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還是,她已經習慣了將太多情緒波動遮起,欺騙自己,什麼也沒發生。
劉陌的眸色漆黑,嘴唇極薄,極似武皇帝的。只是溫和的噙著一絲笑意,輪廓柔和。她曾經以為,劉陌比武皇帝要有情,後來才發現,除了對特定的那些人,他的無情,比起武皇帝,也不遑多讓。
而她到底也是他的特定的那個人,只是與他在一起經年,也沒有明白,他待她特別,究竟是因為她是他的妻子,還是只因為,她是她?
一個人別無所求的時候,萬般魅惑行於眼前而諸心不動。而一旦但嘗到了歡喜之諦,那歡喜便仿佛如罌粟,叫囂著索取更多。
而她,就是那孤獨行於夜色中的遊人,來來往往經過的人心懷戒備。但他出現在她命里,她便漸生了歡喜依賴之心,將眷戀,刻到了骨子裡去。
只是當初,她以為,他做他的盛世太子,她做她錦繡長安城中不起眼的大家閨秀,生命里有太多擦肩而過,若前世里修的不夠,一個擦肩,也就過了。
而她記不得她的前生,只是想,前生到底修的多麼苦,才換得今生這樣的機會。
陛下意旨下到上官府的時候,恍如一夢。
元鼎四年,陛下東巡迴來後一個月,嫂嫂年來求藥,終於在春生堂吳大夫處得了一張藥方。那一日,她們姐妹陪嫂嫂上門言謝。卻不料,到了城南,掃興得知,吳大夫已經故去。
她已經記不得當日是因了什麼惹了上官雲生氣,似乎是關於陳皇后的四字評語,上官雲揚了雙眸,推她下車,冷笑道,“倒要看看‘含章秀出’的上官二小姐可自己走的回去?”
嫡庶有別,更何況上官桀與上官雲一母同胞,嫂嫂自然是偏向上官雲的,從頭到尾都沒有出聲。
她獨自一人站在南街街頭,把玩著衣袖,那一刻,她不得不承認,她有些羞,有些惱,有些怨。她知道上官雲的火爆脾氣,來的快,去的更快。她也知道上官雲其實本心並不壞,大約氣頭過了,就會後悔,回頭來接她。
可是,那一刻,她的心,的確是很受傷。仿佛,你根本不在她眼裡,可以隨便發作。
所以,她不能放開胸懷去愛這個姐姐。
身後,有人上前,微笑道,“上官二小姐,我家主子,邀你過去一敘。”
她訝然回頭,看見了街角馬車上,有些熟悉的溫和容顏,忽然訝然。
命運,實在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上官雲求而不得的機遇,卻輕易的擺在她的面前。而上官雲若知道是她自己無心促成如此,是否會後悔的咬掉舌頭?
彼時卻是半分情愫都無的,劉陌只不過淡淡轉過頭,仿佛談天說地般問道,那日在臨汾,娘親回父皇的信,姑娘可知道裡面寫的是什麼?
她一怔,便想起她侍立在一旁研磨之時,陳皇后面上淡淡沉思的神情,以及那一首詩。
那首詩蘊籍婉轉,敘著陳娘娘與陛下之間糾葛纏綿的情愫。只是,不足為外人道。
哪怕,那個人,是他們血脈共同孕育的兒子。
而太子殿下,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詢問他的母親寫給父親的書信呢?
此後多年,她想,也許在當時,她便隱隱察覺了一些,關於太子對陳皇后的隱秘心思。
只是當時,她俏皮一笑,道,“若是陳娘娘願意告訴殿下,自然會說。而若娘娘不願,靈兒縱是看到了,又豈好告訴殿下?”
後來,上官雲回來尋她,她就勢告辭。當上官雲看見了坐在車轅的人的身份,面上陣青陣白。只是,有些事發生了,就無法挽回。
劉陌是個極精明的人,從吳春生忽然暴斃的蛛絲馬跡中猜到了有心人慾謀害陳皇后的行跡。
而她,事後想起當時馬車中劉陌大變的面色,隱隱猜到了一些。
那時候,她想,宮廷真是一個詭譎的地方,如陳皇后,並不為難別人,但她的存在本身對未央宮中少見天顏的妃嬪,就是一種為難。
所以前仆後繼,不死不休。
那時候,她並沒有想到,有朝一日,她亦會進入到那個所在。
天下女子最好也最壞的所在,最繁華也最寂寞的地方。一朝得意,也許第二天就會跌下來;而你若稍稍放縱神思,便有可能,了無聲息的死去。
如果可以,她並不想進那個地方。
如果不是有他。
太子殿下一天天成長下來。國之儲君,為求民心安定,必得早些成親,慢慢的,太子的婚事便擺到了皇家議程。
那時候,全長安城百姓的心思都隱含著興奮的期待,慢慢等,太子妃的桂冠,會落到哪家嬌娥頭上。
沒有人想到是她。
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
大婚之前,劉陌曾經來上官府探望過她。她問劉陌,“殿下為什麼選中靈兒呢?”
