麼老了,就別想了。但王濟最後還是忍住了。

  因為……

  牙疼。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王濟以前沒有牙疼的毛病,是最近幾年才有的,因為最近這二年吃糖吃的太多了。

  “那你敢不敢少吃點糖?”王澄在一邊聽到後道,毫不客氣的嘲笑起來。他是知道王濟愛牙疼的毛病的,這位說話根本不知道客氣為何物。

  王濟忍著痛,也要與王澄反擊:“你以為我不想嗎?但是不吃糖,就想服散,服散我們家小娘肯定又要不高興。我就只能吃糖啦。”

  “不讓你服用五石散?這是何故?”王衍一愣,其他人均也是奇怪不已。

  對於現代人來說,五石散是一種容易導致人上癮的軟毒品,但是對於魏晉的世族來說這是奢侈品,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服用後整個人都飄飄然的,文學創作的靈感會猶如井噴。世家身邊的人不管男女都在用,事實上,在他們的理解里,只有窮人才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不喜歡五石散。

  王濟愁眉苦臉道:“小娘小時候也不知道從誰那裡聽說的,說新安縣有個玄晏先生,是東漢明將皇甫嵩的曾孫,一生著作等高,哪怕得了病仍手不釋卷。在醫學和文學上都有極高的成就,還研究出了針灸什麼的。”

  “所以?”王衍沒明白這裡面的因果關係。

  “你等我說完!”王濟的牙真的很疼,說一會兒就要歇一歇,“這位沒事幹的玄晏先生,寫了本‘坑人不淺’的書,叫《寒食散論》。文章里說,他一生飽受服散之苦,他自己得了風疾(中風)不說,六個表兄弟都是因服散不得法而早早亡逝,有的舌頭縮到了喉嚨里,有的肌肉潰爛,寫的極其噁心。小娘看後,就堅決不讓我服散了。說害怕失去我。”

  如果說前面的話,王濟還有點苦大仇深的模樣,那後面就純粹是在炫耀了,他總是離不開炫耀他的妹子,炫耀妹子有多漂亮,炫耀妹子有多聰明,以及炫耀他妹子有多喜歡他。

  王澄卻不以為意的撇撇嘴,覺得王濟越活越慫,被小孩子就拿捏住了。

  王濟回以“跟你這種凡人講不通”的眼神,只是對身邊的其他人道:“講真,小娘的模樣你們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有天他因為擔心你,擔心到臥病在床,可憐兮兮的拉著你的手,用糯米一樣軟綿綿的聲音祈求說,別離開我好嗎。你們會怎麼做?”

  所有人試著想了一下。

  干!不要說只是個不服散了,哪怕衛玠要上天,都必須搭人牆把他送上去啊!

  ……

  其實不是衛玠無意中看到了《寒食散論》,而是他在拓跋六修的指點下,好不容易才在大肆吹捧五石散的風氣下,找到的反五石散的醫學著作。

  衛玠想阻止全家吸毒,口說無憑,孤證不立,他自然要找些理論支持自己。

  但其實哪怕有了醫學著作,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為五石散在這個時代,在大家眼裡更多的是一種能夠保命、保健康的藥品,五石散又名“五石護命散”,是由十分昂貴的材料所製成的昂貴藥品。還是東漢神醫張仲景發明的,那個寫《傷寒雜病論》的張仲景。這樣的神醫,怎麼會有錯嘛。

  所以,衛玠跟家裡人說五石散有問題,就跟在現代對家裡的老人苦口婆心的勸說,市面上很多保健品都是騙人的一樣,老人根本不會聽,有的甚至還會覺得你這是在捨不得給他花錢。

  但哪怕再難,衛玠也要勸下去,因為五石散不是吃了雖然沒什麼用、但也不會害死人的保健品,五石散是實打實有害的東西,它會損害正常人的健康,會侵蝕一個人的意志力,會徹底轉變一個本來性格很好的人。魏晉名士的過於任誕,有一部分原因正是五石散所致。

  所以,衛玠不會考慮以一己之力能不能改變這種社會風氣,而是一定要改變!

  幸好,衛玠最後找到了笑面狐狸晉疾醫,作為他的醫學後盾。晉疾醫也是反對服用五石散的醫者,他覺得張仲景發明五石散的初衷是為了治療傷寒病,普通人吃了反而有害。為此,他獨立研究了解毒之法數十年,最終從西域找到了一種相生相剋的五行花。

  但是根本沒人願意配合晉疾醫的治療。

  王濟是第一個試驗體,也是最成功的,九年間,自王濟答應衛玠絕不服散之後,他就再沒有一次服用過,再難、再痛苦,最終也挺了過來,並在五行花的幫助下,快速從戒毒後的萎靡,恢復到了正常狀態,甚至比過去更好、更健康。

  王濟就這樣挺過了歷史上他應該死去的年紀,如今依舊活的好好的,神采飛揚,並且會一直精神下去。

  前邊與眾人策馬的衛玠,則終於得到了片刻與自家兄長說話的安寧。

  棗哥表示:“我打聽過了,這次裴修也隨他阿娘來了,就在後面的車裡。”

  衛玠點點頭:“好的,我先裝體力不支,去車上與他談談‘詩詞歌賦’。”

  結果,衛玠一說要坐車,剛剛還在精神奕奕的陪著騎馬的一眾世家公子、娘子,也都紛紛表示自己累了要坐車了,並積極的對衛玠自薦,如果衛玠覺得旅途漫漫太無聊,他們正好可以陪他一起解悶。

  “……”你們是認真的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