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如今所有人都忙了個焦頭爛額,只有兩位當事人還在那頭你儂我儂。
今上一氣之下,今日下旨召睿王進宮,聖旨到睿王府的時候,人家又帶著裴小山去了京郊避暑!結果今天朝堂上一個衣冠微微歪了一寸的御史就倒了霉,以藐視聖躬的罪名被打了二十大板,何其無辜。
呂鴻頭疼啊,今日朝上這一筆該怎麼寫?寫李御史發冠微斜藐視今上?還是寫睿王不奉詔覲見,今上遷怒?他一遲疑,筆尖上的墨點一個沒留住,吧嗒一聲落在了本子上。哎,污點!睿王一脈就是這衛氏王朝最大的污點啊!
他恨恨的將這一頁撕去,揉成一團,丟掉。突然想,他是史官啊,作為一個史官,最緊要的一點就是要君舉必書,直書其事!
他點點頭,重新抽出一本本子,將筆飽吸墨,提起筆,刷刷刷在封上寫下六個大字:《兩代佞臣實錄》!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純粹是寫著玩兒的,大家就當解悶。
主要是想表達一個意思,上一代的孽緣還將繼續延續,這糾纏不清的三家人啊!嘿嘿~~~
最後差大家一個蘊修的番外,我要點時間好好寫。謝謝大家一路支持。叩謝。
☆、安寶番外
安寶番外:
皇上不見的時候,安寶就知道他又是在鬧攝政王的彆扭。
自打十二那年被調到那時候還是皇子的皇上身邊伺候,這已經是第七個年頭。這些年裡,皇上對攝政王怎麼樣,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他記得皇上小的時候,就不怎麼親近太后。雖看著母慈子孝,皇上也偶爾同太后撒嬌,但其實安寶知道,皇上心裡,最親近的那個,是攝政王。
皇上與攝政王的感情很微妙。
皇上第一次看見攝政王,其實是有點怯的。他曾偷偷跟安寶說,這王爺雖然長得好看,可總讓人覺得嚴厲。
可自從上朝第一天,皇上下朝累著後由攝政王抱著他回了書房,他就又覺得這個王爺真要拿捏的話,也不是難事。安寶就問他怎麼個拿捏法,皇上只晃著小腦袋道:“且看朕的。”
於是皇上就隔三差五的在下朝路上裝累,騙攝政王抱他。每次從攝政王懷裡下來,轉去書案後面的時候,就暗地裡一副得逞的模樣沖安寶眨眼。安寶心說這算什麼拿捏,也偷偷問過皇上。皇上道:“朕現在拿他沒辦法,讓他浪費點力氣也好。其他的,且看將來。”
安寶就只好無語的將他望著,私下裡覺得,皇上可能一輩子也拿捏不了攝政王。
但有時候,安寶又覺得攝政王是在被皇上拿捏。
好比皇上九歲那年,打破了太后的白玉觀音。他因怕攝政王曉得後,又要捉了他講一通道理。於是先自己一個人偷偷躲了起來。結果攝政王滿宮的尋他,急的不行,等看見紅著鼻子縮在勤政殿屏風後的皇上,破天荒地竟然沒有說教,只將皇上摟在了懷裡。
還有那經筵也是。
每當春秋兩季氣候溫和的時候,每個月裡皇上都要出席三次經筵。
所謂經筵就是早朝之後,由六部尚書,左右都御使及內閣大學士等等有爵位的朝臣勛戚都要參加的一種講學。耗時冗長,且規矩頗多,皇上連坐姿稍有不端都不行。
這種經筵枯燥而乏味,又耗時耗精神,對年方十一二歲的皇上來說是種極大的折磨。皇上就每次經筵之後都故意低著頭步履瞞珊的回寢殿休息,連同攝政王講話都是有氣無力。安寶就看見攝政王的眉頭一次皺得比一次深,終於幾次之後,攝政王再也看不下去,將每月三次的經筵改為兩次,且中間允許皇上小憩片刻。小憩的時候,攝政王就拉著皇上在花園裡走一走,看看花草,講講笑話,松松筋骨。安寶覺得,其實攝政王自己那個時候也很高興,並不只有皇上一個人開心。
這種規矩,一直延續到皇上成年後,才又恢復原制,改回每月三次。
安寶覺得,這兩個人在這種長久相伴的歲月中萌生出來的感情,很溫馨卻也很曖昧。
但其實真要安寶說皇上是什麼時候對攝政王有超乎尋常的感情的,恐怕安寶也說不清,很難分辨是在那個時間點上就走向了那個方向。
安寶還記得,他第一次發現皇上似乎是不同尋常的喜歡著攝政王,是那年皇上醉酒。
攝政王用口給皇上哺水的時候,安寶也著實嚇了一跳。
皇上醒來後就將這事兒給說了,在安寶看來,這是有些不敬的。
但皇上卻轉了轉眼珠道:“朕說怎麼迷迷糊糊間有個軟軟的東西……”然後就沒了下文。
後來皇上就似乎很喜歡讓攝政王擔心。若是攝政王連著幾天只顧著朝政,少問了他幾聲,他就會彆扭著搞點小動作。譬如鬧脾氣病了不吃藥。
那天攝政王冒雨進宮只為了勸他喝藥,他其實暗裡很高興。安寶曉得他是故意的,只是不好點穿。攝政王陪了皇上一宿,這事兒讓皇上高興了幾天。
然後有一天早上,皇上抱著被子緊張地坐在床上,不肯下地。
安寶要上去伺候,皇上急的都要哭了。安寶就問:“皇上怎麼了?”
他滿臉通紅結結巴巴道:“朕……朕昨夜夢見攝政王,然後……然後……然後尿床了……”
安寶一愣:“怎麼會尿床?”
