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彼時,她在繡房中上著初妝。嫂嫂掀起帘子進來,看著鏡中映出的姣好容顏,贊了一聲,“靈兒真是漂亮。”
她嫣然一笑,任侍女為自己以纚束次,插上一尺二寸長笄。再漂亮,如何勝的過上官雲?只是今日,她要嫁的,是大漢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男子,自然溢美無數。
“二小姐。”侍女微笑著上前,捧出備好的玄色純衣纁袡禮服,“這是卡門衣坊特意為未來的太子妃fèng制的嫁衣呢。”迎風抖開,果然華麗無匹,眩了一室人的目。
一個女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日,就是她的今日了,她想起那個修眉薄唇的少年,容顏俊朗,暗暗的紅了臉。為他對鏡裝扮,為他披上嫁衣。對著鏡子一照,房中眾人皆嘆。連她自己都怔了一怔。
那是那個平凡的自己麼?
嫁衣清艷,面染紅霞,分明是個真真切切的美嬌娘。
嫂嫂撲哧一笑,牽起她的手,柔和道,“靈兒真是好福氣呢。能覓得太子殿下那樣的夫君。今日洞房花燭,可要好好品著呢。”
她呆了呆,隨即燒紅了臉,不依道,“嫂嫂胡說些什麼呢?”卻又忍不住抿著唇笑,輕輕低下頭去,看見身邊奴婢捂唇淡淡偷笑。
簾外,喜娘道,“上官小姐,吉時已到。”
她深吸了口氣,扶著侍女的手,慢慢的走了出去。
從今以後,她就再也不是上官府毫不起眼的庶小姐。她將站在劉陌身邊,和他一起,共同面對所有的風急浪險,同進共退。
三書六禮,宮車迤邐。偷偷把眼瞧身前的少年,他的側臉弧線優美,唇邊噙著淡淡溫和的笑紋,舒心而又安定,一如往日。
他就沒有一點開心麼?她忽然生出了一點惆悵。一顆待嫁女兒心,飄飄蕩蕩找不到著落。
太子大婚,禮儀繁重。在宣德殿,交拜天地。莊嚴的殿堂,殿梁挑的很高,空曠而又寂寥。首座上的帝後,陛下神色淡淡,看不出喜怒。陳皇后面上卻泛出淡淡的欣喜,聽著司儀高聲的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身邊的那個少年身形穩重,她依在他身邊,心中安定。敬告太廟,將上官靈的名字,謄在了皇家族譜中。
從此之後,劉陌的妻子,就是上官靈。上官靈的夫婿,就是劉陌。命運的三生石上,兩個人紋理相繞,今生今世,再也分不開痕跡。
博望殿裡,惜止捧來了燭台,喜慶慶的燃燒,恍如白晝。“太子殿下還在前面飲酒,請太子妃稍候片刻。”
她怔了一怔,“太子殿下不是不能喝酒麼?”
“呵呵。”惜止捂唇笑了笑,慧黠道,“再不能喝,大婚的時候,也是要喝一些的。太子妃放心,殿下飲的是果酒,不會有事的。”
她覺得,還沒降下去的熱度,又慢慢燃燒上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一刻鐘,也許是一個時辰。劉陌終於迴轉,揮退了宮人,轉過身,看向了她。兩個人面上,都有些紅。
她撲哧一笑,道,“殿下。”
“嗯。”他心不在焉道,“以後沒別的人在的時候,你就不要叫殿下了。聽著太生疏。”
她輕輕的點了點頭,這是第一次,彼此靠的這麼近。近到,他的氣息淡淡充盈她的鼻端。
他俯身,似乎要吻上她的頰。她害羞至極,輕輕的閉上了眼。卻聽得身邊人霍的起身,走到殿門處,掀起帘子,淡淡道,“你們出來吧。”
窗外果然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片刻後,一個少女頑皮道,“哥哥,我們在聽窗哦。沒什麼見不得人的吧。”
劉陌抿唇斥道,“還說,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少女嘻嘻哈哈的笑,而她,臉頰早已燙的不能見人。偷偷瞧出去,穿著純色衣裳的宮裝少女,以及數個男童,慢慢的走遠了。
那個少女,自然是最受帝後寵愛的悅寧公主了。至於那兩個孩子,她後來知道,是長信侯柳裔養子柳寧,以及大司農桑弘羊長子桑允。他們的父親,都和長門殿裡的陳皇后有金蘭之交。
帳子漸漸掩下。
再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明了。他已經不在身邊,惜止輕輕的稟道,“太子殿下憐惜太子妃,說讓太子妃多睡一陣子,等一會兒再去長門殿請安,皇后娘娘不會怪罪的。”
她呻吟一聲,覺得尷尬到無處可躲。
“這是殿下吩咐讓太子妃服的藥。”惜止道。
“這是什麼藥?”她淡淡問。
惜止屈膝道,“殿下吩咐御醫署,照每日裡送到長門的湯藥,同樣送一碗到博望殿來。”
上官靈心中一苦,卻不動聲色的點頭,乖巧的喝了藥,暗暗的,在心頭埋下了一棵刺。
劉陌,是什麼意思呢?
