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皇帝見她這樣孱弱,心中驀然一突,伸手替她輕輕順著胸口。
她好歹緩過來,又道:“想當初你父皇在藩時我便是他的側妃,先帝帶我那麼好,可即了位卻立她為後。我雖然沒說過什麼,心裏面到底意氣難平。後來我生了你,一心巴望著母憑子貴,不想她竟也生了個兒子。我怕先帝被她奪了過去,更怕先帝立他兒子桓定為太子。若是那樣,咱們娘倆就更沒了指望。我便跟齊王合力毒死了那孩子。我自以為瞞天過海,卻早就被她知道了。後來先帝大行,你即了皇位,我是你的生母卻只封了個太妃。我猜是她從中作梗,哪裡咽得下這口氣,便又聯合齊王奪宮,沒想到還是被她搶了先機。她為什麼要殺我?那是為她求自保,也是為她孩子報仇。”話到此處她方慘然一笑,“你瞧,這就是事情的原委,這就是你的母妃。自作惡,最後卻自食惡果。”
皇帝未料到還有這些始末根由,一時竟有些錯愕,語塞了半晌方想起道:“母妃,這些事都已經過去了,兒子這一次來,就是要接你回宮裡安享天倫。”對面的人卻搖了搖頭,急切的道:“不,我不能回去。敬太妃是死了的人,她為先帝殉葬,你已經追封了她貞順顯皇后。我若回去,你如何向宗族、大臣們解釋?如何向大周全天下解釋?若這些往事被揭起來,皇家的顏面何存?你又將立身何處?再說,”她又笑了笑,笑中有些末的無奈,也有盎然的欣慰,她靜靜的將他從頭看了一遍,輕柔的道:“你看看你,年紀輕輕的就已經奪回了權柄,江南那麼大的水災你也能處置得宜,又平定了趙家的叛亂。照這樣下去,你定成一代聖明之君,功績千秋,得萬民景仰。這些年我總在想,若是我還在你身邊,憑我的性子,只怕教不出如今的你來。我只是生了你,而你跟著她,這才是你的造化。你不該恨她,你還該謝她。我也要謝她。所以我更不能回去。”
“我原想就這樣老死算了,可又對不起他們。”她的眼睛看一看外面,“齊王興兵逼宮,一多半是我起的由頭。蔣七潛入天牢,齊王放著自己不讓救,卻讓他來救我。我欠他的太多,即便到了地下也還不了他,所以你得替我來還。不是要你怎麼樣,你只消下一道聖旨,去了齊王的反罪,讓他們也脫出賤籍。這樣就是給我積了德了。”
皇帝回宮已是亥初。沈墨安一路扈從,見皇帝鐵青著一張臉只是打馬,一言不發,不由得心中撲騰撲騰的亂跳。
宮裡早就已經上了鑰。侍衛們前去出示關防腰牌,餘下的人都警覺的護在皇帝旁邊。沈墨安正在皇帝身後,只見他安靜的坐在馬上,夜風吹得他袍帶飄飛,後襟也鼓起來,呼呼的閃動,像是一雙翅膀。他的身前,巨大的城牆拔地而起,黑重重的阻擋了視線,只余雉堞之間點點燈火燃亮夜空。大周的皇城萬丈入雲,肅穆的挺立著,深不可測。
只聽“吱——呀”一聲,宮門緩緩打開來,沈墨安等人擁著皇帝進了城門。又走了一she之地方到了欽安門,早有衛戍親兵上來拉住馬頭。皇帝翻身下來,一眼看見身後的沈墨安。只見他眉心蹙了蹙,轉過頭將手中馬鞭往親兵懷裡一撂,拔腿就走。沈墨安立即會過意來,悄悄向後面的侍衛親兵們彈了彈手指,一面上前兩步緊緊跟在皇帝身後。
兩人前後腳走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進入內 廷的承運門已經遙遙在望。門廊下懸著巨大的宮燈,將門前方圓數丈照得亮如白晝。都知監的太監們早預備了行燈、提爐、肩輿等物候在門邊,見皇帝過來全都行下禮去,黑壓壓好大一片人頭。皇帝站住腳,似乎是嘆了口氣,沖他們一揮衣袖,又轉過身來,沉吟半晌方對沈墨安道:“你待會就家去吧。這一回,辛苦你了。”