今上一氣之下,今日下旨召睿王進宮,聖旨到睿王府的時候,人家又帶著裴小山去了京郊避暑!結果今天朝堂上一個衣冠微微歪了一寸的御史就倒了霉,以藐視聖躬的罪名被打了二十大板,何其無辜。
呂鴻頭疼啊,今日朝上這一筆該怎麼寫?寫李御史發冠微斜藐視今上?還是寫睿王不奉詔覲見,今上遷怒?他一遲疑,筆尖上的墨點一個沒留住,吧嗒一聲落在了本子上。哎,污點!睿王一脈就是這衛氏王朝最大的污點啊!
他恨恨的將這一頁撕去,揉成一團,丟掉。突然想,他是史官啊,作為一個史官,最緊要的一點就是要君舉必書,直書其事!
他點點頭,重新抽出一本本子,將筆飽吸墨,提起筆,刷刷刷在封上寫下六個大字:《兩代佞臣實錄》!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純粹是寫著玩兒的,大家就當解悶。
主要是想表達一個意思,上一代的孽緣還將繼續延續,這糾纏不清的三家人啊!嘿嘿~~~
最後差大家一個蘊修的番外,我要點時間好好寫。謝謝大家一路支持。叩謝。
☆、安寶番外
安寶番外:
皇上不見的時候,安寶就知道他又是在鬧攝政王的彆扭。
自打十二那年被調到那時候還是皇子的皇上身邊伺候,這已經是第七個年頭。這些年裡,皇上對攝政王怎麼樣,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他記得皇上小的時候,就不怎麼親近太后。雖看著母慈子孝,皇上也偶爾同太后撒嬌,但其實安寶知道,皇上心裡,最親近的那個,是攝政王。
皇上與攝政王的感情很微妙。
皇上第一次看見攝政王,其實是有點怯的。他曾偷偷跟安寶說,這王爺雖然長得好看,可總讓人覺得嚴厲。
可自從上朝第一天,皇上下朝累著後由攝政王抱著他回了書房,他就又覺得這個王爺真要拿捏的話,也不是難事。安寶就問他怎麼個拿捏法,皇上只晃著小腦袋道:“且看朕的。”
於是皇上就隔三差五的在下朝路上裝累,騙攝政王抱他。每次從攝政王懷裡下來,轉去書案後面的時候,就暗地裡一副得逞的模樣沖安寶眨眼。安寶心說這算什麼拿捏,也偷偷問過皇上。皇上道:“朕現在拿他沒辦法,讓他浪費點力氣也好。其他的,且看將來。”
安寶就只好無語的將他望著,私下裡覺得,皇上可能一輩子也拿捏不了攝政王。
但有時候,安寶又覺得攝政王是在被皇上拿捏。
好比皇上九歲那年,打破了太后的白玉觀音。他因怕攝政王曉得後,又要捉了他講一通道理。於是先自己一個人偷偷躲了起來。結果攝政王滿宮的尋他,急的不行,等看見紅著鼻子縮在勤政殿屏風後的皇上,破天荒地竟然沒有說教,只將皇上摟在了懷裡。
還有那經筵也是。
每當春秋兩季氣候溫和的時候,每個月裡皇上都要出席三次經筵。
所謂經筵就是早朝之後,由六部尚書,左右都御使及內閣大學士等等有爵位的朝臣勛戚都要參加的一種講學。耗時冗長,且規矩頗多,皇上連坐姿稍有不端都不行。
這種經筵枯燥而乏味,又耗時耗精神,對年方十一二歲的皇上來說是種極大的折磨。皇上就每次經筵之後都故意低著頭步履瞞珊的回寢殿休息,連同攝政王講話都是有氣無力。安寶就看見攝政王的眉頭一次皺得比一次深,終於幾次之後,攝政王再也看不下去,將每月三次的經筵改為兩次,且中間允許皇上小憩片刻。小憩的時候,攝政王就拉著皇上在花園裡走一走,看看花草,講講笑話,松松筋骨。安寶覺得,其實攝政王自己那個時候也很高興,並不只有皇上一個人開心。
這種規矩,一直延續到皇上成年後,才又恢復原制,改回每月三次。
安寶覺得,這兩個人在這種長久相伴的歲月中萌生出來的感情,很溫馨卻也很曖昧。
但其實真要安寶說皇上是什麼時候對攝政王有超乎尋常的感情的,恐怕安寶也說不清,很難分辨是在那個時間點上就走向了那個方向。
安寶還記得,他第一次發現皇上似乎是不同尋常的喜歡著攝政王,是那年皇上醉酒。
攝政王用口給皇上哺水的時候,安寶也著實嚇了一跳。
皇上醒來後就將這事兒給說了,在安寶看來,這是有些不敬的。
但皇上卻轉了轉眼珠道:“朕說怎麼迷迷糊糊間有個軟軟的東西……”然後就沒了下文。
後來皇上就似乎很喜歡讓攝政王擔心。若是攝政王連著幾天只顧著朝政,少問了他幾聲,他就會彆扭著搞點小動作。譬如鬧脾氣病了不吃藥。
那天攝政王冒雨進宮只為了勸他喝藥,他其實暗裡很高興。安寶曉得他是故意的,只是不好點穿。攝政王陪了皇上一宿,這事兒讓皇上高興了幾天。
然後有一天早上,皇上抱著被子緊張地坐在床上,不肯下地。
安寶要上去伺候,皇上急的都要哭了。安寶就問:“皇上怎麼了?”
他滿臉通紅結結巴巴道:“朕……朕昨夜夢見攝政王,然後……然後……然後尿床了……”
安寶一愣:“怎麼會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