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等到姜肅安回來,姜家人才知道此事具體經過,姜安肅說,“這事情沒有任何目擊證人,只是驛站客人經過房間時發現阿珣滿身血跡準備出來,慌張的報了官,阿珣身上還有死者的血跡,又只有他在房中,遂才認定他是嫌疑人。我去問過阿珣,他說事情不是他所為,只是夜裡聽見隔壁的呼救聲才過去看一下,進屋時發現地上躺著兩個丫鬟,那姑娘衣裳被撕開,腹中一刀,他過去扶了一把,卻被門外路過的客人瞧見……”
玉珠問,“爹爹,那若是一直找不到真兇,五哥他……”
姜安肅點頭道,“的確如此,若是找不出真兇,阿珣的罪名就難以洗脫,且那姑娘家人已去大理寺鬧過,一定要求嚴懲阿珣,怕是明日她們還會來府中鬧的。”
“這可如何是好。”木氏心裡絞著疼,她也懷疑這事情跟三皇子有關,卻不能怪姣姣,這見事情,姣姣也是無辜的。
玉珠垂眸捏著拳,心中一陣陣無力,想要陷害一個人實在太簡單,難過那日三皇子有恃無恐。
翌日,死著家屬上門來鬧,姜珀氣惱,讓著要出門跟她們理論,被玉珠攔下,“六哥就不要出門添亂,她們家親人被害,氣憤傷心也是正常,我們是知道五哥人品相信他,可是死者家屬卻不知,五哥被官府抓住,她們自然以為五哥是兇手,上門來鬧也正常。”
“可這樣實在太憋屈,萬一五哥定下親事的那戶人家不相信五哥要來退親可怎麼辦。”姜珀氣的一腳踹翻旁邊的小杌子,把蹲在玉珠腳旁的兩隻肥兔子嚇了一跳。
玉珠伸手撫了下它們,兩隻兔子拱了拱她的手。
“我相信娘給五哥定的親家絕不是如此膚淺的人,她們應該了解五哥哥人品的。”
——————
因為這事情,姜家名聲在京城一落千丈,不少人都在議論姜珣的事,背地裡罵的很難聽,朝堂上更有官員上摺子彈劾姜安肅及姜珣,指責姜安肅教養不當,讓兒子做出行兇之事。又說因此案特殊,姜安肅在大理寺任職,犯案者又是他孩子,難免會徇私,不該由他受理。
瑞武帝思忖一番,把此案移交至大理寺另外一位大理寺少卿提審。
上摺子的官員自然不服,屈身道,“皇上,此事還是不妥,這案件既有目擊證人,既不是冤案錯案,按理說該移交到刑部才是。”
瑞武帝冷哼了聲,“什麼時候有了目擊證人?那人只說見到姜珣站在滿是血跡的屋子裡,何時親眼所見是人是他殺的?既不是證據確鑿,自該交由大理寺審問。”
上摺子的官員還是不服氣,他是死者的堂叔,心裡難受也是應該,瑞武帝訓斥兩句也沒說別的甚。
下朝後,有官員安慰姜安肅,也有人對他唾罵,上摺子的官員不服氣的攔下他,“莫要以為此案由大理寺來審就能洗脫你兒子的嫌疑,不管如何,他都要替眉兒償命。”
姜安肅平靜道,“我知你失去親人心中不痛快,可我始終相信阿珣不會做這種事情,我不是替阿珣辯解,只是希望找出真正的兇手,也好讓劉大人家的侄女瞑目。”
————————
姜安肅在朝堂之上被針對,姜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死者是劉家千金,也是劉家么女,被父母嬌寵長大,這次出門只是探親,身邊帶著兩個隨身婢女和幾個護衛。因歇在驛站,護衛在前院守著,卻沒想到就出了事情。
劉家這幾日一直上門在鬧,披麻戴孝在姜府大門前哭著,求他們把女兒還給她們,也求殺人兇手早日伏法。
姜家人這幾日都不敢出門,把三房的人急的滿嘴火癤子,玉珠也有些上火,嘴裡都起了泡,她懷疑這事情是三皇子陷害,為了逼她嫁進宮裡,原想等三皇子書信,這次卻沒能等來。
三皇子的確不敢以此事要挾玉珠,卻在當日下午給玉珠送了封信,上面並未提姜珣的事情,只說真心求娶玉珠。
玉珠懊恨不已的捏著信,心裡也越發肯定這事跟三皇子脫不了關係。想來三皇子也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以此事來要挾她。
把手中的信箋撕碎丟進碳爐里,玉珠低聲嘆口氣。甘糙從外面走進來,手中拎著一個食盒,“姑娘,這是燉的銀耳雪梨湯,您有些上火,吃些這個比較好,太太跟公子那邊奴婢都讓人送過去了。”
玉珠哪有什麼胃口,勉強喝了半碗就喝不下去。
片刻後,白芨匆匆進來,手中捏著一封書信,“姑娘,有人遞了信給您。”
玉珠望著她,“是誰?”
