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桐一邊麻利地將東西一件件拿出來擺放好,一邊絮絮叨叨地和她說著自己的經歷。

  原來那日自己被肖睿帶離中山王府後,青桐因為謝朝華的緣故被關了起來,後來是韓琅文讓人放了,她跟著回京的隊伍回了謝朝華住的地方。才剛剛安頓下來,就有人讓她收拾好東西,將她帶了過來。

  “小姐。”青桐突然走到謝朝華身旁,壓低了聲音說:“韓大人讓我跟您說一聲,讓你安心在這裡住著,外面事情他會想法子解決的。”

  謝朝華本來是拿著卷書翻看著,聽了這話,放下手裡的書,瞟了青桐一眼,看她神色猶猶豫豫的,就知道所謂外面的事情不太簡單,便問她:“外面出了什麼事情?”

  青桐愣了愣,意識到自己剛剛說漏了嘴,忙掩飾道:“也沒什麼大事,不過就是言官們抓著小姐之前和肖睿過從甚密的事情不放,別的也就沒什麼了。”

  謝朝華心知有異,青桐一個下人,怎麼會知道朝堂上言官彈劾她的事情呢?怕是這事情是鬧得大了,京城裡應該都傳遍了才對。可既然她不說,她便也不多問了,隨便扯開話題,跟她東一句西一句的聊著。

  青桐收拾完,依依不捨地道:“小姐,他們不讓我留下來伺候您,你自己好好保重。若是短了什麼,讓人傳了話我就給您送過來。”

  謝朝華一一應下,又不是生離死別,她安撫了幾句便催促著她走了。

  這一住又是小半個月,謝朝華借著青桐帶了的東西,日子倒是過得挺有滋味的。前世在宮裡過了那麼些年,說起來如今這日子比宮裡的那時候卻是舒服百倍,何況她本來就是個喜靜的性子,每天看看書,練練字,日子倒是過得飛快。

  正在她琢磨著要不要讓青桐把她以前整理的詩歌集帶來的時候,這一天,突然來了個意想不到的人。

  這章字數少了些,可覺得斷在這裡正好,若是今天來得及,會再上第二更,若是木有,那還是明日見吧。

  ☆、番外(二)

  謝朝華安安靜靜地坐著,新姚公主的出現讓她很訝異,她看上去臉色不太好,自從謝朝容死後她全身一直縈繞著一股虛弱之氣。雖然如此,可整個人還是保持著雍容端莊,周身還多出了幾份淡然。

  從出現好一會兒,新姚公主就一直沒說話,目光落在謝朝華身上,心思卻好像並沒在這裡,謝朝華只好先開口:“公主身體無恙吧?”

  新姚公主好像這才回過神來,看向謝朝華的目光神色複雜,讓謝朝華心中不由猜疑,可最後公主卻是清淡地笑了笑:“沒什麼,這些年一直這樣,老毛病了。”

  謝朝華不禁抬眼仔細打量起新姚公主來,從前那個神態倨傲,永遠高高在上冷漠而高貴的公主,如今她眉宇間的冷漠高傲卻是被虛弱之氣取代,而在這憔悴之色中卻又有著從前沒有過的豁達和從容。這樣判若兩人的氣質,一時之間令謝朝華有些恍惚。

  新姚公主再次開口:“這些日子京裡面不安生,我看你在這裡住著也挺好,皇帝是個明事理的,你就放心在這住一陣子。”

  “嗯。”謝朝華點頭應著。

  新姚公主抬起頭,目光落在遠處,語氣很平淡,謝朝華卻在裡面品出了幾許悲涼:“朝容的性子從小就爭強好勝,遠嫁樓南人生地疏,她又是個不肯吃虧的性子,怕是走了不少彎路。我知道你幫了她不少,讓她最後能走得安心……”

  “朝容是我妹妹。”

