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刻,她覺得,她這一生如果就死在這晚,也值了。所以產婆回房的時候,她壓著聲音叮囑道:“保小的,小的若不在,我立時咬舌!”

  所幸大小都平安,但她還是落下了一身的病,病了經年。

  她走的時候,他不在身邊。但她一點都不遺憾。這麼多年,她曉得他心裡其實有一塊小小的她,即使那大部分他都還是留給了那個人,但能同他一起過,便已經是她偷來的福分。她比那個人幸運,不是嘛,所以,她不該貪心,她只要他心裡小小一塊就好,就好。

  一個男人能愛一個女人多少年?

  答案是一生一輩子。

  作者有話要說:咱們來說說裴言之。

  這個人物的設定是這樣的。君子端方。【這詞我都用爛了,?】

  那麼這樣一個人的特點是什麼呢?守禮守節,行君子行徑,理性並三觀端正。

  一個三觀端正的人,沒事兒不會把王爺是思雅那裡去猜。本文里將王爺往女人方面去猜的人,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曹二。為什麼曹二會去猜,從他小時候那個管凝的番外大家可以看出,這廝不是個三觀端正的貨。而蘊修也不是猜的,他那是被告知的。褚柔也不是,他是看見那個疤的。

  那就有親問,為什麼裴言之就沒看見那個疤想到王爺是思雅呢?

  因為他不知道思雅有疤。連曹二都不知道。思雅這塊疤是十四五歲衛氏還沒坐天下被諸葛昱咬的,還沒認識裴言之和曹二。

  而作為裴言之來說,他一個君子,怎麼可能在認識思雅郡主的時候去看人家姑娘小手臂呢?

  那又有親問,難說不小心思雅露出來被裴言之看到呢,裴言之後面難道就不會又碰巧在王爺手臂上看到麼?一對不就想到了?

  我說不會的。

  因為衛思雅的疤是在小手臂,不是在手腕。大家試想一下,你去咬人,會不會咬人手腕?不會罷,一般總是挑小手臂中部接近手肘那個地方,為什麼,人家伸手過來,你轉頭過去啊嗚一口,這位置有肉好咬啊。而褚柔之所以能看見,是因為王爺被一碗茶濕了袖子,挽起袖管褚柔才看見的。

  大家注意挽起袖子這個動作,就等於擼袖管。這個動作朝堂上是不會做的。朝臣間不打架也不會做的,大家都是斯文人,沒事兒幹嘛撩袖子。而且古人外衣中衣的,就算要撩袖子打架也不會撩這麼徹底,若不是因為袖子濕了貼著皮膚難受,思雅也不會連中衣袖管都撩起來,被褚柔看見。所以註定這個疤痕對裴言之沒用。

  所以也註定裴言之這個三觀端正的君子,就只能在王爺離開朝堂後才知道真相。虎摸之~~~

  然後關於他勸董嫣這個方法。我將他歸結為理性,不是個性。

  一個人求死,你哭喊著拉她沒用,人家正在鑽牛角尖,越勸越帶勁,拔河似的去跳湖。只有理性的讓她認識到,你要死死去罷,比你苦的人都在努力活,這人或許就想通了。攔人別自盡,你攔得住一次,攔不住一世。人只有自己想通,自己想活,才能再苦再難活下去。

  而也正是因為裴言之的理性,所以思雅死,他守節不求死,思雅活,他祝福不糾纏,大結局的時候,他才是那種反應。也正是因為他的理性,在他想為思雅守節卻因一個錯誤與董嫣在一起後,他能與董嫣走下去,而沒有極端的反應。

  這就是一個讓人心疼的男人,有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原則,自己的擔當,和自己對愛的理解。活得不一定恣意,但值得人欣賞。

  ☆、天賜番外

  天賜番外

  作為一個史官,呂鴻很頭疼。

  龍生龍鳳生鳳,斷袖的兒子是斷袖!

  當今聖上十五登基,如今眼看就要十九,卻遲遲不肯大婚,滿朝文武都曉得他是為了一個人----睿王衛天賜。

  呂鴻搖頭。這睿王一脈出的都是什麼妖孽,怎麼一個個的都蠱惑得皇帝不走正途!

  前睿王衛蘊德,長先帝十歲,先帝至死都容不得任何人說他一個不字。

  如今的睿王衛天賜,長今上十一歲,打小養在宮裡,同今上一同長大,結果又將今上給迷住了。真是兩代妖孽!

  他呂鴻也鬧不懂了,怎麼每一代的衛氏堂兄弟間,不搞點曖昧就不能活呢!

  問題是你搞曖昧你就搞曖昧罷,為什麼總是大的那個要擰著來呢?

  當初罷,先帝不受衛蘊德待見,如今罷,今上又不受衛天賜待見。這歷史總是一遍一遍在重演,有意思麼這。

  看看,看看前些天今上賞賜給睿王這些東西。

  呂鴻看著自己記錄下的那些東西簡直哭笑不得:錦鯉兩尾、摺扇一柄、綠豆粥一碗、枇杷一籃、菖蒲數支、蜜糕兩塊……今上這是無時無刻不在向睿王傳遞一個信息,他做什麼都想著他啊,連吃個點心都想到留兩塊給他啊。

  然看看睿王的反應呢?沒反應。

  為啥?因為他天天拉著裴小山在游湖!

  你說不就京城裡那麼幾個湖麼,怎麼能遊了整整一個來月都沒游完?可人家就是有這閒情逸緻,每日裡飲酒對詩,你吟我和,整一個月都沒進宮謝過恩。

  結果就苦了他們這班朝臣!

  自打睿王同裴小山形影不離後,今上就下令要整頓田制,嚴格丈量全國耕地,重新計算賦稅核收標準。全國的官員,都成了睿王與裴小山情誼的見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