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氏點點頭,卻沒有多說什麼。

  她比衛密要更了解內宅婦人殺人不見血的手段,有時候不爭才是爭。衛老爺子要收拾大顏妾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既然結局已定,王氏為何還要斤斤計較?她擺出這麼一副息事寧人的態度,反倒更能得全家憐惜。如今衛密對二弟一家愧疚到無以復加,不正是王氏的手段所影響的嗎?

  不過,在對付大顏妾這件事上,王氏與何氏是天然的利益共同體,她自然不會對丈夫多嘴多舌。

  這邊大郎夫妻秉燭夜談,一夜輾轉反側

  那邊衛瓘衛老爺子也沒有睡好。

  不過,他不是因為已經決定了命運的大顏妾鬧心,而是他發現自己腦海里突然多了一本稀奇古怪的書。書上的字體缺橫少豎,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斷句符號,每一章的內容更是只有一半,讓人匪夷所思。

  但衛瓘卻不得不絞盡腦汁的研究這本書,因為他發現這書貌似、可能、大概是一本寫了未來會發生之事的天書。

  《晉書(白話文版)》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天書上的字會如此奇怪,但作為一個書法家,了解各種字形字態的衛瓘,還是連蒙帶猜的看懂了書上的大半內容。不得不說,那書中的書寫方式十分的口語化,內容淺顯易懂,一如書名上標註的——白話文。

  按照對書寫習慣的了解,衛瓘快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列傳,書中內容和他大半的人生都嚴絲合fèng的對上了。

  這樣驚世駭俗的奇遇,讓衛瓘想不相信怪力亂神都不可能。

  可惜的是,衛瓘拿的這半本書只寫了未來幾年的發展,下面的內容就沒有了。讓他抓耳撓腮的想知道成為皇后的賈南風要如何對付他,如何對付衛家。

  一夜的開動腦力,導致衛老爺子第二天顯得有些精神不振,神思不屬。

  不過,當餐桌上的衛恆也表現出了相同的“症狀”時,衛瓘還是在第一時間敏感的發現了問題。衛恆面色古怪,欲言又止。這讓剛剛有了奇遇的衛老爺子分分鐘就開了合理的腦洞。

  在經過仔細觀察,大膽求證後……

  衛瓘、衛恆父子火速接上了頭,一個拿了《晉書(白話文版)》的上本,一個拿了下本,兩者對上之後,整個晉朝的風貌就完完全全展現在了二人眼前。

  大家一起知道天機了!

  ……

  “我覺得我完全能腦補當年那個畫面。”衛玠簡直要給穿越局跪下了。他出生時沒得到金手指,穿越局解釋說是寄丟了,他還以為就跟快遞丟件一樣,找不回來了,哪裡想到是錯寄給別人了。這種抽風如晉江伺服器(誒?)的工作機構,遲早藥丸!

  ——給他寄文言文版,給他祖父和父親寄白話文版,很有“創意”嘛!

  “大小顏氏的下場呢?”

  【一場“突發的疾病”,要了兩條性命。大顏妾不計入族譜,給小顏氏家賠了些錢,他們歡歡喜喜的給兒子又娶了兩房美妾。和榮晦的經歷差不多。】衛老爺子在朝堂上鬥爭這麼多年,比衛玠可心狠多了。他沒有什麼“敵人如今還沒有對我動手,我不能因為防患於未然就動手”的高尚情操,“天書”的預言,加上榮晦是真的差點害死了他的兒媳婦和小孫子,攪的他家宅不寧。衛老爺子就毫不猶豫的動手了。

  理由都是現成的。讓那三人徹底和這個世界說了再見。

  只因為後宅一事就斬糙除根,與衛老爺子一貫主張的潤物細無聲的處理手段,其實是有些差別的。但知情者再一想到王家那個著名的蛇精病(王濟),就自以為什麼都瞭然了。衛家要是不給個狠絕的交代,衛王兩家就要從結婚變結仇了。

  借著這個契機,衛老爺子潛移默化了自己的對外形象,如今已經很少還有人記得他的溫和手段了,只剩下了一個強勢鷹派的老臣形象。

  大郎衛密不知道父親和弟弟的秘密,只知道明面上的事——正是榮晦獻的貓,才差點要了弟妹母子的命,才讓他父親不得不對姨母痛下殺手。他簡直是恨死了榮晦。於是,當年幼無知的衛瑜(魚哥)鬧著找榮晦給他捉螽斯時,衛密自然是是分外的不痛快的,嚴肅的教育了兒子,讓衛瑜再不敢提起榮晦這個人。

  “所以說……”衛玠的語氣拖的很長,帶著某種不確定道,“我爺爺和爸爸已經在積極自救,其實根本沒我什麼事兒了?”

  【嗯。】拓跋六修毫不客氣的點了點頭。衛玠畢竟才三歲,將來衛家出事時他也才六歲,夠幹什麼?送錯的金手指,從某種角度來說,反而是送對了。當然,這種打擊衛玠信心的話,拓跋六修是不打算說的。

  “ohyeah!”衛玠的反應特別的沒心沒肺。

  【……】

  衛玠是真的如釋重負,因為他有自知之明,他這個年紀在短短三年間能做的事情很有限,要不是顧慮到歷史上賈南風的手段太蠢、太不可思議,祖父和父親未必會信,他其實早在知道衛家會被滅門的第一時間,就想把《晉書》上繳了。

  如今穿越局替他省了這個環節,自然更好。就是……

  “穿越局給的金手指真的是很辣雞啊。”再也不要信這個不靠譜的單位了!