長安城世家女子有千千萬萬,她不是最美,也不是最好。站在人群中,便黯然失色。
“因為”,劉陌微笑的看著她,莫測高深道,“靈兒懂得善待自己,而且心氣平和。”
懂得善待自己,就不會輕易讓自己受傷;心氣平和,則不會讓人心生厭惡。這兩點,靈兒很像我的娘親。
之後半生,她都在慢慢咀嚼著他這句話。最初,她以為,劉陌看重的是前面的兩句;後來,她想,他之所以願意選她,還是因為後面的原因吧。
太子妃人選定下來之前,陛下賜婚齊王劉據與上官雲,上官雲不原意嫁,病急亂投醫,抓著最後一根救命稻糙,要求她去求陳皇后和太子殿下。
在她看來,這是一個荒謬到絕處的笑話。但是上官雲很認真,抱著她的手,軟語懇求。
她便沒了言語。
口吃的轉述了姐姐的要求,她聽出劉陌答話里漫不經心的不在意,忽然就有點惱。
無論如何,有一個喜愛你的女子,肯為你做到這個地步,哪怕你無意歡喜,也不該如此輕忽。
那個時候,她只當他是這個國家的儲君,是上官雲歡喜的男子,所以可以輕易的這麼想。可是到了後來,上官雲失蹤經年,重新出現在他們視野的時候,少年時的這段往事,就變成了心中的一根刺,隱隱的扎著她的心思。
而她無法消解。
可見,人,身份變了,心情變了,世界在眼中也就是不同的模樣。
而彼時,在清歡樓的雅閣里,劉陌仔細審視著她,慢慢道,“上官小姐向來是這樣看世情的麼?”
她不解他的意思。
陛下旨意到達上官府邸的時候,她愕然。臨別時劉陌意味深長的目光閃過腦海。
回過頭,看見上官雲幽怨的眸。
忽然覺得尷尬。
縱她無意於此,而上官雲歡喜的那個少年,最終選定的妻子,是她的庶妹。
那猶如,甩了上官雲一個巴掌,丟的不只是臉面,還有心。
可是,那時候,她的身份,已經不是上官雲能夠輕易發作的了。
兩個妹妹先後聘給當朝最優秀的皇子,上官桀喜憂參半,在府中新起了兩座繡樓,供她們居住。一時間,供奉優渥,下人亦不如從前怠慢。而她住在那座繁華綺麗的繡樓,心思卻有些紊亂,茫茫然,不知道前途何處。
她於自己的生命軌跡,有著極清晰的預見。可是,劉陌突如其來的選擇,徹底打亂了她的預計。她不知道,她是否適合那十丈軟紅的宮廷,會不會勾心鬥角,能不能得到日後皇帝夫君的愛寵……
審視自己,連自己都覺得,身上的色澤,有些黯淡。
而那個有著溫和笑容的少年,那麼好,那麼明亮,那麼俊朗,她真的,配的上他麼?
她如此質問自己,卻也不得不承認,彼時,她的心裡,有著異樣的歡喜。
那個天生站在眾人視線最高處的少年,於長安城雲集的女子中,獨獨選中了她。讓她午夜夢回兜兜轉轉的想起,怎能不有著一絲隱秘的歡喜?