沈墨安連忙拱手回道:“謝皇上體恤,臣實不敢當。”他說話時微微垂著頭,看得見地上皇帝的影子自腳下延伸出來,拉長的,深黑色,漸漸變得巨大,越過他伸向無盡黑暗的更遠處。他心中忽然沉沉的就是一黯,不禁偷偷抬眼去瞧皇帝。只見皇帝面向自己站在空寂寥廓的廣場上。門下宮燈發出的光亮在他衣緣鑲出一道閃爍的金邊,他的臉也由此變得更加晦暗,沉沉的看不分明,只有眼睛中清光閃閃,恍然是在瞧著他。沈墨安便又低下頭去。皇帝卻上前一步,緩緩伸出手來,覆在他拱在身前的手上。那隻手冰涼涼的,甚至微微發著顫。夜風中,皇帝的聲音也有些顫:“墨安——”他只說了這一句,便再也說不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說什麼,又覺得應該說點什麼。胡言亂語,大家表笑……
每個人面對自己的困惑或者錯誤,都有自己的辦法。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比如幼年的皇帝。有的人選擇了面對,比如此時的敬妃——面對了,所以放下了。放下了,所以恩怨消弭,歲月靜好。
皇帝呢?他會做怎樣的選擇?
同學們呢?你們又會做怎樣的選擇?
PS:鄭彌同學,十分感謝你推薦的歌曲,很喜歡!找這歌的時候還找到一首《宇宙の花》,也很好聽,算是意外的收穫吧。
五十三章 心冷催妄語
沈墨安聞言抱緊了手,輕輕應一個“在”字。
他十五歲即入宮侍讀,與皇帝日夕結伴相交甚厚,知道皇帝少年英敏,深有謀略。皇帝的性子,表面上明快慡利,內里卻極為深沉收斂,象今天這般軟弱猶豫、七情上面,真是殊為難得。
屋中那個女人——他又想起方才時候,皇帝自那間北房裡出來,雙目無神,腳下虛空,幾乎不曾被門檻絆住。那個女人,她究竟是誰?什麼身份?和皇帝有什麼關係?她死之前跟皇帝都說了些什麼話?這一切他都不知道。君臣有別,天威難測,他不想也不敢知道。他只是隱隱的感覺,這女人對於皇帝,定然有什麼至關重要卻之處!
想到這裡,他心中不由生出好些感慨。對面站著的這個人,大周朝至高無上的皇帝,每日高坐龍庭,睥睨眾生,可有的時候,比起他俯瞰下的萬千百姓,卻少了許多率性的樂趣,多了一些註定的孤獨。他暗暗嘆了一聲,定下心神道:“請皇上保重聖躬。”
皇帝仿佛驚醒了過來。沈墨安只覺手上松,稍一抬眼,只見皇帝已經收回了手,反過來負在身後,眼睛瞧著別處,口氣也有些沉凝:“蔣七和那個僥稱桓嘉的人,朕的意思,密裁,留全屍。”
沈墨安心頭一跳——對於這樣的結果,他雖然一直早有預料,此刻突兀的聽著,仍不免震駭莫名。只聽皇帝又道:“墨安,那蔣七是你的師兄,你理應避忌嫌疑。這件事,朕已經交由旁人去處置。只是朕不想瞞著你,方告訴你知道。”沈墨安極力維持平靜,聲音卻仍舊帶了幾分生澀:“是,皇上的苦心,微臣雖肝腦塗地不能報萬一。”皇帝緩緩轉過頭來,眼睛定定的只瞧著他。那眼中情緒包雜萬有,他只瞬了一瞬,便低下頭。皇帝卻已經又道:“這兩個人身負絕學,原是可用之才,所述之事,也多為實情,但他們太過膽大妄為,所犯的件件都是大逆不赦之罪,其情可憫其心可誅!朕這麼做,實是出於無奈。墨安,你懂得這其中的道理麼?”