白芨低聲道,“是國公府遞來的,好像是沈大人身邊小廝送來的。”
是沈羨?玉珠一怔,起身接過白芨手中的書信,上面寫著玉珠親啟,的確是他的筆跡,拆開封信,裡面的信箋透著淡淡的清香味,玉珠展開信箋看下去,“木家和你五哥的事情不必擔心,木家的事情基本解決,等過兩日賭坊老闆自會鬆口。至於你五哥,也不必擔憂,我已派人去追查,相信不久會有結果。另還有一事告知,待事情結束,我會派人上門提親。”
玉珠怔怔的,好半晌還沒回神,耳畔傳來甘糙的聲音,“姑娘,可是沈大人說了什麼?”
她嗯了下,把信箋疊好放回信封中,“去告訴娘,沈,沈大哥說會幫忙的,舅舅的事情已經沒甚大礙,五哥的事情還在追查中,想來不久會有結果的。”
錦衣衛的本事很了得,她相信沈羨願意出手,五哥一定會洗脫冤屈。
丫鬟們退下去,玉珠茫然的坐在榻上,她坐姿筆直,望向窗外那片臘梅,枝頭上葉綠繁茂,花期卻還要等一個多月才能盛開。腦海中一直迴響著信箋上最後一句話,“待事情結束,我會上門提親。”
她相信沈羨的人品,不會以此事逼迫她嫁給他,他要的是她的心甘情願。
可是嫁人啊,她才十五,至少從未考慮過在這個年紀嫁人。
——————
過了兩日,賭坊老闆果然鬆口,只要木家賠了賭債跟醫診費用就成,當天木德明就從牢獄裡放了出來,他原本想上門感謝一番,被錢氏攔下,錢氏匆匆和他說了姜珣的事情,“你妹妹家這時怕是忙的很,也沒空招呼你,等阿珣事情解決,我在和你一塊上門拜訪。”
錢氏和姜家來往不算多,也見過姜珣幾面,知道他是個有些閒散卻很溫和的人,絕不會對什麼姑娘見色起意,也不相信他會因為這個殺人。姜家什麼地位,身為姜家的公子,想要什麼樣的通房沒有,何必去為了這種事情殺人。
可很多人卻不會這般想,這事情在上京越傳越廣,都是要求官府立刻處刑姜珣。
姜珣定下親事的親家母也上門一趟,是來安慰木氏的,讓她安心,說她們家人都相信姜珣,會等他洗脫罪名的。
☆、第109章
幾日時間,姜家眾人消瘦不少,前些日子玉珠好不容易養起來些的肉也消了,身形略單薄。木氏更不必提,瘦了一大圈,要不是硬扛著,早就病倒。
兩日後,鬧的滿京城人盡皆知的案子終於有了進展,有人認出刺死劉家姑娘的那把匕首柄的內側刻有一小條小蛇,因是順著紋路刻下,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這小蛇不少人並不陌生,前些日子出了個專玷污姑娘家的採花大盜,武藝高強,作案地和手法都不太一樣,不過被他玷污的姑娘最後都會被她殺害,現場也會留下帶有小蛇的標記。
短短三月,這名採花大盜已犯案八次,殺害十五人,皆是清白的姑娘和其身邊的守夜丫鬟。
爆出這個消息,上京的百姓都改了口,開始咒罵採花大盜,覺得姜家五公子是無辜的。隨後仵作又在死者劉姑娘指甲fèng中找到一些皮肉,想來是兇手犯案時被劉姑娘抓的,可姜珣身上卻沒有任何傷口和抓傷。
如今既沒有證人親眼所見姜珣害人,殺人的匕首上還有採花大盜的痕跡以及劉姑娘指甲fèng隙中的皮肉都已暫時洗清姜珀的清白,大理寺決定把人先放回家。只不過目前沒捉拿到真兇,姜珣又是被人看見出現在死者房間,還不能徹底洗清嫌疑,只能待在家中,不得出京。