任由惜止為自己換上衣裳,挽好髮髻,沉默的出了殿。劉陌在殿外等候。少年夫婦見了面,彼此都紅了面。
“娘親說,你年紀還小,這時候受孕,對身子不好。”出乎她的意料,宮車中,他主動解釋道。
她怔了一怔,五味雜陳,臉上卻禁不住有了笑紋。“勞殿下牽掛了。”她輕輕道。
博望與長門不遠,還沒轉個心思,就已經到了。陳皇后身邊的綠衣女官迎出來,微笑道,“陛下一早就去了宣室,娘娘倒是剛剛起身不久,還在念叨著殿下呢。可巧,殿下就來了。”
她聽見身邊的夫婿淡淡的哼了一聲,似乎有些不悅。怔了一怔,卻沒有猜出為何。
翠色衣裳的少女探出窗,笑吟吟的喊了一聲,“哥哥,”烏溜溜的眼珠又在她身上轉了一轉,友善喚道,“嫂嫂。”
這是她第一次這麼仔細的看這位大漢第一公主,當年在臨汾,陛下與公主相繼回來後,她和姐姐,就慢慢淡了形跡,所以只是遠遠見了幾次。如今看,公主清艷的容顏承自陳皇后,卻比陳皇后多了一份活潑張揚。悅寧拉著自己的手,竊竊道,“昨日晚上……”
她輕輕偷笑,轉眸道,“不告訴你。”卻怕悅寧心中不樂,又逗她道,“等公主也嫁人了,也就知道了。”
悅寧公主怔了一怔,慢慢的斂了笑紋。
“好了。”殿上,陳皇后望過來,淡淡道,“早早不要纏著你嫂子。”
行了問安禮,又道了些家常,陳皇后最後吩咐道,“從今以後,你就要自己好好過了。”
是呢,從今以後,這未央宮四十八殿,就是她的家了。是盛開是枯萎,除了她自己,還有人在意麼?
她想,她的夫君,多少是在意的吧。她是他的妻子,單憑這一點,普天之下,已是最親近的了。
多年後,她回想起少年新婚燕爾的時候,尚能嫣然一笑,那時候不曾看清的,在歲月的磨洗下漸漸凸顯出來,那時候理所當然知道的,卻漸漸不知道丟失到哪個角落裡去了。
之後,陳阿嬌忙於農桑事,她作為兒媳,也陪著看。
這個傳奇的女子,如今,是她的婆婆。
她素性機敏,慢慢的看懂了區田代田之法的好處,嘖嘖稱奇,不免問到,“娘娘是如何想到這些的?”
陳阿嬌恍惚半響,笑道,“也許我本來就知道呢。”
走出了長門的陳皇后,專著著那些農桑事之時,身上有種特殊的光彩。那種光彩不同於平時,就好像,她在心中偷偷評估,就好像,魚兒終於見了水那樣,靈魂生動。
而這樣的變化,究竟是因為,陳皇后能以閨閣之身,行惠利天下之事,還是因為,她所行之事,能襄助宣室殿上的帝王?