沈墨安沉聲道:“回皇上,微臣明白。他們兩人對當今對朝廷都多有怨忿,一旦旁生枝節與朝廷為敵,恐怕無人可以轄制。皇上這麼做,為朝廷剪除了後患,乃是聖明之舉,微臣嘆服之至。”皇帝點點頭,虛笑了笑道:“聖明之類的奉承話就不必講了,你體諒朕,朕方可以安心。”說著話鋒卻是一轉:“你回去告訴你父親,讓他們禮部儘快挑一個好日子,她的事情也該辦一辦了。”
沈墨安“是。”了一聲,倒想起另一件關聯的事。他拿不定主意該不該這個時侯講,躊躇之間皇帝早瞧出來,問道:“墨安還有話說?”沈墨安躬身奏道:“啟稟皇上,清脊山的事情果然有異。鷹嘴峰並不是趙家產業。”皇帝哼笑著道:“不出所料。”點點頭又看向他。沈墨安便又道:“是太監的私產。”皇帝猛然哦了一聲,方揚起來的嘴角隱隱又是一沉,旋即道:“仔細的講。”沈墨安只得又道:“是。回皇上,微臣有一名手下,他有個遠房親戚在清脊山的報恩寺中做廚頭,那些看守鷹嘴峰的人時常到寺中去吃素齋。當中的一名頭領與他頗有交道,曾向他講過些內情,說鷹嘴峰是宮中一名管事大公公的私產。”皇帝咬了咬牙,又問:“是哪一個?”沈墨安回道:“名字那個人不知道,人也只遠遠的看見過一次。說是中等身材,四方臉龐,左邊眉峰上有一顆綠豆大小的肉痔。”
皇帝良久沉思不語,沈墨安只得陪著立在一旁。又過了半晌方聽皇帝道:“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此撂下吧。朕自有道理。”說著快步往前面人群中走去。沈墨安便在原地躬身行了禮,起來目送皇帝的肩輿進了承運門,方出宮回家。
進了二門,沈墨安衣裳也沒有來得及換便去北房見父親。
此時已經交過子初,沈懋儀方欲就寢,早換了一套寢衣在身上,當下只得又里里外外穿戴齊整來到外間,北面跪下恭聽皇帝的口諭。末了伏下去磕過頭方起身在椅上坐了,緊著眉頭道:“太后的意思呢?”沈墨安怔了一下,遲疑的道:“太后的意思,皇上並沒有說過,想必也差不多吧。”沈懋儀這才察覺自己有些失言,唔了一聲道:“那皇上可說過是封的什麼位份?”沈墨安為難的道:“這個麼,當時有別的話打了個岔,兒子還沒來得及請皇上明示,皇上就進內 廷里去了。”沈懋儀微有訝異,撫著額頭又想了一回,倒笑了,一面道:“也罷,還是先讓欽天監把日子挑好了,回頭我自己入宮去請旨吧。”說著又瞧了瞧旁邊站著的沈墨安,放低了聲氣道:“翰兒,這件事情可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宮裡宮外早都牽動了。你是皇上身邊的近臣,應對的時候更要多加個小心。”見沈墨安低頭答應了,便又笑道:“成天的不著家,你那左都御史的事情竟比我這個做閣臣的還要多,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好了,別跟這兒立規矩了,快下去歇息吧。”沈墨安這才行了禮回自己房裡去。
第二日卻是十足的好天氣,剛過了卯初天就已經大亮了。皇帝起來照常在乾德殿朝會群臣,太后雖然這一向身上不慡利,每日的晨課卻總不敢錯過。
壽安宮裡錦嵐忙著伺候太后起了身,又替她披上沉香色織金雲鳳紗的披肩,方攙著在鏡匣前坐了。剛洗過臉,外面專管梳頭的老太監張世平早得了信號,舉著手裡梳頭的家什包袱在暖閣門前高喊道:“奴才張世平,恭請太后萬福金安。”太后向錦嵐一點頭,自然有小宮女打起帘子讓他進來。到此時錦嵐方得空出去安排旁的事情。