  新姚公主輕嘆了口氣。話鋒一轉,“你一個女子這些年立在朝堂之上,很不容易……偌大個世家除了想仰仗你也沒個真心實意替你操心的。”她這話讓謝朝華有些怔忡。雖然新姚說這話語氣淡淡的,可聽得出來話里的真心。“今日我來只是想告訴你一句話,不用管謝家還是誰誰,你想好怎麼做就行。時間不早,我也該回了。”

  “是。”謝朝華愣愣地送走了新姚公主,目送著她走遠,好半天還沒回過神來。

  若說新姚公主因為這些年經歷的事情。人變得平和豁達,神韻氣質與之前判若兩人她還很容易接受。可後面的一番話,明顯是完全脫離了謝家站在她的立場。這就讓她有些難以相信了。

  而自始至終,新姚公主都沒有問過謝琰一絲半點的消息。

  想不通她也懶得再想了,橫豎都說了一切有皇帝撐腰,她還瞎操什麼心呢?所以送走了公主之後。她繼續悠哉悠哉地過著飯來張口。吃飽就睡的日子。

  一日她忽然想起來自己至今還掛著尚書郎的職,於是寫了辭呈,等那送飯的人來的時候,讓他幫著遞交給吏部便不管了。

  辭呈遞上去三天後,突然有了動靜。

  謝朝華的院子裡又來了人,說得也很直接,說宮裡老太后要見她,傳她入宮覲見。不多時便有幾個丫鬟捧著精美華麗的衣服進到屋子裡來。無聲無息地開始伺候她梳洗。

  一切都在沉默中進行,收拾完後出了門。便看見院子裡挺著一輛黑楠木的馬車,沒有過分的裝飾,顯露出一種低調的奢華。這時候,天空忽然飄起了雪花,不一會兒洋洋灑灑地落得大起來,謝朝華身上頭上落了不少雪,她撣了撣落雪,便鑽進了車裡。

  馬車上謝朝華閉目養神,車外漸漸人聲嘈雜,顯然是進入了鬧市。老太后是先皇的生母,只是這些年宮裡多少紛爭,她雖並未受到波及,可也早就潛心修佛不問世事了,只是肖旭登基後,一直未立皇后,中宮無主,所以後宮老太后又掌權管起事情來,雖然年事已高,但後宮人事複雜,交給哪個妃子都有些不好,於是大部分事情都是她親自來打理。

  馬車大約又行走了一盞茶的功夫就停了下來,想來自己之前住的地方離皇宮倒是不遠。門外有人掀開車簾,放好了腳凳,謝朝華一腳伸了出去扶著一旁女婢的手下了車。

  還是依舊的金碧輝煌,這宮門她熟悉得很,只是此番是去見太后,進了宮門便有宮人領著她往內廷而去。

  內宮中熟悉的景色恍惚間讓謝朝華不由得心中有些感慨,看著四周的宮殿樓宇,老太后現在所居之處應該太和殿。

  宮女把她一路領進偏殿便退下了,殿內十分空曠,雖然有暖籠,可還是顯得有些陰冷。一旁的香爐升起裊裊白煙,熟悉的味道,是宮裡才有的薰香。

  雖然偏殿裡擺放著好些太師椅,可謝朝華卻站著沒有去坐。大約足足等了有一刻鐘的功夫,一個小太監來到殿中,手中佛塵一揮,聲音清亮帶著太監獨有的尖銳:“宣!謝氏朝華覲見!”

  謝朝華走到殿門口,跟著小太監走了。

  這太和宮的布局謝朝華閉著眼都能走,她目不斜視,垂首緩緩隨行。記憶中的畫面卻一邊走一邊浮現在腦海中,朱紅色的宮牆,琉璃瓦,雕樑畫棟的富貴,正殿的巍峨莊嚴,偏廳的精緻華貴。

  小太監領著謝朝華到了正殿的大門口便退下了,一個宮裝麗人這時候迎了上來,衝著謝朝華屈膝行了一禮,便帶著她走入正殿中,宮女的腳步卻片刻沒有停頓,穿過偏廳就到了內殿。

  內殿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空間很是開闊卻比正殿溫暖不少,殿內四角都有宮女安靜地站立著,領路的女子腳下卻依然不停,一直穿過內殿又過了個偏廳方才在一排水晶珠簾前站停,隱約可見裡面人影綽綽。