或者,兩者皆是吧。
每一個女子,都可以為了她所愛的那個人勇決,她想。
可是,她心裡漸漸有種絕望,她自負機敏,可以將每樣事情學的惟妙惟肖,卻永遠學不到陳皇后那般,沉思之間,定策可利江山百姓。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不同,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劉陌心思敏銳,慢慢猜到枕邊人的心思,安慰她道。
“可是殿下喜歡的,是和娘娘想像的女子吧?”她想脫口問,卻最終,沒有敢說出口。
那時候,她與劉陌相識已有數年,為夫妻也有些時日,自問,猜的到一些他的心思。可是,她不能問出口,眼下的生活太平靜幸福,她不想因為自己而打破。
元鼎六年三月,上官雲不願嫁齊王劉據,私下逃婚。陛下大怒,封鎖全城搜索上官雲,她也遭了遷怒,禁閉在博望殿。
姐姐,原來是這樣愛太子殿下啊。她坐在博望殿中,慢慢想。忽然間,心就一酸。
可是,她也愛他啊。她想,真拿心來剖一剖,她的愛,不會比上官雲少。但,若她是上官雲,她是不敢逃婚的。
天子一怒,流血漂櫓。她上官靈太渺小,渺小到,喊不出一點點聲音。
劉陌安慰她,“總是有辦法的。”
陛下正在氣頭上,這時候,只好暫時觀望。
她心思麻亂的點點頭,這個少年,曾經淡淡的道,“我的妻子,我自己保護。”事到如今,她信他賴他,無論如何風雨,他總能護她安好。
“可是,你有沒有一點愛過姐姐呢?”她嘆息一聲,終不能問。
無論答案是否,都是傷心。
番外四 幸福生活在長門
這篇番外的取名游離於整個小說的取名體系之外,但至少,我還顧全了我的七字章名原則,一二三四五六七,正好七個字。
本番外全名是:陳阿嬌與劉陵的幸福長門生活。
彼時,還是元朔六年秋,彼時,建章宮連個影子都沒有,長門宮還是以宮制稱。彼時,陛下和陳阿嬌分離七年後尚未見面,時人尚看不出日後孝武陳皇后日後愛重天下的聲勢。彼時,飛月長公主還沒有奉聖命搬出長門宮,她們一對久別重逢的好友共同居住在那個後世稱為冷宮的長門宮。
其實,漢武帝並沒有吩咐劉陵入住長門宮的意思,只不過當初阿嬌不願意與劉陵分開,刻意曲解了那道聖旨的意思,壓住了楊得意。
而劉徹後來默許了這件事,她想起來雖不以為然,但還是有一分謝意的。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兩個人在一起,原本就不寂寥。又何須什麼東西來慰呢?
她們彼此嬉鬧,將長門宮布置成一個溫馨的家。
兩個人在一起,就仿佛,所有逝去的時光都能重回,她們重未經過那樣光怪陸離的穿越事,還是那兩個初為警察的女孩。
她嫣然一笑,任侍女為自己以纚束次,插上一尺二寸長笄。再漂亮,如何勝的過上官雲?只是今日,她要嫁的,是大漢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男子,自然溢美無數。
“二小姐。”侍女微笑著上前,捧出備好的玄色純衣纁袡禮服,“這是卡門衣坊特意為未來的太子妃fèng制的嫁衣呢。”迎風抖開,果然華麗無匹,眩了一室人的目。
一個女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日,就是她的今日了,她想起那個修眉薄唇的少年,容顏俊朗,暗暗的紅了臉。為他對鏡裝扮,為他披上嫁衣。對著鏡子一照,房中眾人皆嘆。連她自己都怔了一怔。
那是那個平凡的自己麼?
嫁衣清艷,面染紅霞,分明是個真真切切的美嬌娘。
嫂嫂撲哧一笑,牽起她的手,柔和道,“靈兒真是好福氣呢。能覓得太子殿下那樣的夫君。今日洞房花燭,可要好好品著呢。”
她呆了呆,隨即燒紅了臉,不依道,“嫂嫂胡說些什麼呢?”卻又忍不住抿著唇笑,輕輕低下頭去,看見身邊奴婢捂唇淡淡偷笑。
簾外,喜娘道,“上官小姐,吉時已到。”
她深吸了口氣,扶著侍女的手,慢慢的走了出去。
從今以後,她就再也不是上官府毫不起眼的庶小姐。她將站在劉陌身邊,和他一起,共同面對所有的風急浪險,同進共退。
三書六禮,宮車迤邐。偷偷把眼瞧身前的少年,他的側臉弧線優美,唇邊噙著淡淡溫和的笑紋,舒心而又安定,一如往日。
他就沒有一點開心麼?她忽然生出了一點惆悵。一顆待嫁女兒心,飄飄蕩蕩找不到著落。
太子大婚,禮儀繁重。在宣德殿,交拜天地。莊嚴的殿堂,殿梁挑的很高,空曠而又寂寥。首座上的帝後,陛下神色淡淡,看不出喜怒。陳皇后面上卻泛出淡淡的欣喜,聽著司儀高聲的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身邊的那個少年身形穩重,她依在他身邊,心中安定。敬告太廟,將上官靈的名字,謄在了皇家族譜中。
從此之後,劉陌的妻子,就是上官靈。上官靈的夫婿,就是劉陌。命運的三生石上,兩個人紋理相繞,今生今世,再也分不開痕跡。
博望殿裡,惜止捧來了燭台,喜慶慶的燃燒,恍如白晝。“太子殿下還在前面飲酒,請太子妃稍候片刻。”
她怔了一怔,“太子殿下不是不能喝酒麼?”