她好歹緩過來,又道:“想當初你父皇在藩時我便是他的側妃,先帝帶我那麼好,可即了位卻立她為後。我雖然沒說過什麼,心裏面到底意氣難平。後來我生了你,一心巴望著母憑子貴,不想她竟也生了個兒子。我怕先帝被她奪了過去,更怕先帝立他兒子桓定為太子。若是那樣,咱們娘倆就更沒了指望。我便跟齊王合力毒死了那孩子。我自以為瞞天過海,卻早就被她知道了。後來先帝大行,你即了皇位,我是你的生母卻只封了個太妃。我猜是她從中作梗,哪裡咽得下這口氣,便又聯合齊王奪宮,沒想到還是被她搶了先機。她為什麼要殺我?那是為她求自保,也是為她孩子報仇。”話到此處她方慘然一笑,“你瞧,這就是事情的原委,這就是你的母妃。自作惡,最後卻自食惡果。”
皇帝未料到還有這些始末根由,一時竟有些錯愕,語塞了半晌方想起道:“母妃,這些事都已經過去了,兒子這一次來,就是要接你回宮裡安享天倫。”對面的人卻搖了搖頭,急切的道:“不,我不能回去。敬太妃是死了的人,她為先帝殉葬,你已經追封了她貞順顯皇后。我若回去,你如何向宗族、大臣們解釋?如何向大周全天下解釋?若這些往事被揭起來,皇家的顏面何存?你又將立身何處?再說,”她又笑了笑,笑中有些末的無奈,也有盎然的欣慰,她靜靜的將他從頭看了一遍,輕柔的道:“你看看你,年紀輕輕的就已經奪回了權柄,江南那麼大的水災你也能處置得宜,又平定了趙家的叛亂。照這樣下去,你定成一代聖明之君,功績千秋,得萬民景仰。這些年我總在想,若是我還在你身邊,憑我的性子,只怕教不出如今的你來。我只是生了你,而你跟著她,這才是你的造化。你不該恨她,你還該謝她。我也要謝她。所以我更不能回去。”
“我原想就這樣老死算了,可又對不起他們。”她的眼睛看一看外面,“齊王興兵逼宮,一多半是我起的由頭。蔣七潛入天牢,齊王放著自己不讓救,卻讓他來救我。我欠他的太多,即便到了地下也還不了他,所以你得替我來還。不是要你怎麼樣,你只消下一道聖旨,去了齊王的反罪,讓他們也脫出賤籍。這樣就是給我積了德了。”
皇帝回宮已是亥初。沈墨安一路扈從,見皇帝鐵青著一張臉只是打馬,一言不發,不由得心中撲騰撲騰的亂跳。
宮裡早就已經上了鑰。侍衛們前去出示關防腰牌,餘下的人都警覺的護在皇帝旁邊。沈墨安正在皇帝身後,只見他安靜的坐在馬上,夜風吹得他袍帶飄飛,後襟也鼓起來,呼呼的閃動,像是一雙翅膀。他的身前,巨大的城牆拔地而起,黑重重的阻擋了視線,只余雉堞之間點點燈火燃亮夜空。大周的皇城萬丈入雲,肅穆的挺立著,深不可測。
只聽“吱——呀”一聲,宮門緩緩打開來,沈墨安等人擁著皇帝進了城門。又走了一she之地方到了欽安門,早有衛戍親兵上來拉住馬頭。皇帝翻身下來,一眼看見身後的沈墨安。只見他眉心蹙了蹙,轉過頭將手中馬鞭往親兵懷裡一撂,拔腿就走。沈墨安立即會過意來,悄悄向後面的侍衛親兵們彈了彈手指,一面上前兩步緊緊跟在皇帝身後。
兩人前後腳走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進入內 廷的承運門已經遙遙在望。門廊下懸著巨大的宮燈,將門前方圓數丈照得亮如白晝。都知監的太監們早預備了行燈、提爐、肩輿等物候在門邊,見皇帝過來全都行下禮去,黑壓壓好大一片人頭。皇帝站住腳,似乎是嘆了口氣,沖他們一揮衣袖,又轉過身來,沉吟半晌方對沈墨安道:“你待會就家去吧。這一回,辛苦你了。”