可是,她料不到,有朝一日,她會在自己的閨房裡看見她。
那一日,她在繡樓彈琴,聽見窗欞輕輕被扣響,第一次,她以為自己聽錯了。第二次的時候,她推窗去看,卻不料看見了他。
那個她從不曾料到會出現在此的少年。
“殿下怎麼會來此?”她忍不住問道。
她一直遠遠的望著他,看著他想給眾人看到的模樣。看似溫和,骨子裡卻一片疏離。那一日,她第一次看到另一個劉陌。
也許,這才是那個真正的劉陌。
又羞又惱,怕被人看見。
可是,心深處,還是有著淡淡的歡喜。
從此以後,這個人於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人物。
他將是她的夫君,這輩子,最親近的那個人。
每一個女子,都希望邂逅一場美麗的愛情。她的意中人,須是個英雄,年輕,俊朗,能為她遮風避雨,能護她一世安寧。
她不知道,日後,她能與他走到什麼地步,可是,至少,劉陌的確是個很好很好的少年,好到,你縱是有心挑他的毛病,也挑不出什麼。
哥哥在門外找她,她像是受了驚的鹿,不肯讓人見了他,讓他在屏風後藏起。
哥哥說,他願意效忠太子,效忠她這個未來的太子妃,未來的未來的皇后。
“後宮之中,素來妃嬪相欺。妹妹若無外戚相匡,定要吃虧了。”上官桀皮笑肉不笑的道。
她無力的閉了閉眼,心志一灰。不是不知道宮廷險惡,但被人挑明了車馬,還是對未來一片恐懼。
記得劉陌在後面聽,她不敢妄動,敷衍著送走了哥哥。回頭看屏風後一陣寂靜,忽然泛起小小的失望。
他,如同來時的悄無聲息一樣,走了嗎?
掀簾而入,撞進那雙漆黑銳利的眸中,彼此都是一怔。
他略微放柔了神情,忽徐徐一笑,意味深長道,“我的妻子,我自己保護。”
那一笑,便將他凌厲的神情柔和。伴著他宣誓般的話語,讓她整個人激靈靈一怔。
仿佛,久旱的花糙逢了徹夜的春雨,閃電照亮了天空。
而她夢中欲求而不得的,不正是一個,肯無條件護她周全的人嗎?
那一瞬間,她不知道,他的話語有幾分可信性。娘親臨終時,囑咐她,“天下男兒皆薄倖。”
而無情最是帝王家。
她不知道她能信他幾分,可是,那一剎那,她忽然對未來生出了一些信心。
她想要相信,他們可以執手白頭,相守到老。
元鼎五年末,皇家遣人往上官府邸納采問名。
元鼎六年正月十五,太子劉陌迎娶上官家次女上官靈。因為是嫡妃,著袞冕九章之服,行親迎之禮。長安百姓翹首觀望,婚典盛大,一城的火樹銀花。
劉陌的眸色漆黑,嘴唇極薄,極似武皇帝的。只是溫和的噙著一絲笑意,輪廓柔和。她曾經以為,劉陌比武皇帝要有情,後來才發現,除了對特定的那些人,他的無情,比起武皇帝,也不遑多讓。
而她到底也是他的特定的那個人,只是與他在一起經年,也沒有明白,他待她特別,究竟是因為她是他的妻子,還是只因為,她是她?
一個人別無所求的時候,萬般魅惑行於眼前而諸心不動。而一旦但嘗到了歡喜之諦,那歡喜便仿佛如罌粟,叫囂著索取更多。
而她,就是那孤獨行於夜色中的遊人,來來往往經過的人心懷戒備。但他出現在她命里,她便漸生了歡喜依賴之心,將眷戀,刻到了骨子裡去。
只是當初,她以為,他做他的盛世太子,她做她錦繡長安城中不起眼的大家閨秀,生命里有太多擦肩而過,若前世里修的不夠,一個擦肩,也就過了。
而她記不得她的前生,只是想,前生到底修的多麼苦,才換得今生這樣的機會。
陛下意旨下到上官府的時候,恍如一夢。
元鼎四年,陛下東巡迴來後一個月,嫂嫂年來求藥,終於在春生堂吳大夫處得了一張藥方。那一日,她們姐妹陪嫂嫂上門言謝。卻不料,到了城南,掃興得知,吳大夫已經故去。
她已經記不得當日是因了什麼惹了上官雲生氣,似乎是關於陳皇后的四字評語,上官雲揚了雙眸,推她下車,冷笑道,“倒要看看‘含章秀出’的上官二小姐可自己走的回去?”