眼下已是最好結果。
姜珣歸家那日,姜府眾人在府門口迎接,老太太前幾日已知道這事情,滿京城都在議論,瞞不住。
老太太歡喜的快要流淚,望著消瘦不少的孫兒朝著他招招手,“來來,快過來,從這火盆上跨過去,再也沒有邪氣纏著我乖孫了,以後定能平平安安。”
姜珣聽話的從燃著艾糙的火盆上跨過去,見到家人熟悉的面孔,心也落定下來,“爹娘,祖父祖母,你們別擔心,我沒事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眾人擁簇著姜珣回到正院的大廳,同他說了不少話。見時辰不早,才各自回房休息,三房的人也該回到扶雲院去,姜珣在外呆了快一年,才見到玉珠,自然很想念,回到三房也不肯休息,同玉珠講了不少話。
玉珠擔心姜珣,多問了幾句,得知姜珣沒事,在牢獄中也沒人敢欺負他,獄卒好吃的好喝的供著他。
姜珣也簡單的跟玉珠說了下那日在驛站發生的事情,那日已是子時,大家都在沉睡中,他因歸家有些興奮,睡意不濃,就聽見隔壁房傳來咚咚的聲音,像是什麼東西在撞擊,他有些擔心,起身披大氅去看了眼。
到門口敲了幾聲門,裡面沒人應聲,只聽見一個女子有些痛苦的低吟聲。他遲疑下,推開房門,就見到裡面的景象,兩個婢女身中數刀,倒在血泊之中。床榻旁的姑娘穿著中衣,腹部要害中了一刀,身後的窗欞開著,窗欞還在微顫著,兇手怕是剛剛逃走。
姜珣追過去一看,窗欞外早就沒了兇手的影子,他回到中刀姑娘身邊,伸手按住她的腹部想要幫忙,姑娘只是痛苦的望著他,眼神漸漸渙散。
方才那些撞擊聲引來樓下的客人,上來一瞧,正好看見這一幕,他身上又全是死者血跡,死者穿著中衣,有些衣衫不整……
玉珠鬆口氣,“好在如今已查處不少證據,等到抓住那人,五哥就能徹底洗脫嫌疑。”
見姜珣並不擔心,反而笑眯眯的望著自己,玉珠道,“五哥,你這些日子怕是沒休息好,早些回房休息,等晚上用膳時我們在聚。”
姜珣離開,玉珠靠在貴妃榻上的象牙色繡五彩jú花大迎枕上怔怔的發呆。這事情應該算是結束了,只等著找到真兇,所以這一切應該是沈羨找到查到的,錦衣衛的人應該也在捉拿真兇,他會上門來提親嗎?
玉珠問,“爹爹,那若是一直找不到真兇,五哥他……”
姜安肅點頭道,“的確如此,若是找不出真兇,阿珣的罪名就難以洗脫,且那姑娘家人已去大理寺鬧過,一定要求嚴懲阿珣,怕是明日她們還會來府中鬧的。”
“這可如何是好。”木氏心裡絞著疼,她也懷疑這事情跟三皇子有關,卻不能怪姣姣,這見事情,姣姣也是無辜的。
玉珠垂眸捏著拳,心中一陣陣無力,想要陷害一個人實在太簡單,難過那日三皇子有恃無恐。
翌日,死著家屬上門來鬧,姜珀氣惱,讓著要出門跟她們理論,被玉珠攔下,“六哥就不要出門添亂,她們家親人被害,氣憤傷心也是正常,我們是知道五哥人品相信他,可是死者家屬卻不知,五哥被官府抓住,她們自然以為五哥是兇手,上門來鬧也正常。”
“可這樣實在太憋屈,萬一五哥定下親事的那戶人家不相信五哥要來退親可怎麼辦。”姜珀氣的一腳踹翻旁邊的小杌子,把蹲在玉珠腳旁的兩隻肥兔子嚇了一跳。
玉珠伸手撫了下它們,兩隻兔子拱了拱她的手。
“我相信娘給五哥定的親家絕不是如此膚淺的人,她們應該了解五哥哥人品的。”