“呵呵。”惜止捂唇笑了笑,慧黠道,“再不能喝,大婚的時候,也是要喝一些的。太子妃放心,殿下飲的是果酒,不會有事的。”
她覺得,還沒降下去的熱度,又慢慢燃燒上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一刻鐘,也許是一個時辰。劉陌終於迴轉,揮退了宮人,轉過身,看向了她。兩個人面上,都有些紅。
她撲哧一笑,道,“殿下。”
“嗯。”他心不在焉道,“以後沒別的人在的時候,你就不要叫殿下了。聽著太生疏。”
她輕輕的點了點頭,這是第一次,彼此靠的這麼近。近到,他的氣息淡淡充盈她的鼻端。
他俯身,似乎要吻上她的頰。她害羞至極,輕輕的閉上了眼。卻聽得身邊人霍的起身,走到殿門處,掀起帘子,淡淡道,“你們出來吧。”
窗外果然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片刻後,一個少女頑皮道,“哥哥,我們在聽窗哦。沒什麼見不得人的吧。”
劉陌抿唇斥道,“還說,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少女嘻嘻哈哈的笑,而她,臉頰早已燙的不能見人。偷偷瞧出去,穿著純色衣裳的宮裝少女,以及數個男童,慢慢的走遠了。
那個少女,自然是最受帝後寵愛的悅寧公主了。至於那兩個孩子,她後來知道,是長信侯柳裔養子柳寧,以及大司農桑弘羊長子桑允。他們的父親,都和長門殿裡的陳皇后有金蘭之交。
帳子漸漸掩下。
再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明了。他已經不在身邊,惜止輕輕的稟道,“太子殿下憐惜太子妃,說讓太子妃多睡一陣子,等一會兒再去長門殿請安,皇后娘娘不會怪罪的。”
她呻吟一聲,覺得尷尬到無處可躲。
“這是殿下吩咐讓太子妃服的藥。”惜止道。
“這是什麼藥?”她淡淡問。
惜止屈膝道,“殿下吩咐御醫署,照每日裡送到長門的湯藥,同樣送一碗到博望殿來。”
上官靈心中一苦,卻不動聲色的點頭,乖巧的喝了藥,暗暗的,在心頭埋下了一棵刺。
劉陌,是什麼意思呢?
任由惜止為自己換上衣裳,挽好髮髻,沉默的出了殿。劉陌在殿外等候。少年夫婦見了面,彼此都紅了面。
“娘親說,你年紀還小,這時候受孕,對身子不好。”出乎她的意料,宮車中,他主動解釋道。
她怔了一怔,五味雜陳,臉上卻禁不住有了笑紋。“勞殿下牽掛了。”她輕輕道。
博望與長門不遠,還沒轉個心思,就已經到了。陳皇后身邊的綠衣女官迎出來,微笑道,“陛下一早就去了宣室,娘娘倒是剛剛起身不久,還在念叨著殿下呢。可巧,殿下就來了。”
她聽見身邊的夫婿淡淡的哼了一聲,似乎有些不悅。怔了一怔,卻沒有猜出為何。
翠色衣裳的少女探出窗,笑吟吟的喊了一聲,“哥哥,”烏溜溜的眼珠又在她身上轉了一轉,友善喚道,“嫂嫂。”
這是她第一次這麼仔細的看這位大漢第一公主,當年在臨汾,陛下與公主相繼回來後,她和姐姐,就慢慢淡了形跡,所以只是遠遠見了幾次。如今看,公主清艷的容顏承自陳皇后,卻比陳皇后多了一份活潑張揚。悅寧拉著自己的手,竊竊道,“昨日晚上……”
她輕輕偷笑,轉眸道,“不告訴你。”卻怕悅寧心中不樂,又逗她道,“等公主也嫁人了,也就知道了。”
悅寧公主怔了一怔,慢慢的斂了笑紋。
“好了。”殿上,陳皇后望過來,淡淡道,“早早不要纏著你嫂子。”
行了問安禮,又道了些家常,陳皇后最後吩咐道,“從今以後,你就要自己好好過了。”
是呢,從今以後,這未央宮四十八殿,就是她的家了。是盛開是枯萎,除了她自己,還有人在意麼?