嫡庶有別,更何況上官桀與上官雲一母同胞,嫂嫂自然是偏向上官雲的,從頭到尾都沒有出聲。
她獨自一人站在南街街頭,把玩著衣袖,那一刻,她不得不承認,她有些羞,有些惱,有些怨。她知道上官雲的火爆脾氣,來的快,去的更快。她也知道上官雲其實本心並不壞,大約氣頭過了,就會後悔,回頭來接她。
可是,那一刻,她的心,的確是很受傷。仿佛,你根本不在她眼裡,可以隨便發作。
所以,她不能放開胸懷去愛這個姐姐。
身後,有人上前,微笑道,“上官二小姐,我家主子,邀你過去一敘。”
她訝然回頭,看見了街角馬車上,有些熟悉的溫和容顏,忽然訝然。
命運,實在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上官雲求而不得的機遇,卻輕易的擺在她的面前。而上官雲若知道是她自己無心促成如此,是否會後悔的咬掉舌頭?
彼時卻是半分情愫都無的,劉陌只不過淡淡轉過頭,仿佛談天說地般問道,那日在臨汾,娘親回父皇的信,姑娘可知道裡面寫的是什麼?
她一怔,便想起她侍立在一旁研磨之時,陳皇后面上淡淡沉思的神情,以及那一首詩。
那首詩蘊籍婉轉,敘著陳娘娘與陛下之間糾葛纏綿的情愫。只是,不足為外人道。
哪怕,那個人,是他們血脈共同孕育的兒子。
而太子殿下,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詢問他的母親寫給父親的書信呢?
此後多年,她想,也許在當時,她便隱隱察覺了一些,關於太子對陳皇后的隱秘心思。
只是當時,她俏皮一笑,道,“若是陳娘娘願意告訴殿下,自然會說。而若娘娘不願,靈兒縱是看到了,又豈好告訴殿下?”
後來,上官雲回來尋她,她就勢告辭。當上官雲看見了坐在車轅的人的身份,面上陣青陣白。只是,有些事發生了,就無法挽回。
劉陌是個極精明的人,從吳春生忽然暴斃的蛛絲馬跡中猜到了有心人慾謀害陳皇后的行跡。
而她,事後想起當時馬車中劉陌大變的面色,隱隱猜到了一些。
那時候,她想,宮廷真是一個詭譎的地方,如陳皇后,並不為難別人,但她的存在本身對未央宮中少見天顏的妃嬪,就是一種為難。
所以前仆後繼,不死不休。
那時候,她並沒有想到,有朝一日,她亦會進入到那個所在。
天下女子最好也最壞的所在,最繁華也最寂寞的地方。一朝得意,也許第二天就會跌下來;而你若稍稍放縱神思,便有可能,了無聲息的死去。
如果可以,她並不想進那個地方。
如果不是有他。
太子殿下一天天成長下來。國之儲君,為求民心安定,必得早些成親,慢慢的,太子的婚事便擺到了皇家議程。
那時候,全長安城百姓的心思都隱含著興奮的期待,慢慢等,太子妃的桂冠,會落到哪家嬌娥頭上。
沒有人想到是她。
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
大婚之前,劉陌曾經來上官府探望過她。她問劉陌,“殿下為什麼選中靈兒呢?”
長安城世家女子有千千萬萬,她不是最美,也不是最好。站在人群中,便黯然失色。
“因為”,劉陌微笑的看著她,莫測高深道,“靈兒懂得善待自己,而且心氣平和。”
懂得善待自己,就不會輕易讓自己受傷;心氣平和,則不會讓人心生厭惡。這兩點,靈兒很像我的娘親。
之後半生,她都在慢慢咀嚼著他這句話。最初,她以為,劉陌看重的是前面的兩句;後來,她想,他之所以願意選她,還是因為後面的原因吧。
太子妃人選定下來之前,陛下賜婚齊王劉據與上官雲,上官雲不原意嫁,病急亂投醫,抓著最後一根救命稻糙,要求她去求陳皇后和太子殿下。
在她看來,這是一個荒謬到絕處的笑話。但是上官雲很認真,抱著她的手,軟語懇求。
她便沒了言語。
口吃的轉述了姐姐的要求,她聽出劉陌答話里漫不經心的不在意,忽然就有點惱。
無論如何,有一個喜愛你的女子,肯為你做到這個地步,哪怕你無意歡喜,也不該如此輕忽。
那個時候,她只當他是這個國家的儲君,是上官雲歡喜的男子,所以可以輕易的這麼想。可是到了後來,上官雲失蹤經年,重新出現在他們視野的時候,少年時的這段往事,就變成了心中的一根刺,隱隱的扎著她的心思。
而她無法消解。
可見,人,身份變了,心情變了,世界在眼中也就是不同的模樣。
而彼時,在清歡樓的雅閣里,劉陌仔細審視著她,慢慢道,“上官小姐向來是這樣看世情的麼?”