——————
因為這事情,姜家名聲在京城一落千丈,不少人都在議論姜珣的事,背地裡罵的很難聽,朝堂上更有官員上摺子彈劾姜安肅及姜珣,指責姜安肅教養不當,讓兒子做出行兇之事。又說因此案特殊,姜安肅在大理寺任職,犯案者又是他孩子,難免會徇私,不該由他受理。
瑞武帝思忖一番,把此案移交至大理寺另外一位大理寺少卿提審。
上摺子的官員自然不服,屈身道,“皇上,此事還是不妥,這案件既有目擊證人,既不是冤案錯案,按理說該移交到刑部才是。”
瑞武帝冷哼了聲,“什麼時候有了目擊證人?那人只說見到姜珣站在滿是血跡的屋子裡,何時親眼所見是人是他殺的?既不是證據確鑿,自該交由大理寺審問。”
上摺子的官員還是不服氣,他是死者的堂叔,心裡難受也是應該,瑞武帝訓斥兩句也沒說別的甚。
下朝後,有官員安慰姜安肅,也有人對他唾罵,上摺子的官員不服氣的攔下他,“莫要以為此案由大理寺來審就能洗脫你兒子的嫌疑,不管如何,他都要替眉兒償命。”
姜安肅平靜道,“我知你失去親人心中不痛快,可我始終相信阿珣不會做這種事情,我不是替阿珣辯解,只是希望找出真正的兇手,也好讓劉大人家的侄女瞑目。”
————————
姜安肅在朝堂之上被針對,姜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死者是劉家千金,也是劉家么女,被父母嬌寵長大,這次出門只是探親,身邊帶著兩個隨身婢女和幾個護衛。因歇在驛站,護衛在前院守著,卻沒想到就出了事情。
劉家這幾日一直上門在鬧,披麻戴孝在姜府大門前哭著,求他們把女兒還給她們,也求殺人兇手早日伏法。
姜家人這幾日都不敢出門,把三房的人急的滿嘴火癤子,玉珠也有些上火,嘴裡都起了泡,她懷疑這事情是三皇子陷害,為了逼她嫁進宮裡,原想等三皇子書信,這次卻沒能等來。
三皇子的確不敢以此事要挾玉珠,卻在當日下午給玉珠送了封信,上面並未提姜珣的事情,只說真心求娶玉珠。
玉珠懊恨不已的捏著信,心裡也越發肯定這事跟三皇子脫不了關係。想來三皇子也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以此事來要挾她。
把手中的信箋撕碎丟進碳爐里,玉珠低聲嘆口氣。甘糙從外面走進來,手中拎著一個食盒,“姑娘,這是燉的銀耳雪梨湯,您有些上火,吃些這個比較好,太太跟公子那邊奴婢都讓人送過去了。”
玉珠哪有什麼胃口,勉強喝了半碗就喝不下去。
片刻後,白芨匆匆進來,手中捏著一封書信,“姑娘,有人遞了信給您。”
玉珠望著她,“是誰?”
白芨低聲道,“是國公府遞來的,好像是沈大人身邊小廝送來的。”
是沈羨?玉珠一怔,起身接過白芨手中的書信,上面寫著玉珠親啟,的確是他的筆跡,拆開封信,裡面的信箋透著淡淡的清香味,玉珠展開信箋看下去,“木家和你五哥的事情不必擔心,木家的事情基本解決,等過兩日賭坊老闆自會鬆口。至於你五哥,也不必擔憂,我已派人去追查,相信不久會有結果。另還有一事告知,待事情結束,我會派人上門提親。”
玉珠怔怔的,好半晌還沒回神,耳畔傳來甘糙的聲音,“姑娘,可是沈大人說了什麼?”