她想,她的夫君,多少是在意的吧。她是他的妻子,單憑這一點,普天之下,已是最親近的了。
多年後,她回想起少年新婚燕爾的時候,尚能嫣然一笑,那時候不曾看清的,在歲月的磨洗下漸漸凸顯出來,那時候理所當然知道的,卻漸漸不知道丟失到哪個角落裡去了。
之後,陳阿嬌忙於農桑事,她作為兒媳,也陪著看。
這個傳奇的女子,如今,是她的婆婆。
她素性機敏,慢慢的看懂了區田代田之法的好處,嘖嘖稱奇,不免問到,“娘娘是如何想到這些的?”
陳阿嬌恍惚半響,笑道,“也許我本來就知道呢。”
走出了長門的陳皇后,專著著那些農桑事之時,身上有種特殊的光彩。那種光彩不同於平時,就好像,她在心中偷偷評估,就好像,魚兒終於見了水那樣,靈魂生動。
而這樣的變化,究竟是因為,陳皇后能以閨閣之身,行惠利天下之事,還是因為,她所行之事,能襄助宣室殿上的帝王?
或者,兩者皆是吧。
每一個女子,都可以為了她所愛的那個人勇決,她想。
可是,她心裡漸漸有種絕望,她自負機敏,可以將每樣事情學的惟妙惟肖,卻永遠學不到陳皇后那般,沉思之間,定策可利江山百姓。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不同,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劉陌心思敏銳,慢慢猜到枕邊人的心思,安慰她道。
“可是殿下喜歡的,是和娘娘想像的女子吧?”她想脫口問,卻最終,沒有敢說出口。
那時候,她與劉陌相識已有數年,為夫妻也有些時日,自問,猜的到一些他的心思。可是,她不能問出口,眼下的生活太平靜幸福,她不想因為自己而打破。
元鼎六年三月,上官雲不願嫁齊王劉據,私下逃婚。陛下大怒,封鎖全城搜索上官雲,她也遭了遷怒,禁閉在博望殿。
姐姐,原來是這樣愛太子殿下啊。她坐在博望殿中,慢慢想。忽然間,心就一酸。
可是,她也愛他啊。她想,真拿心來剖一剖,她的愛,不會比上官雲少。但,若她是上官雲,她是不敢逃婚的。
天子一怒,流血漂櫓。她上官靈太渺小,渺小到,喊不出一點點聲音。
劉陌安慰她,“總是有辦法的。”
陛下正在氣頭上,這時候,只好暫時觀望。
她心思麻亂的點點頭,這個少年,曾經淡淡的道,“我的妻子,我自己保護。”事到如今,她信他賴他,無論如何風雨,他總能護她安好。
“可是,你有沒有一點愛過姐姐呢?”她嘆息一聲,終不能問。
無論答案是否,都是傷心。
番外四 幸福生活在長門
這篇番外的取名游離於整個小說的取名體系之外,但至少,我還顧全了我的七字章名原則,一二三四五六七,正好七個字。
本番外全名是:陳阿嬌與劉陵的幸福長門生活。
彼時,還是元朔六年秋,彼時,建章宮連個影子都沒有,長門宮還是以宮制稱。彼時,陛下和陳阿嬌分離七年後尚未見面,時人尚看不出日後孝武陳皇后日後愛重天下的聲勢。彼時,飛月長公主還沒有奉聖命搬出長門宮,她們一對久別重逢的好友共同居住在那個後世稱為冷宮的長門宮。
其實,漢武帝並沒有吩咐劉陵入住長門宮的意思,只不過當初阿嬌不願意與劉陵分開,刻意曲解了那道聖旨的意思,壓住了楊得意。
而劉徹後來默許了這件事,她想起來雖不以為然,但還是有一分謝意的。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兩個人在一起,原本就不寂寥。又何須什麼東西來慰呢?
她們彼此嬉鬧,將長門宮布置成一個溫馨的家。
兩個人在一起,就仿佛,所有逝去的時光都能重回,她們重未經過那樣光怪陸離的穿越事,還是那兩個初為警察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