  那宮女示意謝朝華候著,自己一掀帘子走了進去,只一會的功夫,就聽見裡面隱約有聲音說:“宣她進來吧。”

  就見適才領路的宮女復又出來,側身給謝朝華打起珠簾,顯然是讓謝朝華進去。走進去後,屋內一股熱氣撲面而來,謝朝華禁不住渾身一抖。內室里的陳設倒沒有富麗堂皇,看著像是老太后平日起居的地方,雖然簡單也透著莊重。正東的位置放著一張鋪著雪白狐皮的大榻,上面坐著一人,顯然就是老太后了,她的身後還有四個宮裝少女,手握宮羽扇一動不動。

  謝朝華緩緩走上前,拜倒行禮:“謝氏朝華參見聖懿太后。”老太后是眾人私底下的稱呼,聖懿太后是皇上登基後尊封的稱號。

  屋內靜默無聲,謝朝華穩穩地跪拜在地上,額頭貼地,過了約半盞茶的功夫,才聽見一個蒼老溫和的聲音從頭頂上響起:“起來吧,走到近前讓哀家看看。”

  “是。”謝朝華緩緩起身向前走了數步,來到聖懿太后跟前。前世里肖睿登基後,老太后沒過幾個月便離世了,她也就在冊封皇后大典上匆匆見過一眼,面前的老太后卻是比記憶中富態許多,臉龐圓潤,眉目慈祥。頭髮已經花白,眼角面頰上的皺紋昭示著她年近花甲之齡,目光卻依然清亮,透著這個年齡才會有的閱歷與平和。

  太后拉著謝朝華的手,上上下下仔細地打量著她,屋子裡熱意融融,應該是燒了地龍,謝朝華這一跪一起,加上入宮覲見穿的衣服本就是里三層外三層的,這一會兒腦門上已經微微滲出汗來了。

  太后抬頭見了,順手摸了摸搭在腿上的一張毯子,眼中帶笑道:“年紀大了怕冷,不像你們年輕人。不過女孩子體質本就屬陰寒,難得你倒是不怕冷,身體康健是你的福氣。”

  謝朝華微微一笑,沒有說話,帶著幾分靦腆垂下了頭。

  太后目中越髮帶著笑意,倒是拉著她絮絮叨叨說了好半天的話。謝朝華大多時候只是聽著,偶爾太后問起話,淺笑應聲而答,也不說多餘的話。

  最後見太后有些疲乏了,謝朝華起身告退,太后眉目柔和,最後笑著夸道:“你這孩子舉止言談頗有進度,很好。”

  謝朝華出了太和殿便有內侍前來帶她出宮,她一路行著,腦中卻將方才聖懿太后說得話又過了一遍,總覺有些摸不清路數。

  來到宮門後,方才送她來的馬車還是停在原處等著她,她這時候方才從太和殿的事情回過神來,對於皇上這次沒有召見她也表示疑惑,而老太后召見自己的事情,想必不幾日就會傳了出去,皇上難道還要禁著自己的自由嗎?

  她邊想邊朝馬車走去,一抬眼,就和一雙溫潤墨玉的眼眸對上。謝朝華心中一突,韓琅文一動不動地就站在那裡看著她,四周突然變得極其安靜,只餘下落雪紛飛下那抹修長身影。

  他們互相看著對方,誰也沒有說話,等韓琅文緩過來剛想開口的時候,宮門上的傳話太監卻提醒道:“韓大人,皇上還等著您呢。”

  韓琅文暗嘆了口氣,轉身踏進了宮門,留下謝朝華一人還在那裡發楞。

  此時,皇帝卻看著御案前一堆奏摺,半天沒有動作,良久他才問:“陳德貴,聖懿太后那邊什麼情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