她嗯了下,把信箋疊好放回信封中,“去告訴娘,沈,沈大哥說會幫忙的,舅舅的事情已經沒甚大礙,五哥的事情還在追查中,想來不久會有結果的。”
錦衣衛的本事很了得,她相信沈羨願意出手,五哥一定會洗脫冤屈。
丫鬟們退下去,玉珠茫然的坐在榻上,她坐姿筆直,望向窗外那片臘梅,枝頭上葉綠繁茂,花期卻還要等一個多月才能盛開。腦海中一直迴響著信箋上最後一句話,“待事情結束,我會上門提親。”
她相信沈羨的人品,不會以此事逼迫她嫁給他,他要的是她的心甘情願。
可是嫁人啊,她才十五,至少從未考慮過在這個年紀嫁人。
——————
過了兩日,賭坊老闆果然鬆口,只要木家賠了賭債跟醫診費用就成,當天木德明就從牢獄裡放了出來,他原本想上門感謝一番,被錢氏攔下,錢氏匆匆和他說了姜珣的事情,“你妹妹家這時怕是忙的很,也沒空招呼你,等阿珣事情解決,我在和你一塊上門拜訪。”
錢氏和姜家來往不算多,也見過姜珣幾面,知道他是個有些閒散卻很溫和的人,絕不會對什麼姑娘見色起意,也不相信他會因為這個殺人。姜家什麼地位,身為姜家的公子,想要什麼樣的通房沒有,何必去為了這種事情殺人。
可很多人卻不會這般想,這事情在上京越傳越廣,都是要求官府立刻處刑姜珣。
姜珣定下親事的親家母也上門一趟,是來安慰木氏的,讓她安心,說她們家人都相信姜珣,會等他洗脫罪名的。
☆、第109章
幾日時間,姜家眾人消瘦不少,前些日子玉珠好不容易養起來些的肉也消了,身形略單薄。木氏更不必提,瘦了一大圈,要不是硬扛著,早就病倒。
兩日後,鬧的滿京城人盡皆知的案子終於有了進展,有人認出刺死劉家姑娘的那把匕首柄的內側刻有一小條小蛇,因是順著紋路刻下,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這小蛇不少人並不陌生,前些日子出了個專玷污姑娘家的採花大盜,武藝高強,作案地和手法都不太一樣,不過被他玷污的姑娘最後都會被她殺害,現場也會留下帶有小蛇的標記。
短短三月,這名採花大盜已犯案八次,殺害十五人,皆是清白的姑娘和其身邊的守夜丫鬟。
爆出這個消息,上京的百姓都改了口,開始咒罵採花大盜,覺得姜家五公子是無辜的。隨後仵作又在死者劉姑娘指甲fèng中找到一些皮肉,想來是兇手犯案時被劉姑娘抓的,可姜珣身上卻沒有任何傷口和抓傷。
如今既沒有證人親眼所見姜珣害人,殺人的匕首上還有採花大盜的痕跡以及劉姑娘指甲fèng隙中的皮肉都已暫時洗清姜珀的清白,大理寺決定把人先放回家。只不過目前沒捉拿到真兇,姜珣又是被人看見出現在死者房間,還不能徹底洗清嫌疑,只能待在家中,不得出京。
眼下已是最好結果。
姜珣歸家那日,姜府眾人在府門口迎接,老太太前幾日已知道這事情,滿京城都在議論,瞞不住。
老太太歡喜的快要流淚,望著消瘦不少的孫兒朝著他招招手,“來來,快過來,從這火盆上跨過去,再也沒有邪氣纏著我乖孫了,以後定能平平安安。”
姜珣聽話的從燃著艾糙的火盆上跨過去,見到家人熟悉的面孔,心也落定下來,“爹娘,祖父祖母,你們別擔心,我沒事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眾人擁簇著姜珣回到正院的大廳,同他說了不少話。見時辰不早,才各自回房休息,三房的人也該回到扶雲院去,姜珣在外呆了快一年,才見到玉珠,自然很想念,回到三房也不肯休息,同玉珠講了不少話。
玉珠擔心姜珣,多問了幾句,得知姜珣沒事,在牢獄中也沒人敢欺負他,獄卒好吃的好喝的供著他。
姜珣也簡單的跟玉珠說了下那日在驛站發生的事情,那日已是子時,大家都在沉睡中,他因歸家有些興奮,睡意不濃,就聽見隔壁房傳來咚咚的聲音,像是什麼東西在撞擊,他有些擔心,起身披大氅去看了眼。
到門口敲了幾聲門,裡面沒人應聲,只聽見一個女子有些痛苦的低吟聲。他遲疑下,推開房門,就見到裡面的景象,兩個婢女身中數刀,倒在血泊之中。床榻旁的姑娘穿著中衣,腹部要害中了一刀,身後的窗欞開著,窗欞還在微顫著,兇手怕是剛剛逃走。
姜珣追過去一看,窗欞外早就沒了兇手的影子,他回到中刀姑娘身邊,伸手按住她的腹部想要幫忙,姑娘只是痛苦的望著他,眼神漸漸渙散。
方才那些撞擊聲引來樓下的客人,上來一瞧,正好看見這一幕,他身上又全是死者血跡,死者穿著中衣,有些衣衫不整……
玉珠鬆口氣,“好在如今已查處不少證據,等到抓住那人,五哥就能徹底洗脫嫌疑。”
見姜珣並不擔心,反而笑眯眯的望著自己,玉珠道,“五哥,你這些日子怕是沒休息好,早些回房休息,等晚上用膳時我們在聚。”
姜珣離開,玉珠靠在貴妃榻上的象牙色繡五彩jú花大迎枕上怔怔的發呆。這事情應該算是結束了,只等著找到真兇,所以這一切應該是沈羨找到查到的,錦衣衛的人應該也在捉拿真兇,他會上門來提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