她不解他的意思。
陛下旨意到達上官府邸的時候,她愕然。臨別時劉陌意味深長的目光閃過腦海。
回過頭,看見上官雲幽怨的眸。
忽然覺得尷尬。
縱她無意於此,而上官雲歡喜的那個少年,最終選定的妻子,是她的庶妹。
那猶如,甩了上官雲一個巴掌,丟的不只是臉面,還有心。
可是,那時候,她的身份,已經不是上官雲能夠輕易發作的了。
兩個妹妹先後聘給當朝最優秀的皇子,上官桀喜憂參半,在府中新起了兩座繡樓,供她們居住。一時間,供奉優渥,下人亦不如從前怠慢。而她住在那座繁華綺麗的繡樓,心思卻有些紊亂,茫茫然,不知道前途何處。
她於自己的生命軌跡,有著極清晰的預見。可是,劉陌突如其來的選擇,徹底打亂了她的預計。她不知道,她是否適合那十丈軟紅的宮廷,會不會勾心鬥角,能不能得到日後皇帝夫君的愛寵……
審視自己,連自己都覺得,身上的色澤,有些黯淡。
而那個有著溫和笑容的少年,那麼好,那麼明亮,那麼俊朗,她真的,配的上他麼?
她如此質問自己,卻也不得不承認,彼時,她的心裡,有著異樣的歡喜。
那個天生站在眾人視線最高處的少年,於長安城雲集的女子中,獨獨選中了她。讓她午夜夢回兜兜轉轉的想起,怎能不有著一絲隱秘的歡喜?
可是,她料不到,有朝一日,她會在自己的閨房裡看見她。
那一日,她在繡樓彈琴,聽見窗欞輕輕被扣響,第一次,她以為自己聽錯了。第二次的時候,她推窗去看,卻不料看見了他。
那個她從不曾料到會出現在此的少年。
“殿下怎麼會來此?”她忍不住問道。
她一直遠遠的望著他,看著他想給眾人看到的模樣。看似溫和,骨子裡卻一片疏離。那一日,她第一次看到另一個劉陌。
也許,這才是那個真正的劉陌。
又羞又惱,怕被人看見。
可是,心深處,還是有著淡淡的歡喜。
從此以後,這個人於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人物。
他將是她的夫君,這輩子,最親近的那個人。
每一個女子,都希望邂逅一場美麗的愛情。她的意中人,須是個英雄,年輕,俊朗,能為她遮風避雨,能護她一世安寧。
她不知道,日後,她能與他走到什麼地步,可是,至少,劉陌的確是個很好很好的少年,好到,你縱是有心挑他的毛病,也挑不出什麼。
哥哥在門外找她,她像是受了驚的鹿,不肯讓人見了他,讓他在屏風後藏起。
哥哥說,他願意效忠太子,效忠她這個未來的太子妃,未來的未來的皇后。
“後宮之中,素來妃嬪相欺。妹妹若無外戚相匡,定要吃虧了。”上官桀皮笑肉不笑的道。
她無力的閉了閉眼,心志一灰。不是不知道宮廷險惡,但被人挑明了車馬,還是對未來一片恐懼。
記得劉陌在後面聽,她不敢妄動,敷衍著送走了哥哥。回頭看屏風後一陣寂靜,忽然泛起小小的失望。
他,如同來時的悄無聲息一樣,走了嗎?
掀簾而入,撞進那雙漆黑銳利的眸中,彼此都是一怔。
他略微放柔了神情,忽徐徐一笑,意味深長道,“我的妻子,我自己保護。”
那一笑,便將他凌厲的神情柔和。伴著他宣誓般的話語,讓她整個人激靈靈一怔。
仿佛,久旱的花糙逢了徹夜的春雨,閃電照亮了天空。
而她夢中欲求而不得的,不正是一個,肯無條件護她周全的人嗎?
那一瞬間,她不知道,他的話語有幾分可信性。娘親臨終時,囑咐她,“天下男兒皆薄倖。”
而無情最是帝王家。
她不知道她能信他幾分,可是,那一剎那,她忽然對未來生出了一些信心。
她想要相信,他們可以執手白頭,相守到老。
元鼎五年末,皇家遣人往上官府邸納采問名。
元鼎六年正月十五,太子劉陌迎娶上官家次女上官靈。因為是嫡妃,著袞冕九章之服,行親迎之禮。長安百姓翹首觀望,婚典盛大,一城的火樹銀花。