沈墨安連忙拱手回道:“謝皇上體恤,臣實不敢當。”他說話時微微垂著頭,看得見地上皇帝的影子自腳下延伸出來,拉長的,深黑色,漸漸變得巨大,越過他伸向無盡黑暗的更遠處。他心中忽然沉沉的就是一黯,不禁偷偷抬眼去瞧皇帝。只見皇帝面向自己站在空寂寥廓的廣場上。門下宮燈發出的光亮在他衣緣鑲出一道閃爍的金邊,他的臉也由此變得更加晦暗,沉沉的看不分明,只有眼睛中清光閃閃,恍然是在瞧著他。沈墨安便又低下頭去。皇帝卻上前一步,緩緩伸出手來,覆在他拱在身前的手上。那隻手冰涼涼的,甚至微微發著顫。夜風中,皇帝的聲音也有些顫:“墨安——”他只說了這一句,便再也說不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說什麼,又覺得應該說點什麼。胡言亂語,大家表笑……
每個人面對自己的困惑或者錯誤,都有自己的辦法。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比如幼年的皇帝。有的人選擇了面對,比如此時的敬妃——面對了,所以放下了。放下了,所以恩怨消弭,歲月靜好。
皇帝呢?他會做怎樣的選擇?
同學們呢?你們又會做怎樣的選擇?
PS:鄭彌同學,十分感謝你推薦的歌曲,很喜歡!找這歌的時候還找到一首《宇宙の花》,也很好聽,算是意外的收穫吧。
五十三章 心冷催妄語
沈墨安聞言抱緊了手,輕輕應一個“在”字。
他十五歲即入宮侍讀,與皇帝日夕結伴相交甚厚,知道皇帝少年英敏,深有謀略。皇帝的性子,表面上明快慡利,內里卻極為深沉收斂,象今天這般軟弱猶豫、七情上面,真是殊為難得。
屋中那個女人——他又想起方才時候,皇帝自那間北房裡出來,雙目無神,腳下虛空,幾乎不曾被門檻絆住。那個女人,她究竟是誰?什麼身份?和皇帝有什麼關係?她死之前跟皇帝都說了些什麼話?這一切他都不知道。君臣有別,天威難測,他不想也不敢知道。他只是隱隱的感覺,這女人對於皇帝,定然有什麼至關重要卻之處!
想到這裡,他心中不由生出好些感慨。對面站著的這個人,大周朝至高無上的皇帝,每日高坐龍庭,睥睨眾生,可有的時候,比起他俯瞰下的萬千百姓,卻少了許多率性的樂趣,多了一些註定的孤獨。他暗暗嘆了一聲,定下心神道:“請皇上保重聖躬。”
皇帝仿佛驚醒了過來。沈墨安只覺手上松,稍一抬眼,只見皇帝已經收回了手,反過來負在身後,眼睛瞧著別處,口氣也有些沉凝:“蔣七和那個僥稱桓嘉的人,朕的意思,密裁,留全屍。”
沈墨安心頭一跳——對於這樣的結果,他雖然一直早有預料,此刻突兀的聽著,仍不免震駭莫名。只聽皇帝又道:“墨安,那蔣七是你的師兄,你理應避忌嫌疑。這件事,朕已經交由旁人去處置。只是朕不想瞞著你,方告訴你知道。”沈墨安極力維持平靜,聲音卻仍舊帶了幾分生澀:“是,皇上的苦心,微臣雖肝腦塗地不能報萬一。”皇帝緩緩轉過頭來,眼睛定定的只瞧著他。那眼中情緒包雜萬有,他只瞬了一瞬,便低下頭。皇帝卻已經又道:“這兩個人身負絕學,原是可用之才,所述之事,也多為實情,但他們太過膽大妄為,所犯的件件都是大逆不赦之罪,其情可憫其心可誅!朕這麼做,實是出於無奈。墨安,你懂得這其中的道理麼?”