  【還有件事……】拓跋六修很不想在衛玠高興的時候潑冷水,但是有些話他還是必須說,【你讓衛璪給衛瑜寄信詢問榮晦的事,讓你祖父和父親開始懷疑你也有《晉書》了。】事實上,衛老爺子對衛玠另眼相待的理由里,除了衛玠早慧、體弱以外,還有一層原因就是他覺得他和衛恆能得到《晉書》,是託了衛玠的福。他們得到《晉書》的那晚,正是衛玠出生的日期。說是巧合,根本沒人信。相比於現代人,古人反而更能接受這種天降福星的設定。

  衛玠一臉懵逼.jpg

  【你要想好怎麼和你祖父、父親解釋這件事。】

  第19章古代十九點都不友好:

  怎麼解釋?

  當然是據實以告。

  好吧,這個“實話”是參雜了不少水分的那種。衛玠在衛老爺子來找他試探的時候,只坦白了他也有一本《晉書》。

  “從我出生開始,只要我一睡下,就總有一個人在我腦袋裡念書,反反覆覆,不厭其煩。之前我聽不懂,後來漸漸懂了,卻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直到去白馬寺那天才捕捉到了全家會被殺的關鍵句。我很害怕,不知道真假,便想找個人證實一下。”

  這是衛玠和拓跋六修共同商量好的最終的解釋版本。

  衛玠如今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還沒有開蒙,魏晉時期也不存在《三字經》、《千字文》什麼的,他根本沒有識文斷字的條件。王氏倒是有意識的教過么子認一些字,但基本都是圍繞著世家譜系表展開的。

  所以在一番思量後,衛玠腦海里的文言文版《晉書》,就被藝術加工成了有人在他腦海里實況念書。

  衛玠私下裡和拓跋六修練習了好幾次,如今已經十分流暢自然,情感真摯了。

  衛老爺子和衛恆信的很快。因為自衛玠出生那年他們得了《晉書(白話文版》上下卷,並發現卷中所寫的真的一一應驗之後,他們就已經坦然接受了“這個世界玄幻了”的設定。如今再聽到什麼,都不會大驚小怪。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互相一通氣後,端坐在一旁的衛老爺子,一臉正色的對衛玠道:“所以,不要再擔心了。”

  啊?躺在床上的衛玠和守在門邊的拓跋六修兩臉懵逼。

  衛恆進行了名詞解釋。他當時正笨拙的學著妻子平時的樣子,給兒砸掖被角,順手還撥了撥衛玠凌亂的發梢:“你阿翁(祖父)的意思是,你不要再因為那些虛無縹緲的未來而擔心了,這是阿翁和阿爹這樣大人的事,明白嗎?小孩子只需要負責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就好。”

  衛老爺子:……被搶台詞了,伐開心!

  拓跋六修:衛玠的病什麼時候才能好?伐開心!

  病了?

  是的,衛玠病了。

  在衛瓘和衛恆還沒來試探之前,衛玠的身體便先扛不住了。

  ……之前……

  “自打穿越以來啊,病魔就獨寵我一人,我勸病魔,一定要雨露均病,可病魔偏是不聽呢,就病我,就病我,往死里病我!”衛玠QAQ。

  拓跋六修▼_▼:【你再怎麼賣萌,也別想少喝一滴藥。】“……”狗帶!

  拓跋六修不為所動。就是這麼一個倔強boy。

  疾醫給出的診斷結果是:“赤脈之至也,喘而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積氣在中,時害於食。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引自《黃帝內經》)

  簡單來說就是,心疾復發。

  再具體的原因就是……衛玠太高興了。

  喜傷心,恐勝喜。

  雖然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前後矛盾,不過衛玠久病成良醫,還是懂了疾醫的意思。

  他之前因為“衛家三年後有可能會慘遭滅門”,而始終處於一種惶恐不安、提心弔膽的焦慮狀態,但也因為這柄懸在頭頂上的劍,讓他不敢倒下。反倒是等他聽到仿佛無所不能的祖父和父親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知道了此事,並一直在著手防備後,他終於能放心了,於是就大喜過望倒下了。

  就像是一個泄了氣的氣球。

  衛家上下都來看望了衛玠,滿是擔心的同時,又有一種“我早就料到會如此”的無奈。對於衛玠來說,病情好轉只是偶然,纏綿病榻才是必然。清新雅致的屋子裡常年瀰漫著一股藥香,和病弱的衛玠倒也貼合。

  七娘來看衛玠時,很有大姐姐樣的叮囑了半天,阿弟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最後甚至做出了“阿弟好可憐,我也不要吃了!”的決定。

  ——對於一個吃貨來說,這簡直是不可置信的情深意重。

  衛玠十動然拒(十分感動,然而還是拒絕了)。

  七娘太耿直,說不吃就真的什麼也不吃了。這要是餓出個好歹來,哪怕繁昌公主再喜歡衛玠,也還是會選擇為了女兒和他拼命的。

  “我吃不了,你可以幫我吃啊。”衛玠幫助七娘開闢新思路。

  “誒?”七娘一愣,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裡寫滿了“這樣也可以?”的疑惑。

  衛玠點點頭,循循善誘:“你想啊,我不能出門時,是不是二哥(棗哥)先去看了外面的樣子,然後回來講給我聽呢?”

  “是啊。”這個七娘還是知道的,她也經常聽衛璪八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