沈墨安沉聲道:“回皇上,微臣明白。他們兩人對當今對朝廷都多有怨忿,一旦旁生枝節與朝廷為敵,恐怕無人可以轄制。皇上這麼做,為朝廷剪除了後患,乃是聖明之舉,微臣嘆服之至。”皇帝點點頭,虛笑了笑道:“聖明之類的奉承話就不必講了,你體諒朕,朕方可以安心。”說著話鋒卻是一轉:“你回去告訴你父親,讓他們禮部儘快挑一個好日子,她的事情也該辦一辦了。”
沈墨安“是。”了一聲,倒想起另一件關聯的事。他拿不定主意該不該這個時侯講,躊躇之間皇帝早瞧出來,問道:“墨安還有話說?”沈墨安躬身奏道:“啟稟皇上,清脊山的事情果然有異。鷹嘴峰並不是趙家產業。”皇帝哼笑著道:“不出所料。”點點頭又看向他。沈墨安便又道:“是太監的私產。”皇帝猛然哦了一聲,方揚起來的嘴角隱隱又是一沉,旋即道:“仔細的講。”沈墨安只得又道:“是。回皇上,微臣有一名手下,他有個遠房親戚在清脊山的報恩寺中做廚頭,那些看守鷹嘴峰的人時常到寺中去吃素齋。當中的一名頭領與他頗有交道,曾向他講過些內情,說鷹嘴峰是宮中一名管事大公公的私產。”皇帝咬了咬牙,又問:“是哪一個?”沈墨安回道:“名字那個人不知道,人也只遠遠的看見過一次。說是中等身材,四方臉龐,左邊眉峰上有一顆綠豆大小的肉痔。”
皇帝良久沉思不語,沈墨安只得陪著立在一旁。又過了半晌方聽皇帝道:“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此撂下吧。朕自有道理。”說著快步往前面人群中走去。沈墨安便在原地躬身行了禮,起來目送皇帝的肩輿進了承運門,方出宮回家。
進了二門,沈墨安衣裳也沒有來得及換便去北房見父親。
此時已經交過子初,沈懋儀方欲就寢,早換了一套寢衣在身上,當下只得又里里外外穿戴齊整來到外間,北面跪下恭聽皇帝的口諭。末了伏下去磕過頭方起身在椅上坐了,緊著眉頭道:“太后的意思呢?”沈墨安怔了一下,遲疑的道:“太后的意思,皇上並沒有說過,想必也差不多吧。”沈懋儀這才察覺自己有些失言,唔了一聲道:“那皇上可說過是封的什麼位份?”沈墨安為難的道:“這個麼,當時有別的話打了個岔,兒子還沒來得及請皇上明示,皇上就進內 廷里去了。”沈懋儀微有訝異,撫著額頭又想了一回,倒笑了,一面道:“也罷,還是先讓欽天監把日子挑好了,回頭我自己入宮去請旨吧。”說著又瞧了瞧旁邊站著的沈墨安,放低了聲氣道:“翰兒,這件事情可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宮裡宮外早都牽動了。你是皇上身邊的近臣,應對的時候更要多加個小心。”見沈墨安低頭答應了,便又笑道:“成天的不著家,你那左都御史的事情竟比我這個做閣臣的還要多,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好了,別跟這兒立規矩了,快下去歇息吧。”沈墨安這才行了禮回自己房裡去。
第二日卻是十足的好天氣,剛過了卯初天就已經大亮了。皇帝起來照常在乾德殿朝會群臣,太后雖然這一向身上不慡利,每日的晨課卻總不敢錯過。
壽安宮裡錦嵐忙著伺候太后起了身,又替她披上沉香色織金雲鳳紗的披肩,方攙著在鏡匣前坐了。剛洗過臉,外面專管梳頭的老太監張世平早得了信號,舉著手裡梳頭的家什包袱在暖閣門前高喊道:“奴才張世平,恭請太后萬福金安。”太后向錦嵐一點頭,自然有小宮女打起帘子讓他進來。到此時錦嵐方得空出去安排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